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催化载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2682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瓷催化载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催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陶瓷催化载体。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尾气等气体的三元催化器的载体以多孔陶瓷为主,由于中国的燃油品质普遍较差,燃油中含有硫、磷以及所使用的抗爆剂MMT中含有锰,这些化学成分在燃烧后随着废气的排出,会在氧传感器表面和三元催化器内部形成化学络合物。另外,由于驾驶员的不良驾驶习惯,或者长期行驶在拥堵路面,发动机经常处于不完全燃烧状态,会在氧传感器和三元催化器内形成积炭。此外,国内很多地区使用乙醇汽油,这种汽油有很强的清洗作用,会将燃烧室内的积垢清洗但不能分解燃烧,因此随着废气的排放这些污垢也会沉积在氧传感器表面和三元催化器内,因此在长时间使用后,三元催化器内的多孔陶瓷经常会发生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防堵塞的陶瓷催化载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陶瓷催化载体,包括壳体和陶粒,所述壳体为内部设有容置腔的中空结构,所述壳体的两个相对侧面为通气面,所述通气面上排布有通气孔,所述陶粒设置在壳体内并将容置腔填充满,所述陶粒的直径大于通气孔的直径,所述陶粒表面涂布有催化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由两个半壳体相互拼合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通气面设置在圆柱体的两个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的形状为正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催化载体的主要功能部分由陶粒组成,当汽车尾气通过壳体内部时受到陶粒表面催化涂层的作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无污染的废气,由于陶粒为圆形并在壳体内堆叠,气体通过时可在壳体内部多方向运动,避免堵塞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陶瓷催化载体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陶瓷催化载体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壳体;2、陶粒;11、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陶瓷催化载体,由壳体和陶粒组成,气体通过时可在壳体内部多方向运动,避免堵塞情况发生。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陶瓷催化载体,包括壳体1和陶粒2,所述壳体1为内部设有容置腔的中空结构,所述壳体1的两个相对侧面为通气面,所述通气面上排布有通气孔11,所述陶粒2设置在壳体1内并将容置腔填充满,所述陶粒2的直径大于通气孔11的直径,所述陶粒2表面涂布有催化涂层。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催化载体的主要功能部分由陶粒2组成,当汽车尾气通过壳体1内部时受到陶粒2表面催化涂层的作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无污染的废气,由于陶粒2为圆形并在壳体1内堆叠,气体通过时可在壳体1内部多方向运动,避免堵塞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由两个半壳体1相互拼合组成。

由上述描述可知,壳体1由两个半壳体相互拼合组成,在拼合时将陶粒2 安装到壳体1内部中。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通气面设置在圆柱体的两个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的形状为正方形。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气孔的形状为正方形,壳体1内部的陶粒2贴靠在通气孔上时,陶粒2和通气孔之间会留有较大空隙,以便空气通过。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陶瓷催化载体,包括壳体1和陶粒2,所述壳体1为内部设有容置腔的中空结构,所述壳体1的两个相对侧面为通气面,所述通气面上排布有通气孔 11,所述陶粒2设置在壳体1内并将容置腔填充满,所述陶粒2的直径大于通气孔11的直径,所述陶粒2表面涂布有催化涂层,所述壳体1由两个半壳体相互拼合组成,所述壳体1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通气面设置在圆柱体的两个端面,所述通气孔的形状为正方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陶瓷催化载体,催化载体的主要功能部分由陶粒组成,当汽车尾气通过壳体内部时受到陶粒表面催化涂层的作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无污染的废气,由于陶粒为圆形并在壳体内堆叠,气体通过时可在壳体内部多方向运动,避免堵塞情况发生,壳体由两个半壳体相互拼合组成,在拼合时将陶粒安装到壳体内部中,通气孔的形状为正方形,壳体内部的陶粒贴靠在通气孔上时,陶粒和通气孔之间会留有较大空隙,以便空气通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