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温耐久试验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44795发布日期:2020-10-31 09:32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双高温耐久试验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
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高温耐久试验箱。



背景技术:

发动机点火系统所用的电感储能式点火线圈,线圈由电路和磁路两部分组成。电路有初级和次级绕组。在线圈的磁路中,初级绕组通以电流后在磁路中储存磁能,磁能在瞬间释放时,在次级绕组(次级匝数>>初级匝数)中产生高电压,通过火花塞给发动机气缸点火。耐久试验为测定产品在规定使用和维修条件下的使用寿命而进行的试验,为预测或验证结构的薄弱环节和危险部位而进行的试验。目前,点火系统在做耐久试验过程中,无法同时对线圈和橡胶护套做高温耐久试验,并且无法做到模拟发动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双高温耐久试验箱,能够同时进行线圈125℃高温耐久试验和橡胶护套250℃高温耐久试验,可以模仿发动机进行点火试验,更加贴合发动机实际。

本申请提供一种双高温耐久试验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由隔板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点火线圈设置在所述上腔室内,火花塞设置在所述下腔室内,所述隔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胶套加热层,橡胶护套设置在所述胶套加热层内。

进一步的,所述上腔室温度为18℃~150℃。

进一步的,所述胶套加热层温度为18℃~300℃。

进一步的,所述下腔室温度为18℃~27℃。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同时进行线圈125℃高温耐久试验和橡胶护套250℃高温耐久试验。可以模仿发动机进行点火试验,更加贴合发动机实际,试验结果更加真实有效。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2-上腔室;3-隔板;4-胶套加热层;5-下腔室;6-点火线圈;7-橡胶护套;8-火花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高温耐久试验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由隔板3分隔成上腔室2和下腔室5,点火线圈6设置在所述上腔室2内,火花塞8设置在所述下腔室5内,所述隔板3的下表面设置有胶套加热层4,橡胶护套7设置在所述胶套加热层4内。

所述上腔室2温度为18℃~150℃。

所述胶套加热层4温度为18℃~300℃。

所述下腔室5温度为18℃~27℃。

工作时,将点火线圈6放置在上腔室2,控制上腔室2温度18℃~150℃,进行点火线圈6125℃高温耐久试验。将橡胶护套7设置在胶套加热层4内,控制胶套加热层4温度为18℃~300℃,进行橡胶护套7250℃高温耐久试验。火花塞8设置在下腔室5内,进行火花塞8放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同时进行线圈125℃高温耐久试验和橡胶护套7250℃高温耐久试验。可以模仿发动机进行点火试验,更加贴合发动机实际,试验结果更加真实有效。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高温耐久试验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由隔板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点火线圈设置在所述上腔室内,火花塞设置在所述下腔室内,所述隔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胶套加热层,橡胶护套设置在所述胶套加热层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高温耐久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室温度为18℃~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高温耐久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套加热层温度为18℃~3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高温耐久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室温度为18℃~27℃。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双高温耐久试验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由隔板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点火线圈设置在所述上腔室内,火花塞设置在所述下腔室内,所述隔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胶套加热层,橡胶护套设置在所述胶套加热层内。所述上腔室温度为18℃~150℃。所述胶套加热层温度为18℃~300℃。所述下腔室温度为18℃~27℃。在本申请中,能够同时进行线圈125℃高温耐久试验和橡胶护套250℃高温耐久试验。可以模仿发动机进行点火试验,更加贴合发动机实际,试验结果更加真实有效。

技术研发人员:任增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新阳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3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