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消音效率的汽车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0075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消音效率的汽车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消音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消音效率的汽车消音器。



背景技术:

汽车消音器,主要用于降低机动车的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其原理是汽车排气管由两个长度不同的管道构成,这两个管道先分开再交汇,由于这两个管道的的长度差值等于汽车所发出的声波的波长的一半,使得两列声波在叠加时发生干涉相互抵消而减弱声强,使传过来的声音减小,从而起到消音的效果。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提高消音效率的汽车消音器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现有的汽车消音器通常消音不彻底,工作效率不高,现有的消音器汽车尾气伴随着杂质进入到消音器内容易堵塞消音器内部的孔,降低消音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消音效率的汽车消音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消音器消音不彻底,工作效率不高,尾气中的杂质容易造成消音器堵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消音效率的汽车消音器,包括汽车消音器外壳,所述汽车消音器外壳一侧的中心位置处贯穿连接有进口管,另一侧的中心位置处贯穿连接有出口管,所述进口管上远离汽车消音器外壳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过滤网,且进口管的侧壁上开设有进口管穿孔,所述出口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出口管穿孔,所述进口管穿孔和出口管穿孔均位于汽车消音器外壳的内部,所述汽车消音器外壳内部靠近进口管一侧的顶端设置有BR-N201声音传感器,且汽车消音器外壳内部靠近进口管一侧的底端设置有MD67-KMD-K1声波发生器,所述汽车消音器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隔音层,且汽车消音器外壳内部设置有第一内隔板、第二内隔板和第三内隔板,所述第一内隔板的中心位置处贯穿连接有进口管,且第一内隔板与第二内隔板之间贯穿连接有第二声音消减管,所述第三内隔板的中心位置处贯穿连接有出口管,且第三内隔板与第二内隔板之间贯穿连接有第一声波消减管,所述第一声波消减管和第二声音消减管的内部均设置有蜂窝型消音板,所述MD67-KMD-K1声波发生器和BR-N201声音传感器均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声波消减管、出口管、第二声音消减管和进口管均为中空结构的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隔板和第三内隔板上开设有通气孔。

优选的,所述汽车消音器外壳与进口管通过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BR-N201声音传感器通过卡槽与汽车消音器外壳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MD67-KMD-K1声波发生器和BR-N201声音传感器,BR-N201声音传感器检测到声波后将信号传给汽车内的控制器,汽车内控制器控制MD67-KMD-K1声波发生器发出与之相同的声波,使其接触后相互抵消,可以达到消除噪音的作用,提高消音器的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蜂窝型消音板,噪音通过声波消减管时,声波在蜂窝型消音板上进行多次反射,从而达到消耗声波的能量减少噪音的效果,可以提高消音器的工作效率,使噪音消除更彻底。

(3)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过滤网,用于过滤尾气中的颗粒物等杂质,可以避免颗粒物等杂质进入到汽车消音器内堵塞住消音器内部的孔,降低消音器工作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进口管穿孔、2-第一内隔板、3-汽车消音器外壳、4-隔音层、5-第二内隔板、6-第一声音消减管、7-第三内隔板、8-出口管穿孔、9-出口管、10-蜂窝型消音板、11-第二声音消减管、12-MD67-KMD-K1声波发生器、13-过滤网、14-进口管、15-BR-N201声音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消音效率的汽车消音器,包括汽车消音器外壳3,汽车消音器外壳3一侧的中心位置处贯穿连接有进口管14,另一侧的中心位置处贯穿连接有出口管9,进口管14上远离汽车消音器外壳3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过滤网13,用于过滤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杂质,防止穿孔堵塞,且进口管14的侧壁上开设有进口管穿孔1,出口管9的侧壁上开设有出口管穿孔8,进口管穿孔1和出口管穿孔8均位于汽车消音器外壳3的内部,汽车消音器外壳3内部靠近进口管14一侧的顶端设置有BR-N201声音传感器15,用于检测消音器内噪音的声波,且汽车消音器外壳3内部靠近进口管14一侧的底端设置有MD67-KMD-K1声波发生器12,可以发出跟噪音相同的声波,与噪音接触相互抵消,达到消音的效果,汽车消音器外壳3的内壁上设置有隔音层4,且汽车消音器外壳3内部设置有第一内隔板2、第二内隔板5和第三内隔板7,第一内隔板2的中心位置处贯穿连接有进口管14,且第一内隔板2与第二内隔板5之间贯穿连接有第二声音消减管11,第三内隔板7的中心位置处贯穿连接有出口管9,且第三内隔板7与第二内隔板5之间贯穿连接有第一声波消减管6,第一声波消减管6和第二声音消减管11的内部均设置有蜂窝型消音板10,声波在蜂窝型消音板10上进行多次反射,从而达到消耗声波的能量减少噪音的作用,MD67-KMD-K1声波发生器12和BR-N201声音传感器15均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为了便于噪音通过,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声波消减管6、出口管9、第二声音消减管11和进口管14均为中空结构的构件。

为了便于噪音在消音器内来回通过,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内隔板2和第三内隔板7上开设有通气孔。

为了使结构更稳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汽车消音器外壳3与进口管14通过焊接连接。

为了便于BR-N201声音传感器15的装卸和更换,本实施例中,优选的,BR-N201声音传感器15通过卡槽与汽车消音器外壳3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此消音器安装在汽车上,带有噪音的汽车尾气从进口管14处进入消音器,进口管14的一端设置了过滤网13,用于过滤尾气中的颗粒物等杂质,防止颗粒物等杂质进入到汽车消音器外壳3内堵塞住进口管穿孔1,降低消音器的工作效率,带有噪音的尾气进入到进口管14内,在从进口管14上的进口管穿孔1扩散到汽车消音器外壳3内,汽车消音器外壳3的内壁上设置了隔音层4,可以防止噪音穿透出去,尾气在汽车消音器外壳3内的流通,尾气中带有的声波在汽车消音器外壳3内来回反射摩擦,使噪音逐渐减弱,第一声波消减管6和第二声音消减管11的内部均设置了蜂窝型消音板10,噪音通过第一声波消减管6和第二声音消减管11时,声波在蜂窝型消音板10上进行多次反射,从而消耗声波的能量减少噪音,可以提高消音器的工作效率,汽车消音器外壳3的内部安装了MD67-KMD-K1声波发生器12和BR-N201声音传感器15,BR-N201声音传感器15检测到汽车消音器外壳3内声波后将信号传递给汽车内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MD67-KMD-K1声波发生器12发出与之相同的声波,使其接触后相互抵消,达到消除噪音的作用,用于提高消音器的工作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