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油气分离器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8510发布日期:2018-09-25 18:5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油气分离器滤芯。



背景技术:

曲轴通风系统的油气分离器滤芯是一种为发动机提供洁净燃油或润滑油的装置。曲轴箱通风系统能完全实现控制曲轴箱的排放, 防止油泥和其他有害物质的积蓄,减少了发动机故障和磨损,也更能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环保要求。

通常,油气分离器滤芯是曲轴箱通风系统中最重要的零件,曲轴箱混合气通过油气分离器滤芯后,机油从混合气中分离出来回到油底壳,较为干净的气体经油气分离器滤芯的分离后进入燃烧室再次燃烧。当前曲轴通风油气分离器滤芯通常采用平面滤材打褶或卷绕的方式制成,并通过粘结剂将塑料或金属端盖粘接在滤芯两端,同时还需要单独的密封件提供有效的密封,分离效率低,滤芯制作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用于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油气分离器滤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中心管、附着在中心管上的滤芯以及与中心管及滤芯两端密封连接的端盖,所述的滤芯为具有三维微孔的熔喷滤芯,所述的三维微孔为渐变径孔,且由内向外呈阶梯状分布,所述三维微孔的孔径小于56微米。

所述的端盖通过液态聚氨酯粘接固化成型,所述的端盖粘接包覆在滤芯和中心管的端部,且端盖与滤芯及中心管相配合的位置自带密封面形成与滤芯和中心管的密封。

所述端盖的上表面设有环状的凸起,端盖的上表面及上表面的凸起与滤清器的座体形成密封,所述的密封面设置在端盖的下表面,该密封面包括与滤芯的外壁、端面及内壁形成密封的第一密封面、第二密封面及第三密封面,还包括与中心管的顶面及侧面形成密封的第四密封面及第五密封面。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中心管和附着在中心管上有具有渐变径、呈三维微孔阶梯分布结构的熔喷滤芯以及通过液态聚氨酯粘接固化成型且带有密封结构的端盖制成,集表面、深层粗精颗粒过滤以及气液、液液分离为一体,提高滤芯端向负载强度,保证滤材端部的严密性,并为滤芯安装提供有效的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心管与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油气分离器滤芯,包括中心管10、附着在中心管10上的滤芯20以及与中心管10及滤芯20两端密封连接的端盖30,滤芯20为具有三维微孔的熔喷滤芯,三维微孔为渐变径孔,且由内向外呈阶梯状分布,三维微孔的孔径小于56微米,具体地说,熔喷滤芯具有渐变径超细纤维,渐变径超细纤维在中心管10外侧绕接形成三维微孔结构的熔喷层,三维微孔由内向外呈阶梯状分布。熔喷滤芯以热塑性聚合物(如:聚丙烯、尼龙、聚酯、聚四氟乙烯等)切片为原料,采用渐变径工艺经过加热熔融、喷丝、牵引、接收成型制得,超细纤维在热粘合过程中形成三维微孔结构,微孔孔径由内向外呈梯度状分布,此结构可以集表面、深层粗精颗粒过滤以及气液、液液分离为一体。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提及的熔喷滤芯的渐变径、三维微孔孔径由内向外呈梯度状分布等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排布,例如同一丝径、三维微孔孔径由外向内呈阶梯状分布等。

进一步的,端盖30通过液态聚氨酯粘接固化成型,可提高滤芯端向的负载强度,保证滤材端部的严密性。具体地说,即通过模具将液态聚氨酯浇注到滤芯20与中心管10组合体的一端,凝固成型后得到端盖30,端盖30粘接包覆在滤芯20和中心管10的端部,且端盖30与滤芯20及中心管10相配合的位置自带密封面形成与滤芯20和中心管10的密封,也就是端盖30与滤芯20和中心管10的接触面其自身就带有密封功能,不需要再单独设置密封件。

进一步的,端盖30的上表面设有环状的凸起36,端盖30的上表面及上表面的凸起36与滤清器的座体形成密封,密封面设置在端盖30的下表面,该密封面包括与滤芯20的外壁、端面及内壁形成密封的第一密封面31、第二密封面32及第三密封面33,还包括与中心管10的顶面及侧面形成密封的第四密封面34及第五密封面35,如图2、图3、图4所示,也就是图2中的第一密封面31、第二密封面32、第三密封面33、第四密封面34及第五密封面35分别与图3中的A、B、C、D、E五个位置相密封,形成如图4所示的密封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中心管和附着在中心管上有具有渐变径、呈三维微孔阶梯分布结构的熔喷滤芯以及通过液态聚氨酯粘接固化成型且带有密封结构的端盖制成,集表面、深层粗精颗粒过滤以及气液、液液分离为一体,提高滤芯端向负载强度,保证滤材端部的严密性,并为滤芯安装提供有效的密封。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