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节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6313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节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节油器,特别是带化油器汽油发动机节油器。
目前,汽油发动机节油一般通过在化油器与发动机进气歧管间装有一节能装置,该装置由支架、叶轮、叶轮轴组成,支架和叶轮分别装在叶轮轴两端,然后将支架固定在化油器与发动机进气歧管间,叶轮部分放在发动机进气歧管里面。借助进入气缸的气流,带动叶轮自动转动,使汽油经过化油器节第一次和空气混合雾化后再经过高速旋转的叶轮,形成第二次雾化进入气缸充分燃烧,达到节油、增功目的。但该装置在发动机高速大负荷运转时,由于进入气缸的高速气流作用,叶轮转速过快,对进气产生一定阻力,使发动机进气量反而减少,功率下降,节油器达不到应有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发动机高速大负荷运转时,能自动控制叶轮转速,以达到增加进气量的节油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化油器汽油发动机节油器,由支架、叶轮轴、主叶轮组成,支架和主叶轮分别装在叶轮轴的两端,在主叶轮一端的轴上还装有一个限速叶轮,限速叶轮与轴端用螺纹配合,两叶轮的叶片偏转角相反。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限速叶轮,且两叶轮叶片偏转角相反,故能在发动机高速大负荷运转时自动控制主叶轮旋转速度,保证发动机对进气量需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节油器具体实施方式
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节油器具体实施方式
俯视图。
参照
图1、图2发动机节油器由支架1、叶轮轴2,主叶轮3组成,叶轮轴2垂直固定在支架1中心上,叶轮轴2另一端为螺纹结构,其螺纹直径比叶轮轴小,其上分别装有主叶轮3和限速叶轮4,限速叶轮4与轴端用螺纹配合,两叶轮叶片偏转角相反,叶轮3叶片为直线2片式,限速叶轮4为单叶片。在叶轮轴端固定一螺帽5,以防主叶轮3和限速叶轮4旋转时从叶轮轴2上滑落。在主叶轮3与支架1、限速叶轮4与螺帽5之间分别装有缓冲弹簧6和7,以防限速叶轮4在旋转运动中锁死。然后将支架固定在化油器和发动机进气歧管间,主叶轮3和限速叶轮放在进气歧管里面。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当发动机运转时,由于发动机进气气流作用,主叶轮和限速叶轮作完全相反方向转动,当发动机高速大负荷运转时,主叶轮高速旋转与限速叶轮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大于气流带动限速叶轮转力,从而使限速叶轮跟着主叶轮向同一方向旋转,这样限速叶轮沿轴向向支架方向移动,造成主叶轮轴向间隙变小,使之转动阻力增加,叶轮转速下降,气缸进气量相应增加,当发动机低速轻负荷时,两叶轮之间摩擦力小于气流带动限速叶轮转力,从而使限速叶轮与主叶轮转动方向相反,限速叶轮沿轴向向支架反向移动,主叶轮的轴向间隙变大,转动阻力减小,主叶轮可保持在一定转速上。因此,不管在何种情况下,主叶轮转速均可保证产生较好的雾化效果又能保证发动机运转时对进气量需求,使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均可得到较大提高。
权利要求1.一种带化油器汽油发动机节油器,由支架(1)、叶轮轴(2)、主叶轮(3)组成,支架(1)和主叶轮(3)分别装在叶轮轴(2)两端,其特征是在叶轮轴(2)上装有主叶轮(3)一端还装有一个限速叶轮(4),限速叶轮(4)与轴端用螺纹配合,两叶轮叶片偏转角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节油器,其特征是限速叶轮(4)叶片为单叶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节油器,其特征是在主叶轮(3)和支架(1),限速叶轮(4)和螺帽(5)之间还装有缓冲弹簧(6)和(7)。
专利摘要一种带化油器汽油发动机节油器,是这样实现的,由支架、叶轮轴,主叶轮组成,支架和主叶轮分别装在叶轮轴两端,在叶轮轴上装有主叶轮一端还装有一个限速叶轮,限速轮与轴端用螺纹配合,两叶轮叶片偏转角相反。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限速叶轮,且两叶轮叶片偏转角相反,故能在发动机高速大负荷运转时自动控制主叶轮转速,保证发动机对进气量需求,从而达到节油目的。
文档编号F02M29/00GK2307110SQ9723862
公开日1999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31日
发明者钟岩林 申请人:钟岩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