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膜材料印刷防氧化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4071发布日期:2018-06-05 19:1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镀膜材料防氧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镀膜材料印刷防氧化工艺。



背景技术:

镀膜材料一般是加热靶材使表面组分以原子团或离子形式被蒸发出来,并且沉降在基片表面,通过成膜过程(散点-岛状结构-迷走结构-层状生长)形成薄膜。通过镀膜,可以提高材料的性能。但是镀膜材料通常比较脆弱,容易受到环境中酸碱以及氧化物质的破坏,造成镀膜材料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镀膜材料印刷防氧化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镀膜材料印刷防氧化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1:清洗,将镀膜材料浸没在含有清洗剂的清洗池中进行清洗,清洗温度70~80℃,清洗时间2~4分钟,清洗剂清洗结束后使用清水冲洗干净,并通过纳米喷涂的方式在镀膜材料的印刷面上喷涂一层厚度为0.01~0.03um抗氧化层吸附剂,干燥后备用;

S2:电泳沉积抗氧化层,将镀膜材料浸没在电泳液中进行覆膜,使得镀膜材料的印刷面覆上一层厚度为0.03~0.05um的抗氧化层,电泳时,通过保温夹套对电镀液进行保温,保温温度4~8℃,电压为80~100V,电泳时间5~10分钟;

S3:UV固化,将完成电泳的镀膜材料表面喷涂一层紫外线UV固化胶,使用光照强度为500~600lx的紫外线照射10~20s进行固化;

S4:冲洗烘干,将固化后的镀膜材料使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冲洗后通过常温压缩空气将对镀膜材料的表面进行吹干,风速3~5m/s,出风方向与镀膜材料所在平面呈15~45°夹角;

S5:喷涂保护层,通过喷涂方式在抗氧化层的表面喷涂一层厚度为0.01~0.03um的纳米氧化硅保护层;

S6:热固化,通过远红外线加热灯对纳米氧化硅保护层进行加热,保持镀膜材料的温度在70~80℃之间;

S7:回收,将固化后的镀膜材料进行自然冷却,冷却后回收,置于常温保存。

优选的,步骤S1中清洗剂中各组份按质量份数计如下:氢氧化钠6~8份,烷基苯磺酸盐1~3份,三乙醇胺1~3份,水20~40份,称取后混合均匀。

优选的,步骤S2中镀膜材料的印刷面朝向负电极。

优选的,步骤S1中抗氧化层吸附剂为丙烯酸丁酯与粘合剂按质量比1:1.5混合而成。

优选的,步骤S2中电泳液为下列物质按质量组份称重后混合而成:无水乙醇30~50份、抗氧化剂6~8份,其中抗氧化剂由丁基羟基茴香醚和乙二胺四乙酸盐按质量比1:3形成带有负电荷的络合物,将络合物溶于无水乙醇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35~40%的抗氧化剂。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发明通过电泳的方式在镀膜材料的印刷面上沉积一层抗氧化层,可以对镀膜材料的表面进行抗氧化保护,提高镀膜材料的抗氧化能力,提高镀膜材料的使用寿命,在抗氧化层的表面喷涂保护层,可以对抗氧化层进行保护,提高抗氧化层的耐酸碱性,延长抗氧化层的保护时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镀膜材料印刷防氧化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1:清洗,将镀膜材料浸没在含有清洗剂的清洗池中进行清洗,清洗剂中各组份按质量份数计如下:氢氧化钠6份,烷基苯磺酸盐1份,三乙醇胺1份,水20份,称取后混合均匀,清洗温度70℃,清洗时间2分钟,清洗剂清洗结束后使用清水冲洗干净,并通过纳米喷涂的方式在镀膜材料的印刷面上喷涂一层厚度为0.01um抗氧化层吸附剂,干燥后备用,抗氧化层吸附剂为丙烯酸丁酯与粘合剂按质量比1:1.5混合而成;

S2:电泳沉积抗氧化层,将镀膜材料浸没在电泳液中进行覆膜,镀膜材料的印刷面朝向负电极,使得镀膜材料的印刷面覆上一层厚度为0.03um的抗氧化层,电泳时,通过保温夹套对电镀液进行保温,保温温度4℃,电压为80V,电泳时间5分钟,电泳液为下列物质按质量组份称重后混合而成:无水乙醇30份、抗氧化剂6份,其中抗氧化剂由丁基羟基茴香醚和乙二胺四乙酸盐按质量比1:3形成带有负电荷的络合物,将络合物溶于无水乙醇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35%的抗氧化剂;

S3:UV固化,将完成电泳的镀膜材料表面喷涂一层紫外线UV固化胶,使用光照强度为500lx的紫外线照射10s进行固化;

S4:冲洗烘干,将固化后的镀膜材料使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冲洗后通过常温压缩空气将对镀膜材料的表面进行吹干,风速3m/s,出风方向与镀膜材料所在平面呈15°夹角;

S5:喷涂保护层,通过喷涂方式在抗氧化层的表面喷涂一层厚度为0.01um的纳米氧化硅保护层;

S6:热固化,通过远红外线加热灯对纳米氧化硅保护层进行加热,保持镀膜材料的温度在70℃之间;

S7:回收,将固化后的镀膜材料进行自然冷却,冷却后回收,置于常温保存。

实施例2

一种镀膜材料印刷防氧化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1:清洗,将镀膜材料浸没在含有清洗剂的清洗池中进行清洗,清洗剂中各组份按质量份数计如下:氢氧化钠7份,烷基苯磺酸盐2份,三乙醇胺2份,水30份,称取后混合均匀,清洗温度75℃,清洗时间3分钟,清洗剂清洗结束后使用清水冲洗干净,并通过纳米喷涂的方式在镀膜材料的印刷面上喷涂一层厚度为0.02um抗氧化层吸附剂,干燥后备用,抗氧化层吸附剂为丙烯酸丁酯与粘合剂按质量比1:1.5混合而成;

S2:电泳沉积抗氧化层,将镀膜材料浸没在电泳液中进行覆膜,镀膜材料的印刷面朝向负电极,使得镀膜材料的印刷面覆上一层厚度为0.04um的抗氧化层,电泳时,通过保温夹套对电镀液进行保温,保温温度6℃,电压为900V,电泳时间8分钟,电泳液为下列物质按质量组份称重后混合而成:无水乙醇40份、抗氧化剂7份,其中抗氧化剂由丁基羟基茴香醚和乙二胺四乙酸盐按质量比1:3形成带有负电荷的络合物,将络合物溶于无水乙醇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38%的抗氧化剂;

S3:UV固化,将完成电泳的镀膜材料表面喷涂一层紫外线UV固化胶,使用光照强度为550lx的紫外线照射15s进行固化;

S4:冲洗烘干,将固化后的镀膜材料使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冲洗后通过常温压缩空气将对镀膜材料的表面进行吹干,风速4m/s,出风方向与镀膜材料所在平面呈30°夹角;

S5:喷涂保护层,通过喷涂方式在抗氧化层的表面喷涂一层厚度为0.02um的纳米氧化硅保护层;

S6:热固化,通过远红外线加热灯对纳米氧化硅保护层进行加热,保持镀膜材料的温度在75℃之间;

S7:回收,将固化后的镀膜材料进行自然冷却,冷却后回收,置于常温保存。

实施例3

一种镀膜材料印刷防氧化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1:清洗,将镀膜材料浸没在含有清洗剂的清洗池中进行清洗,清洗剂中各组份按质量份数计如下:氢氧化钠8份,烷基苯磺酸盐3份,三乙醇胺3份,水40份,称取后混合均匀,清洗温度80℃,清洗时间4分钟,清洗剂清洗结束后使用清水冲洗干净,并通过纳米喷涂的方式在镀膜材料的印刷面上喷涂一层厚度为0.03um抗氧化层吸附剂,干燥后备用,抗氧化层吸附剂为丙烯酸丁酯与粘合剂按质量比1:1.5混合而成;

S2:电泳沉积抗氧化层,将镀膜材料浸没在电泳液中进行覆膜,镀膜材料的印刷面朝向负电极,使得镀膜材料的印刷面覆上一层厚度为0.05um的抗氧化层,电泳时,通过保温夹套对电镀液进行保温,保温温度8℃,电压为100V,电泳时间10分钟,电泳液为下列物质按质量组份称重后混合而成:无水乙醇50份、抗氧化剂8份,其中抗氧化剂由丁基羟基茴香醚和乙二胺四乙酸盐按质量比1:3形成带有负电荷的络合物,将络合物溶于无水乙醇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40%的抗氧化剂;

S3:UV固化,将完成电泳的镀膜材料表面喷涂一层紫外线UV固化胶,使用光照强度为600lx的紫外线照射20s进行固化;

S4:冲洗烘干,将固化后的镀膜材料使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冲洗后通过常温压缩空气将对镀膜材料的表面进行吹干,风速5m/s,出风方向与镀膜材料所在平面呈45°夹角;

S5:喷涂保护层,通过喷涂方式在抗氧化层的表面喷涂一层厚度为0.03um的纳米氧化硅保护层;

S6:热固化,通过远红外线加热灯对纳米氧化硅保护层进行加热,保持镀膜材料的温度在80℃之间;

S7:回收,将固化后的镀膜材料进行自然冷却,冷却后回收,置于常温保存。

本发明通过电泳的方式在镀膜材料的印刷面上沉积一层抗氧化层,可以对镀膜材料的表面进行抗氧化保护,提高镀膜材料的抗氧化能力,提高镀膜材料的使用寿命,在抗氧化层的表面喷涂保护层,可以对抗氧化层进行保护,提高抗氧化层的耐酸碱性,延长抗氧化层的保护时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