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前端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70093阅读:来源:国知局
3之间设置有减振弹簧13 ;所述初级质量飞轮12设置于所述曲轴本体41和所述次级质量飞轮14之间,所述初级质量飞轮12固定于所述曲轴本体41上;
[0040]所述初级质量飞轮12的厚度小于所述次级质量飞轮14的厚度,此处是指初级质量飞轮本体的厚度小于次级质量飞轮本体的厚度,在本申请中所指的厚度是以曲轴本体的轴向方向的厚度。在本申请中,初级质量飞轮的厚度为次级质量飞轮的厚度的0.8-0.99倍。
[0041]所述初级质量飞轮12与所述次级质量飞轮14之间能够相对转动设定角度。
[0042]所述设定角度在大于O度小于30度之间。
[0043]所述初级质量飞轮12的硬度大于所述次级质量飞轮14的硬度;在本申请中,初级质量飞轮12的硬度与次级质量飞轮14的硬度的差在1_10HRC(洛氏硬度单位)之间。
[0044]所述减振弹簧13至少为两个,且以所述曲轴本体41的中线为对称设置。
[0045]本申请通过将初级质量飞轮12的厚度小于次级质量飞轮14的厚度,这样,发动机在进行工作时所产生的振动会在初级质量飞轮14上进行分配,因为初质质量飞轮的厚度略小,对降低单位体积上的振动强度相对略小,但是会有部分振动力会以初级质量飞轮的轴向方向传递给减振弹簧,同时有部分的力会沿初级质量飞轮的切线方向,该切线方向力会施加给次级质量飞轮的旋转力,提高了整体飞轮的角速度,进而提高动平衡性能。传递给减振弹簧的部分振动力通过减振弹簧13的减振效果,经过减弱的振动再传递给次级质量飞轮14时,振动强度被大幅度减弱。同时,采用初级质量飞轮12的硬度大于次级质量飞轮14的硬度,实现在初级质量飞轮12对振动的吸收能力小于次级质量飞轮14对振动的吸收能力,提高了切向分力,依据能量守恒定律,提高了减振效果。
[0046]所述曲轴减振皮带轮1,正时驱动链轮2,机油泵驱动齿轮3从外往里依次安装在发动机曲轴本体41的前端轴上;正时驱动链轮2和机油泵驱动齿轮3通过第一平键9定位,曲轴减振皮带轮I通过第二平键10定位,三者通过螺栓组件11打紧。
[0047]所述平衡块为八个,分别为第一平衡块42、第二平衡块43、第三平衡块44、第四平衡块45、第五平衡块46、第六平衡块47、第七平衡块48、第八平衡块49 ;所述第一平衡块42与所述机油泵驱动齿轮3接近;所述曲轴转速信号盘5装配到所述第八平衡块49上,并通过螺钉8打紧。
[0048]在所述曲轴本体41的一端设置有法兰盘50,所述飞轮6设置于所述法兰盘50上。
[0049]在所述次级质量飞轮14上设置有避让孔15 ;飞轮螺栓7穿过所述避让孔15将所述初级质量飞轮12刚性固定于所述法兰盘50上。所述飞轮螺栓7为内梅花型螺栓,这样可以减小螺栓避让孔50的直径,保证次级质量飞轮14的强度。
[005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主权项】
1.一种发动机前端驱动系统,包括有曲轴、曲轴减振皮带轮、正时驱动链轮、机油泵驱动齿轮、曲轴转速信号盘及飞轮; 所述曲轴包括有曲轴本体及与所述曲轴本体一体连接的平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油泵驱动齿轮、所述正时驱动链轮及所述曲轴减振皮带轮顺序安装于所述曲轴本体的一端; 所述曲轴转速信号盘装配到远离所述机油泵驱动齿轮一端的所述平衡块上;所述飞轮安装到与所述曲轴转速信号盘相近的曲轴本体一端; 所述飞轮为双质量飞轮,包括有初级质量飞轮和次级质量飞轮;在所述初级质量飞轮和所述次级质量飞轮之间设置有减振弹簧;所述初级质量飞轮设置于所述曲轴本体和所述次级质量飞轮之间,所述初级质量飞轮固定于所述曲轴本体上; 所述初级质量飞轮的厚度与所述次级质量飞轮的厚度不同;所述初级质量飞轮的硬度与所述次级质量飞轮的硬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前端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块为八个,分别为第一平衡块、第二平衡块、第三平衡块、第四平衡块、第五平衡块、第六平衡块、第七平衡块、第八平衡块;所述第一平衡块与所述机油泵驱动齿轮接近;所述曲轴转速信号盘装配到所述第八平衡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前端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质量飞轮与所述次级质量飞轮之间能够相对转动设定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前端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角度在大于O度小于30度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前端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质量飞轮的厚度小于所述次级质量飞轮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前端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质量飞轮的硬度大于所述次级质量飞轮的硬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前端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弹簧至少为两个,且以所述曲轴本体的中线为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前端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曲轴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法兰盘,所述飞轮设置于所述法兰盘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前端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次级质量飞轮上设置有避让孔;飞轮螺栓穿过所述避让孔将所述初级质量飞轮刚性固定于所述法兰盘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前端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螺栓为内梅花型螺栓。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前端驱动系统,包括有曲轴、曲轴减振皮带轮、正时驱动链轮、机油泵驱动齿轮、曲轴转速信号盘及飞轮;所述飞轮为双质量飞轮,包括有初级质量飞轮和次级质量飞轮;在所述初级质量飞轮和所述次级质量飞轮之间设置有减振弹簧;所述初级质量飞轮的厚度与所述次级质量飞轮的厚度不同。初级质量飞轮和次级质量飞轮之间能相对转动一定角度,利用减振弹簧,能有效减小发动机传到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减小振动噪声,明显改善车辆的NVH性能。
【IPC分类】F16F15-26, F02B67-06, F16F15-121, F16F15-315, F16F15-30
【公开号】CN104791088
【申请号】CN201510140742
【发明人】李贺柱, 钱多德, 陆荣荣, 李波, 徐涛, 胡志胜, 潘月成, 林欣欣, 豆刚, 赵礼飞, 兰剑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