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机油喷射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05757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内燃机的机油喷射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的机油喷射装置。尤其是,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机油喷射的执行与停止进行切换的机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0002]一直以来,例如像专利文献I以及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那样,在发动机(内燃机)中设置有用于向被润滑部分与被冷却部分供给发动机机油(润滑油)的机油供给系统。此外,在该机油供给系统上连接有机油喷射装置。而且,从油泵喷出的发动机机油的一部分被供给至机油喷射装置中并向活塞背面侧喷射(以下,将该机油喷吐称为“机油喷射”)。通过该机油喷射,从而能够使活塞冷却,进而能够防止例如爆震的产生。
[0003]此外,在所述公报所公开的机油喷射装置中,设置有用于调整机油喷射的量或对机油喷射的执行与停止进行切换的阀机构。具体而言,在该阀机构中,设置有朝向与机油喷射喷嘴连接的油路而进退移动自如的阀体。在该阀体上被施加有来自弹簧的施力,并通过对电磁螺线管的激磁以及非激磁进行切换来调整阀体的位置从而改变油路的开口面积。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09733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364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9]另外,作为具备改变所述油路的开口面积的阀体的阀机构而考虑到如下结构,即,在相对于油路的延长方向而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设置移动自如的阀体,并且在油路中预先设置对该阀体的移动进行引导的阀外壳。在该情况下,在阀外壳的侧面上形成有与油路连通的开口,并通过使阀体在该阀外壳的内部进行进退移动,从而对所述开口的开放与封闭实施切换。例如,能够列举如下结构,即,通过对电磁螺线管的激磁以及非激磁进行切换,而对在阀外壳的内部使阀体进行前进移动而封闭所述开口由此截断油路的状态(闭阀状态)、与使阀体进行后退移动而开放所述开口由此连通油路的状态(开阀状态)进行切换。在该情况下,阀外壳通过压入或螺丝结合固定等方法而被固定在油路上。
[0010]然而,在该结构中,有可能会由于阀外壳的加工误差或安装误差等原因,而在阀外壳的顶端面与油路的内壁面之间产生间隙,从而使机油从该间隙向机油喷射喷嘴侧漏出。即,即使在使阀体进行了前进移动的所述闭阀状态下(即使在通过阀体而封闭了所述开口的状态下),机油也可能向机油喷射喷嘴侧漏出。图7B为表示在阀外壳a的顶端面al与油路b的内壁面bl之间产生了间隙c的情况下的闭阀状态的剖视图。在像这样于阀外壳a的顶端面al与油路b的内壁面bl之间产成了间隙c的情况下,即使通过阀体d而将阀外壳a的开口 a2封闭了,机油也会从所述间隙c向机油喷射喷嘴侧漏出(参照附图中虚线所示的箭头标记)。
[0011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闭阀状态下的机油向机油喷射喷嘴侧泄漏的内燃机的机油喷射装置。
[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3]本发明以具有机油喷射切换阀的内燃机的机油喷射装置为对象,其中,所述机油喷射切换阀对与机油喷射机构连通的油路进行开闭。而且,内燃机的机油喷射装置成为如下结构,即,所述机油喷射切换阀具备阀外壳,所述阀外壳被插入到在相对于所述油路的延长方向而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插入孔中且被设为沿着该插入孔的延长方向而移动自如。此外,内燃机的机油喷射装置成为如下结构,即,在所述机油喷射切换阀的闭阀时,由于受到来自施力单元的施力从而所述阀外壳的顶端部被朝向所述油路的内壁面按压。
[0014]根据该结构,在所述机油喷射切换阀的闭阀时,阀外壳受到来自施力单元的施力,从而该阀外壳的顶端部被朝向所述油路的内壁面按压。即,本发明中并非将阀外壳固定为不能移动,而是将阀外壳设为移动自如,并利用来自施力单元的施力而将阀外壳的顶端部朝向油路的内壁面按压。因此,在机油喷射切换阀的闭阀时,不会在阀外壳的顶端部与油路的内壁面之间产生间隙。因此,能够良好地确保这两者之间的密封性,从而能够防止机油向机油喷射机构侧漏出。
[0015]作为一个示例,也可以为,在所述油路上形成有凹陷部,所述阀外壳的顶端部嵌入所述凹陷部。
[0016]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则在阀外壳的顶端部受到来自施力单元的施力而被朝向所述油路的内壁面按压了的状态下,该阀外壳的顶端部将嵌入油路的凹陷部。因此,能够更高地获得阀外壳的顶端部与油路的内壁面之间的密封性。
[0017]此外,作为一个示例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S卩,在所述阀外壳的内部以进退移动自如的方式而插入有阀主体,通过该阀主体进行前进移动从而将形成在所述阀外壳上的开口封闭而将油路截断,而通过所述阀主体进行后退移动从而开放所述开口而使油路连通。而且,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在通过所述施力单元而对所述阀主体施加了朝向前进移动方向的施力并且该阀主体进行了前进移动时,通过该阀主体与所述阀外壳的内表面的一部分抵接,从而将来自所述施力单元的施力施加于阀外壳上。
[0018]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则仅在通过使阀主体进行前进移动而实施的机油喷射切换阀的闭阀时,向阀外壳施加来自施力单元的施力,从而将该阀外壳的顶端部朝向油路的内壁面按压。即,与机油喷射切换阀的闭阀动作连动,从而将阀外壳的顶端部朝向油路的内壁面按压。因此,能够将向阀外壳施加施力的期间仅设定在必要期间内,并且能够在机油喷射切换阀的闭阀时,切实地将阀外壳的顶端部朝向油路的内壁面按压。
[0019]此外,作为一个示例,也可以为,在所述插入孔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在沿着该插入孔的轴心的方向上具有预定长度尺寸的凹部,而在所述阀外壳的外壁面上设置有突起,所述突起位于所述凹部内且在与该凹部的内表面之间具有沿着所述轴心的方向上的间隙。即,也可以为,将所述阀外壳设为,在所述插入孔的内部以所述间隙的尺寸而沿着所述轴心移动自如。
[0020]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阀外壳从所述插入孔中脱落的情况。此外,能够限制该阀外壳的移动范围。因此,能够避免阀外壳移动所需以上程度从而阻碍油路中的机油流动的情况。
[0021]此外,作为一个示例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对用于使插入到所述阀外壳的内部的阀主体进行进退移动的液压实施切换。该控制阀具备第一端口以及第二端口。第一端口与将从机油泵喷出的机油朝向机油喷射机构进行供给的主机油通道连通。第二端口与所述阀主体的背压空间连通。而且,在所述控制阀处于使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连通的切换状态的情况下,由于来自主机油通道的液压作用于所述背压空间从而所述阀主体进行前进移动并将形成在所述阀外壳上的开口封闭进而将油路截断。另一方面,在所述控制阀处于将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截断的切换状态的情况下,由于作用于所述背压空间的液压被解除从而所述阀主体进行后退移动并开放所述开口进而使油路连通。
[0022]根据该结构,当控制阀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连通时,主机油通道的油压经由第一端口以及第二端口而被导入阀主体的背压空间。阀主体通过导入该背压空间的油压以及所述施力单元的施力的作用而进行前进移动从而封闭油路。其结果为,使朝向机油喷射机构的机油的供给停止。另一方面,当控制阀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被截断时,主机油通道的油压未导入阀主体的背压空间,从而阀主体进行后退移动进而使油路开放。其结果为,将朝向机油喷射机构供给机油。由于以此方式以与控制阀的切换动作连动地对作用于阀主体的油压进行切换从而实施阀主体的进退移动,因此作为控制阀的功能只要具备油路的切换功能即可,从而能够实现比较小型的控制阀。因此,即使为机油消耗量较多的机油喷射装置,也能够实现其小型化。
[0023]此外,作为一个示例,也可以为,在所述控制阀中设置有排油端口,在所述控制阀处于将所述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截断的切换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排油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并将所述背压空间的机油排出。
[0024]由此,能够在将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截断并使阀主体后退移动时,使该阀主体的背压空间的油压下降。因此,大致在与将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截断的同时使阀主体的后退移动开始,从而使控制性较为良好。
[0025]发明效果
[0026]在本发明中,在机油喷射切换阀的闭阀时,将阀外壳的顶端部朝向油路的内壁面按压。因此,能够良好地确保阀外壳的顶端部与油路的内壁面之间的密封性,从而能够防止机油向机油喷射机构侧漏出。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动机的机油供给系统的概要结构的图。
[0028]图2为机油喷射装置及其周边的剖视图,且为表示机油喷射切换阀以及单向球阀机构的封闭状态的图。
[0029]图3为机油喷射装置及其周边的剖视图,且为表示机油喷射切换阀以及单向球阀机构的开放状态的图。
[0030]图4为机油喷射切换阀的分解立体图。
[0031]图5为表示OSV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0032]图6为表示将发动机转速以及发动机负载作为参数的机油喷射执行映射图的图。
[0033]图7A为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油喷射切换阀的顶端部分放大了的剖视图,且为表示机油喷射切换阀的封闭状态的图。
[0034]图7B为将比较例中的机油喷射切换阀的顶端部分放大了的剖视图,且为表示机油喷射切换阀的封闭状态的图。
[0035]图8为将改变例中的机油喷射切换阀的顶端部分放大了的剖视图。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