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冷器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0239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冷器及汽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冷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越野车中冷器在越野路面将承受较为恶劣的扭曲和振动,为保证中冷器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中冷器的强度需要相对加强。

中冷器抗扭振和变形能力主要体现在芯体的强度。芯体由散热管、散热带、主板、侧板组成。散热管和散热带是主要的散热器部件,材料厚度较薄,因此芯体的整体强度,主要靠主板和侧板来加强。主板与中冷器塑料气室扣合连接,强度足以满足,现有的平板状侧板其强度较低,侧板成了整体强度的相对薄弱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中冷器及汽车,用以实现越野车在恶劣工况下,中冷器拥有足够的强度来保证其可靠性和耐久性,进行正常工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冷器,包括:气室和与所述气室连接的芯体;

其中,所述芯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主板、第二主板;

所述第一主板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还与所述第二主板连接,所述第二主板还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还所述第一主板连接;

所述第一主板和所述第二主板均连接有多排散热管。

其中,所述第一侧板具有第一翻边结构、第一鼓包结构和第二鼓包结构;

所述第二侧板具有第二翻边结构、第三鼓包结构和第四鼓包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鼓包结构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鼓包结构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二连接端;

所述第一连接端是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主板的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是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主板的连接端。

其中,所述第三鼓包结构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第四鼓包结构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连接端;

所述第一连接端是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二主板的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是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主板的连接端。

其中,所述第一鼓包结构与所述第二鼓包结构之间具有空白区域;所述第三鼓包结构与所述第四鼓包结构之间具有空白区域。

其中,所述多排散热管之间具有波浪形散热带。

其中,所述第一主板与所述第一侧板通过所述第一侧板上的搭接片连接;

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主板通过所述第一侧板上的搭接片连接;

所述第二主板与所述第二侧板通过所述第二侧板上的搭接片连接;

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主板通过所述第二侧板上的搭接片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主板与所述第一侧板通过所述第一侧板上的搭接片焊接;

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主板通过所述第一侧板上的搭接片焊接;

所述第二主板与所述第二侧板通过所述第二侧板上的搭接片焊接;

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主板通过所述第二侧板上的搭接片焊接。

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均具有多个工艺孔。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中冷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冷器及汽车,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翻边结构和鼓包结构的设计使侧板经过塑性变形后其内部组织结构得到改善,加强了侧板的强度,进而加强了中冷器的整体强度,使中冷器能满足越野车在恶劣工况下拥有足够的强度来保证其可靠性和耐久性,进行正常使用。

2.侧板的结构简单,翻边结构和鼓包结构可一次冲压成型而不增加单独的加工工艺,能提高生产效率。

3.侧板的翻边结构和鼓包结构具有通用性,可用于加强其他需增加强度的平板类零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冷器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冷器芯体框架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侧板翻边结构、第一鼓包结构和第二鼓包结构加强设计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气室;2、芯体;31、第一侧板;32、第二侧板;41、第一主板;42、第二主板;51、翻边结构;61、第一鼓包结构;62、第二鼓包结构;7、工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冷器,包括:气室1和与气室连接的芯体2;其中,芯体2包括: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2、第一主板41、第二主板42;

第一主板41与第一侧板31连接,第一侧板31还与第二主板42连接,第二主板42还与第二侧板32连接,第二侧板32还与第一主板41连接;

该第一主板41、第一侧板31、第二主板42、第二侧板32首尾顺序连接,形成矩形框即中冷器芯体2的框架,起支撑和加强的作用。

该中冷器的第一主板41和第二主板42均连接有多排散热管,扩大了中冷器的散热面积,加快了散热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侧板31具有第一翻边结构51、第一鼓包结构61和第二鼓包结构62;

其中,第一翻边结构51、第一鼓包结构61和第二鼓包结构62通过塑性变形的方式,改变了第一侧板31的内部金属组织结构,增强了第一侧板31的强度。

优选地,第一鼓包结构61位于第一侧板31的第一连接端,第二鼓包结构62位于第一侧板31的第二连接端;

具体地,第一连接端是第一侧板31与第一主板41的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是第一侧板31与第二主板42的连接端。

优选地,第一鼓包结构61与第二鼓包结构62之间具有空白区域,可用来粘贴或打刻标示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侧板32与上述第一侧板31的结构相同,该第二侧板32具有第二翻边结构、第三鼓包结构和第四鼓包结构;其中,第二翻边结构、第三鼓包结构和第四鼓包结构通过塑性变形的方式,改变了第二侧板32的内部金属组织结构,增强了第二侧板32的强度。

优选地,第三鼓包结构位于第二侧板32的第一连接端,第四鼓包结构位于第二侧板32的第二连接端;

具体地,第一连接端是第二侧板32与第二主板42的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是第二侧板32与第一主板41的连接端。

优选地,第三鼓包结构与第四鼓包结构之间也具有空白区域,可用来粘贴或打刻标示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多排散热管之间具有波浪形散热带,散热带焊接在多排散热管之间,进一步扩大了散热面积,并且焊接使散热带具有良好的封闭性,提高了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第一主板41与第一侧板31通过第一侧板31上的搭接片连接,第一侧板31与第二主板42通过第一侧板31上的搭接片连接,第二主板42与第二侧板32通过第二侧板32上的搭接片连接,第二侧板32与第一主板41通过第二侧板32上的搭接片连接,搭接片作为本体突出的一部分,对其进行加工时不会影响本体的力学性能。

优选地,第一主板41与第一侧板31通过第一侧板31上的搭接片焊接;第一侧板31与第二主板42通过第一侧板31上的搭接片焊接;第二主板42与第二侧板32通过第二侧板32上的搭接片焊接;第二侧板32与第一主板41通过第二侧板32上的搭接片焊接。焊接连接的方式加工方便,不会使材料截面积受到减损,并且焊接后结构的刚性和整体性好。

进一步的,第一侧板31以及第二侧板32均具有多个工艺孔7和工艺切口,可以防止第一侧板31以及第二侧板32在冲压过程中因塑性变形过大而引起的起皱甚至破裂的缺陷,保证侧板的加工质量。

可选地,第一侧板31上的第一翻边结构51、第一鼓包结构61和第二鼓包结构62或第二侧板上的第二翻边结构、第三鼓包结构和第四鼓包结构均可通过一次冲压成型,不需要增加单独的加工工艺,节省了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中冷器,该汽车中的中冷器,同样通过翻边结构和鼓包结构的设计使侧板经过塑性变形后其内部组织结构得到改善,加强了侧板的强度,进而加强了中冷器的整体强度,使中冷器能满足越野车在恶劣工况下拥有足够的强度来保证其可靠性和耐久性,进行正常使用。

且侧板的结构简单,翻边结构和鼓包结构可一次冲压成型而不增加单独的加工工艺,能提高生产效率。

且侧板的翻边结构和鼓包结构具有通用性,可用于加强其他需增加强度的平板类零件。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