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组冷却系统软连接结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3361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发电机组冷却系统软连接结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软连接的结构装置,尤其是发电机组冷却系统软连接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发电机组行业发动机与水箱冷却系统的连接方式是用软管、卡箍或强力卡箍连接,此类常规连接对于小功率机组一体式水箱,因其机组功率小,机组冷却循环压力也小,能满足要求,但对于大功率机组需要冷却水量大,循环快,故冷却液循环压力也大,仅仅用卡箍抱紧,短时间内能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容易造成卡箍松动,从而引起漏液,到达发动机内压力减小,影响发动机正常的运行而引起机组功率下降,严重时有可能会使管路飞溅,伤及操作人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发电机组冷却系统软连接结构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发电机组冷却系统软连接结构装置,包括发动机组上的冷却系统管道和发动机管道,所述冷却系统管道和发动机管道通过橡胶软管连接,并通过抱箍分别扎紧橡胶软管与冷却系统管道的连接处和橡胶软管与发动机管道的连接处,所述冷却系统管道和发动机管道的外侧壁上都固定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螺栓且冷却系统管道上的螺栓与发动机管道上的螺栓相对应,所述冷却系统管道与发动机管道之间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热轧钢板并通过螺母将热轧钢板固定安装在螺栓上,通过拧紧螺母压紧热轧钢板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系统管道上螺栓与发动机管道上螺栓之间的距离L大于橡胶软管的长度H,便于安装热轧钢板。

作为优选,所述热轧钢板的长度D大于橡胶软管的长度H且热轧钢板的厚度T为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又易于安装,是防止机组在运行时内部压力过大而抱箍没有抱紧或者出现松动时继而仍能固定管路,防止管路错位漏液、压力减小引起机组功率下降以及管路飞溅而引发人体伤害事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系统管道;2、发动机管道;3、橡胶软管;4、抱箍;5、螺栓;6、热轧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发电机组冷却系统软连接结构装置,包括发动机组上的冷却系统管道1和发动机管道2,所述冷却系统管道1和发动机管道2通过橡胶软管3连接,并通过抱箍4分别扎紧橡胶软管3与冷却系统管道1的连接处和橡胶软管3与发动机管道2的连接处;所述冷却系统管道1和发动机管道2的外侧壁上都固定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螺栓5且冷却系统管道1上的螺栓5与发动机管道2上的螺栓5相对应,所述冷却系统管道1与发动机管道2之间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热轧钢板6并通过螺母将热轧钢板6固定安装在螺栓5上;所述冷却系统管道1上螺栓5与发动机管道2上螺栓5之间的距离L大于橡胶软管的长度H,热轧钢板6的长度D大于橡胶软管3的长度H。通过橡胶软管3连接冷却系统管道1和发动机管道2后再使用抱箍4扎紧橡胶软管3与冷却系统管道1和发动机管道2的连接处,而后采用两块厚度为5mm的热轧钢板6分别安装冷却系统管道1和发动机管道2两侧的螺栓5上来连接冷却系统管道1和发动机管道2,通过螺母拧紧加固后,进一步固定冷却系统管道1和发动机管道2之间的连接,防止机组在运行时内部压力过大而抱箍4没有抱紧或者出现松动时继而仍能固定固定冷却系统管道1和发动机管道2之间管路。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