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油器复位机构及化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946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化油器复位机构及化油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化油器复位机构及化油器。



背景技术:

化油器是在发动机工作产生的真空作用下,将一定比例的汽油与空气混合的机械装置,其会通过驾驶员踏加速踏板的位置变化,根据发动机在不同情况下的需要,将汽油气化,并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成可燃混合气,及时适量进入气缸,以供机器正常运行。化油器完整的装置应包括起动装置、怠速装置、中等负荷装置、全负荷装置、加速装置。

化油器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内部设有贯穿的油道,根据工作状态的不同,进油口和出油口的开闭状态也需要及时控制,因此就需要一个进、出油口的复位机构。

现有技术中的化油器的复位机构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一、现有技术的化油器进、出油口的复位机构结构较为繁琐,工作过程中容易损坏,不便于使用和检修;

二、由于存在上述缺点,化油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操作也较为复杂,使得工作效率降低。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化油器复位机构及化油器,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油器复位机构;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油器。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化油器复位机构包括化油器本体以及设置在其上的油门阀杆组件和密封阀门组件;

所述油门阀杆组件和密封阀门组件均穿过所述化油器本体的内部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化油器本体转动;

所述油门阀杆组件上固设有第一密封板,所述密封阀门组件上固设有第二密封板;

所述化油器本体两侧设有贯穿的进油孔道,所述进油孔道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进行封闭;

所述第一密封板封住所述进油孔道一侧,所述第二密封板处于开启状态,扳动第二密封板封住所述进油孔道一侧,使得进油孔道处于密封状态,且所述油门阀杆组件和密封阀门组件卡接,扳动所述油门阀组件,使得所述油门阀杆组件和密封阀门组件脱离卡接,带动所述第二密封板开启,使得所述进油孔道处于开启状态,实现密封阀门组件以及第二密封板的复位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分别位于所述化油器本体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油门阀杆组件包括第一阀杆、拨块、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一卡块;

所述第一阀杆穿过所述化油器本体内部;

所述拨块和所述第一卡块分别固设于所述第一阀杆的两端;

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位于所述拨块底部和靠近所述拨块的所述第一阀杆与所述化油器本体交接处之间,且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环设于所述第一阀杆外周;

所述油门阀杆组件通过第一密封板限位在所述化油器本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阀门组件包括第二阀杆、第二复位弹簧和第二卡块;

所述第二阀杆穿过所述化油器本体内部;

所述第二卡块固设于所述第二阀杆的一端;

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卡块底部和靠近所述第二卡块的所述第一阀杆与所述化油器本体交接处之间,且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环设于所述第二阀杆外周;

所述密封阀门组件通过第二密封板限位在所述化油器本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一端勾住所述拨块上沿,另一端搭设在所述化油器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一端勾住所述第二卡块上沿,另一端挂设在所述第一阀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和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均为扭力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位于所述化油器本体同一侧且为可卡接配合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固定连接。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化油器,包括所述的化油器复位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油器复位机构,包括化油器本体以及设置在其上的油门阀杆组件和密封阀门组件;所述油门阀杆组件和密封阀门组件均穿过所述化油器本体的内部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化油器本体转动;所述油门阀杆组件上固设有第一密封板,所述密封阀门组件上固设有第二密封板;所述化油器本体两侧设有贯穿的进油孔道,所述进油孔道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进行封闭;

本发明通过第一密封板封住进油孔道一侧,此时第二密封板处于开启状态,扳动第二密封板以封住该进油孔道一侧,使得进油孔道处于密封状态,此时油门阀杆组件和密封阀门组件卡接,需要进行复位的时候,只需要扳动油门阀组件,所述油门阀杆组件和密封阀门组件脱离卡接,从而带动第二密封板开启,这时进油孔道也处于开启状态,从而实现密封阀门组件以及第二密封板的复位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第一密封板和油门阀杆组件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实现对第二密封板和密封阀门组件的自动回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容易损坏,从而提升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化油器,包括所述的化油器复位机构,因此具有化油器复位机构的所有优点,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化油器复位机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2为基于图1的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化油器复位机构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图3为基于图1-图2的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化油器复位机构的第二密封板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基于图3的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化油器复位机构的第二密封板封闭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化油器本体;200-油门阀杆组件;300-密封阀门组件;101-进油孔道;201-第一密封板;202-第一阀杆;203-拨块;204-第一复位弹簧;205-第一卡块;301-第二密封板;302-第二阀杆;303-第二复位弹簧;304-第二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化油器复位机构包括化油器本体100以及设置在其上的油门阀杆组件200和密封阀门组件300;上述油门阀杆组件200和密封阀门组件300均穿过上述化油器本体100的内部且能够相对于上述化油器本体100转动;上述油门阀杆组件200上固设有第一密封板201,上述密封阀门组件300上固设有第二密封板301;上述化油器本体100两侧设有贯穿的进油孔道101,上述进油孔道101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密封板201和第二密封板301进行封闭。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密封板201封住进油孔道101一侧,此时第二密封板301处于开启状态,扳动第二密封板301以封住该进油孔道101一侧,使得进油孔道101处于密封状态,此时油门阀杆组件200和密封阀门组件300卡接,需要进行复位的时候,只需要扳动油门阀组件,上述油门阀杆组件200和密封阀门组件300脱离卡接,从而带动第二密封板301开启,这时进油孔道101也处于开启状态,从而实现密封阀门组件300以及第二密封板301的复位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密封板201和油门阀杆组件200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实现对第二密封板301和密封阀门组件300的自动回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容易损坏,从而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具体地,下面针对本实施例中化油器复位机构的具体结构作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密封板201和第二密封板301分别位于上述化油器本体100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

本实施例中,上述油门阀杆组件200包括第一阀杆202、拨块203、第一复位弹簧204和第一卡块205;上述第一阀杆202穿过上述化油器本体100内部;上述拨块203和上述第一卡块205分别固设于上述第一阀杆202的两端;上述第一复位弹簧204位于上述拨块203底部和靠近上述拨块203的上述第一阀杆202与上述化油器本体100交接处之间,且上述第一复位弹簧204环设于上述第一阀杆202外周;上述油门阀杆组件200通过第一密封板201限位在上述化油器本体100内。

本实施例中,上述密封阀门组件300包括第二阀杆302、第二复位弹簧303和第二卡块304;上述第二阀杆302穿过上述化油器本体100内部;上述第二卡块304固设于上述第二阀杆302的一端;上述第二复位弹簧303位于上述第二卡块304底部和靠近上述第二卡块304的上述第一阀杆202与上述化油器本体100交接处之间,且上述第二复位弹簧303环设于上述第二阀杆302外周;上述密封阀门组件300通过第二密封板301限位在上述化油器本体100内。

其中,第一密封板201和第二密封板301均为圆盘形,其大小恰好可以卡住进油孔道101的两端,使得第一阀杆202和第二阀杆302在转动过程中,没有沿着轴向的位移。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复位弹簧204一端勾住上述拨块203上沿,另一端搭设在上述化油器本体100上。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复位弹簧303一端勾住上述第二卡块304上沿,另一端挂设在上述第一阀杆202上。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复位弹簧204和上述第二复位弹簧303均为扭力弹簧。扭力弹簧是一种机械蓄力结构,通过对材质柔软、韧度较大的弹性材料的扭曲或旋转进行蓄力、利用,使被发射物具有一定的机械能。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卡块205和第二卡块304位于上述化油器本体100同一侧且为可卡接配合设置。

具体地,第一卡块205设有卡接部,第二卡块304设有卡槽部,卡槽部前端有部分凸起,第二卡块304在转动的过程中,凸起碰触到卡接部,带动卡接部一起运动一段距离后,卡接部完全卡在卡槽部与凸起形成的凹槽内部,第一卡块205就能够稳定与第二卡块304进行卡接。

更加具体地,卡接部、凸起以及卡槽部均为光滑面,这样在凸起带动卡接部一起运动后,凸起才能顺利滑落到卡接部前方,使得卡接部陷入卡槽部与凸起形成的凹槽内部。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卡块205和第二卡块304的具体形状,仅作为举例说明,还可以采取其他卡接形状和卡接方式,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密封板201和第二密封板301分别通过螺栓与上述第一阀杆202和第二阀杆302固定连接。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密封板201和第二密封板301分别通过螺栓与上述第一阀杆202和第二阀杆302固定连接,仅作为举例说明,还可以采取其他能够使第一密封板201和第二密封板301分别与上述第一阀杆202和第二阀杆302固定连接的具体连接方式,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化油器,包括上述的化油器复位机构。

根据上述对化油器的描述可以得出,本实施例的化油器包括化油器复位机构,因此具有化油器复位机构的所有优点,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此外,化油器还具有其他结构,但均已经作为现有技术公开过,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s001:机器启动前,需要通过第二密封板301将进油孔道101的一端关闭,此时,第二密封板301克服第二复位弹簧303的弹力带动第二卡块304与第一卡块205卡接;

s002:拨动拨块203,拨块203和第一阀杆202共同克服第一复位弹簧204的弹力作用开始转动;

s003:第一卡块205和第二卡块304脱离卡接状态,第二阀杆302、第二卡块304受第二复位弹簧303的自身弹力作用恢复初始状态,第二密封板301自动开启;

s004:至此,一个复位过程完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