一种风力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4968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多,由于传统的能源,比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均为不可再生能源,因此能源问题变的是日益紧张;寻找新的能源对人类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众所周知,风力发电是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量巨大,全球的风能约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风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而现在,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10亿kW,其中,陆地上风能储量约2.53亿kW(陆地上离地10m高度资料计算),海上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约7.5亿kW,共计10亿kW。而2003年底全国电力装机约5.67亿kW。风是没有公害的能源之一。而且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非常适合,大有可为。

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风力发电机主要是依靠风力来实现发电,因此,风力发电机一般需要建立在风能资源比较丰富的空旷地方,一般情况下,这种风能比较充裕的地方,其环境条件比较恶劣,因此经常会发生飓风或者是大暴雨等极端天气的发生;而一旦出现上述极端天气,经常会导致风力发电机发生故障,同时,风力发电机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检查,但是由于风力发电机的支杆一般比较高,所以工程师需要采用云梯登高进行检修,维修过程非常不便,因此设计开发一种便于维修检测的风力发电装置显得是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力发电装置。该风力发电装置的支杆能够自由升降,进而便于工程师的检修。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圆柱形的支杆(1)和固定在支架(1)顶部的风力发电机 (2);其特征在于:至少还包括:

用于安装支杆(1)的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固定于地面上,在所述支撑架(4)的上表面开设有支杆(1)穿过的通孔,在所述通孔的内壁与支杆(1)之间安装有护套(4);

用于控制支杆(1)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气缸(5),所述气缸(5)的活塞杆与支杆(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4)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中的支杆在气缸的作用力下,可以自由升降,因此维修检测工程师不必要登高作业,所以提高了维修检测的效率,同时避免了高空作业给工程师带来的隐形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杆;2、风力发电机;3、护套;4、支撑架;5、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圆柱形的支杆1、固定在支架1顶部的风力发电机2、用于安装支杆1的支撑架4、用于控制支杆1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气缸5;所述支撑架4固定于地面上,在所述支撑架4的上表面开设有支杆1穿过的通孔,在所述通孔的内壁与支杆1之间安装有护套4;所述气缸5的活塞杆与支杆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工程师需要对风力发电机进行定期检修或者是故障检修时,可以利用气缸5驱动支杆1下降,随后工程师只需要站立于支撑架4的上表面即可完成检修或者是维修工作;

进一步:由于风力发电机在野外工作,因此为了防止生锈,所述支撑架4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