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轴式内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8968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凸轮轴式内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尤其是一种凸轮轴式内燃机。
目前传统的内燃机采用一组活塞和曲柄连杆,这种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有二个明显缺点,即当曲柄、连杆中心线呈一线时,形成活塞力传动的上、下死点,损失内燃机功率。另外曲柄、连杆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一个与活塞轴向运动方向不同的分力,径向分力加大了活塞与缸壁的摩擦力,减少了内燃机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设计一种克服现有内燃机传动机构的缺陷,提高内燃机的工作效率的凸轮轴式内燃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连杆与活塞活动相连,另一端与一叉形摇臂用一根长轴活动相连,长轴上还装有一个有轴承的驱动轮和两个装有轴承的导向轮,叉形摇臂的另一端用一固定轴固定在凸轮轴箱壁上,叉形摇臂可绕固定轴转动。驱动轮与一凸轮相接触,可将动力由驱动轮传递给凸轮。另有一与凸轮同轴心的椭圆形导轨,其内侧壁与驱动轮同轴心的导向轮相接触,以保证驱动轮与凸轮的接触配合。叉形摇臂和活动连杆的合力,可消除运动死点。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一是由于驱动轮与凸轮的活动接触,转移了连杆对活塞产生的部分侧向分力,减少了活塞与缸壁之间的摩擦力;二是活塞连杆在上、下止点处,由于叉形摇臂与驱动轮的作用,产生一小的侧向作用力给凸轮,消除了运动死点,提高了上、下止点处的内燃机的工作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构运动原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向剖视图。
结合上面的附图解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中示意了构件11,构件22,构件33,构件44,构件55。
如果构件11活塞连杆处在
图1所示的上止点位置g状态时,此时连杆反轴向受力,但由于构件22叉形摇臂的作用,使构件11和构件22相连点,产生一个不同于活塞轴向运动的小分力,因而消除了上止点的死点。同样,构件11连杆在下止点h时,也由于构件22叉形摇臂的作用而消除了下止点的死点。构件55与构件33是滚动接触,构件44保证构件55始终贴合在构件33表面滚动。
图2中,活塞连杆1,叉形摇臂2,凸轮3,导轨41、42,驱动轮5及导向轮51、52,凸轮轴6,长轴7,短轴8,固定轴9。活塞连杆(1)一端与活塞相连,另一端用短轴(8)与叉形摇臂(2)活动相连,叉形摇臂(2)的一端用固定轴(9)固定在箱体上,叉形摇臂(2)可在固定轴(9)上转动。叉形摇臂(2)弯头处套一长轴(7),叉形摇臂(2)叉形中部和叉形两侧分别安置有驱动轮(5)和两个导向轮(51、52)。图3给出了驱动轮(5)和导向轮(51、52)的连接关系。驱动轮(5)和导向轮(51、52)是一滑轮组,由长轴(7)穿连在一起。驱动轮(5)与凸轮(3)接触,导向轮(51、52)分别与导轨(41、42)接触。驱动轮(5)将活塞的力通过活塞连杆(1)传递给凸轮(3),导向轮(51)、(52)和导轨(41)、(42)相约束,保证驱动轮(5)与凸轮(3)运动的紧密配合。凸轮(3)是一长矩形,在其长方向两端各有一半圆与它平滑连接,凸轮(3)转动的最大径向与最小径向之差,等于活塞冲程,凸轮(3)的剖面两端中部呈凸形,凸出部分与驱动轮(5)滚动接触,动力由驱动轮(5)和凸轮(3)接触部分传递,接触部分旁边的下陷为导向轮(51、52)与凸轮(3)的间隙。凸轮(3)被固定在凸轮轴(6)上,凸轮(3)两个端面分别固定着导轨(41)、(42),凸轮(3)接受的动力通过凸轮轴(6)传出。
下面结合图2和图3解述本实用新型的运动过程当活塞由上止点推动活塞连杆(1)向下运动时,活塞连杆(1)与叉形摇臂(2)的合力使凸轮(3)按逆时针转动,驱动轮(5)所传递的力对凸轮轴(6)产生力矩。随着活塞的下移,驱动轮(5)不断下压,把活塞的力传给凸轮(3),并且在凸轮(3)表面顺时针滚动。在驱动轮(5)上、下移动时,为了让它按一定的方式运转,摇臂(2)起到限制驱动轮不能左、右乱动的目的。
当凸轮逆时针运动了九十度时,这时驱动轮(5)和活塞就运动到了下止点(因为凸轮轴(6)阻挡了驱动轮(5)的前进)。由于凸轮(3)的惯性,凸轮(3)继续逆时针旋转并且另一端随旋转而升高,将驱动轮(5)向上推,驱动轮(5)通过活塞连杆(1)将力传给活塞,使活塞回到原位。当驱动轮(5)运动向上时,由于导轨(41、42)限制了导向轮(51、52)在到达顶点以后,继续向上运动,而驱动轮(5)和导向轮(51、52)是同一轴相穿连的,所以驱动轮(5)也与凸轮(3)连接在一起的,并且同步运行。导轨可限制驱动轮上行的最高点,而凸轮可限制驱动轮下行的最低点,这样通过连杆也就限制了活塞上、下运动的最高和最低点,同时可使该系统周而复始地运行下去。
权利要求1.一种凸轮轴式内燃机,包括内燃机气缸,活塞和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气缸里的活塞动力输出机构中,有一连杆(1)与活塞相连,连杆(1)的另一端与一叉形摇臂(2)用一根长轴(7)活动相连,长轴(7)上还装有带轴承的驱动轮(5)和两个装有轴承的导向轮(51、52),叉形摇臂(2)的另一端用一固定轴(9)固定在凸轮轴(6)箱壁上,叉形摇臂(2)可绕固定轴(9)转动,驱动轮(5)与凸轮(3)相接触,动力由驱动轮(5)传递给凸轮(3),另有一对与凸轮(3)同轴心的椭圆形导轨(41、42),其侧壁与驱动轮(5)同轴心的导向轮(51、52)相接触,运动时以保证驱动轮(5)与凸轮(3)的接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是凸轮(3)是一长矩形,在其长方向两端各有一半圆与它平滑连接,凸轮(3)转动的最大径向与最小径向之差,等于活塞冲程,凸轮(3)的剖面两端中部呈凸形,凸出部分与驱动轮(5)滚动接触,动力由驱动轮(5)和凸轮(3)接触部分传递,接触部分旁边的下陷为导向轮(51、52)与凸轮(3)的间隙。
专利摘要一种凸轮轴式活塞内燃机,它设计了一种克服现有内燃机在力矩传动过程中出现的“死点”问题,连杆(1)与叉形摇臂(2)的共同作用,产生一不同于连杆轴向的分力,消除了运动“死点”,连杆一端还带有一驱动轮(5),它与一凸轮(3)相接触,将动力传给凸轮(3),另有两个与凸轮同轴心的椭圆形导轨(文档编号F02B75/32GK2407137SQ9923180
公开日2000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8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8日
发明者杜昌文 申请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