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电镀铬的方法

文档序号:5293099阅读:7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塑胶电镀铬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镀方法,尤其是关于一种塑胶电镀铬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镀辂的方法一般采用铜、镍镀层打底,由于其外观漂亮,耐磨及耐腐蚀性能优良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但人们在使用上述镍底电镀铬的产品时,发现镍易使人特别是欧洲人的皮肤产生过敏。因而近几年来,对无镍电镀铬的方法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和开发。目前开发成功并得以工业化的无镍电镀铬的方法主要是采用铜锡合金镀层代替镍镀层应用在金属工件上,而且所用铜锡合金多为有氰铜锡,这种铜锡因为含有对人体剧毒和对环境污染严重的氰而逐渐被取缔。由于塑胶工件与金属工件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例如质量轻、价格便宜,因而对塑胶工件的电镀铬方法也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现有的比较成熟的无氰无镍塑胶电镀铬的方法主要包括对塑胶基底进行镀铜、镀铜锡合金、一级水洗、镀钯、二级水洗和电镀络。所述镀铜包括化学镀铜、焦磷酸盐镀铜和硫酸盐镀铜。镀铜的目的是为了使塑胶基底具有导电性,能够进行后续的镀铜锡合金、镀钯和电镀络。所述镀铜锡合金一般为电镀焦磷酸铜锡合金。每个工序之后都要进行水洗,只有水洗干净之后工件方才进入下一个工序,水洗的目的是为了将工件表面附着的杂质如镀液冲洗干净,以免影响下一道工序。所述活化一般为酸活化。所述水洗分别进行至少一次以上,至将工件洗干净为止,一般各级水洗均包括2-4次水洗。上述涉及的水洗步骤均为用常温(15-25°C)水洗。具体的,该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骤除油—水洗—粗化—水洗—中和—水洗—钯活化4水洗—解胶—水洗—化学镀铜—水洗—焦磷酸盐镀铜—水洗—硫酸盐镀铜—水洗—镀铜锡合金—水洗—酸活化—水洗—镀钯—水洗—镀铬—回收—水洗—烘干。虽然上述方法能够获得无氰无镍铜锡合金电镀铬塑胶产品。但由于镀层结合力差,导致产品合格率低,一般合格率低于20%,其余80%为铜锡镀层、钯镀层和三价铬镀层之间起泡、起皮的不合格产品,因而该方法目前还无法得到广泛应用。另外,由于镀铜锡合金获得的产品表面会出现针孔等影响表面外观的现象。为此,一般在电镀时釆用机械搅拌(即阴极移动及镀液强制循环)和净化的压縮空气搅拌的方式,以提高电镀产品的表面光亮度,减少表面针孔的数量。所述机械搅拌也就是使用摇摆设备使镀件上下摆动,从而减少因析氢而引起的针孔现象。但是用此方法由于摇摆摆动幅度小,速度比较缓慢,因此电镀时镀件表面产生了大量的氢气不能及时地带出,以至镀件表面还有大量的针孔。另外,使用净化的压縮空气搅拌的方式获得的镀层粗糙,甚至无法获得镀层。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塑胶电镀铬的方法获得的塑胶电镀铬产品合格率低的缺点,提供一种产品合格率高的塑胶电镀络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塑胶电镀辂的方法包括对导电塑胶基底进行镀铜锡合金、一级水洗、镀钯、二级水洗和镀铬,所述一级水洗和二级水洗均包括至少一次水洗操作,其中,至少一次所述水洗操作的温度为不低于3(TC。本发明提供的塑胶电镀铬的方法由于采用至少一次水洗操作为温度不低于3(TC的热水洗操作,因而能够有效提高镀层的结合力,有效防止铜锡镀层、钯镀层和三价络镀层之间起泡、起皮现象。另外,通过使用惰性气体搅拌的方式,还可减少产品表面的针孔现象,使产品合格率提高至高达95%。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尽管在上述一级水洗和二级水洗工序中只要至少一次水洗操作的温度不低于3(TC即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但优选情况下,所述一级水洗和二级水洗工序各包括至少一次在温度不低于3(TC下的水洗操作。为方便起见,以下将在温度不低于3(TC下的水洗操作简称为"热水洗",将现有技术中用15-25。C常温水洗涤的操作简称为"凉水洗",将"热水洗"和"凉水洗"统称为水洗。由于塑胶工件在高于75"C的热水中放置超过1分钟时间即可能引起工件的变形,因此,本发明所述热水洗的温度优选为45-75°C,进一步优选热水洗的温度为55-70°C。所述温度均指洗涤水的温度。每次热水洗和凉水洗的温度可以分别相同或不同。所述一级水洗和二级水洗各自可以包括至少一次热水洗和/或至少一次凉水洗。为降低能耗,优选只包括l-2次热水洗,每次所述热水洗的时间优选不低于0.5分钟,进一步优选为1-2分钟,这样既可以达到提高镀层结合力的目的,又能有效节约热源、水源或提高生产效率。对凉水洗的次数和时间没有特别限定,只要能够有效将镀件上的杂质如镀液洗涤干净即可。对所述热水洗和凉水洗的顺序没有特别要求,可以先凉水洗,然后再热水洗;也可以先热水洗,再凉水洗;还可以凉水洗和热水洗依次交叉进行。所述热水洗和凉水洗的方式可以是淋洗、浸泡或者其它本领域公知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当所述热水洗和/或凉水洗的方式为淋洗时,淋洗所用热水和/或凉水的量可以为导电塑胶基底体积的2-50倍。当所述热水洗和/或凉水洗的方式为浸泡时,浸泡所用热水和/或凉水的量使导电塑胶基底完全浸泡在热水和/或凉水中。凉水洗的具体操作己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热水洗的操作与凉水洗的操作可以相同,不同的是洗涤水的温度不同。所述导电塑胶为表面具有导电金属层的塑胶材料,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获得,例如,可以通过使塑胶表面形成一层导电金属层如铜镀层,使塑胶基底具有导电性。所述导电金属层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形成,例如,当所述导电金属层为铜镀层时,所述铜镀层可以通过对塑胶材料进行化学镀铜、焦磷酸盐镀铜和硫酸盐镀铜获得,所述铜镀层的厚度为5-20微米。一般说来,所述化学镀铜的方法为将基体材料(如ABS)浸在镀液中并添加还原剂,利用还原剂将镀液中金属盐的金属离子还原为单质状态并沉积在基体材料表面。所述化学镀铜的方法及条件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所述化学镀铜的镀液可以为氯化铜、硫酸铜或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盐的水溶液,所述镀液中铜离子的浓度为0.01-0.08摩尔/升,优选为0.04-0.06摩尔/升。所述镀液中还可以含有还原剂,所述还原剂可以选自甲醛、二甲基胺硼烷、次磷酸盐、硼烷和糖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甲醛,所述镀液中还原剂的浓度为15-40克/升,优选为10-35克/升。所述镀液中还可以含有络合剂,所述络合剂可以选自酒石酸钾钠、EDTA二钠、柠檬酸和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镀液中络合剂的浓度为5-40克/升,优选为10-30克/升;镀液的pH值一般为11-13.5。由于塑料的耐热性能一般比较差,因此为了防止塑料变形,所述镀液温度通常为20-6(TC,化学镀铜的时间通常为5-20分钟,得到的化学镀铜层的厚度一般为0.1-0.5微米,优选为0.2-0.3微米。所述焦磷酸盐镀铜表示电镀焦磷酸铜,所述电镀焦磷酸铜的方法及条件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所述电镀焦磷酸铜的镀液可以为含有焦磷酸铜、焦酸钾和柠檬酸的水溶液,其中所述焦磷酸铜的含量为40-60克/升,焦磷酸钾的含量为220-300克/升,柠檬酸的含量为15-30克/升,镀液的pH值为8-9。所述硫酸盐镀铜表示电镀硫酸铜,所述电镀硫酸铜的方法及条件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所述镀液可以为含有硫酸铜、硫酸和氯离子的水溶液,其中硫酸铜的含量为180-220克/升、硫酸的含量为50-80克/升、氯离子的含量为70-100ppm。在使塑胶表面形成一层导电金属层之前,优选还包括对塑胶材料进行预处理的步骤。所述对塑胶材料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和条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一般来说,所述预处理的方法包括除油、粗化以及钯活化的步骤。除油是用除油液擦洗塑胶材料表面,以除去塑胶材料上的油迹等污垢,从而有利于塑胶材料表面的均匀粗化,并延长随后粗化步骤中所用粗化液的使用寿命。所述除油液的种类和用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为了不使塑胶材料发生变形,所述除油温度为40-80。C,优选为50-7(TC;除油的时间一般为3-15分钟,优选为5-10分钟。粗化的目的是为了使塑胶材料表面引入亲水基团使其具有亲水性,并使塑胶材料表面形成微孔状以保证对塑胶材料进行胶体钯活化时塑胶材料对活化剂的吸附能力从而保证镀层的附着力。所述粗化的方法及条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将塑胶材料浸入温度为50-8(TC的粗化液中粗化2-20分钟,所述粗化液可采用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粗化液,例如该粗化液为含有铬酐、硫酸和润湿剂的水溶液,所述铬酐的含量为200-500克/升,硫酸的含量为200-500克/升,润湿剂的含量为0.1-l克/升,所述润湿剂为OP乳化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Tween8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粗化液的温度为50-8(TC,优选为60-7(TC,粗化时间为5-20分钟,优选为8-15分钟。优选情况下,所述粗化还包括粗化后的中和步骤。中和的作用是为了去除塑胶材料表面残留的铬酸溶液,以延长随后使用的活化液的使用寿命。所述中和可以釆用各种酸溶液进行,本发明优选用盐酸进行中和,所述盐酸的pH值为0.5-2.5,中和时间为l-6分钟,中和温度优选为室温。所述钯活化是为了使经过粗化后呈微孔状的塑胶材料表面能够均匀吸附活化剂胶体,为随后的化学镀铜提供催化载体。所述钯活化包括预浸、胶体钯活化和解胶的步骤,优选将预浸和胶体钯活化过程合并完成。所述预浸是将塑胶材料浸入预浸液中,所述预浸液能除去塑胶材料上的部分杂质,对活化液起到缓冲作用,并防止活化液中的盐酸被稀释以及在活化后塑胶材料表面的胶体直接和塑胶材料表面的中性水接触而导致的破坏性水解。所述预浸液的种类和含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如,所述预浸液一般为锡盐与盐酸的混合水溶液,所述锡盐一般为氯化亚锡和/或硫酸亚锡;所述预浸液中锡盐的浓度为100-300克/升,优选为150-250克/升;盐酸的浓度为20-100毫升/升,优选为30-70毫升/升,预浸的时间为l-6分钟,优选为2-4分钟,预浸温度优选为室温。所述胶体钯活化是将预浸后的塑胶材料直接浸入活化液中,所述活化液通常为钯活化剂、盐酸和预浸盐的混合溶液。所述活化液中氯化钯的含量为5-25克/升,优选为7-18克/升;盐酸的浓度为30-80毫升/升,优选为40-60毫升/升,锡盐的含量为100-300克/升,优选为150-250克/升。活化液的温度为30-50°C,优选为35-45。C,活化时间为1-10分钟,优选为3-8分钟。所述钯活化剂为氯化钯和/或二氯二铵钯,所述预浸盐为二氯化锡和/或硫酸亚锡。吸附在塑胶材料表面的胶体的核心为金属钯、外围为二价锡的粒子团。在水洗时,很容易使二价锡水解成胶状,把钯严实地裹在里面而使钯的催化作用无法体现。因此,所述解胶的目的是为了去除胶团表面残留的预浸盐两价锡,使活化剂钯暴露出来成为化学镀铜的催化活性点。所述解胶的方法和条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所述解胶溶液一般为盐酸水溶液,浓度50-200毫升/升,优选为80-150毫升/升,解胶时间通常为l-5分钟,优选为1-3分钟,解胶温度为30-5(TC,优选为35-45°C。所述塑胶材料可以为各种可进行电镀或化学镀的塑料材料,例如可以是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ABS)、聚碳酸酯(PC)、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与聚碳酸酯(ABS+PC)的复合材料、尼龙和聚丙烯(PP)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本发明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的塑胶电镀络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如下除油—凉水洗—粗化—凉水洗—中和—凉水洗—钯活化—凉水洗—解胶—凉水洗—化学镀铜—凉水洗—焦磷酸盐镀铜—凉水洗—硫酸盐镀铜—凉水洗—镀铜锡合金—凉水洗—热水洗—凉水洗—酸活化—凉水洗—镀钯—凉水洗—热水洗—凉水洗—镀铬—回收—凉水洗—烘干。上述工艺流程的各个术语采用本领域通用的含义,各工序的操作顺序和具体操作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不同的是在镀铜锡合金工序后以及镀钯工序后的水洗工序中增加了热水洗步骤。例如,所述镀铜锡合金表示电镀磷酸盐铜锡合金,所述电镀焦磷酸铜锡合金的方法和条件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所述镀液可以为含有焦磷酸铜、焦磷酸锡、焦磷酸钾和对苯二酚的水溶液,其中焦磷酸铜的含量为2-4.5克/升、焦磷酸锡的含量为20-40克/升、焦磷酸钾的含量为250-400克/升、对苯二酚的含量为0.05-0.3克/升。所述镀钯为电镀钯,所述电镀钯的方法和条件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镀液可以为含有二氯二氨钯溶液、氯化铵和氨水的混合水溶液;所述镀液中钯离子浓度为0.015-0.03摩尔/升,优选为0.02-0.03摩尔/升,所述镀液的pH值为6-9,优选为7-8。所述电镀铬可以是电镀三价铬或六价络。所述镀铬表示电镀三价铬,所述电镀三价铬的方法及条件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所述镀液可以为氯化铬、硫酸铬、甲酸铬或氟化铬中的一种或几种铬盐的水溶液,优选为氯化铬水溶液。所述镀液中铬离子的浓度为15-30克/升,优选为20-25克/升。镀液的pH值为2.0-3.5,优选为2.5-3.0,镀液的温度为20-5(TC,优选为25-40°C,电镀的时间为l-8分钟,优选为3-6分钟。电镀六价铬,所述镀液一般含有铬酐和浓硫酸,所述铬酐的含量为150-300克/升,优选为175-250克/升,所述浓硫酸的含量为l-3毫升/升,优选为1.5-2.5毫升/升。所述镀液的温度为25-5(TC,优选为30-45。C;电镀时间为3-15分钟,优选为5-12分钟。与现有技术一样,所述化学镀铜、焦磷酸盐镀铜、硫酸盐镀铜和镀铜锡合金在搅拌条件下进行,所述搅拌可以是机械搅拌和/或净化的压縮空气搅拌。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由于镀铜锡合金所用镀液为焦磷酸盐铜锡合金镀液,空气中含有的氧气,会使阳极上的锡发生氧化反应而生成氧化锡,在碱性条件下再与铜离子反应产生铜粉沉淀和四价锡离子,从而导致镀液不稳定和难以维护;另外无镍无氰白铜镀液是微碱性的,对于镀液酸碱度的变化很敏感,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当使用空气搅拌方式进行搅拌时,获得的镀层可能很粗糙,甚至可能无法进行电镀而得不到镀层。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中,所述镀铜锡合金时的搅拌为惰性气体搅拌。所述惰性气体可以是各种不与镀液和镀件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电镀效果的气体,如氮气、元素周期表中第零主族元素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元素周期表中第零主族元素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氪气和氙气。由于氮气原料易得且价格便宜,因此本发明优选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尽管少量的惰性气体即可获得比机械搅拌和空气搅拌更好的电镀效果,但优选情况下,为了完全消除电镀产品的表面针孔现象,所述惰性气体的流量为相对于每升电镀液为0.1-0.5立方分米/秒,优选为0.1-0.3立方分米/秒。所述惰性气体搅拌的装置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空气搅拌装置,不同的是将净化空气换成惰性气体。例如,可以通过在电镀槽内的底部水平安装一条气管,并在气管上开设气孔来实现。为了获得均匀的搅拌效果,所述气孔优选等间距分布,例如,每隔5-10厘米设置一个气孔,气孔的大小使惰性气体流量为相对于每升电镀液为0.1-0.5立方分米/秒。所述烘干表示将水洗后的镀铬塑料工件除水、烘干,使镀层固化。烘干的温度可以为60-80°C,烘干的时间可以为30-60分钟。下面的实施例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塑胶电镀铬的方法。将768个经过除油、粗化、钯活化、解胶并洗涤后的长1厘米、宽1厘米、厚0.3厘米的ABS塑胶工件分别依次进行下述操作化学镀铜—凉水洗4焦磷酸盐镀铜—凉水洗—硫酸盐镀铜—凉水洗—镀铜锡合金—凉水洗—热水洗—凉水洗—酸活化—凉水洗—镀钯—凉水洗—热水洗—凉水洗—镀铬一凉水洗—烘干。其中,凉水洗的温度为20°C,热水洗的温度为70°C,凉水洗采用淋洗的方式,淋洗所用凉水的量为200毫升,淋洗的速度使淋洗液中无相应镀液离子被检出;热水洗采用浸泡的方式,浸泡用热水的量为IOO毫升,浸泡的时间均为1.5分钟。化学镀铜、焦磷酸盐镀铜、硫酸盐镀铜、镀铜锡合金、镀钯和镀铬均在含有IOOO升电镀液的1500升的电镀槽中进行。化学镀铜的镀液含有硫酸铜、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氢氧化钠、甲醛的水溶液,其中硫酸铜的含量为6克/升,EDTA的含量为20克/升,氢氧化钠的含量为15克/升,甲醛的含量为20毫升/升,镀液的pH值为12;化学镀铜的时间为5分钟;所述电镀焦磷酸铜的镀液为含有焦磷酸铜、焦酸钾和柠檬酸的水溶液,其中所述焦磷酸铜的含量为50克/升,焦磷酸钾的含量为260克/升,拧檬酸的含量为20克/升,镀液的pH值为9;电镀时电流的大小为50安培,电镀时间为5分钟;所述硫酸盐镀铜的镀液为含有硫酸铜、硫酸和氯离子的水溶液,其中硫酸铜的含量为200克/升、硫酸的含量为60克/升、氯离子的含量为80ppm,电镀时直流电流的大小为150安培,电镀时间为15分钟。所述镀铜锡合金的镀液为含有焦磷酸铜、焦磷酸锡、焦磷酸钾和对苯二酚的水溶液,其中焦磷酸铜的含量为4克/升、焦磷酸锡的含量为30克/升、焦磷酸钾的含量为300克/升、对苯二酚的含量为0.10克/升,电镀时电流的大小为100安培,电镀时间为25分钟,氮气搅拌,氮气的流量为0.3立方米/秒;镀钯的条件包括镀液为含有二氯二氨钯溶液、氯化铵和氨水的混合水溶液;所述镀液中钯离子浓度为0.025摩尔/升,所述镀液的pH值为7-8,电镀的直流电流大小为50安培,电镀时间为90秒;所述镀铬的镀液为氯化络水溶液,其中铬离子的浓度为20克/升,镀液的pH值为2.5,镀液的温度为30°C,电镀的直流电流大小为1800安培,电镀时间为45秒。得到768个电镀铬的ABS塑胶工件。对比例1该对比例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塑胶电镀铬的方法。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768个电镀铬的ABS塑胶工件,不同的是,其中的热水洗全部由2(TC的凉水洗代替。对比例2该对比例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塑胶电镀铬的方法。按照对比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768个电镀铬的ABS塑胶工件,不同的是,其中的氮气搅拌采用相同流量的净化压縮空气搅拌代替。实施例2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塑胶电镀铬的方法。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768个电镀铬的ABS塑胶工件,不同的是,其中的氮气搅拌采用相同流量的净化压縮空气搅拌代替。实施例3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塑胶电镀铬的方法。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768个电镀铬的ABS塑胶工件,不同的是,热水洗的温度为75'C,热水洗的时间为0.5分钟。实施例4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塑胶电镀铬的方法。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768个电镀铬的ABS塑胶工件,不同的是,热水洗的温度为5(TC,热水洗的时间为1.5分钟。实施例5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768个电镀络的ABS塑胶工件,不同的是,镀钯前的热水洗改为凉水洗。实施例6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768个电镀铬的ABS塑胶工件,不同的是,镀铬前的热水洗改为凉水洗。实施例7-12下述实施例用于说明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塑胶电镀铬方法获得的电镀铬塑胶工件的镀层性能。按照下述方法对由上述实施例1-6获得的ABS塑胶工件分别进行镀层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1、针孔用放大倍率为200倍的显微镜观察由上述实施例1-6获得的ABS塑胶工件表面是否有针孔出现。2、结合力测试用锋利刀片(刀锋角度为15°30°)在测试样品表面划10X10个1毫米X1毫米的小网格,每一条划线深及塑胶基底的表层;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用粘附力为400克/平方米的3M600胶带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90°)迅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进行3次相同测试,以最后一次测试的结果为判定标准;然后根据下述标准对测试结果进行判定-5B—划线边缘光滑,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均无镀膜脱落;4B—在划线的交叉点处有小片的镀膜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小于5%;3B及以下一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小片的镀膜脱落,且脱落总面积不小于5。%。其中结合力^4B且没有针孔的工件视为合格工件,对于同时出现针孔和结合力〈4B的工件视为一个不合格工件。合格工件占总加工工件的百分比即为工件合格率。对比例3-4按照实施例7-12所述的方法对由上述对比例1-2获得的ABS塑胶工件进行镀层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表l所示。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5</column></row><table>从上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塑胶电镀铬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铜锡镀层、钯镀层和三价铬镀层之间起泡、起皮现象,大大提高镀层的结合力,从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并且通过控制热水洗的温度和时间还可使产品合格率提高至95%。另外,采用惰性气体搅拌可以有效解决镀件表面针孔现象。权利要求1、一种塑胶电镀铬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导电塑胶基底进行镀铜锡合金、一级水洗、镀钯、二级水洗和镀铬,所述一级水洗和二级水洗均包括至少一次水洗操作,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次所述水洗操作为温度不低于30℃的热水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热水洗的温度为45-75。C。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级水洗和二级水洗均包括l-2次热水洗。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每次热水洗的时间不低于0.5分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热水洗和/或凉水洗的方式为淋洗,淋洗所用热水和/或凉水的量为导电塑胶基底体积的2-50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热水洗和/或凉水洗的方式为浸泡,浸泡所用热水和/或凉水的量使导电塑胶基底完全浸泡在热水和/或凉水中。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级水洗和二级水洗均包括至少一次凉水洗操作,所述凉水洗的温度为10-25°C。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导电塑胶为表面具有导电金属层的塑胶材料。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导电金属层为铜镀层,所述塑胶材料为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聚碳酸酯、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与聚碳酸酯的复合材料、尼龙和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铜镀层通过对塑胶材料进行化学镀铜、焦磷酸盐镀铜和硫酸盐镀铜获得,所述化学镀铜、焦磷酸盐镀铜和硫酸盐镀铜的条件使铜镀层的厚度为5-20微米。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镀铜锡合金在搅拌条件下进行,所述搅拌为惰性气体搅拌;所述镀钯的条件包括电流密度0.3-1.5安培/平方分米,电镀时间0.5-5分钟;所述镀铬的条件包括电流密度10-20安培/平方分米,电镀时间为0.5-3分钟。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元素周期表中第零主族元素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惰性气体的流量为相对于每升镀液为0.1-0.5立方分米/秒。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的塑胶电镀铬的方法包括对导电塑胶基底进行镀铜锡合金、一级水洗、镀钯、二级水洗和镀铬,所述一级水洗和二级水洗均包括至少一次水洗操作,其中,至少一次所述水洗操作的温度为不低于30℃。本发明提供的塑胶电镀铬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镀层的结合力,有效防止铜锡镀层、钯镀层和三价铬镀层之间起泡、起皮现象,还能有效的减少镀层表面的针孔现象,使产品合格率提高至高达95%。文档编号C25D5/54GK101289757SQ200710090199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申请日期2007年4月16日优先权日2007年4月16日发明者刘青松,林洪辉,江向荣,陈永阳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