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动溜槽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7629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动溜槽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电解槽用风动溜槽的方向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铝电解槽的风动溜槽,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地形限制,经常需要以各种角度改变方向。如果用溜管来连接前后两条溜槽,根据氧化铝物料的安息角,两条溜槽之间需要较大的高度落差,这样配置不但空间不允许,也会造成投资的浪费。如果利用两条风动溜槽直接连接换向,风动溜槽较难制作,连接部位还容易引起堵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风动溜槽转换装置,它能够使风动溜槽以各种角度改变方向,且结构简单,使用可靠,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进料口(1),进料口(1)连接在筒体(4)的左侧,进料口(1)上有进料法兰(5),出料法兰(2)连接在筒体(4)的下口,排气法兰(3)连接在筒体(4)的上口。
进料法兰(5)有一个倾角α,进料口(1)的长度L为50mm≤L≤180mm,筒体(4)的高度H为350mm≤H≤440mm。
筒体(4)的上口为排气口,筒体(4)的下口为出料口。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流体力学和重力原理,使物料在较小的高度上从上一条风动溜槽自动落进下一条风动溜槽内,最大限度地节约了配置空间,同时物料中夹带的气体则继续上升进入排气管内,以保证输送通顺流畅。不容易堵料。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首先,制作筒体(4),筒体高度H为400mm;其次,配做出料法兰(2)和排气法兰(3),将其分别焊接在筒体(4)的上口和下口,出料法兰(2)与下一条风动溜槽进料口相匹配,排气法兰(3)与排气管相匹配;然后,制作进料口(1)和进料法兰(5),进料口(1)的长度L为150mm,进料口(1)直接焊接在筒体(4)的侧面,进料法兰(5)与上一条风动溜槽的出料口法兰配钻制作;最后,将进料法兰(5)与上一条风动溜槽连接,出料法兰(2)与下一条风动溜槽进料口连接,排气管与排气法兰(3)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铝电解槽用风动溜槽转换装置,它包括进料口(1),其特征在于进料口(1)连接在筒体(4)的左侧,进料口(1)上有进料法兰(5),出料法兰(2)连接在筒体(4)的下口,排气法兰(3)连接在筒体(4)的上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槽用风动溜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料法兰(5)有一个倾角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槽用风动溜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料口(1)的长度L为50mm≤L≤180mm,筒体(4)的高度H为350mm≤H≤44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电解槽用风动溜槽转换装置,其结构为进料口(1)连接在筒体(4)的左侧,进料口(1)上有进料法兰(5),出料法兰(2)连接在筒体(4)的下口,排气法兰(3)连接在筒体(4)的上口。它利用重力原理,使物料在较小的高度上自动落进下一条风动溜槽内,物料中夹带的气体则继续上升进入排气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配置方便、风动溜槽能够以任意角度改变方向的优点。
文档编号C25C3/00GK2892889SQ200520200749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7日
发明者余璐璐, 贺华, 颜非亚, 李金国, 郭海龙, 吴连成, 刘星桂, 邱洪俊, 刘松林, 兰涛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青铜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