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再循环执行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5500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废气再循环执行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再循环装置的废气再循环执行器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从用于车辆的发动机排出的排气中含有大量类似于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对人类有害的成分,所述氮氧化物因为是引起酸雨、全球变暖或人类呼吸疾病的尤其有害要素,所以对其进行严格管控。

所述氮氧化物具有随着发动机中燃料的燃烧温度升高而其量也增加的特性。

为了降低所述氮氧化物的排出,尝试有多种方法,其中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系统通常适用于车辆。

所述EGR系统使得在发动机中燃烧燃料后所排出的排气的一部分向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再循环,使其再次流入至发动机的燃烧室,由此在使得作为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物的混合气的自身混合比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降低混合气的密度,从而降低燃烧温度。

换句话说,所述EGR系统在根据发动机的运转状态而需要降低氮氧化物的排出量时,如果使得排气的一部分向发动机的进气多歧管供给而向燃烧室流入,则作为体积不变的惰性气体的排气相对降低混合气的密度,在燃料燃烧时降低火焰传播速度,由此燃料的燃烧速度降低,并抑制燃烧温度的上升,从而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

如上所述那样的现有的EGR系统安装于发动机的排气路径和EGR冷却器之间,并具备EGR阀门装置(废气再循环阀门装置),所述EGR阀门装置根据需要将从发动机向排气路径排出的排气向所述EGR冷却器供给。

所述EGR阀门装置包括:执行器,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来控制执行器的工作;连接部件,传递所述执行器的工作力;以及EGR阀门,通过所述连接部件得到旋转并对与所述EGR冷却器连接的端口进行开闭。

最近,EGR阀门装置虽然将电子控制单元与执行器构成为一体,但是通过马达下的下部壳体中的冷却水通道来冷却马达。因此存在如下问题:由PCB集成电路形成的电子控制单元未能得到冷却而安装单独的散热垫。

在此背景技术部分中所记载的事项是为了增进对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而撰写的,可能会包含对于本技术所属的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员而言并非已经广为人知的现有技术的事项。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和控制器形成为一体的废气再循环执行器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气再循环执行器装置,其包括:马达,用于使得与废气再循环阀门连接的连接部件工作,所述废气再循环阀门用于调节排气再循环量;马达壳体,安装有所述马达;控制器,安装于所述马达壳体,并使得所述马达选择性地工作,从而控制所述废气再循环阀门;以及冷却单元,形成于所述控制器的上方及下方,以便冷却所述马达及所述控制器。

可以是,所述废气再循环执行器装置还包括:齿轮壳体,紧固于所述马达壳体的下方;以及马达固定部,配置于所述马达壳体与所述齿轮壳体之间,将所述马达和所述控制器固定于所述马达壳体,所述冷却单元形成于所述马达壳体,并形成于在所述控制器的下端配置的所述马达固定部。

可以是,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冷却水流入口,形成于所述马达壳体的一侧,供冷却水流入;第一冷却流路,供所述冷却水通过;以及冷却水流出口,形成于所述马达壳体的另一侧,供所述第一冷却流路的冷却水流出。

可以是,所述第一冷却流路以包围安装有所述马达的部分的方式形成于所述马达壳体。

可以是,所述冷却单元还包括第二冷却流路,所述第二冷却流路形成于所述马达固定部,并供所述第一冷却流路的冷却水通过。

可以是,在所述第一冷却流路与所述第二冷却流路之间形成有:第一孔,供所述第一冷却流路的冷却水向所述第二冷却流路流入;以及第二孔,供流入至所述第二冷却流路中的冷却水向所述第一冷却流路流出。

可以是,所述控制器形成于所述马达的下方。

可以是,所述第一冷却流路形成于所述控制器的上方。

可以是,所述第二冷却流路形成于所述控制器的下方。

可以是,所述第一冷却流路或所述第二冷却流路形成为向上下或左右方向弯折。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马达和控制器形成为一体的废气再循环执行器装置中,在马达与控制器之间、控制器的上方及下方配置冷却单元,从而提供如下环境:能够提高马达的冷却效率,并防止因马达的发热而引起控制器的热损伤。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废气再循环执行器装置的结构得到最优化,从而能够提供如下环境:能够缩减执行器的重量及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备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废气再循环执行器装置的排气再循环装置的一部分的图。

图2是从A观察图1的排气再循环装置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废气再循环执行器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从B观察图3的废气再循环执行器装置的图。

图5是图3的废气再循环执行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出在图5的马达壳体和马达固定部形成的冷却单元的图。

图7是示出形成有第二冷却流路的马达固定部的图。

图8是示出冷却流路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员能够容易实施。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各种不同形态实现,并非限定于在此进行说明的实施例。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提到某部分“包括”某构成要素时,只要没有特别相反的记载,其意味着不排除其他构成要素而可还包括其他构成要素。

在整个说明书中,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的部分意味着相同的构成要素。

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车辆”、“车”、“车辆的”、“汽车”或其他类似的术语包括运动型多用车(sports utility vehicles,SUV)、客车(bus)、货车(truck)、包含多种商用车的乘用车、包含多种种类小船(boat)或船舶的船、航空器及包含与其相似物的汽车,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汽车及其他替代燃料(例如,从石油之外的资源得到的燃料)汽车。

额外地,某些方法可通过至少一个控制器得以执行。称为控制器的术语指代硬件装置,所述硬件装置包括存储器(memory)、通过算法(algorithm)解析的执行一个以上步骤的处理器(processor)。所述存储器存储算法步骤,处理器为了执行以下所记载的一个以上程序而特别执行所述算法步骤。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逻辑能够通过处理器、控制器或介质来实现,所述介质是包含由与处理器、控制器类似的装置得到执行的可执行程序命令且计算机可读取的装置,且不是临时性而是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计算机可读取的装置的例子并非限定于此,包含ROM、RAM、CD-ROM、磁带、软盘、闪存盘、智能卡及光学数据存储装置。计算机可读取的再现介质分散于通过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系统,例如通过远程服务器(telematics server)或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以分散方式存储并执行。

现在,参照图1至图8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废气再循环执行器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示出具备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废气再循环执行器装置的排气再循环装置的一部分的图,图2是从A观察图1的排气再循环装置的图。此时,关于排气再循环装置,只示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需的简略结构,并非局限于这样的构成。

参照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排气再循环装置包括EGR(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阀门10、连接部件20及废气再循环执行器装置100。

EGR阀门10配置于连接排气歧管(未图示)和进气歧管(未图示)的EGR(废气再循环)管(未图示)的中间。EGR阀门10对从排气歧管向进气歧管再循环的EGR气体的流动进行调节。

废气再循环执行器装置100通过连接部件20与EGR阀门10连接。并且,废气再循环执行器装置100使得连接部件20工作,从而调节EGR阀门10的开闭工作。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废气再循环执行器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从B观察图3的废气再循环执行器装置的图。此时,关于排气再循环装置,只示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需的简略结构,并非局限于这样的构成。

参照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废气再循环执行器装置100包括:马达壳体110,用于安装马达;齿轮壳体120,紧固于马达壳体1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马达壳体110中配置有冷却单元13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冷却单元130包括冷却水流入口132、冷却水流出口134及第一冷却流路136。

冷却水流入口132形成于所述马达壳体110的一侧,供外部的冷却水流入。并且,冷却水流出口134形成于所述马达壳体110的另一侧,供通过第一冷却流路136的冷却水向外部流出。

图5是图3的废气再循环执行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废气再循环执行器装置100在马达壳体110的下方紧固有齿轮壳体120。

马达壳体110中安装有马达140及控制器150。并且,齿轮壳体120中配置有齿轮170,所述齿轮170向所述连接部件20传递所述马达140的动力。

马达140通过使连接部件20工作而使得EGR阀门10工作。马达140配置于马达壳体110的凸出部分。并且,冷却单元130的第一冷却流路136以包围安装有马达140的凸出部分的方式形成。在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马达140可以是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irect CurrentElectric Motor,BLDC)。

并且,马达140通过马达固定部160固定于马达壳体110。并且,马达140通过马达行星齿轮(pinion gear)142向齿轮170传递动力。

在此,马达固定部160配置于马达壳体110和齿轮壳体120之间,将所述马达140与所述控制器150固定于马达壳体110。并且,马达固定部160连接马达140和所述齿轮170,防止马达140的上下震动。

图6是示出在图5的马达壳体和马达固定部形成的冷却单元的图,图7是示出形成有第二冷却流路的马达固定部的图。

参照图6及图7,马达壳体110中形成有冷却水流入口132、冷却水流出口134及第一冷却流路136,马达固定部160中形成有第二冷却流路138。

第一冷却流路136与第二冷却流路138之间分别形成有第一孔X1、Z1及第二孔X2、Z2。

在此,第一冷却流路136的第一孔X1与第二冷却流路138的第一孔Z1通过第一密封部件Y1连接。此外,第一冷却流路136的第二孔X2与第二冷却流路138的第二孔Z2通过第二密封部件Y2连接。

并且,第一冷却流路136的冷却水通过第一孔X1、Z1向第二冷却流路138流入,流入至所述第二冷却流路138的冷却水通过第二孔X2、Z2向所述第一冷却流路136流出。

控制器150通过使得马达140选择性地工作而控制EGR阀门10。并且,控制器150控制EGR阀门10的阀门轨道、执行废气再循环执行器的故障诊断等,将其向ECU(电子控制单元)(未图示)传递。控制器150形成于马达140的下方,可由PCB基板(印制电路板)形成。并且,控制器150的上方及下方中配置有冷却单元130的冷却流路136、138。

换句话说,冷却单元130的冷却流路136、138分别形成于控制器150的上方及下方,以便冷却所述马达140及所述控制器150。

第一冷却流路136以包围安装有马达140的部分的方式形成于马达壳体110,并形成于控制器150的上方。并且,第二冷却流路138形成于马达固定部160,所述马达固定部160形成于控制器150的下方。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冷却单元130在冷却马达140的同时,在控制器150的上方和下方冷却控制器150。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废气再循环执行器装置100在马达140和控制器150之间和控制器150的上方和下方分别配置冷却单元130的冷却流路,从而能够防止因马达140的发热而引起控制器150的热损伤。

图8是示出冷却流路的结构的图。

参照图8,冷却流路136、138形成为向上下或左右方向弯折的波浪(wave)形态。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冷却流路136、138可形成为水纹形状。由此,形成为水纹形状的第一冷却流路136包围马达140,从而提升冷却水的热传递效率,能够更加有效地冷却马达。

如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废气再循环执行器装置在马达和控制器形成为一体的废气再循环执行器装置中,在马达和控制器之间、控制器的上方和下方配置冷却单元,从而提供如下环境:提高马达的冷却效率,能够防止因马达的发热而引起控制器的热损伤。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废气再循环执行器装置使得废气再循环执行器装置的结构最优化,从而提供如下环境:能够缩减执行器的重量及尺寸。

就以上所说明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言,并非仅通过装置及方法来实现,通过程序或记录有其程序的记录介质也能够实现,所述程序实现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构成相应的功能。

虽然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并非限定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概念所实现的多种变形及改进形态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