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8278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凸轮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对经由阀驱动部件而被凸轮开闭驱动的阀的开角进行变更且具有该凸轮的凸轮轴。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具备双重结构并且具有相互能够进行相对旋转的多个凸轮的凸轮轴(例如,专利文献1)。凸轮轴在中空的外轴的内部以能够相对于外轴旋转的方式配置有内轴。外凸轮具有环状。外轴被插入到外凸轮中,外凸轮被固定在外轴的外周面上。内凸轮与外轴同样地具有环状。外轴被插入到内凸轮中,内凸轮被销固定在内轴上。销在形成于外轴上的贯通孔中贯穿。贯通孔在外轴的周向上形成得长,内轴、销和内凸轮能够一体地相对于外轴和外凸轮在外轴的周向上旋转。

在制造凸轮轴时,首先将外轴在外轴轴向上的端部插入到环状的外凸轮中,并通过热压等将外凸轮牢固地固定在外轴上。然后,将外轴在外轴轴向上的端部插入到环状的内凸轮中,利用销贯穿内凸轮、外轴的贯通孔和内轴,将内凸轮固定在内轴上。反复进行以上动作,将规定数量的外凸轮和内凸轮设置在凸轮轴上。

在这种具有外凸轮和内凸轮的双重凸轮构造的凸轮轴中,也提出了如下的使用方法:通过在外轴和内轴的轴向上相邻配置的外凸轮和内凸轮驱动同一摇臂,由此使用固定凸轮(外凸轮)与可动凸轮(内凸轮)的合成轮廓,使凸轮轮廓模拟可变。这种情况下,作为凸轮动作轮廓而基本使用固定凸轮的轮廓,作为可动凸轮的轮廓,仅使用相对于固定凸轮相位偏移的部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8-53041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凸轮轴中,部件数目、加工部位非常多,而且组装工序复杂。此外,进行热压以将外凸轮固定在外轴上时的间隙较小,因此可能会对向外凸轮插入外轴和轴颈时通过的、作为外轴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的供内凸轮旋转的滑动面带来损伤。特别地,在外凸轮和内凸轮双方相对于1个凸轮从动件滑动的情况下,要求较高的精度,进而间隙变小,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尤其要求不对滑动面带来损伤。

此外,在通过热压等将外凸轮固定在外轴上的情况下,会根据过盈量而伴随着变形,因此凸轮轴整体会发生变形。在要求较高精度的情况下,为了消除变形,可以考虑在组装后进行精加工,然而由此会引起切屑等向由内凸轮、销和内轴构成的构造部的侵入,从而需要进行复杂且昂贵的清洗工序,或者需要在加工前进行用于不使切屑等侵入的掩蔽等的处理,因此基本不进行组装后加工。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凸轮轴,其能够抑制部件数目、加工部位的增加,防止对作为外轴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的供内凸轮旋转的滑动面带来损伤,并且防止最终组装后的凸轮轴整体发生变形。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凸轮轴,其特征在于,该凸轮轴具有:外轴(例如,后述的外轴10、10a、10b);外凸轮(例如,后述的外凸轮20),其设置于所述外轴上;内轴(例如,后述的内轴30),其被插入到所述外轴的内部;以及内凸轮(例如,后述的内凸轮40、40b),其随着所述内轴的转动而转动,由于随着所述内轴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在所述外轴上相对于所述外轴旋转并滑动,所述内凸轮从所述外轴的径向被安装,并被销(例如,后述的销51)固定在所述内轴上,所述销在所述内凸轮的凸轮面上从所述外轴的径向被插入到所述内凸轮中。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固定有外凸轮的外轴上附设内凸轮,因此可以与不具备双重构造的以往的中空凸轮轴同样地,在仅具有外凸轮和外轴的状态下进行对外凸轮和轴颈部的精加工和清洗。因此,可防止切屑进入外轴与内轴之间等切屑处理问题的发生。此外,通过该精加工还能够消除较大的变形,因此作为外凸轮的固定方法,还能够采用与热压相比变形更大的手段,制法的选择范围变大。

此外,由于能够采用内凸轮抱住外轴的构造,因此能够提高针对内凸轮脱落的耐性。此外,在外凸轮固定后,能够对供内凸轮旋转的内凸轮滑动面进行精加工,因此可防止在该滑动面上留下伤痕。此外,还能够使外轴与外凸轮一体化,因此还能够防止凸轮轴整体发生变形。这种情况下,能够减少部件数目、加工部位,防止组装工序变得复杂。

并且,所述外轴(例如,后述的外轴10)具有形成有切挖部(例如,后述的切挖部121)的部分和未形成所述切挖部的一般部,所述内凸轮(例如,后述的内凸轮40)呈大致c形,所述内凸轮的开口(例如,后述的开口401)宽度小于所述外轴的一般部(例如,后述的一般部16)的直径,所述切挖部被插入到所述内凸轮的开口中,所述内凸轮在所述外轴的轴向上滑动,从而被配置为所述内凸轮的内周面不与所述切挖部对置而是离开所述切挖部。

因此,在与形成有切挖部的周向小径部不同的位置处配置有内凸轮滑动面,因此无论有无切挖部都能够增大相位变化时的旋转量。此外,内凸轮呈具有在使用内凸轮和外凸轮的合成轮廓时所需要的部分的大致c形,因此能够减少内凸轮的制造所需的材料,能够减少材料的浪费,实现轻量化。

此外,在从外轴的轴心方向观察时,内凸轮构成为呈具有半周(180°)以上的周向长度的大致c形,由此能够在内凸轮的直径方向上形成一对供销贯穿的贯通孔。因此,能够与包围外轴的内凸轮滑动面的全周的内凸轮的情况同样地,对内凸轮进行在内轴上的可靠性较高的可靠的固定。

并且,所述外轴(例如,后述的外轴10a)具有形成有切挖部(例如,后述的切挖部121)的部分和未形成所述切挖部的一般部(例如,后述的一般部16),所述内凸轮(例如,后述的内凸轮40)呈大致c形,所述内凸轮的开口(例如,后述的开口401)宽度小于所述外轴的一般部的直径,所述切挖部被插入到所述内凸轮的开口中,所述内凸轮被配置为所述内凸轮的内周面与所述切挖部对置。

因此,在将外轴的切挖部插入内凸轮的开口后,不必使内凸轮向外轴的轴向滑动即可,因而能够易于进行凸轮轴的制造,此外,能够防止对外轴的供内凸轮滑动的部分即内凸轮滑动面带来损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这样的凸轮轴:其能够防止对作为外轴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的供内凸轮旋转的滑动面带来损伤,防止在最终组装后凸轮轴整体发生变形,并能够抑制部件数目、加工部位的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的分解立体图。

图3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的要部俯视图。

图3b是沿图3a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所有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中,外凸轮20的相位与内凸轮40的相位错开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所有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中,外凸轮20的相位与内凸轮40的相位一致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所有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中,外凸轮20的相位与内凸轮40的相位错开的状态下的阀的开角的特性的曲线图。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所有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中,外凸轮20的相位与内凸轮40的相位一致的状态下的阀的开角的特性的曲线图。

图8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a的内凸轮40中插入有外轴10a的切挖部121的状况的要部俯视图。

图8b是沿图8a的b-b线的剖视图。

图8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a的使用状态(旋转90°后)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b的剖视图。

图10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b的制造工序中,内凸轮40b被分割开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0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b的制造工序中,内凸轮40b被结合起来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c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的分解立体图。

凸轮轴1是为了对被配置于与汽车的发动机的燃烧室(未图示)连通的进气或排气口(未图示)处的进气或排气阀(未图示)进行开闭而使用的。凸轮轴1的外凸轮20和内凸轮40抵接在设置于摇臂(未图示)的1个凸轮从动件(辊)上进行滑动,从而内凸轮40使摇臂转动,其中所述摇臂构成为一端部被支承为能够转动,而在另一端部将阀的上端向下方按下。由此,配置于与燃烧室连通的进气或排气口处的阀打开。

如图1所示,凸轮轴1具有外轴10、外凸轮20、内轴30和内凸轮40。

外轴10具有中空的圆筒形状。外凸轮20与外轴10一体成型,从而被固定设置在外轴10上。外凸轮20具有环状,并且具有与外轴10同轴的位置关系。外凸轮20在外轴10的轴心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此外,外凸轮20从外轴10的外周面向外轴10的外方突出,在外轴10的周向上被设置成一圈。外凸轮20的在外凸轮20的周向上的一部分在外轴10的周向上的规定范围内,具有与外凸轮20的其他部分相比向外轴10的外方突出的高位部21。高位部21构成为抵接在摇臂(未图示)的凸轮从动件上而使摇臂转动,由此使得阀(未图示)打开。

外轴10的在外轴10的轴心方向上与外凸轮20相邻的外周面具有内凸轮滑动面11(参照图2)。在内凸轮滑动面11上,内凸轮40转动从而滑动。在外轴10的具有内凸轮滑动面11的部分形成有贯通孔13。贯通孔13在外轴10的直径位置处形成有一对,具有比后述销51的直径略大的宽度,在外轴10的周向上具有规定的长度而延伸。

作为外轴10的部分的、在外轴10的轴向上与内凸轮滑动面11相邻的部分中的与设置有外凸轮2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具有周向小径部12。在周向小径部12形成有将外轴10的外周面的外径在外轴10的周向的一部分处局部构成得较小的切挖部121。如图3c等所示,切挖部121具有将外轴10的外周面以一对面切挖而成的形状,该一对面是与外轴10的轴心平行的一对面,且该一对面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外轴10的外周面的外径。外轴10的周向上与切挖部121相邻的部分构成一般部16。

如图1所示,作为外轴10的在外轴10的轴向上与形成有切挖部121的周向小径部12相邻的部分的、与内凸轮滑动面11侧相反的一侧具有轴颈部15。轴颈部15存在于外轴10的轴向上的除外凸轮20、内凸轮滑动面11和周向小径部12以外的部分。轴颈部15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气缸盖(未图示)旋转。

如图2所示,内轴30具有实心或中空的圆柱形状。内轴30的外径略小于外轴10的内径。内轴30被插入到由外轴10的内周面形成的内部空间,具有与外轴10同轴的位置关系。在作为内轴30的一部分的与外轴10的贯通孔13对置的部分,形成有沿直径方向贯穿内轴30的内轴贯通孔31。

如图2等所示,内凸轮40呈在从外轴10的轴心方向观察时具有半周(180°)以上的周向长度的大致c形,并且具有与内轴30同轴的位置关系。大致c形的内凸轮40的开口401的宽度大于构成周向小径部12中的切挖部121的平行的一对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且小于外轴10的一般部16的直径。

内凸轮40在内轴30的轴心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图3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的内凸轮40中插入有外轴10的切挖部121的状况的要部俯视图。图3b是沿图3a的a-a线的剖视图。图3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的剖视图。

以内凸轮40的轴心与外轴10的轴心平行的位置关系将周向小径部12插入内凸轮40的开口401,由此将内凸轮40从外轴10的径向安装到外轴10的外周面上。并且,内凸轮40如图3a的朝上的箭头所示,向内凸轮40的轴心方向相对于外轴10的外周面进行滑动,在外轴10的具有离开周向小径部12的内凸轮滑动面11的部分处以卷绕其周向的一半以上的方式被环绕安装。内凸轮40的在内凸轮40的周向上的中央部在外轴10的周向上的规定范围内具有与内凸轮40的其他部分相比向外轴10的外方突出的高位部41。高位部41构成为抵接在摇臂(未图示)的凸轮从动件上而使摇臂转动,由此使得阀(未图示)打开。

如图3c所示,在内凸轮40的凸轮面上形成有内凸轮贯通孔42。内凸轮贯通孔42在作为内凸轮40的直径位置的、内凸轮40的除高位部41以外的凸轮面(不使用部分)的部分形成有一对。如图3c所示,内凸轮贯通孔42在外轴10的轴向上的剖面中未形成为以内凸轮40的在外轴10的周向上的中央部(高位部41)为中心在外轴10的周向上对称的位置关系。在外轴10的周向上,形成为具有以高位部41为中心而偏移的位置关系(以外轴10的轴心为中心旋转了规定角度的位置关系)。

内凸轮贯通孔42中贯穿有销51。销51从外轴10的径向外方被插入内凸轮贯通孔42,从而将内凸轮40固定在内轴30上。具体而言,销51依次贯穿内凸轮贯通孔42、贯通孔13、内轴贯通孔31、贯通孔13和内凸轮贯通孔42,相对于内凸轮贯通孔42和内轴贯通孔31全部通过压入等而固定,或一部分通过间隙配合而卡合,从而相对于内凸轮40、内轴30被固定。

销51在贯通孔13内能够沿外轴10的周向上的贯通孔13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该移动,销51和内凸轮40能够一体地向外轴10的周向旋转(能够以外轴10的轴心为中心旋转),由此,内凸轮40随着内轴30的转动而转动,由于随着内轴30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在外轴10上相对于外轴10旋转并滑动。

经由连结装置(未图示)向外轴10传递发动机(未图示)的曲轴的旋转,使得外轴10进行旋转。此外,内轴30经由连结装置(未图示)而被传递扭矩,从而发生相对于外轴10的相对旋转。通过这种相对旋转,外凸轮20与内凸轮40的合成轮廓发生变化。

对以上结构的凸轮轴1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中,外凸轮20的相位与内凸轮40的相位错开的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中,外凸轮20的相位与内凸轮40的相位一致的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中,外凸轮20的相位与内凸轮40的相位错开的状态下的阀的开角的特性的曲线图。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中,外凸轮20的相位与内凸轮40的相位一致的状态下的阀的开角的特性的曲线图。

内轴30相对于外轴10进行相对旋转,如图5所示,在处于从内轴30和外轴10的轴向观察时具有内凸轮40与外凸轮20一致的位置关系的状态时,外凸轮20的轮廓(图7中的实线)与内凸轮40的轮廓(图7中的虚线)的合成轮廓如图7的曲线图中单点划线所示,与外凸轮20的单独的轮廓(图7中的实线)一致,开角为最小。

内轴30相对于外轴10进行相对旋转,在处于从内轴30和外轴10的轴向观察时内凸轮40与外凸轮20不一致而具有偏离的位置关系的状态时,内凸轮40的轮廓与外凸轮20的轮廓的合成轮廓的开角变大。并且,内轴30进一步相对于外轴10进行相对旋转,如图4所示,在处于从内轴30和外轴10的轴向观察时具有内凸轮40与外凸轮20之间的偏离最大的位置关系的状态时,在外凸轮20的轮廓(图6中的实线)和内凸轮40的轮廓(图6中的虚线)的合成轮廓中,如图6的曲线图中单点划线所示,开角与图7所示的开角最小的情况相比,增大了δθ(参照图4)左右而成为最大。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获得以下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凸轮轴1具有:外轴10;外凸轮20,其设置在外轴10上;内轴30,其被插入到外轴10的内部;以及内凸轮40,其随着内轴30的转动而转动,由于随着内轴30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在外轴10上相对于外轴10旋转并滑动。内凸轮40从外轴10的径向被安装,并被销51固定在内轴30上,销51在内凸轮40的凸轮面上从外轴10的径向被插入到内凸轮40中。

由此,能够在固定有外凸轮20的外轴10上附设内凸轮40,因此能够在仅具有外凸轮20和外轴10的状态下进行对外凸轮20和轴颈部15的精加工和清洗。因此,可防止切屑进入外轴10与内轴30之间等切屑处理问题的发生。

此外,由于能够采用内凸轮40抱住外轴10的构造,因此能够提高针对内凸轮40脱落的耐性。此外,在固定外凸轮20后,能够对供内凸轮40旋转的内凸轮滑动面11进行精加工,因此可防止在该滑动面上留下伤痕。此外,还能够使外轴10与外凸轮20一体化,因此还能够防止凸轮轴1整体发生变形。这种情况下,能够减少部件数目、加工部位,可防止组装工序变得复杂。

并且,外轴10具有形成有切挖部121的部分和未形成切挖部121的一般部16。内凸轮40呈大致c形。内凸轮40的开口401的宽度小于外轴10的一般部16的直径。切挖部121被插入到内凸轮40的开口401中,内凸轮40在外轴10的轴向上滑动,从而被配置为内凸轮40的内周面不与切挖部121对置而是离开切挖部121。

由此,在与形成有切挖部121的周向小径部12不同的位置处配置有内凸轮滑动面11,因此无论有无切挖部121都能够增大相位变化时的旋转量。

此外,在作为外凸轮和内凸轮的合成轮廓进行使用时,可动凸轮(内凸轮)仅被使用了相位相对于固定凸轮(外凸轮)偏离的部分,因此在如以往那样包围外凸轮的全周的全周形状(环状)的情况下,不被使用的部分较多。近年来,凸轮材料由于耐腐蚀性的提高,使用了较为昂贵的高硬度材料,因此不被使用的部分的材料白白浪费。此外,双重凸轮构造具有重量随着可变凸轮上的部件的追加而相应增加的倾向。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凸轮40呈具有在使用合成轮廓时所需的部分的大致c形,因此能够减少内凸轮40的制造所需的材料,可减少材料的浪费,能够实现轻量化。

此外,内凸轮40呈在从外轴10的轴心方向观察时具有半周(180°)以上的周向长度的大致c形。因此,还能够在内凸轮40的直径方向上形成一对供销51贯穿的贯通孔13。因此,还能够与包围外轴10的内凸轮滑动面11的全周的内凸轮的情况同样地,对内凸轮40进行在内轴30上的可靠性较高的可靠的固定。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同一标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内凸轮4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内凸轮40的内周面与形成有切挖部121的周向小径部12对置。

图8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a的内凸轮40中插入有外轴10a的切挖部121的状况的要部俯视图。图8b是沿图8a的b-b线的剖视图。图8c是旋转90°左右后的沿b-b线的剖视图。

外轴10a的内凸轮滑动面11a未以遍及外轴10a的全周的方式存在,如图8b所示,由切挖部121以外的部分构成。如图8b所示,由于形成有切挖部121而外轴10a的外径局部较小的周向小径部12被插入到呈大致c形的内凸轮40的开口401后,如图8c所示,使内凸轮40相对于外轴10a向外轴10a的周向旋转90°左右,由此成为内凸轮40的内周面与切挖部121对置且内凸轮40的开口401不与切挖部121对置的状态,内凸轮40以不会从外轴10a脱落的状态被安装在外轴10a上。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获得以下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外轴10a具有形成有切挖部121的部分和未形成切挖部121的一般部16。内凸轮40呈大致c形,内凸轮40的开口401的宽度小于外轴10a的一般部16的直径。切挖部121被插入到内凸轮40的开口401中,内凸轮40被配置为内凸轮40的内周面与切挖部121对置。

由此,在将外轴10a的切挖部121插入内凸轮40的开口401后,不必使内凸轮40向外轴10a的轴向滑动即可,因此能够容易进行凸轮轴1a的制造,此外,还能够防止对内凸轮滑动面11a带来损伤。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入部位与使用部位相同,因此还可以考虑应用于在轴向不具备充分空间的凸轮轴。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同一标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b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内凸轮40b具有对半分割形状。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b的剖视图。图10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b的制造工序中,内凸轮40b被分割开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0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b的制造工序中,内凸轮40b被结合起来的状态的侧视图。

如图9所示,内凸轮40b具有对半分割形状,该对半分割形状具有能够沿内凸轮40b的轴向分割的内凸轮第1部401b和内凸轮第2部402b。内凸轮40b的分割面在外轴10b的轴向上的剖面中不具备以内凸轮40b的在外轴10b的周向上的中央部(高位部41)为中心在外轴10b的周向上对称的位置关系,而具备在外轴10b的周向上以高位部41为中心向与形成有后述第1贯通孔421、第2贯通孔422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偏离与第1贯通孔421、第2贯通孔422同等程度的位置关系(以外轴10的轴心为中心旋转了规定角度的位置关系)。

更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内凸轮40b的分割面在外轴10b的轴向上的剖面中,具有以靠近内凸轮40b的外周面的部分在内凸轮40b的周向上处于接近高位部41的位置的方式突出的、向图9的上方高出一截的高部403b。内凸轮40b的分割面的靠近内凸轮40b的内周面的部分构成向图9的下方相对低一截的低部404b。通过该高部403b和低部404b,形成所谓的燕尾槽,从而构成将内凸轮第1部401b与内凸轮第2部402b结合起来的结合部。

内凸轮第1部401b具有高位部41。此外,内凸轮第1部401b具有供销51的一端部贯穿固定的第1贯通孔421。内凸轮第2部402b具有供销51的另一端部贯穿固定的第2贯通孔422。将内凸轮第1部401b与内凸轮第2部402b结合起来,并通过销51将内凸轮40b固定在内轴30上,从而内凸轮40b以包围外轴10b的内凸轮滑动面11b的全周的方式被安装在外轴10b上。

如下所述地进行内凸轮40b在内轴30上的固定和在外轴10b上的安装。

首先,如图10a所示,将内凸轮第1部401b配置在外轴10b的内凸轮滑动面11b上。此外,将内凸轮第2部402b配置在作为外轴10b的外周面的部分的在外轴10b的轴心方向上与内凸轮滑动面11b相邻的部分处。此时,在从外轴10b的轴心方向观察时,将内凸轮第2部402b配置在与内凸轮第1部401b相对的外轴10b的直径位置处。

接着,使内凸轮第2部402b沿着外轴10b的外周面向外轴10b的轴心方向滑动,而配置在内凸轮滑动面11b上。由此,如图10b所示,内凸轮第1部401b和内凸轮第2部402b在结合部处结合起来,环状的内凸轮40b被配置在内凸轮滑动面11b上。并且,使销51从外轴10b的径向外方向内方依次贯穿第1贯通孔421、贯通孔13、内轴贯通孔31、贯通孔13和第2贯通孔422,并将其压入第1贯通孔421、内轴贯通孔31和第2贯通孔422中,从而相对于内凸轮40b、内轴30固定。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获得以下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内凸轮第1部401b和内凸轮第2部402b构成的内凸轮40b包围外轴10b的内凸轮滑动面11b的全周,因此能够抑制外轴10b、内凸轮40b的偏磨损。此外,内凸轮第1部401b和内凸轮第2部402b通过所谓的燕尾槽而结合起来。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内凸轮第1部401b和内凸轮第2部402b的结合脱离,能够可靠地防止内凸轮40b从外轴10b脱落。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同一标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c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销51c不贯穿内轴30c。

根据需要有时不使销贯穿。特别在将外轴内径与内轴外径之间的间隙部用作油路的情况下,需要防止贯通孔13从内凸轮40c露出。这种情况下,如图11所示,在内凸轮40c的凸轮面上形成有内凸轮单侧贯通孔42c。内凸轮单侧贯通孔42c形成在作为内凸轮40c的直径位置的、内凸轮40c的除高位部41以外的凸轮面(不使用部分)的部分上。

销51c在内凸轮单侧贯通孔42c中贯穿。销51c从外轴10c的径向外方插入到内凸轮单侧贯通孔42c中,从而将内凸轮40c固定在内轴30c上。具体而言,销51c依次插入到内凸轮单侧贯通孔42c、贯通孔13、内轴止挡孔31c中,相对于内凸轮单侧贯通孔42c和内轴止挡孔31c全部通过压入等而固定,或局部通过间隙配合而卡合,从而相对于内凸轮40c、内轴30c被固定。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获得以下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销51c不贯穿内轴30c,因此可防止贯通孔13从内凸轮40c露出,能够将外轴内径与内轴外径之间的间隙部用作油路。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可达成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良等也属于本发明。

例如,凸轮轴1、1a、1b用于开闭在与汽车的发动机的燃烧室连通的进气排气口处配置的阀,然而并不限定于此。此外,外轴、外凸轮、内轴、内凸轮的结构不被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外轴10、10a、10b、外凸轮20、内轴30、内凸轮40、40b的结构。

此外,还可以将外凸轮20从外轴10的轴向插入到外轴10上,在进行了定位后,通过热套或扩径等来将外凸轮20固定在外轴10上。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凸轮40从外轴10的径向被安装在外轴10的外周面上,然而不限于径向。例如,内凸轮40也可以从相对于外轴10的径向倾斜的方向被安装在外轴10的外周面上。

标号说明

1、1a、1b、1c:凸轮轴;

10、10a、10b、10c:外轴;

16:一般部;

20:外凸轮;

30、30c:内轴;

40、40b、40c:内凸轮;

51、51c:销;

121:切挖部;

401:开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