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35520发布日期:2019-12-27 15:5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增压器。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是向发动机提供更多的空气,涡轮增压器安装在发动机排气管上,发动机气缸排出的废气推动涡轮转动,再带动压气机叶轮将经空气滤清器过滤的空气加压后送入气缸,因为进入气缸的空气增多,所以允许喷入更多的燃油或使燃油更充分的燃烧,从而使发动机产生更大的功率;涡轮增压器的主轴的转速每分钟能达到十几万转,高温废气的冲击使得增压器对散热条件要求将高,通常采用在中间壳的润滑油循环散热,即达到润滑的效果,又可以实现散热,然而,润滑油在进入中间壳后,流速会变慢,导致散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散热的增压器,旨在解决增压器散热性能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增压器,包括涡轮壳和压气机壳,涡轮壳和压气机壳之间设有中间壳,涡轮壳内设有涡轮,压气机壳内设有叶轮,中间壳内转动安装有主轴,涡轮与叶轮通过主轴同轴联接,中间壳内设有润滑油腔,中间壳外侧安装有射流装置,润滑油腔设有进油口和排油口,进油孔通过进油管连接于第一压力油源,排油口通过法兰连接于射流装置的低压油口,射流装置的高压油口通过高压油管连接于第二压力油源,射流装置的出口通过回油管连接于第一压力油源,第二压力油源的输出油压高于第一压力油源的输出油压。

其中,射流装置包括主壳体,主壳体上连接有渐缩法兰,渐缩法兰的缩口处连接有第一管,渐缩法兰内间隙套接有渐缩套,主壳体上套接有第二管,第二管套接于渐缩套的一端内,渐缩套的另一端位于第一管内,主壳体上设有密封腔,主壳体上设有连通密封腔的斜管,密封腔连通于渐缩套与渐缩法兰之间的间隙。

其中,高压油口设有两个,两高压油口对称设置在第二管的两侧。

其中,斜管的倾斜角度为45°。

其中,渐缩套与第二管之间设有密封环。

其中,高压油管与回油管上均安装有调速阀。

其中,中间壳与涡轮壳以及压气机壳对接处均设有隔热板。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增压器的中间壳外侧安装有射流装置,润滑油腔设有进油口和排油口,进油孔通过进油管连接于第一压力油源,排油口通过法兰连接于射流装置的低压油口,射流装置的高压油口通过高压油管连接于第二压力油源,射流装置的出口通过回油管连接于第一压力油源,第二压力油源的输出油压高于第一压力油源的输出油压,通过高压油口进入的润滑油形成低压区域,使得低压油口进入的润滑油流速得以提升,从而加快了润滑油腔的流体循环,从而加速了增压器的散热,保证了增压器性能的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增压器散热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加速了润滑油系统的循环,提升了增压器的散热效果,提升了增压器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压器正常工作时的方位为准,不限定其存储及运输时的方位,仅代表相对的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的位置关系。

如图1所示,一种增压器,包括涡轮壳1,中间壳3以及压气机壳2,涡轮壳1的进气口连接中间壳3联接在涡轮壳1和压气机壳2之间,中间壳3与涡轮壳1以及压气机壳2对接处均设有隔热板33,用于阻断中间壳3产生的热量向着涡轮壳1以及压气机壳2传递,涡轮壳1内设有涡轮10,压气机壳2内设有叶轮20,中间壳3与主轴30之间安装内止推轴承,压气机壳2与主轴30之间安装外止推轴承,内止推轴承与外止推轴承之间设有止推片,涡轮10与叶轮20通过主轴30同轴联接,从而实现涡轮10与叶轮20的联动,涡轮10壳的进气口通过气管连接于发动机缸体,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壳1内的涡轮10,涡轮10又带动同轴的叶轮20,压气机壳2的排气口通过气管连接在发动机气缸上,叶轮20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发动机气缸。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中间壳3内设有润滑油腔31以及与润滑油腔31连通的进油通道311,进油通道311同样连通在主轴30上,进油通道311在中间壳3壳壁上的开口为进油口310,进油口310通过进油管连接于第一压力油源,润滑油腔31在中间壳3壳壁上的开口为排油口312,中间壳3壳壁上安装射流装置32,射流装置32包括主壳体320,主壳体320上连接有渐缩法兰321,渐缩法兰321的缩口处连接有第一管322,第一管322的外管口为低压油口,低压油口通过法兰以及密封垫连接在排油口312上;渐缩法兰321内间隙套接有渐缩套323,主壳体320上套接有第二管324,第二管324套接于渐缩套323的一端内,渐缩套323与第二管324之间设有密封环327,渐缩套323的另一端位于第一管322内,主壳体320上设有密封腔325,主壳体320上设有连通密封腔325的斜管326,斜管326相对于第二管324的倾斜角度为45°,斜管326的外端口为高压油口,高压油口设有两个,两高压油口对称设置在第二管324的两侧,高压油管与回油管上均安装有调速阀。高压油口通过高压油管连接于第二压力油源;密封腔325连通于渐缩套323与渐缩法兰321之间的间隙,射流装置32的出口通过回油管连接于第一压力油源,第一压力油源与第二压力油源均为储油罐,且供给的润滑油是相同的,可以为同一储油罐分流分压设计,第二压力油源输油压力要大于第二压力油源的输油压力,斜管326高压输送润滑油,使得渐缩法兰321内腔形成低压区域,从而加速第二管324的排油压力,即实现第二管324的排油速度,从而提升了润滑循环速度。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