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迷宫式油气分离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7435发布日期:2020-03-31 16:47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迷宫式油气分离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油气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迷宫式油气分离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系统是一种将发动机燃烧过程中残留在内部的废气导入到进气系统中,同时将新鲜的空气导入到曲轴箱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再次进行缸内燃烧,防止未完全燃烧的废气使曲轴箱内的机油变质,是一种改善燃烧和排放的结构。

油气分离器是将曲轴箱废气中携带的机油油滴进行分离,分离后的废气通过曲轴箱通风管路引入燃烧室燃烧,分离后的油滴回流到曲轴箱内,从防止出现机油消耗过高、燃烧异常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迷宫式油气分离结构,以用于将曲轴箱废气中携带的机油油滴进行分离,防止出现机油消耗过高、燃烧异常等问题。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迷宫式油气分离结构,包括盖板、分离挡板和壳体,所述盖板和所述壳体形成具有一容置空间的箱体结构,所述分离挡板将所述容置空间至少分割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位于所述第二空间的所述盖板上设有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一空间的所述壳体下部设有进气口,以用于使得油气在所述容置空间的流动距离是所述进气口至所述出气口的直线距离的若干倍。

可选地,所述分离挡板包括主挡板和副挡板,所述主挡板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盖板上,所述主挡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内侧下部接触,所述副挡板垂直设置在所述主挡板上,所述副挡板用于油气在流动中撞击并使油滴聚集滴落。

可选地,所述副挡板的数量为多个,且长短不一。

可选地,所述主挡板与所述壳体内侧下部接触处设有用于将油滴流动的引流孔。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下部还设有用于油滴回流至曲轴箱的回油孔。

可选地,所述回油孔为伞阀式回油孔。

可选地,所述分离挡板为尼龙材料的分离挡板。

可选地,所述分离挡板通过摩擦焊接方式与所述盖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分离挡板与所述盖板为一体集成部件。

可选地,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通过涂胶或螺钉连接或铆接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迷宫式油气分离结构,包括盖板、分离挡板和壳体,所述盖板和所述壳体形成具有一容置空间的箱体结构,所述分离挡板将所述容置空间至少分割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位于所述第二空间的所述盖板上设有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一空间的所述壳体下部设有进气口,以用于使得油气在所述容置空间的流动距离是所述进气口至所述出气口的直线距离的若干倍。迷宫式油气分离结构通过内部挡板将油气分离腔体隔离成一个较长的分离通道,在有限的空间内加长气流通道,且通道上有多个小的分离挡板,曲轴箱废气流通过程中机油油滴撞击挡板、聚集并滴落,通过回油孔流回到曲轴箱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迷宫式油气分离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迷宫结构紧凑,可集成于气缸盖罩内部;

2)迷宫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于其它形式的油气分离器。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迷宫式油气分离结构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迷宫式油气分离结构的b-b截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迷宫式油气分离结构的b-b截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迷宫式油气分离结构的废气流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迷宫式油气分离结构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迷宫式油气分离结构的b-b截面示意图。图3是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迷宫式油气分离结构的b-b截面示意图。图4是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迷宫式油气分离结构的废气流通示意图。如图1-图4所示,一种迷宫式油气分离结构,一般性地,可以包括盖板1、分离挡板2和壳体3。盖板1和壳体3形成具有一容置空间的箱体结构。分离挡板2将该容置空间至少分割为第一空间4和第二空间5。位于第二空间5的盖板1上设有出气口11。位于第一空间4的壳体3下部设有进气口31。分离挡板2将该容置空间至少分割为第一空间4和第二空间5,以用于使得油气(废气)在容置空间内的流动距离是进气口31至出气口11的直线距离的若干倍。迷宫式的油气分离结构通过内部挡板将油气分离腔体隔离成一个较长的分离通道,在有限的空间内加长气流通道,且通道上有多个小的分离挡板,曲轴箱废气流通过程中机油油滴撞击挡板、聚集并滴落,并通过回油孔32流回到曲轴箱内。

具体地,分离挡板2包括主挡板21和副挡板22。主挡板21的一端安装在盖板1上。主挡板21的另一端与壳体3内侧下部接触。副挡板22垂直设置在主挡板21上。副挡板22的数量为多个,且长短不一,以使得第一空间4和第二空间5内均形成迷宫样式的气流通道,且长短不一的副挡板22还可以对油气的流通进行引导,避免油气在第一空间4和第二空间5内局部富集或难以流动等。主挡板21与壳体3内侧下部接触处设有用于将油滴流动的引流孔23。引流孔23使得第二空间5内的油滴能够流动至第一空间4,并能够将油滴引流至回油孔32处。回油孔32设置在壳体3的下部,回油孔32的另一侧连通至曲轴箱内,以用于油滴回流至曲轴箱。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回油孔32为伞阀式回油孔。若干个副挡板22伸入至第一空间4和第二空间5内,使得油气在第一空间4和第二空间5内的流动路径是一个不断弯折的曲线,从而进一步增加油气的流动距离,且油气在流动中撞击副挡板22并使油滴聚集滴落至壳体3内侧下部,然后通过回油孔32流回到曲轴箱内。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中分离挡板2并不限于将该容置空间分割为第一空间4和第二空间5,还可以是将该容置空间分割为更多个空间,以使得增加油气(废气)在容置空间内的流动距离。分离挡板2的作用是在该容置空间内形成更长的类似于迷宫一样的气流通道,使得便于油气(废气)在长距离的流动中更好地进行分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分离挡板2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其它的样式,例如通过分离挡板2在该容置空间内设置成螺旋形的气流通道,以增加进气口31至出气口11间的气流通道的距离等。

分离挡板2为尼龙材料制成的分离挡板。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分离挡板2通过摩擦焊接方式与盖板1连接。可选地,分离挡板2与盖板1为一体集成部件,使得可以减少模具的数量,降低成本。盖板1与壳体3通过涂胶或螺钉连接或铆接连接固定。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迷宫式油气分离结构的废气流通示意图。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曲轴箱废气经油气分离器进气口31进入壳体3、分离挡板2及盖板1组成的迷宫式的气流通道,首先进入第一空间4,沿窜气通道不断经过副挡板22的阻隔,进入第二空间5,后再不断经过副挡板22的阻隔,通过油气分离器出气口11排出,曲轴箱废气中分离下来的油滴经引流孔23、回油孔32、油气分离器进气口31流回到曲轴箱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迷宫式油气分离结构,包括盖板、分离挡板和壳体,所述盖板和所述壳体形成具有一容置空间的箱体结构,所述分离挡板将所述容置空间至少分割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位于所述第二空间的所述盖板上设有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一空间的所述壳体下部设有进气口,以用于使得油气在所述容置空间的流动距离是所述进气口至所述出气口的直线距离的若干倍。迷宫式油气分离结构通过内部挡板将油气分离腔体隔离成一个较长的分离通道,在有限的空间内加长气流通道,且通道上有多个小的分离挡板,曲轴箱废气流通过程中机油油滴撞击挡板、聚集并滴落,通过回油孔流回到曲轴箱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迷宫式油气分离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迷宫结构紧凑,可集成于气缸盖罩内部;

2)迷宫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于其它形式的油气分离器。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