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冷却的气缸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63891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分层冷却的气缸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层冷却的气缸盖。该气缸盖包括:气缸盖水套;布水道,其进口端用于引入冷却液,该布水道的出口端通过气缸盖主上水孔与所述气缸盖水套保持连通;以及气缸体水套,其进口端通过气缸体水套进水孔与所述布水道的出口端保持连通;该气缸体水套的出口端通过气缸盖副上水孔与所述气缸盖水套保持连通。该气缸盖使进入气缸体水套的冷却液温度保持在有利于发动机运行的最佳温度,同时又能保证进入气缸套水套的冷却液温度较低,能够充分对鼻梁区、气门及气门座圈、气缸盖底板等部位进行必要的冷却。
【专利说明】
分层冷却的气缸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缸盖冷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层冷却的气缸盖。
【背景技术】
[0002]气缸盖作为传统内燃发动机的一个关键零部件,和气缸体、气缸套一起组成发动机的基本骨架。气缸盖安装于气缸体之上,气缸套安装于气缸体的气缸孔当中,气缸盖和活塞、气缸套组成发动机的燃烧室,活塞在气缸套内作往复运动。气缸盖上面安装配气机构以及罩盖。
[0003]传统的气缸盖一般是个箱体结构,箱体内由气道、气门安装结构、气缸盖螺栓孔柱子、油孔柱子、气孔柱子及这些结构周围的水套空腔组成,结构复杂,铸造困难。发动机工作时水套空腔充满冷却液,传统的冷却方案一般是冷却液进入气缸体水套对气缸套进行冷却并带走发动机做功时产生的多余热量;然后冷却液在通过气缸垫水孔进入到气缸盖冷却腔内对鼻梁区、气门及气门座圈、气缸盖底板等部位进行必要的冷却。
[0004]发动机同工况下水套散热量为一恒定值,因此经过气缸体水套的冷却液温升基本恒定,而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气缸套的温度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来降低其内壁上的润滑油粘度,从而降低活塞环、活塞同缸套的摩擦力即降低摩擦功,这样才能保证发动机的经济性。在保证气缸体水套的温度为一个合理的值的时候进入气缸盖水套的温度势必较高。因此传统的冷却结构在满足气缸体水套温度的时候很难再使气缸盖水套温度降低。由于此时进入气缸盖的冷却液温度较高能对气门及气门座圈、气缸盖底板等部位的冷却有限,由于气缸盖关键部位在较高温度下以及散热不良的情况下气缸盖材料的机械性能有所下降,气缸盖容易发生开裂、漏水、漏气等故障。
[0005]因此传统的气缸盖为了更多的降低关键部位的温度(比如鼻梁区等)会采取一些工艺复杂的办法来保证,比如在鼻梁区位置加喷嘴,在螺栓搭子附近加导流板,两缸之间加工卸荷槽等等,这些措施会增加气缸盖的工艺难度、工艺成本以及增加气缸盖重量。
[0006]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分层冷却的气缸盖,该分层冷却的气缸盖通过将冷却液在进入气缸体水套之前分为两路,一路进入气缸体对气缸套进行冷却并带走燃烧产生的多余热量,一路进入到气缸盖对鼻梁区、气门及气门座圈、气缸盖底板等部位进行必要的冷却,使进入气缸体水套的冷却液温度保持在有利于发动机运行的最佳温度,同时又能保证进入气缸套水套的冷却液温度较低,能够充分对鼻梁区、气门及气门座圈、气缸盖底板等部位进行必要的冷却。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层冷却的气缸盖,该分层冷却的气缸盖包括:气缸盖水套;布水道,其进口端用于引入冷却液,该布水道的出口端通过气缸盖主上水孔与所述气缸盖水套保持连通,通过气缸盖主上水孔进入到气缸盖水套的冷却液对气缸盖对鼻梁区、气门及气门座圈、气缸盖底板进行冷却;以及气缸体水套,其进口端通过气缸体水套进水孔与所述布水道的出口端保持连通;该气缸体水套的出口端通过气缸盖副上水孔与所述气缸盖水套保持连通;从气缸盖副上水孔进入气缸盖水套的冷却液直接通过气缸盖水套进入出水管。
[0009]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布水道布置在气缸体上或气缸盖上。
[0010]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气缸体水套包括第一气缸体水套和第二气缸体水套。
[0011]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气缸盖主上水孔和气缸盖副上水孔均为铸造成型或机加工而成。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分层冷却的气缸盖通过将冷却液在进入气缸体水套之前分为两路,一路进入气缸体对气缸套进行冷却并带走燃烧产生的多余热量,一路进入到气缸盖对鼻梁区、气门及气门座圈、气缸盖底板等部位进行必要的冷却,使进入气缸体水套的冷却液温度保持在有利于发动机运行的最佳温度,同时又能保证进入气缸套水套的冷却液温度较低,能够充分对鼻梁区、气门及气门座圈、气缸盖底板等部位进行必要的冷却。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层冷却的气缸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5]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16]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分层冷却的气缸盖的具体结构包括:布水道7、气缸体水套进水孔6、第一气缸体水套1、第二气缸体水套5、气缸盖副上水孔2、气缸盖主上水孔4和气缸盖水套3。其中,布水道7中的冷却液分为两路:一路从布水道7通过气缸体水套进水孔6进入气缸体水套1、5对气缸套进行冷却并带走做功行程中产生的多余的废热,冷却液再通过气缸盖副上水孔2进入到气缸盖水套3;另一路从布水道7通过气缸盖主上水孔4进入到气缸盖水套3对气缸盖对鼻梁区、气门及气门座圈、气缸盖底板等部位进行必要的冷却。从气缸盖副上水孔2进入气缸盖水套3的冷却液直接通过气缸盖水套3进入出水管,该部分冷却液不参与气缸盖鼻梁区、气门及气门座圈、气缸盖底板等部位进行的冷却;从布水道7经过气缸盖主上水孔4进入到气缸盖水套3的冷却液温度较低,该部分冷却液将对气缸盖鼻梁区、气门及气门座圈、气缸盖底板等部位进行的冷却。最终这里两部分冷却液在气缸盖出水口汇合进入出水管。
[0017]具体来讲,布水道7的进口端用于引入冷却液,其出口端分别与气缸体水套进水孔6及气缸盖主上水孔4连通。冷却液进入布水道7后分为两路:一路从布水道7通过气缸体水套进水孔6进入气缸体水套对气缸套进行冷却并带走做功行程中产生的多余的废热,冷却液再通过气缸盖副上水孔2进入到气缸盖水套;另一路从布水道7通过气缸盖主上水孔4进入到气缸盖水套3对气缸盖对鼻梁区、气门及气门座圈、气缸盖底板等部位进行必要的冷却。优选地,布水道7可以布置在气缸体上也可以布置在气缸盖上。
[0018]气缸体水套进水孔6分别与第一气缸体水套I和第二气缸体水套5保持连通。冷却液的一路从布水道7通过气缸体水套进水孔6分别进入第一气缸体水套I和第二气缸体水套5对气缸套进行冷却并带走做功行程中产生的多余的废热。第一气缸体水套I和第二气缸体水套5通过气缸盖副上水孔2与气缸盖水套3保持连通。从气缸盖副上水孔2进入气缸盖水套3的冷却液直接通过气缸盖水套3进入出水管,该部分冷却液不参与气缸盖鼻梁区、气门及气门座圈、气缸盖底板等部位进行的冷却。
[0019]气缸盖主上水孔4与气缸盖水套3保持连通。冷却液的另一路从布水道7通过气缸盖主上水孔4进入到气缸盖水套3对气缸盖对鼻梁区、气门及气门座圈、气缸盖底板等部位进行必要的冷却。从布水道7经过气缸盖主上水孔4进入到气缸盖水套3的冷却液温度较低,该部分冷却液将对气缸盖鼻梁区、气门及气门座圈、气缸盖底板等部位进行的冷却。最终这里两部分冷却液在气缸盖出水口汇合进入出水管。
[0020]优选地,气缸盖主上水孔4和气缸盖副上水孔2可以为铸造成型也可以为机加工方式得来。
[0021]该分层冷却的气缸盖可以适用于有气缸盖垫片结构发动机和无气缸盖垫片结构发动机。可以很好的适用于干式气缸套结构发动机和湿式气缸套结构发动机。可以很好的适用于有出水管结构气缸盖和无出水管结构气缸盖。可以很好的适用于有中隔板气缸盖和无中隔板结构气缸盖。该分层冷却的气缸盖结构可以使进入气缸盖内的冷却液温度降低,能较大程度降低气缸盖鼻梁区、底板等关键部位的温度;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可以大幅提高气缸盖可靠性以及大量降低由于鼻梁区温度过高导致的缸盖开裂、缸盖底板温度过高引起的变形冲气缸垫等故障。
[0022]综上,该分层冷却的气缸盖通过将冷却液在进入气缸体水套之前分为两路,一路进入气缸体对气缸套进行冷却并带走燃烧产生的多余热量,一路进入到气缸盖对鼻梁区、气门及气门座圈、气缸盖底板等部位进行必要的冷却,使进入气缸体水套的冷却液温度保持在有利于发动机运行的最佳温度,同时又能保证进入气缸套水套的冷却液温度较低,能够充分对鼻梁区、气门及气门座圈、气缸盖底板等部位进行必要的冷却。
[0023]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主权项】
1.一种分层冷却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缸盖水套; 布水道,其进口端用于引入冷却液,该布水道的出口端通过气缸盖主上水孔与所述气缸盖水套保持连通,通过气缸盖主上水孔进入到气缸盖水套的冷却液对气缸盖对鼻梁区、气门及气门座圈、气缸盖底板进行冷却;以及 气缸体水套,其进口端通过气缸体水套进水孔与所述布水道的出口端保持连通;该气缸体水套的出口端通过气缸盖副上水孔与所述气缸盖水套保持连通;从气缸盖副上水孔进入气缸盖水套的冷却液直接通过气缸盖水套进入出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冷却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道布置在气缸体上或气缸盖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冷却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体水套包括第一气缸体水套和第二气缸体水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冷却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主上水孔和气缸盖副上水孔均为铸造成型或机加工而成。
【文档编号】F02F1/40GK205445816SQ201620297784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1日
【发明人】沈捷, 覃文, 向本杰, 覃壮革, 廖升友
【申请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