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杆扶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677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抽油杆扶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井下使用的机械工具,特别是一种抽油杆扶正装置。
2、背景技术油田采油过程中,对于油井较深和斜井、水平井的抽油杆在上提和下行过程中,出现抽油杆与油管内壁之间摩擦增加,造成油管磨擦破损严重现象,缩短作业检修周期,影响原油产量。现有的抽油杆扶正器一般是由工程塑料与钢体组合而成,由工程塑料与油管内壁接触而起扶正对中作用。当抽油杆上下运动时,工程塑料直接与油管内壁面对面滑动摩擦,扶正器很快被磨损而失去作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滚动式、耐磨损的抽油杆扶正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该抽油杆扶正装置由中心轴和扶正体组成,中心轴两端有抽油杆螺纹,中心轴中间有一细脖颈,扶正体注塑在中心轴的细脖颈上,扶正体外颈大于中心轴最大外径。扶正体外表面有凸起处和凹入处,凸起处和凹入处形成轴向沟槽,扶正体凸起处的中部沿圆周轴向均匀分布设有圆弧沟槽,在每个圆弧沟槽内轴向叠放多个球体,球体的直径略大于圆弧沟槽的横向深度。将抽油杆扶正装置通过抽油杆螺纹连接在抽油杆上,当抽油杆上下往复运动时,通过球体与油管内壁的点面配合实现对抽油杆的扶正对中作用,同时滚动摩擦的阻力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扶正器的使用寿命。井下的泥沙或其他机械杂质大部分会从扶正器外表面的轴向沟槽排出,不易于进入球体与圆弧沟槽的间隙造成球体卡死现象。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其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抽油杆扶正装置由中心轴4和扶正体3组成,中心轴4两端有抽油杆螺纹1,中心轴4中间有一细脖颈2,扶正体3注塑在中心轴4的细脖颈2上,扶正体3外径大于中心轴4的最大外径。扶正体3外表面有凸起处8和凹入处9,凸起处8和凹入处9形成轴向沟槽5,扶正体3的凸起处8的中部沿圆周轴向均匀分布设有圆弧沟槽7,在每个圆弧沟槽7内轴向叠放多个球体6,球体6的直径略大于圆弧沟槽7的横向深度。扶正体3和球体6均由耐磨、减摩材料制成。将抽油杆扶正装置通过抽油杆螺纹连接在抽油杆上,当抽油杆上下往复运动时,通过球体6与油管内壁的点面配合实现对抽油杆的扶正对中作用,使用时,先是球体6与油管内壁滚动摩擦,滚动摩擦的阻力小,球体6不宜磨损,再是扶正体3的凸起处8与油管内壁滑动摩擦,最后是扶正体3的凹入处9与油管内壁滑动摩擦,所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扶正器的使用寿命。井下的泥沙或其他机械杂质大部分会从扶正器外表面的轴向沟槽5排出,不易于进入球体6与圆弧沟槽7的间隙造成球体6卡死现象。
权利要求1.一种抽油杆扶正装置,由中心轴和扶正体组成,中心轴两端有抽油杆螺纹,中心轴中间有细脖颈,扶正体注塑在中心轴的细脖颈上,扶正体外径大于中心轴最大外径,其特征是扶正体外表面有凸起处和凹入处,凸起处和凹入处形成轴向沟槽,扶正体凸起处的中部沿圆周轴向均匀分布设有圆弧沟槽,在每个圆弧沟槽内轴向叠放多个球体,球体的直径略大于圆弧沟槽的横向深度。
专利摘要一种滚动式、耐磨损的抽油杆扶正装置。由中心轴和扶正体组成,中心轴两端有抽油杆螺纹,中心轴中间有细脖颈,扶正体注塑在中心轴的细脖颈上,扶正体外径大于中心轴最大外径,扶正体外表面有凸起处和凹入处,凸起处和凹入处形成轴向沟槽,扶正体凸起处的中部沿圆周轴向均匀分布设有圆弧沟槽,在每个圆弧沟槽内轴向叠放多个球体,球体的直径略大于圆弧沟槽的横向深度。有效解决了目前的抽油杆扶正装置磨损快、寿命短的问题。
文档编号E21B17/10GK2679345SQ200320121378
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6日
发明者张波, 赵艳 申请人:张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