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导向叶片载体相对于涡轮机的壳体定向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0739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导向叶片载体相对于涡轮机的壳体定向的设备。本发明尤其涉及如下设备,该设备具有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设置在导向叶片载体的容纳部中,而第二区域设置在壳体的凹部中。引导装置的第二区域具有引导通道,所述引导通道具有第一内螺纹,其中在引导通道中设置有具有第一外螺纹的第一调整元件。第一外螺纹能够与第一内螺纹旋拧。第一调整元件能够设置在引导通道中,使得在引导装置相对于凹部的支撑面支撑时,从容纳部至引导装置的力流经过第一调整元件。



背景技术:

在具有大直径的涡轮机、尤其蒸汽轮机中,在外部的涡轮机壳体上固定有导向叶片载体。导向叶片载体具有固定设置的导向叶片,所述导向叶片以预先限定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内部流。为了精确地实施涡轮机中的流体的预先限定的流,必须将具有导向叶片的导向叶片载体精确地相对于涡轮机壳体或相对于涡轮机转子定向。在此,具有导向叶片的导向叶片载体必须关于转子的转子叶片设置在精确地预先限定的位置中,以便提供流体的预先限定的流,并且在导向叶片和转子之间,或在转子叶片和导向叶片载体之间,制造预先限定的、取决于功能的间隙。

已知的是,通过测定导向叶片载体相对于转子的相对位置,和借助于配合元件进行位置修正,在安装过程中执行导向叶片载体的竖直和水平定位。为了位置修正,配合元件设置在导向叶片载体和涡轮机壳体之间,以便由此补偿之前测定的导向叶片载体相对于转子的位置偏差。

还已知的是,借助于定心销将导向叶片载体相对于涡轮机的壳体定向,所述定心销构成为带帽螺丝并且设置在导向叶片载体的接合部法兰中。

用于将导向叶片载体相对于涡轮机的壳体定向的这种设备具有如下缺点:为了转子和导向叶片载体的定向,所述设备必须被移除,并因此定向过程是相对耗费的。

从DE 10 2009 012 751中已知一种用于将涡轮机的导向叶片载体相对于涡轮机壳体相互定向的定位系统,所述定位系统具有定位元件和调节元件,所述定位元件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定位元件能够以第一区域在导向叶片载体中的配合开口中形状配合地固定。定位元件能够以第二区域借助于调节元件固定在壳体的容纳开口中。借助于对调节元件进行调节,能够相对于壳体设定定位元件在容纳开口中的位置。

这种用于将导向叶片载体相对于涡轮机壳体定向的设备的缺点是,为了将涡轮机的壳体的上部部分定向,必须使用配合件,所述配合件借助于螺钉连接固定在壳体的下部上。这种定向是特别耗费的并且需要多个不同的配合件。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将导向叶片载体相对于涡轮机壳体定向的设备,所述设备不具有至少部分上述缺点。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将导向叶片载体相对于涡轮机的壳体定向的设备,以及根据权利要求9的用于将导向叶片载体相对于涡轮机的壳体定向的方法实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细节由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得到。在此,结合根据本发明的设备说明的细节和特征显然也适用于结合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说明的细节和特征,并且相应地反之亦然,使得关于各个发明方面的公开内容总是能够相互参照。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通过一种用于将导向叶片载体相对于涡轮机壳体定向的设备实现目的,所述设备具有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设置在导向叶片载体的容纳部中,并且第二区域设置在壳体的凹部中。引导装置的第二区域具有引导通道,所述引导通道具有第一内螺纹,其中在引导通道中设置有第一调整元件,所述第一调整元件具有第一外螺纹。第一外螺纹能够与第一内螺纹旋拧。第一调整元件能够设置在引导通道中,使得在引导装置相对于凹部的支撑面支撑时,从容纳部至引导装置的力流经过第一调整元件。在引导通道中设置有第二调整元件,所述第二调整元件具有第二外螺纹,其中第二外螺纹能够与第一内螺纹旋拧。第二调整元件能够设置在引导通道中,使得从壳体的上部部分至引导装置的力流经过第二调整元件。在引导通道中,第一调整元件经由固紧装置与第二调整元件固紧,以防止相对于引导通道旋转。

第一调整元件和第二调整元件优选构成为圆柱形,并且具有如下长度,该长度确保在调整过程期间,总有足够数量的螺纹匝数与引导通道的第一内螺纹接合,以便传递作用到设备上的力,而不损坏螺纹。此外,第一调整元件的长度必须能够实现导向叶片载体相对于壳体的调整,而第二调整元件的长度必须能够实现上部部分相对于导向叶片载体的调整。调整元件的长度尤其通过如下方式限界,即一个调整元件不能阻碍相应另一个调整元件的调整。据此,有利的是,在调整第二调整元件时,调整元件彼此隔开地设置在引导通道中。

通过相对于引导通道旋转第一调整元件,能够相对于壳体升高或降低导向叶片载体,并因此能够相对于壳体调整导向叶片载体。通过旋转第二调整元件,能够升高或能够降低用于壳体上部部分的支承面,并因此能够相对于导向叶片载体调整所述上部部分。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是,第一区域设置在导向叶片载体上,而第二区域设置在壳体上。作为替选方案,第一区域能够设置在壳体的容纳部中,而第二区域能够设置在导向叶片载体的凹部中。在该替选情况下,在调整过程期间,在引导装置和导向叶片载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

本发明的优点尤其在于,经由引导装置能够执行两个调整过程,并且为此使用的调整元件能够经由唯一的固紧装置固紧,以防止调整装置的移动。此外,设备能够容易地且成本适宜地制造,并且相对于传统的设备需要明显降低数量的零件。因此,能够相对于壳体容易地调整导向叶片载体,并且降低制造成本以及安装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在第一调整元件和凹部的支撑面之间设置有调整机构。调整机构优选构成为盘形。调整机构的朝向第一调整元件的接触面优选基本上对应于第一调整机构的相应的面的凹陷部。优选地,调整机构具有呈部分圆形的横截面。由此,在导向叶片载体和壳体相对枢转时,确保均匀分布的力传递。

优选地,第一调整元件和调整机构的接触面基本上球形地构成。在此优选的是,调整机构具有凸状的接触面而第一调整元件具有凹状的接触面。经由凸状的面和相应的凹状的面的配对,导向叶片载体相对于壳体能够围绕两个轴线枢转。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设备具有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用于将引导装置固定在导向叶片载体上。通过第一螺钉防止,在冷却涡轮机时引导装置从容纳部中脱开。

根据一个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第一区域能够形状配合地设置在容纳部中。通过形状配合,可靠地防止引导装置和导向叶片载体的相对运动,而力配合连接不总能够阻止这种相对运动,所述力配合连接例如通过沉降现象(Setzerscheinungen)实现。

有利的是,第一调整元件具有用于接合安装工具的形状配合部段,所述安装工具被引导穿过引导通道。由此,即使在已安装状态中也能相对于壳体调整导向叶片载体。在此,第二调整元件优选还未设置在引导通道中。作为替选方案,第二调整元件具有用于相应的工具的贯通部,使得在借助于第一调整元件进行调整期间,第二调整元件也能够设置在引导通道中。

特别优选地,固紧装置具有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用于将第一调整元件与第二调整元件在引导通道中相互张紧。在此优选的是,第一调整元件具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用于接纳第二螺钉的螺纹,而第二调整元件具有孔以及支承面,所述孔用于穿引第二螺钉,所述支承面用于支撑第二螺钉的螺钉头。这具有如下优点: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借助于仅一个固紧机构防止调整元件相对于引导通道旋转。由此能够节省制造成本以及安装成本。

此外,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一种具有导向叶片载体的涡轮机壳体实现,其中在导向叶片载体和壳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设备。

此外,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将导向叶片载体相对于涡轮机壳体定向的方法实现,所述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将调整设备的第一区域设置在导向叶片载体的容纳部中;

-将调整设备借助于第一螺钉固定在导向叶片载体上;

-将第一调整元件旋拧到调整设备的第二区域的引导通道中;

-将调整机构装入涡轮机的壳体的凹部中;

-将第二区域装入凹部中,使得调整机构设置在凹部的支撑面和第一调整元件之间;

-通过将第一调整元件相对于引导通道旋转,将导向叶片载体与壳体定向;

-将第二调整元件拧入到引导通道中;

-通过将第二调整元件相对于引导通道旋转,将导向叶片载体与壳体的上部部分定向;以及

-借助于第二螺钉,将第一调整元件与第二调整元件张紧。

优选地,调整设备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设备。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阐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将导向叶片载体相对于涡轮机壳体定向的设备及其改进方案及其优点。附图示意性示出: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一个设计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1的纵剖面。设备1具有引导装置4,所述引导装置具有第一区域5和第二区域6。第一区域5形状配合地设置在导向叶片载体2的容纳连接部的容纳部7中并且通过第一螺钉18固定在所述导向叶片载体上。

第二区域6设置在壳体3的凹部8中,并且具有引导通道9,所述引导通道具有连续的第一内螺纹10。替代地,第一内螺纹10尤其也能够在中间部段中中断。

在该图中,在引导通道9的下部区域中设置有第一调整元件11,所述第一调整元件具有第一外螺纹12,使得第一外螺纹12与第一内螺纹10接合。第一调整元件11具有基本上为圆柱形的基体,所述基体在支承侧上构成为帽形。支承侧设置在调整机构17的呈部分球形的接触侧上。支承侧和接触侧形成为,使得它们基本上以相反方式对应,进而在配对状态中基本上在其整个面上彼此触碰。调整机构17设置在凹部8的支撑面13和第一调整元件11之间。通过将第一调整元件11相对于引导通道9旋转,导向叶片载体2能够相对于壳体3升高或者降低,并因此能够被调整。由此,能够设定在转子和导向叶片载体之间所需的间隙。由此,不再需要卸载转子以及用配合元件配合。

在该图中,在引导通道9的上部区域中,设置有第二调整元件14,所述第二调整元件具有第二外螺纹15,使得第二外螺纹15与第一内螺纹10接合。第二调整元件14具有基体以及用于穿引第二螺钉19的孔21和用于螺钉头23的支承面22,所述基体基本上为圆柱形。通过将第二调整元件14相对于引导通道9旋转,壳体3的上部部分16能够相对于导向叶片载体2升高或降低,并因此能够被调整。由此,能够设定在导向叶片载体2和上部部分16之间的限定的间隙。由此,不再需要卸载转子,以及用配合元件配合,或将接触面相对于上部部分进行磨削。

设备1具有第二螺钉19,所述第二螺钉被引导穿过第二调整元件14的孔21,并且以螺纹部段设置在第一调整元件11的第二内螺纹20中。通过旋拧第二螺钉19,螺钉头23贴靠在支承面22上,使得第一调整元件11与第二调整元件14张紧。以这种方式,将第一调整元件11和第二调整元件14固紧,以防止相对于引导通道9旋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