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工程机械及其履带式支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5770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履带式工程机械及其履带式支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履带式工程机械的履带式 支承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履带式支承装置的履带式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类大型工程逐渐增多,市场对于各类大型工程 机械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打桩机是一种功能多、效率高、污染少的预制桩、灌注桩成孔设备,被广泛用于市 政建设、公路桥梁、高层建筑等地基施工工程中。该打桩机配合不同工作装置,适应于多种 工况的成孔作业,适应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土壤地质条件,使用范围非常广。目前现有技术中 的打桩机主要分为步履式打桩机和履带式打桩机两种类型。履带式底盘具有驱动力大、通 用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并且可带载行走。履带式打桩机是一种用于成孔作业的桩工机械,主要由底盘机构、上车部分、桅 杆、斜撑、人字架及工作装置等组成。底盘包括行走机构和行走装置前者使打桩机作前后 行走和左右转弯;后者由履带架、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托链轮和履带轮等组成。履带包 覆于履带架的外表面,动力装置通过垂直轴、水平轴和链条传动使驱动轮旋转,从而带动导 向轮和支重轮,使整机沿履带滚动而行走。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履带式打桩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履带式打桩机包括主体平台1'和两个履带架2',两个履带架2' 均位于主体平台1'的下方,主体平台1'支承于两个履带架2'上,主要依靠这两个履带 架来支承整机。由于履带式打桩机的桅杆高度达到36 42m,且工作中要承受很大的冲击载荷, 此时,用于支承履带式打桩机的履带的面积就显得不够用,当遇到工况比较复杂的时候,比 如在风速超过15m/s时、地面不平整时,履带式打桩机常常工作不稳定,严重时甚至会出现 翻车现象,这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除履带式打桩机之外,其他类型的履带式工程机械也存在上 述缺陷。因此,如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履带式工程机械的支承装置的结构,使得履 带式工程机械的支承面积增大,从而增强履带式工程机械的工作稳定性,是本技术领域的 工作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履带式支承装置,这种结构的履带式支承装置使 得履带式工程机械的支承面积增大,从而能够增强履带式工程机械的工作稳定性。本实用 新型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履带式支承装置的履带式工程机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履带式支承装置,包括两个履带架;
3所述履带式支承装置还包括支承板和连接部件,所述支承板设置于两个所述履带架的下方 并支承两个所述履带架,且所述支承板的面积大于两个所述履带架的支承面积,所述支承 板通过所述连接部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履带架上。优选地,所述支承板上设有两个滑轨,且两个所述滑轨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履带 架的外侧;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可沿所述滑轨滑动的滑板及与所述滑板连接的安装部,所述 安装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履带架的外侧面上。优选地,所述滑轨为包括底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U型槽结构,且所述U型槽 结构的开口朝向外侧,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支承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滑板插装于所述U 型槽内,且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底面贴合。优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连接于所述滑板顶面上的立板,所述立板与所述履带架 的外侧面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立板在背离所述履带架的一侧还连接有两个立筋板,两个所述立筋 板进一步与所述滑板连接。优选地,所述立板在朝向所述履带架的一侧连接有两个侧立板,所述立板通过所 述侧立板与所述履带架的外侧面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侧立板的靠近所述履带架的端部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与所述履 带架的外侧面贴合,所述侧立板通过所述折弯部与所述履带架的外侧面螺栓连接。优选地,两个所述侧立板之间还连接有横筋板。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件的数目为四个,且任一所述履带架均通过两个所述连接部 件与所述支承板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履带式支承装置,其具有支承板和连接部件,所述支承 板设置于两个所述履带架的下方并支承两个所述履带架,且所述支承板的面积大于两个所 述履带架的支承面积,所述支承板通过所述连接部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履带架上。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支承板设置于所述履带架的下方,支承两个履带架,并且支 承板的面积大于两个所述履带架的支承面积,因而增大了履带式工程机械的支承面积,增 强了履带式工程机械的工作稳定性,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车身倾斜或者翻车现象的发生。由 于支承板通过连接部件可拆卸地连接于履带架,使得该履带式支承装置拆装方便、便于运 输。由此可见,上述履带式支承装置能够使得履带式工程机械的支承面积增大,从而 增强了履带式工程机械的工作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履带式工程机械,包括主体平台;所述履带式工程机械还 包括上述的履带式支承装置,所述主体平台支承于所述履带式支承装置上。由于上述履带式支承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括该履带式支承装置的履带式工 程机械上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履带式打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履带式支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立体结构示 意图;[0027]图3为图2的平面主视图;图4为图2的平面侧视图;图5为图2中的滑板和滑轨的安装结构形式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2中的连接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平面俯视图。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的对应关系为1'主体平台;2'履带架;图2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的对应关系为1履带架;2支承板;3连接部件;21滑轨;31滑板;32安装部;211底壁;212第一 侧壁;213第二侧壁;321立板;322立筋板;323侧立板;324折弯部;325横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为提供一种履带式支承装置,该履带式支承装置能够增大履带 式工程机械的支承面积,增强履带式工程机械的工作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 供一种包括上述履带式支承装置的履带式工程机械。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 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履带式支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 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履带式支承装置主要用于履带式工程机 械,尤其用于履带式打桩机,其主要包括两个履带架1、支承板2,以及连接部件3。两个履带 架1分别位于履带式工程机械的主体平台的下方,主体平台支承于两个履带架1上。支承 板2设置于两个履带架1的下方并支承两个履带架1,并且支承板2的面积大于两个履带架 1的支承面积。连接部件3作为中介将支承板2和两个履带架1可拆卸地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支承面积,并不是仅仅指履带的底面与地面接触的面 积,而是指两个履带底面和两个履带之间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支承板2设置于所述履带架1的下方,支承两个履带架1,并 且支承板的面积大于两个所述履带架1的支承面积,因而增大了履带式工程机械的支承面 积,增强了履带式工程机械的工作稳定性,从而避免了车身倾斜或翻车的现象的发生。由于 支承板2通过连接部件3可拆卸地连接于履带架1,使得该履带式支承装置拆装方便、便于 运输。由此可见,上述履带式支承装置能够使得履带式工程机械的支承面积增大,从而增强 了履带式工程机械的工作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并未对支承板2和连接部件3的结构形式做具体的 限定,也没有限定两个履带架1相对于支承板2只能固定不动还是可以相对移动,凡是两个 履带架1下方设置支承板2,支承板2和履带架1通过连接部件3连接的履带式支承装置, 均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上述支承板2的结构形式。请参考图3和图4,图3为图2的平面主视图;图4为图2的平面侧视图。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上述支承板2上设有两个滑轨21,两个滑轨21分别设置于两个履带架1的外侧;连接部件3包括滑板31和安装部32,滑板31可沿 支承板2的滑轨21的长度方向滑动,安装部32可拆卸地连接于履带架1的外侧面。在这种结构中,由于连接部件3的滑板31可沿支承板2的滑轨21的长度方向滑 动,即滑轨21对滑板31起到了导向的作用,这使得两个履带架1能够随滑板31沿滑轨21 的滑动在支承板2上前后移动,从而方便履带式工程机械在工况较复杂时,选择更合适的 位置进行工作,从而增强了履带式工程机械的工作稳定性。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上述滑轨21的结构形式以及滑轨21和滑板31的安装结构形式。请参考图5,图5为图2中的滑板31和滑轨21的安装结构形式的局部放大图。如图5所示,上述滑轨21为U型槽结构,该U型槽结构包括底壁211、第一侧壁212 和第二侧壁213,第一侧壁212与支承板2通过螺栓连接,并且U型槽结构的开口朝向履带 架1的外侧;上述滑板31插装于U型槽内,且与U型槽结构的第二侧壁213的底面贴合。采用上述结构,使得连接部件3的滑板31能够顺畅地在滑轨21内滑动。滑轨21 和滑板31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导向结构形式,方便支承板2和连接部件3的加工和制造。当 然,上述滑轨21的结构形式不仅限于U型槽结构,与滑轨21配合的滑板31也不仅限于薄 板形式,例如还可以将其设置为滑块,该滑块的高度与U型槽的槽宽吻合。凡是能够实现滑 板31沿滑轨21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滑轨21和滑板31的装配结构形式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内。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上述连接部件3的结构形式。请参考图6和图7,图6为图2中的连接部件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 平面俯视图。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上述连接部件3的安装部32包括连接 于滑板31顶面的立板321,该立板321与履带架1的外侧面可拆卸地连接。采用立板321 连接于滑板的上方,能够实现连接部件3的安装部32与履带架1的外侧面的连接。具体地,上述立板321在背离履带架1的一侧还可以连接有两个立筋板322,两个 所述立筋板322进一步与所述滑板31连接。设置同时与立板321和滑板31连接的立筋板 322,能够增加立板321的强度,使其与履带架1的外侧面很好的连接,也能够增加滑板31 的强度,从而增强滑板31在滑轨21内滑行的可靠性。在第三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立板321在朝向履带架1的一侧还可以连接有 两个侧立板323,立板321通过侧立板323与履带架1的外侧面可拆卸连接。在立板321 — 侧设置侧立板323,通过侧立板323连接立板321和履带架1的外侧面,这使得安装部32的 各个部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当然,无论该侧立板323是否垂直于上述立板321,无论该侧 立板323位于上述立板321 —端的两侧还是立板321 —端的中间部,凡是在立板321和履 带架1之间设置,能够连接履带架1和立板321的侧立板323均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内。具体地,上述两个侧立板323的靠近履带架1的端部均可以设有折弯部324,两个 折弯部324与履带架1的外侧面贴合,侧立板323通过折弯部324与履带架1的外侧面螺 栓连接。采用这种结构,由于两个折弯部3M与履带架1的外侧面贴合,使得侧立板323与 履带架1的外侧面的连接更加稳定。当然,无论两个折弯部324向两个侧立板323的内侧弯折,还是向两个侧立板323的外侧弯折,也无论螺栓连接为一个或多个,成单排分布或多 排分布,凡是在侧立板323上设置于履带架1外侧面连接的折弯部324均应当在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内。 与上述立筋板322类似地,两个侧立板323之间也可以连接有横筋板325。该横筋 板325连接于两个侧立板323之间,能够大大增强两个侧立板323的强度,减小并防止由于 侧立板323受力过大而引起的变形。当然,无论横筋板325是否水平设置,无论横筋板325 的形状是否为矩形,凡是设置于两个侧立板323之间,能够增强侧立板323的强度的横筋板 325均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上述连接部件3的数量。如图6所示,上述连接部件3的数目可以为四个,且任一履带架1均通过两个连接 部件3与支承板2连接。采用四个对称分布的连接部件3,可以很好地连接两个履带架1和 支承板2,并能够使履带架1和支承板2受力平衡,更有利于履带式工程机械进行工作。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履带式工程机械,包括主体平台;该履带式工程机械还包 括上述的履带式支承装置,该主体平台支承于履带式支承装置上。由于上述履带式支承装 置具有上述的技术效果,具有该履带式支承装置的履带式工程机械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 果,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履带式打桩机而设计,但是本发明所提供 的履带式支承装置显然也可以用于其他类型的履带式工程机械上,因而包括该种履带式支 承装置的任意类型的履带式工程机械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履带式工程机械及其履带式支承装置进行了详 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 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 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履带式支承装置,包括两个履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式支承装置还包 括支承板( 和连接部件(3),所述支承板( 设置于两个所述履带架(1)的下方并支承两 个所述履带架(1),且所述支承板O)的面积大于两个所述履带架(1)的支承面积,所述支 承板( 通过所述连接部件( 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履带架(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 上设有两个滑 轨(21),且两个所述滑轨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履带架(1)的外侧;所述连接部件(3) 包括可沿所述滑轨滑动的滑板(31)及与所述滑板(31)连接的安装部(32),所述安装 部(32)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履带架(1)的外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式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为包括底壁 011)、第一侧壁(212)和第二侧壁013)的U型槽结构,且所述U型槽结构的开口朝向外 侧,所述第一侧壁(21 与所述支承板( 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滑板(31)插装于所述U型 槽内,且与所述第二侧壁013)的底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履带式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3 包括连 接于所述滑板(31)顶面上的立板(321),所述立板(321)与所述履带架(1)的外侧面可拆 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履带式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321)在背离所述 履带架(1)的一侧还连接有两个立筋板(322),两个所述立筋板(32 进一步与所述滑板 (3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履带式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321)在朝向所述履 带架(1)的一侧连接有两个侧立板(323),所述立板(321)通过所述侧立板(32 与所述履 带架(1)的外侧面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履带式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立板(32 的靠近所述 履带架(1)的端部设有折弯部(3M),所述折弯部(324)与所述履带架(1)的外侧面贴合, 所述侧立板(32 通过所述折弯部(324)与所述履带架(1)的外侧面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履带式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立板(32 之间还 连接有横筋板(325)。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履带式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3)的 数目为四个,且任一所述履带架(1)均通过两个所述连接部件C3)与所述支承板( 连接。
10.一种履带式工程机械,包括主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式工程机械还包括如 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履带式支承装置,所述主体平台支承于所述履带式支承装置 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履带式支承装置,包括两个履带架(1);所述履带式支承装置还包括支承板(2)和连接部件(3),所述支承板(2)设置于两个所述履带架(1)的下方并支承两个所述履带架(1),且所述支承板(2)的面积大于两个所述履带架(1)的支承面积,所述支承板(2)通过所述连接部件(3)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履带架(1)上。该结构的履带式支承装置,能够增大履带式工程机械的支承面积,从而提高履带式工程机械的工作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履带式支承装置的履带式工程机械,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具体地,该履带式工程机械可以为履带式打桩机。
文档编号E02D7/00GK201863912SQ201020622550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3日
发明者张利 申请人: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