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冷却铜导电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73801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部冷却铜导电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内部冷却铜导电辊技术领域[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极箔生产线上导电辊,特别是一种内部冷却铜导电辊。
背景技术
[0002]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已成为目前国内工业发展的主流。我国工业正逐步向集约型、节能减排、低碳的方向发展。新能源行业发展创造铝电解电容器新的需求,电极箔作为铝电解电容器的阳极材料,需求量不断增加。电极箔生产过程主要包括腐蚀过程和化成(赋能)过程。在化成工艺生产过程中,箔的加电方式一般使用铜导电辊导电,现有的电容器电极箔生产用导电辊冷却一般以自然冷却为主,或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外部水喷淋方式冷却。这样,在中高压大电流到2000A时,就使箔接触导电辊的一面仍然具有很高的温度,不能将热量及时散发,这就影响箔的生产质量,易产生废品,增加成本。科研单位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在不断地探索、研究,希望改进现有技术,以提高电极箔成品质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着尚未克服的技术难题。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内部冷却铜导电辊,通过导电辊内部解决箔冷却问题,提高冷却效果,保证成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辊筒、传动轴,所述辊筒内部为空腔II,传动轴穿过辊筒,传动轴两端也分别加工成空腔1、空腔III,空腔1、空腔III末端部分四周均设有孔槽,孔槽与空腔II相通,空腔II内部充满冷却水。[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原理是:冷却水由传动轴一端进入空腔I,并通过孔槽进入辊筒内部空腔II,再经孔槽进入空腔II,最后由传动轴另一端流出,导电辊内部充满冷却水。该导电辊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由于导电辊内部通冷却水,提高了冷却效果,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0006]有益效果:该导电棍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由于导电棍内部通冷却水,提高了冷却效果,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0007]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08]图中是内部冷却铜导电辊结构示意图。[0009]在图中,I传动轴、2空腔111、3孔槽、4辊筒、5冷却水、6空腔11、7空腔I。
具体实施方式
[0010]该导电辊包括辊筒4和传动轴1,所述辊筒内部为空腔116,传动轴I穿过辊筒4,传动轴I两端也分别加工成空腔17和空腔1112,空腔17和空腔III2末端部分四周均设有孔槽3,孔槽3与空腔116相通,空腔116内部充满冷却水5。冷却水5由传动轴I 一端进入空腔17,并通过孔槽3进入辊筒4内部空腔116,再经孔槽3进入空腔1112,最后由传动轴I另一端流出,导电棍内部充满冷却水5。该导电棍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由于导电棍内部通冷却水5,提高了冷却效果,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权利要求1.内部冷却铜导电辊,包括辊筒、传动轴,其特征是:所述辊筒内部为空腔II,传动轴穿过辊筒,传动轴两端也分别加工成空腔1、空腔III,空腔1、空腔III末端部分四周均设有孔槽,孔槽与空腔II相通,空腔II内部充满冷却水。
专利摘要内部冷却铜导电辊,涉及一种电极箔生产线上导电辊,包括辊筒、传动轴,所述辊筒内部为空腔II,传动轴穿过辊筒,传动轴两端也分别加工成空腔I、空腔III,空腔I、空腔III末端部分四周均设有孔槽,孔槽与空腔II相通,空腔II内部充满冷却水。该导电辊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由于导电辊内部通冷却水,提高了冷却效果,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文档编号C25F7/00GK202954128SQ201220698750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日
发明者夏拥龙, 陈建军, 张漾菲 申请人:江苏荣生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