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自动活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4221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自动活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自动活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打设防渗板桩灌注墙所采用的桩管,现有技术中与之配套的活门桩尖结构都基本一样,工作原理都相同,但都存在以下缺点其一、活门桩尖在沉桩初期接触地面时,需人工关闭活动门。这种操作处于振动锤的下方,危险性较高,不安全,而且还增加了人力成本,工作效率低,其二、活门铰轴外露,结构不合理,工作过程中易受力而损坏, 不仅会失去活门功能,还可能导致活门部件脱离桩尖体而丢失,甚至砸伤人,铰轴工作环境恶劣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铰轴屏蔽、活动门自动开闭用于建筑施工的活门装置。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自动活门装置,包括螺钉1、桩尖体2、铰轴滑槽体3、活动门4、盖板5、密封圈6、铰轴7、内六角螺栓8 ;其特征在于铰轴滑槽体3通过内六角螺栓8 与桩尖体2相连,活动门4绕铰轴7转动,铰轴7在铰轴滑槽体3中滑动,铰轴7处于桩尖体2内框,盖板5和密封圈6封闭铰轴7工作区域,盖板5通过螺钉1固定在铰轴滑槽体 3上,桩管末在下沉之前,桩尖在地表面上,此时活动门4处于自由悬挂状态,桩管在下沉过程中,活动门4外边缘处首先接触地面,由于受地面向上的反力作用,给活动门4施加一力距,使活动门4绕铰轴7轴线转动,从而自动关闭,桩管在上提过程中,由于桩管内的填料在重力和振动力作用下,对活动门4产生向下的作用力及对铰轴7轴线的转矩,活动门4向下移动,并绕铰轴7轴线转动,从而自动开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活动门4能自动开启和关闭,所以工作效率高, 使用成本低,安全;2)由于铰轴7处于桩尖体2内框,在沉桩过程中不会与地基土直接接触,受到了桩尖体2外壁的良好保护,此外盖板5和密封圈6封闭铰轴7工作区域,为铰轴 7系统提供了较好的工作环境,使用寿命长。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附图中螺钉1、桩尖体2、铰轴滑槽体3、活动门4、盖板5、密封圈6、铰轴7、 内六角螺栓8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 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桩管下沉时,桩尖可以自动关闭,随着桩管的不断下沉,活动门4由于受到地层反力的作用,关闭的越来越紧,当桩管上拔时,桩管内的填料在重力和振动力作用下不断下落,冲击活动门4,迫使铰轴7在铰轴滑槽体3中向下移动,同时产生一转矩,使活动门4绕铰轴7轴线转动,从而开启活动门4。随着桩管不断提升,填料持续从活动门4开启处流入桩孔,制成桩体。桩管及桩尖体2拔出地面后,填料已从桩管中卸空,活动门4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铰轴7轴线方向有一定量的回转,使活动门4的开启量减少。
权利要求1.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自动活门装置,包括螺钉(1)、桩尖体(2)、铰轴滑槽体(3)、活动门(4)、盖板(5)、密封圈(6)、铰轴(7)、内六角螺栓(8),其特征在于铰轴滑槽体(3)通过内六角螺栓⑶与桩尖体⑵相连,活动门⑷绕铰轴⑵转动,铰轴(7)在铰轴滑槽体 ⑶中滑动,铰轴(7)处于桩尖体(2)内框,盖板(5)和密封圈(6)封闭铰轴(7)工作区域, 盖板(5)通过螺钉(1)固定在铰轴滑槽体(3)上。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自动活门装置涉及建筑工具技术领域,包括螺钉(1)、桩尖体(2)、铰轴滑槽体(3)、活动门(4)、盖板(5)、密封圈(6)、铰轴(7)、内六角螺栓(8),通过桩管在下沉时,活动门(4)外边缘处首先接触地面,由于受地面向上的反力作用,给活动门(4)施加一力距,使活动门(4)绕铰轴(7)轴线转动,自动关闭,桩管在上提时,由于桩管内的填料在重力和振动力作用下,对活动门(4)产生向下的作用力及对铰轴(7)轴线的转矩,活动门(4)向下移动,并绕铰轴(7)轴线转动,自动开启达到其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工作效率高,使用成本低,安全,铰轴(7)工作环境良好。
文档编号E02D5/72GK202108044SQ20112016727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1日
发明者张世霞 申请人:张世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