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直冲水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8252阅读:7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水力发电领域,具体是船用直冲水轮机。



背景技术:

电力作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能源,已经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船只航行过程中,同样需要电力供应人们的生活所需,现在船只的电力供应多是采用柴油发电机或者自带蓄电池供应,而这两种供电方法还存在以下问题:

1、发电机发电需要人们经常进行照看,发电机需要一刻不停的进行运转,且噪声较大,影响船上人员的休息。

2、蓄电池供电只适合短途出行,蓄电池带电量较少,无法长时间供应电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船用直冲水轮机,它能够将水流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只要有水流就可以持续不断的运转来产生电能,且噪声小,无污染。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船用直冲水轮机,包括船体,其特征是:所述船体两侧均设置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主轴,所述主轴与壳体轴承连接,所述主轴一端设置发电机,所述主轴与发电机之间设置第一传动装置,所述壳体底部设置圆筒,所述圆筒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圆筒在壳体底部线性排列,所述圆筒内设置支座,所述支座上设置转轴,所述转轴与支座轴承连接,所述转轴上设置叶轮,所述转轴与主轴之间设置第二传动装置。

所述圆筒内壁呈圆锥状,所述叶轮朝向一端为圆筒内壁大直径一端。

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带轮与主轴单向轴承连接,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设置传动带。

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一侧设置与第一锥齿轮相配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上固定设置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壳体轴承连接,所述连接轴远离第一锥齿轮一端设置第三锥齿轮,所述主轴上设置与第三锥齿轮一一对应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主轴单向轴承连接。

所述圆筒内壁大直径一端设置过滤网。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主轴与发电机通过第一传动装置连接,转轴上的叶片被水流驱动,通过第二传动装置带动主轴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运转产生电能,使水流机械能持续转化为电能,清洁无污染,不会产生过大噪音。

2、本实用新型圆筒内壁呈圆锥状,圆锥状的内壁使水流流过的截面积由大变小,使水流逐渐增速,增大对叶轮的冲击,使发电效果更好。

3、本实用新型通过带传动将转轴的转动传递到主轴,结构简单,能量损耗小,能够更好的实现水流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本实用新型通过二级锥齿轮传动将转轴的转动传递到主轴,齿轮啮合的传动方式更稳定,能够更稳定的持续实现电能的转化。

5、本实用新型圆筒上水流流入一端设置过滤网,过滤网能够对水中的杂物进行过滤,防止叶轮堵塞,使发电过程更稳定。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参考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壳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壳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A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B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船体;2、壳体;3、主轴;4、发电机;5、第一传动装置;6、圆筒;7、支座;8、转轴;9、叶轮;10、第二传动装置;11、第一带轮;12、第二带轮;13、传动带;14、第一锥齿轮;15、第二锥齿轮;16、连接轴;17、第三锥齿轮;18、第四锥齿轮;19、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船用直冲水轮机,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两侧均设置壳体2,所述壳体2顶部设置主轴3,所述主轴3与壳体2轴承连接,所述主轴3一端设置发电机4,所述主轴3与发电机4之间设置第一传动装置5,所述主轴通过第一传动装置驱动发电机进行发电。所述壳体2底部设置圆筒6,所述圆筒供水流过,所述圆筒6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圆筒6在壳体2底部线性排列,所述圆筒6内设置支座7,所述支座7上设置转轴8,所述转轴8与支座7轴承连接,所述转轴8上设置叶轮9,所述叶轮经过水流的冲击而带动主轴旋转,所述转轴8与主轴3之间设置第二传动装置10,所述转轴通过第二传动装置将转动传递到主轴。从而使水流机械能持续转化为电能,清洁无污染,且不会产生过大噪音。

为了增大对叶轮的冲击,使发电效果更好,所述圆筒6内壁呈圆锥状,所述叶轮9朝向一端为圆筒6内壁大直径一端。圆锥状的内壁使水流流过的截面积由大变小,使水流逐渐增速,增大对叶轮的冲击,使发电效果更好。

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水流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所述第二传动装置10包括第一带轮11和第二带轮12,所述第一带轮11与转轴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带轮12与主轴3单向轴承连接,所述第一带轮11和第二带轮12之间设置传动带13,通过带传动将转轴的转动传递到主轴,结构简单,能量损耗小,能够更好的实现水流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为了能够更稳定的持续实现电能的转化,所述第二传动装置10包括第一锥齿轮14,所述第一锥齿轮14与转轴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4一侧设置与第一锥齿轮相配合的第二锥齿轮15,所述第二锥齿轮15上固定设置连接轴16,所述连接轴16与壳体2轴承连接,所述连接轴16远离第一锥齿轮14一端设置第三锥齿轮17,所述主轴3上设置与第三锥齿轮17一一对应的第四锥齿轮18,所述第四锥齿轮18与主轴3单向轴承连接。通过二级锥齿轮传动将转轴的转动传递到主轴,齿轮啮合的传动方式更稳定,能够更稳定的持续实现电能的转化。

进一步的,所述圆筒6内壁大直径一端设置过滤网19。过滤网能够对水中的杂物进行过滤,防止叶轮堵塞,使发电过程更稳定。

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船只前行或者在河流上停靠时,水流在船体1侧面划过,壳体2底部的圆筒6内有水流流过,圆筒6内的叶轮9在水流的冲击下转动,转轴8在叶轮9的支撑下在支座7上转动,转轴6的转动通过第二传动装置10传递到壳体2顶部的主轴3,主轴3将转动通过第一传动装置5传递到发电机4,带动发电机4运转,从而实现水流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实施例1:

船用直冲水轮机,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两侧均设置壳体2,本实施例中壳体采用合金材质,所述壳体2顶部设置主轴3,所述主轴采用金属材质,所述主轴3与壳体2轴承连接,所述主轴3一端设置发电机4,所述发电机与船体螺栓连接,所述主轴3与发电机4之间设置第一传动装置5,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装置采用皮带传动。所述壳体2底部焊接圆筒6,所述圆筒6设置多个,本实施例中一侧的壳体底部设置三个圆筒,三个所述圆筒6在壳体2底部线性排列,所述圆筒6内设置支座7,所述支座与圆筒内壁一体成型或者焊接,本实施例采用一体成型。所述支座7上设置转轴8,所述转轴8与支座7轴承连接,所述转轴8上设置叶轮9,所述叶轮与转轴过盈配合。所述转轴8与主轴3之间设置第二传动装置10,所述第二传动装置10包括第一带轮11和第二带轮12,所述第一带轮11与转轴8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带轮12与主轴3单向轴承连接,当单个转轴出现故障无法旋转时,单向轴承使主轴的旋转不会将旋转力传递到故障转轴,保障本实施例的安全,所述第一带轮11和第二带轮12之间设置传动带13。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施例能够在船只前行或在河流中停靠时进行发电,只要水流流过圆筒使叶轮转动,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进行发电,且发电过程清洁无污染,不会产生大量噪音。

实施例2:

船用直冲水轮机,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两侧均设置壳体2,本实施例中壳体采用合金材质,所述壳体2顶部设置主轴3,所述主轴采用金属材质,所述主轴3与壳体2轴承连接,所述主轴3一端设置发电机4,所述发电机与船体螺栓连接,所述主轴3与发电机4之间设置第一传动装置5,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装置采用齿轮传动。所述壳体2底部焊接圆筒6,所述圆筒6设置多个,本实施例中一侧的壳体底部设置三个圆筒,三个所述圆筒6在壳体2底部线性排列,所述圆筒6内设置支座7,所述支座与圆筒内壁一体成型或者焊接,本实施例采用一体成型。所述支座7上设置转轴8,所述转轴8与支座7轴承连接,所述转轴8上设置叶轮9,所述叶轮与转轴过盈配合,所述圆筒6内壁呈圆锥状,所述叶轮9朝向一端为圆筒6内壁大直径一端,所述圆筒6内壁大直径一端设置过滤网19。所述转轴8与主轴3之间设置第二传动装置10,所述第二传动装置10包括第一锥齿轮14,所述第一锥齿轮14与转轴8键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4一侧设置与第一锥齿轮相配合的第二锥齿轮15,所述第二锥齿轮15上键连接有连接轴16,所述连接轴16与壳体2轴承连接,所述连接轴16远离第一锥齿轮14一端键连接第三锥齿轮17,所述主轴3上设置与第三锥齿轮17一一对应的第四锥齿轮18,所述第四锥齿轮18与主轴3单向轴承连接。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施例能够在船只前行或在河流中停靠时进行发电,只要水流流过圆筒使叶轮转动,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进行发电,圆筒锥形内壁能够增大水流流速,增大发电能力,且发电过程清洁无污染,不会产生大量噪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