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极氧化装置及铝型材电解着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8040发布日期:2018-08-04 15:03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型材着色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阳极氧化装置及采用该阳极氧化装置的铝型材电解着色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铝型材外观单一,在潮湿大气中容易腐蚀,很难满足建筑材料高装饰性和强耐候性的要求。为提高装饰效果、增强抗腐蚀性及延长使用寿命,铝型材一般都要进行表面处理。

目前,铝型材着色处理一般采用预处理→阳极氧化→电解着色的工艺流程,其中,在阳极氧化处理后、型材进入电解着色槽之前,需要对型材进行多级水洗,以保证后续电解着色的均匀性。但生产中发现,在第一级喷淋水洗时,由于水洗水的酸性较大,容易在阳极氧化后的型材上产生流痕和滴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阳极氧化装置及采用该阳极氧化装置的铝型材电解着色系统,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阳极氧化装置,包括氧化单元以及布置于所述氧化单元之后的水洗单元,所述水洗单元包括三级氧化后水洗槽,其中,第一级氧化后水洗槽为用于对型材进行浸渍水洗的浸渍槽,第二级氧化后水洗槽与第三级氧化后水洗槽中均安设有用于对型材进行喷淋水洗的喷淋机构。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氧化单元包括成排且顺次布置的多级氧化槽。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氧化槽的数量为5个,所述氧化单元还包括氧化溢流槽,所述氧化溢流槽布置于第三级氧化槽与第四级氧化槽之间,各所述氧化槽均与所述氧化溢流槽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铝型材电解着色系统,包括成排且顺次布置的前处理装置、阳极氧化装置、电解着色槽和封孔槽,所述阳极氧化装置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阳极氧化装置。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电解着色槽通过加药管连接有加药罐,所述加药管上设有供给泵,所述加药罐内设有搅拌器和加热装置。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加药管上旁接有一洗涤管且洗涤管旁接点靠近所述加药管的出口端设置,所述洗涤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加药罐连接,所述加药管与所述洗涤管上均设有控制阀,其中,所述加药管上的控制阀位于洗涤管旁接点与所述电解着色槽之间。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封孔槽的远离所述电解着色槽的一侧沿型材运行方向依次布置有一汤洗槽和一水洗槽。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前处理装置包括沿型材运行方向顺次布置的脱脂槽、碱蚀槽和中和槽,所述脱脂槽与所述碱蚀槽之间以及所述碱蚀槽与所述中和槽之间均布置有至少一级水洗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一级浸渍水洗和两级喷淋水洗依次结合的水洗工艺对阳极氧化后的型材进行水洗,可以避免喷淋酸性较大的第一级水洗水时在阳极氧化后的型材上产生流痕和滴痕;而后两级喷淋水洗可以保证较好的水洗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型材电解着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阳极氧化装置4,包括氧化单元以及布置于所述氧化单元之后的水洗单元,所述水洗单元包括三级氧化后水洗槽43,其中,第一级氧化后水洗槽43为用于对型材进行浸渍水洗的浸渍槽,第二级氧化后水洗槽43与第三级氧化后水洗槽43中均安设有用于对型材进行喷淋水洗的喷淋机构。

其中,优选地,

第一级氧化后水洗槽43中,水洗水的pH值在1.0~1.5范围内,水温为10~26℃,水洗方法为浸渍1~3min;

第二级氧化后水洗槽43中,水洗水的pH值在3.0~4.0范围内,水温为10~26℃,水洗方法为淋洗1~3min;

第三级氧化后水洗槽43中,水洗水的pH值在4.0~5.0范围内,水温为10~26℃,水洗方法为淋洗1~3min。

本实施例中,采用阳极氧化后三级水洗,且对三级水洗的水洗水pH值进行严格控制,三级水洗采用pH值逐渐增大的pH梯度,可达到较好的水洗效果,同时,可保证氧化膜的活性,从而保证后续着色处理的均匀性。在上述三级水洗工艺中,第一级氧化后水洗槽43和第二级氧化后水洗槽43内均优选为采用工业水,第三级氧化后水洗槽43内则优选为采用纯水。

本实施例中,采用一级浸渍水洗和两级喷淋水洗依次结合的水洗工艺,可以避免喷淋酸性较大的第一级水洗水时在阳极氧化后的型材上产生流痕和滴痕;而后两级喷淋水洗可以保证较好的水洗效果。

上述第二级氧化后水洗槽43与第三级氧化后水洗槽43中安装的喷淋机构是本领域常规技术,其具体结构此处从略。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所述氧化单元包括成排且顺次布置的多级氧化槽41。本实施例中,采用多级氧化槽41对型材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一方面,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型材阳极氧化处理的次数,从而丰富本阳极氧化装置4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型材经过多次阳极氧化处理后,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单次阳极氧化工艺,可有效地增加阳极氧化膜的厚度以及均匀性,从而可显著改善铝型材的耐蚀性能、提高铝型材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以及提高后续着色处理的着色均匀性。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所述氧化槽41的数量为5个。所述氧化单元还包括氧化溢流槽42,所述氧化溢流槽42布置于第三级氧化槽41与第四级氧化槽41之间,各所述氧化槽41均与所述氧化溢流槽42连接。

实施例二

如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铝型材电解着色系统,包括成排且顺次布置的前处理装置、阳极氧化装置4、电解着色槽5和封孔槽6,其中,所述阳极氧化装置4优选为采用上述实施例一所提供的阳极氧化装置4。

优选地,所述电解着色槽5配置有加药罐,在电解着色槽5开槽以及运行过程中可向该电解着色槽5中添加着色液。所述加药罐的容积优选为在1~2m3范围内,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选用容积为1~1.2m3的加药罐,进一步优选为采用容积为1m3的加药罐,便于着色液的配制控制。

该加药罐配置有搅拌器、加热装置和供给泵,其中,搅拌器用于使加入的纯水与药品混合,促使药品溶解;加热装置用于对加药罐内的溶液进行加热;供给泵则用于将该加药罐内的着色液引入至电解着色槽5中;该加药罐的材质以不锈钢为佳。即:所述电解着色槽5通过加药管连接有加药罐,所述加药管上设有供给泵,所述加药罐内设有搅拌器和加热装置。

具体地,上述电解着色槽5的开槽方法包括:

步骤一,向所述加药罐内加入纯水,纯水加入量保证能够溶解单次加入的药品,并加热至42~48℃,较佳的实施例为控制在45℃;

步骤二,向所述加药罐内依次加入硼酸和硫酸镍,其中,硼酸的加入量为49~51kg,硫酸镍的加入量为212~216kg;进一步优选地,每配制1m3的着色液,加入硼酸50kg,加入硫酸镍215kg;

步骤三,保持所述加药罐内溶液温度在42~48℃,待药品溶解完全后停止搅拌,将所述加药罐内的溶液引入至所述电解着色槽5内;

步骤四,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三;其中,待硫酸镍加入总量达到设定加入总量后,步骤二中,硼酸加入量为73~76kg,即每配制1m3的着色液,加入硼酸73~76kg,优选为75kg/m3着色液;

步骤五,加完所有药品后,用纯水洗涤所述加药罐,并将洗涤液引入至所述电解着色槽5内,使得电解着色槽5与加药罐之间所连接的加药管内填充的为纯水,保证下次加药时的着色液加入量的控制精度;

步骤六,向所述电解着色槽5内加入纯水调节液位、槽液浓度及pH值;具体包括,向着色槽内加纯水调节液位,使得槽液循环;通过测定槽液浓度和pH值,实时调节槽液的浓度及pH值。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运行过程中,当所述电解着色槽5内的硫酸镍和硼酸的浓度降低至设定范围以外时,向所述电解着色槽5内补充着色液,补充着色液的方法包括:

S1,向所述加药罐内引入槽液,槽液加入量保证能够溶解单次加入的药品,并加热至42~48℃;

S2,向所述加药罐内依次加入硼酸和硫酸镍,其中,药品加入量满足每立方米着色液中硼酸含量≦50kg、硫酸镍含量≦25kg;

S3,保持所述加药罐内溶液温度在42~48℃,待药品溶解完全后停止搅拌,将所述加药罐内的溶液引入至所述电解着色槽5的溢流槽51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槽液对药品进行稀释,有利于保证补充的着色液与槽液的参数的一致性,从而避免对电解着色槽5中的槽液的工作稳定性的冲击。进一步优选地,在上述S3过程中,待药品溶解完全后停止搅拌,随后通过供给泵将配制的着色液循环引流至该加药罐内,并对加药罐内的着色液加温至42~48℃后,再引入至所述电解着色槽5的溢流槽51内,以便对加药罐与电解着色槽5之间的加药管进行洗涤,保证向电解着色槽5内加入的着色液的温度为目标温度,避免加药管内残留的液体对着色液的混合冷却效果。从而,易于理解地,在该加药管上旁接有一洗涤管,该洗涤管的旁接点靠近该加药管的出口端设置,且该洗涤管的另一端与加药罐连接,该加药管与洗涤管上均设有控制阀,其中,加药管上的控制阀位于洗涤管旁接点与电解着色槽5之间。

一般地,上述电解着色槽5采用槽液循环的方式,保证槽液各参数均匀,其中,电解着色槽5配置有溢流槽51,这是本领域常规技术,此处结构从略。优选地,槽液循环管路上设有换热装置,实现对循环槽液的温度自动控制,保证槽液的温度稳定,从而利于实现均匀着色的目的。进一步优选地,由于硼酸的溶解性较差,即使在停产等状况下,也需保持对槽液的循环保温操作,避免硼酸结晶;在出现硼酸结晶现象时,优选为在电解着色槽5内设置加热器,以促使结晶的硼酸溶解。

接续上述铝型材电解着色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述前处理装置包括沿型材运行方向顺次布置的脱脂槽1、碱蚀槽2和中和槽3,所述脱脂槽1与所述碱蚀槽2之间以及所述碱蚀槽2与所述中和槽3之间均布置有至少一级水洗槽9。

本实施例中,各工艺槽之后(即与相邻的后工序工艺槽之间)均布置有水洗槽9,其中,作为优选,脱脂槽1之后布置一级水洗槽9,碱蚀槽2之后布置两级水洗槽9,中和槽3之后布置两级水洗槽9,电解着色槽5之后布置两级水洗槽9,封孔槽6之后依次布置一汤洗槽10和一水洗槽9。

另外,如图1,前处理装置远离阳极氧化装置4的一侧形成有上线通道8,封孔槽6的远离电解着色槽5的一侧形成有下线通道7,于上线通道8与下线通道7之间布置有上排架11和下排架12,其中,上排架11布置于上线通道8旁,下排架12布置于下线通道7旁。该上排架11与下排架12排列构成一上下料区,该上下料区与上述的着色处理线之间可通过维修通道分隔。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铝型材电解着色系统,采用上述结构,具有布局合理、结构紧凑、易于生产管理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