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净化汽车尾气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091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用于净化汽车尾气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尾气处理技术,具体是用于净化汽车尾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机动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固体悬浮颗粒等,近期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的pm2.5就属于固体悬浮颗粒的范畴。汽车尾气除了是大型城市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外,还是很多城市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光化学烟雾就是其主要影响之一。为了有效缓解或清除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汽车普遍配备有尾气净化设备,现有汽车的净化设备普遍采用小球状或多孔蜂窝状的陶瓷材料作催化剂载体,其制作工艺简单,价格便宜,但其易磨损或振碎,这就增加了净化设备的成本,进而影响到净化设备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实现,且不易损坏的用于净化汽车尾气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用于净化汽车尾气的装置,包括筒体、前盖板及后盖板,所述筒体包括外层筒体和内层筒体,内层筒体设置在外层筒体内,外层筒体与内层筒体之间设有与内层筒体外壁连接的螺旋金属隔片,所述内层筒体内设有与内层筒体形成过盈配合的金属载体,金属载体设有接通内层筒体两端开口的透气孔,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分别连接于外层筒体的两端,且前盖板和后盖板分别设有接通内层筒体内部的尾气输入端口和尾气排出端口。本发明在应用前,需向其内加入催化剂,加入的催化剂附着在金属载体上;本发明通过螺旋隔离片的作用,能避免外层筒体或内层筒体受到挤压作用力时出现较大的变型,且螺旋隔离片自身具有一定的吸热性能,从而加强本发明工作时的保温功能。

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均由顶端开口的中空半球状筒体构成,所述构成前盖板和后盖板的半球状筒体的半径与外层筒体圆形截面的半径相同,所述构成前盖板的半球状筒体顶端开口为尾气输入端口,所述构成后盖板的半球状筒体顶端开口为尾气排出端口。本发明通过将前盖板和后盖板均采用半球状的筒体构成,如此,前盖板和后盖板连接在筒体上时,不会形成死角,这就避免了污染物在死角处堆积。

所述外层筒体和内层筒体之间设置有两个环形封圈,所述外壳、内层筒体及两个环形封圈之间构成一个密闭的空腔,所述螺旋隔离片设置在空腔内。本发明通过密闭空腔的作用,能避免螺旋隔离片上具有污物堆积。

所述前盖板的尾气输入端口上连接有尾气输入管,后盖板的尾气排出端口上连接有尾气排出管。本发明在设计时,可将尾气输入管与前盖板集成为一体,并将尾气排出管与后盖板集成为一体,这就可避免对尾气输入管和尾气排出管进行焊接,减少加工步骤,节省加工成本。本发明的尾气输入管和尾气排出管不仅便于对气体的导向,而且便于前盖板和后盖板与外接管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实现,体积小,机械强度高,且不易损坏,进而有利于本发明的推广应用;本发明的筒体采用两层筒体的结构,能降低与外界的传热效率,使本发明具有保温功能,进而可保证本发明工作时金属载体上催化剂的反应温度,增加尾气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

本技术:
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筒体和金属载体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所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外层筒体,2、前盖板,3、后盖板,4、金属载体,5、尾气输入管,6、尾气排出管,7、内层筒体,8、螺旋隔离片,9、环形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及图2所示,用于净化汽车尾气的装置,包括筒体、前盖板2及后盖板3,其中,筒体包括外层筒体1及设置在外层筒体1内的内层筒体7。前盖板2和后盖板3均由顶端开口的中空半球状筒体构成,构成前盖板2和后盖板3的半球状筒体的半径与外层筒体1圆形截面的半径相同,即半球状筒体的半径与外层筒体1纵截面的半径相同。前盖板2和后盖板3分别连接于外层筒体1的两端并封闭外层筒体1的两端开口,且外层筒体1、前盖板2及后盖板3整体构成椭球状。构成前盖板2的半球状筒体顶端开口为接通内层筒体7内部的尾气输入端口,尾气输入端口上连接有尾气输入管5,构成后盖板3的半球状筒体顶端开口为接通内层筒体7内部的尾气排出端口,尾气排出端口上连接有尾气排出管6。

外层筒体1与内层筒体2之间设置有螺旋隔离片8和两个环形封圈9,螺旋隔离片8与内层筒体2外壁连接且与外层筒体1内壁接触,外层筒体1、内层筒体7及两个环形封圈9之间构成一个密闭的空腔,螺旋隔离片8设置在空腔内。内层筒体7内设有与内层筒体7形成过盈配合的金属载体4,金属载体4设有接通内层筒体7两端开口的透气孔。

本实施例应用时,汽车尾气从尾气输入管5输入净化器内层筒体7内,尾气中的co等有害气体在附着在金属载体4上的催化剂作用下点火燃烧,生成的无害气体从尾气排出管6排出。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净化汽车尾气的装置,包括筒体、前盖板及后盖板,筒体包括外层筒体和内层筒体,内层筒体设置在外层筒体内,外层筒体与内层筒体之间设有与内层筒体外壁连接的螺旋金属隔片,内层筒体内设有与内层筒体形成过盈配合的金属载体,金属载体设有接通内层筒体两端开口的透气孔。前盖板和后盖板分别连接于外层筒体的两端,且前盖板和后盖板分别设有接通内层筒体内部的尾气输入端口和尾气排出端口。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实现,如此,本发明在应用时不易损坏,进而有利于本发明的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黄生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生林
技术研发日:2016.08.29
技术公布日:2018.0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