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及其气缸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765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柴油机及其气缸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缸盖冷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柴油机及其气缸盖。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多柴油机采用四气门气缸盖。由于气缸盖的鼻梁区受热较多,所以鼻梁区为气缸盖的重要冷却部位。现有的气缸盖,采用优先冷却气缸盖的鼻梁区的冷却方式,可以较好的冷却鼻梁区。现有气缸盖及其冷却结构,如图1和图3所示,气缸盖的冷却腔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冷却腔18和下冷却腔19。如图2所示,图2为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现有的气缸盖一般设有两个进气门座13、两个排气门座14和四个上水孔12。上水孔12以两个为一组分别分布在进气门座13的两侧和排气门座14的两侧,且上水孔12均位于进气门座13和排气门座14的外围。现有技术提供的气缸盖的排气管通过定位螺栓111实现与气缸盖的排气口 110固定相连,如图4所示,定位螺栓111位于排气口 110的顶端和底端,且定位螺栓111之间的连线与排气口 110的对称线平行。现有气缸盖的冷却方式如下,如图2和图3所示冷却水由位于气缸盖的底部的进水通道17,通过上水孔12,进入气缸盖的鼻梁区,然后冷却水通过位于上冷却腔18和下冷却腔19之间的串水孔15进入上冷却腔18,直至冷却水到达上冷却腔18的顶部,最后冷却水从上冷却腔18的顶部流入气缸盖的排气侧,直至到达气缸盖的下冷却腔19,经下冷却腔19底部的出水通道16流出气缸盖的出水孔11,即排出气缸盖。但是,冷却水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气体,由于冷却水到达上冷却腔18的顶部后会流入气缸盖的排气侧,最终从下冷却腔19的底部流出气缸盖,使得冷却水中的气体不易排出气缸盖,最终导致冷却水中的气体大部分积聚在上冷却腔18的顶部。随着冷却水对气缸盖的不断冷却,气体也不断积累在上冷却腔18的顶部。由于气体的导热率较低,气体的存在不利于冷却水对气缸盖的顶部进行冷却。因此,气体积聚在上冷却腔18的顶部,会降低冷却水对气缸盖的冷却效果,尤其会降低冷却水对气缸盖鼻梁区的冷却效果。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气缸盖,以提高对气缸盖的鼻梁区的冷却效果,进而提高对气缸盖的冷却效果,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缸盖,提高了对气缸盖的鼻梁区的冷却效果,进而提高了对气缸盖的冷却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缸盖,所述气缸盖的鼻梁区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水通道,所述气缸盖的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相连通的若干上水孔,所述气缸盖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上水孔
3相连通的第一冷却腔;所述气缸盖的排气侧的底部设有第二进水通道,所述气缸盖的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相连通的节水孔,所述排气侧的内部设有第二冷却腔,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的孔径不大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的孔径;所述气缸盖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相连通的出水通道。优选的,上述气缸盖中,所述出水通道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排气侧的侧端。优选的,上述气缸盖,其底座上设有七个上水孔,所述上水孔均位于所述气缸盖的进气门座和排气门座的外围。优选的,上述气缸盖中,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的孔径;所述节水孔的孔径小于所述上水孔的孔径。优选的,上述气缸盖中,用于固定所述气缸盖的排气侧的排气管的定位螺栓分别靠近所述气缸盖的顶端和底端,且所述定位螺栓分别位于所述气缸盖的排气口的对称线的两侧。基于上述提供的气缸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柴油机,其具有上述一项所述的气紅盖。本发明提供的气缸盖,其鼻梁区的底部和排气侧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二进水通道,该气缸盖的底座上设有分别与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二进水通道相连通的上水孔和节水孔,鼻梁区和排气侧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且二者分别与上水孔和节水孔相连通,该气缸盖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相连通的出水通道。上述气缸盖,使得冷却水从该气缸盖的底部分别进入鼻梁区和排气侧,流经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后汇集在出水通道,由位于气缸盖顶部的出水通道排出气缸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气缸盖中,冷却水从气缸盖的顶部排出,使得冷却水中的气体较易排出气缸盖,避免了水中的气体积聚在气缸盖的顶部,最终提高了对气缸盖的鼻梁区的冷却效果,进而提高了对气缸盖的冷却效果。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气缸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C-C向剖视图;图4为图1的B向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缸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D向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F-F向剖视图;图8为图5的E向结构示意图。上图1-8 中
出水孔11、上水孔12、进气门座13、排气门座14、串水孔15、出水通道16、进水通道17、上冷却腔18、下冷却腔19、排气口 110、定位螺栓111、节水孔21、上水孔22、进气门座23、串水孔M、排气门座25、出水通道沈、上冷却腔27、下冷却腔观、第一进水通道四、第二进水通道210、出水口 211、排气口 212、定位螺栓213。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缸盖,提高了对气缸盖的鼻梁区的冷却效果,进而提高了对气缸盖的冷却效果。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请参考附图5-8,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缸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D向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F-F向剖视图;图8为图5的E向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缸盖,其鼻梁区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水通道四,气缸盖的底座上设有与第一进水通道四相连通的若干上水孔22,气缸盖的内部设置有与上水孔22相连通的第一冷却腔;气缸盖的排气侧的底部设有第二进水通道210,气缸盖的底座上设有与第二进水通道210相连通的节水孔21,排气侧内部设有第二冷却腔,第二进水通道210的孔径不大于第一进水通道四的孔径;气缸盖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相连通的出水通道26。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气缸盖,使得冷却水从该气缸盖的底部分别进入鼻梁区和排气侧,流经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后汇集在出水通道26,由位于气缸盖顶部的出水通道沈排出气缸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气缸盖中,冷却水从气缸盖的顶部排出,使得冷却水中的气体较易排出气缸盖,避免了水中的气体积聚在气缸盖的顶部,最终提高了对气缸盖的鼻梁区的冷却效果,进而提高了对气缸盖的冷却效果。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气缸盖中,冷却水进入排气侧的第二冷却腔,还可以对油孔进行冷却,提高了冷却水对气缸盖的冷却效果。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气缸盖中,可以通过控制第一进水通道四和第二进水通道210的孔径的大小比,来分配进入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的水量。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气缸盖,该气缸盖的冷却腔为双层结构,分为上冷却腔27和下冷却腔28,上冷却腔27和下冷却腔28之间设有串水孔24,实现了冷却水从第一冷却腔的下冷却腔28进入第一冷却腔的上冷却腔27。为了便于将冷却水中的气体排出气缸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气缸盖中,出水通道沈的出水口 211位于排气侧的侧端。出水通道沈的出水口 211设在排气侧的侧端,由于出水通道沈为气缸盖的顶部,第一冷却腔内的冷却水量不小于第二冷却腔内的冷却水量,那么冷却水易于流向排气侧,气体也易流向排气侧,更加有利于气体流出气缸盖。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气缸盖,其底座上设有七个上水孔22,上水孔22均位于气缸盖的进气门座23和排气门座25的外围。增加了上水孔22的数量,加快了冷却水流入第一冷却腔,进而提高了对鼻梁区的冷却效果,最终提高了对气缸盖的冷却效果。
由于鼻梁区为受热最严重区域,排气侧相对受热较少,为了进一步提高冷却水对气缸盖和其鼻梁区的冷却效果,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气缸盖中,第二进水通道210的孔径小于第一进水通道四的孔径;节水孔21的孔径小于上水孔22的孔径。通过第一进水通道四和第二进水通道210的孔径大小不同、节水孔21和上水孔22的孔径大小不同,来调节流入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的冷却水量,进而调节冷却水对排气侧和鼻梁区的冷却效果。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气缸盖中,用于固定气缸盖的排气侧的排气管的定位螺栓213分别靠近气缸盖的顶端和底端,且定位螺栓213分别位于气缸盖的排气口 212的对称线的两侧。定位螺栓213上下交叉布置,当排气管受热膨胀时,排气管的管外径变大,那么位于排气管外侧的定位螺栓213收到的作用力增大,即定位螺栓213与排气管之间的作用力增大,使得排气管的固定更加稳定。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气缸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柴油机,其具有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气缸盖。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气缸盖,所述气缸盖的鼻梁区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水通道( ),所述气缸盖的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09)相连通的若干上水孔(22),所述气缸盖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上水孔0 相连通的第一冷却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的排气侧的底部设有第二进水通道010),所述气缸盖的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210)相连通的节水孔(21),所述排气侧的内部设有第二冷却腔,所述第二进水通道OlO)的孔径不大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09)的孔径;所述气缸盖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相连通的出水通道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通道06)的出水口(211)位于所述排气侧的侧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其底座上设有七个上水孔(22),所述上水孔0 均位于所述气缸盖的进气门座和排气门座(2 的外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210)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09)的孔径;所述节水孔的孔径小于所述上水孔0 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用于固定所述气缸盖的排气侧的排气管的定位螺栓(21 分别靠近所述气缸盖顶端和底端,且所述定位螺栓(213)分别位于所述气缸盖的排气口(212)的对称线的两侧。
6.一种柴油机,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上述权利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缸盖。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缸盖,其鼻梁区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水通道,气缸盖的底座上设有与第一进水通道相连通的若干上水孔,气缸盖的内部设置有与上水孔相连通的第一冷却腔;气缸盖的排气侧的底部设有第二进水通道,气缸盖的底座上设有与第二进水通道相连通的节水孔,排气侧的内部设有第二冷却腔,第二进水通道的孔径不大于第一进水通道的孔径;气缸盖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相连通的出水通道。上述气缸盖中,冷却水从气缸盖的顶部排出,使得冷却水中的气体较易排出气缸盖,避免了水中的气体积聚在气缸盖的顶部,最终提高了对气缸盖的鼻梁区的冷却效果,进而提高了对气缸盖的冷却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气缸盖的柴油机。
文档编号F02F1/42GK102392751SQ20111042734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9日
发明者孙少军, 范委修, 钟鲁 申请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