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防断脱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6407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防断脱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杆防断脱装置,特别是液压防断脱减震器。
背景技术
机械有杆采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采油方式,长达几百米至几千米的抽油杆通过接箍连成一体。开采方式只要采用斜井工艺,造成在抽油过程中抽油杆接箍与油管内壁产生严重的滑动磨擦,增加了悬点负荷和轴向应力从而发生脱扣停产事故。同时,由于抽油工艺的特殊要求使得抽油杆往复运动,而产生的振动冲击应力,造成抽油杆发生大量断裂现象,因而防断脱是采油工作的重点难题。目前国内各油田使用的防断脱器均因受抽油杆空间限制,往往强度不够,不是轴承钢球压碎,就是杆柱过细而断裂;而井下双向减震器由于抽油泵的交变载荷,使蝶形弹簧更易断裂,造成工具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减震、防断脱、扶正功能为一体的液压防脱减震器,起防脱、减震作用,减少冲程阻力,防止抽油杆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式是液压防断脱减震器,包括上接头、下接头、液缸、扶正套,下接头与液缸连接,液缸上设有进出油孔,液缸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另一端设于上接头内,活塞杆外设有扶正套。
所述的扶正套上设有螺旋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下接头与抽油杆连接,在换向过程中活塞杆随抽油杆轴向位移,同时由于液缸上进排油孔的作用,在抽油杆上下运动时,减少冲程阻力,起到缓冲减震作用,防止抽油杆断裂。尼龙扶正套不但起扶正作用,而且扶正套上设有螺旋槽,同时起到助抽作用。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紧凑,强度大,能有效的防止因井斜或狗腿造成油管弯曲变形及脱扣,同时还可有效地克服所产生的扭矩应力及冲击力,减少抽油杆断脱次数,延长油井免修期,提高油井生产时率,增加油井产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液压防断脱减震器,包括上接头1、下接头11、液缸7、扶正套4,下接头11与液缸7通过固定螺钉10连接,下接头9与液缸6之间设有密封圈9,液缸7上设有进出油孔8、12,液缸7内设有活塞杆6,活塞杆6另一端与上接头1螺纹连接,活塞杆6与上接头1连接端设有垫片2和压紧帽3,活塞杆5外设有扶正套4。扶正套4上设有螺旋槽5。本实用新型与抽油杆连接,当抽油杆上下运动时,带动活塞杆6运动,活塞杆6挤压液缸7内油液从油孔8、12排出起到减震的作用,防止抽油杆断裂,由于液缸7内充满原油,同时油液从另一端油孔12、8进入液缸7内,液缸7可双向缓冲抽油杆的冲程阻力,防止抽油杆断裂。扶正套4可防止活塞杆6碰撞井壁而使抽油杆断裂,同时扶正套4上的螺旋槽5起到助抽作用。
权利要求1.液压防断脱减震器,包括上接头(1)、下接头(11)、液缸(7)、扶正套(4),其特征在于下接头(11)与液缸(7)连接,液缸(7)上设有进出油孔(8、12),液缸(7)内设有活塞杆(6),活塞杆(6)另一端设于上接头(1)内,活塞杆(6)外设有扶正套(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防断脱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正套(4)上设有螺旋槽(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防断脱减震器。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接头、下接头、液缸、扶正套,液缸上设有进出油孔,液缸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外设有扶正套。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下接头与抽油杆连接,在抽油杆上下运动时,活塞杆随抽油杆轴向位移,同时由于液缸上进排油孔的作用,减少冲程阻力,起到缓冲减震作用,防止抽油杆断裂。尼龙扶正套不但起扶正作用,而且扶正套上设有螺旋槽,同时起到助抽作用。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紧凑,强度大,能有效的防止因井斜或狗腿造成油管弯曲变形及脱扣,同时还可有效地克服所产生的扭矩应力及冲击力,减少抽油杆断脱次数,延长油井免修期,提高油井生产时率,增加油井产量。
文档编号E21B17/02GK2813875SQ20052007923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2日
发明者程世英, 张富焕, 龚世彬, 刘如山, 田启武 申请人:程世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