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旋分离间隔再生的颗粒物分级捕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9937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涡旋分离间隔再生的颗粒物分级捕集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内燃机排放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涡旋分离间隔再生的颗粒物分级捕集器。



背景技术:

颗粒物已经成为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首要空气污染物之一,其中悬浮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更是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类健康。美国健康影响研究院对超细颗粒物进行了研究,其占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总质量有限,但其数量占比达到90%。机动车,特别是柴油机被认为是超细颗粒物的最重要来源。超细颗粒物比大颗粒物具有更强的毒性,因为它粒径小,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吸附毒害成分,且能进入人体呼吸系统从而危害人类健康。机动车排放的颗粒物特别是柴油机排出的pm中超过80%为超细颗粒物。

柴油机由于其高热效率、低co2排放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其颗粒物排放量大,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因此,随着汽车排放法规对颗粒物排放要求的日益提高,采用后处理器装置降低柴油机和缸内直喷汽油机的颗粒物排放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和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pf)是公认的最有效的颗粒物净化装置,也是目前净化技术中商用技术前景最好的技术之一。

随着颗粒物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格和颗粒数量排放标准的引入,颗粒捕集器的捕集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然而,捕集效率的提高会导致更大的压力下降,导致后处理系统中排气背压上升,动力不足,油耗升高,排放恶化,因此需要对沉积的颗粒物进行清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涡旋分离间隔再生的颗粒物分级捕集器,本发明通过涡旋分离器对排气中颗粒物按粒径大小有序排列,然后再采用不同孔径的颗粒捕集器对颗粒物进行捕集,这不仅能提高整体的捕集效率,有效的降低压降,同时可以实现分区和分阶段再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涡旋分离间隔再生的颗粒物分级捕集器,包括排气入口、涡旋分离器、第一排气支路、第二排气支路、第一颗粒捕集器、第二颗粒捕集器、第三颗粒捕集器、变径管和排气出口,涡旋分离器为内部设置有涡旋叶片的直筒管道结构,其一端直接与排气入口连接,接收汽车排放的尾气,所述涡旋叶片用于使气流产生向心加速度,涡旋分离器的另一端与第三颗粒捕集器相连通,在涡旋分离器上设置有两个开口分别连接第一排气支路和第二排气支路,第一排气支路与第一颗粒捕集器相连接,第二排气支路与第二颗粒捕集器相连接,所述第一颗粒捕集器、第二颗粒捕集器和第三颗粒捕集器的末端出口汇聚于变径管,变径管与排气出口相连。

而且,所述第一排气支路与排气入口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排气支路与排气入口之间的距离,

而且,所述第一颗粒捕集器,第二颗粒捕集器和第三颗粒捕集器均为可再生壁流颗粒捕集器。

而且,所述第一颗粒捕集器的孔径大于第二颗粒捕集器的孔径大于第三颗粒捕集器的孔径。

而且,在所述涡旋分离器上还可设置有若干排气支路与孔径更小的颗粒捕集器相连接,并统一汇聚于变径管内,采用此种多种再生策略,实现分区间隔再生。

而且,所述排气出口与涡旋分离器轴向具有夹角,夹角的角度5-15度。

在本发明中,颗粒捕集器为圆柱状,从旋涡分离器最先分离出的气流中颗粒物最大,对应捕集孔径大的颗粒捕集器,最后剩余的排气中颗粒物粒径最小,对应孔径小的颗粒捕集器。基本原理为:三维旋转流场中,碳质颗粒物主要受到重力、离心力、流体阻力以及由于速度梯度和压力梯度引起的附加力的作用,结果就是颗粒物粒径越大,其在涡旋分离器轴向的速度就越大,因此在随着其时间的增加,颗粒物会根据其粒径大小依次运动到涡旋分离器两端。基于此,本发明针对发动机排气中的颗粒物,通过涡旋分离器对其进行分级排序,再通过对应孔径大小的颗粒捕集器对排气进行净化。发明中的颗粒捕集器采用可再生壁流颗粒捕集器,三个颗粒捕集器过滤含不同粒径大小颗粒物的气流,从而实现分级捕集发动机排气中的颗粒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旋转离心的方式对发动机排气颗粒物进行分级捕集,没有运动部件,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成本低。

2.针对排气中颗粒物,先分级排序再捕集,压降小,捕集效率高。

3.针对不同孔径颗粒捕集器可以实现多种再生策略,实现分区和间隔再生,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涡旋分离器、涡旋叶片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排气入口,2为涡旋分离器,3为第一排气支路,4为第二排气支路,5为第一颗粒捕集器,6为第三颗粒捕集器,7为第二颗粒捕集器,8为变径管,9为排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中所示,一种涡旋分离间隔再生的颗粒物分级捕集器,包括排气入口1、涡旋分离器2、第一排气支路3、第二排气支路4、第一颗粒捕集器5、第二颗粒捕集器7、第三颗粒捕集器6、变径管8和排气出口9,涡旋分离器为内部设置有涡旋叶片的直筒管道结构,其一端直接与排气入口连接,接收汽车排放的尾气,所述涡旋叶片用于使气流产生向心加速度,涡旋分离器的另一端与第三颗粒捕集器相连通,在涡旋分离器上设置有两个开口分别连接第一排气支路和第二排气支路,第一排气支路与第一颗粒捕集器相连接,第二排气支路与第二颗粒捕集器相连接,所述第一颗粒捕集器、第二颗粒捕集器和第三颗粒捕集器的末端出口汇聚于变径管,变径管与排气出口相连。

而且,所述第一排气支路与排气入口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排气支路与排气入口之间的距离,

而且,所述第一颗粒捕集器,第二颗粒捕集器和第三颗粒捕集器均为可再生壁流颗粒捕集器。

而且,所述第一颗粒捕集器的孔径大于第二颗粒捕集器的孔径大于第三颗粒捕集器的孔径。

而且,在所述涡旋分离器上还可设置有若干排气支路与孔径更小的颗粒捕集器相连接,并统一汇聚于变径管内,采用此种多种再生策略,实现分区间隔再生。

而且,所述排气出口与涡旋分离器轴向具有一定角度的夹角。

本发明采用旋转离心的方式对发动机排气颗粒物进行分级捕集,没有运动部件,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成本低。针对排气中颗粒物,先分级排序再捕集,压降小,捕集效率高。针对不同孔径颗粒捕集器可以实现多种再生策略,实现分区和间隔再生,降低能耗。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旋分离式颗粒物分级捕集器,包括排气入口、涡旋分离器、第一排气支路、第二排气支路、第一颗粒捕集器、第二颗粒捕集器、第三颗粒捕集器、变径管和排气出口,本发明通过涡旋分离器对排气中颗粒物按粒径大小有序排列,然后再采用不同孔径的颗粒捕集器对颗粒物进行捕集,这不仅能提高整体的捕集效率,有效的降低压降,同时可以实现分区和分阶段再生。

技术研发人员:梁兴雨;王亚军;舒歌群;张洪升;朱志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6.07
技术公布日:2017.08.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