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桩连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39561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桩连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混凝土桩连接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桩的一端、具有中央开口、正面和反面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一面上设有具有多个相互配套的第一构造和第二构造的联锁型面,第一构造为突出部,第二构造为凹陷部,每个突出部的侧棱具有水平延伸槽;两个相同的环形板通过一个环形板上的突出部与另一个环形板的凹陷部的结合在联锁型面处配合,从而相互配合的环形板的两个连续布置的突出部的两个相邻布置的凹槽形成通道,所述通道允许通过在其中穿入销来实现相互配合的环形板的联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相互配套的桩连接装置有助于混凝土桩节的简易接合,还能保证连接装置的强度高于原混凝土桩节的极限抗弯强度、抗压强度和抗张强度。
【专利说明】一种混凝土粧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桩连接装置。桩通过分别安装在桩的一端的两个相同件接
口 O
[0002]发明背景
[0003]打入地中的混凝土桩用于为结构提供基础支撑。结构的重量由桩分散,从而减少结构失效的危险。钢筋增强预制桩通常经过预应力处理,以提高其抗拉强度,减少断裂。但是,极限轴向压缩强度与预应力水平成反比,因此当预应力水平提高时,极限轴向压缩强度会降低。
[0004]单根细长混凝土桩在吊装时易断裂,因此对于较长的混凝土桩,在安装时通常把桩分为多节,然后把它们竖向叠置起来。而且,通过采用多节接合在一起的桩,可以打较长的桩。各节桩通过桩接头或连接器对接起来。在编号为4157230的美国专利中揭示了这种桩连接器的一个例子,其中,在两节桩的接合端中构造有螺帽,用于把螺栓紧固到螺帽上。螺帽带有环形槽,环形槽在底部具有径向导向的锁止凹口。在槽中插入锁紧盘。缩紧盘具有带径向棱的弹性锁舌,径向棱的朝向与旋松方向相反,并与螺帽中的凹口结合。
[0005]编号为2698519的美国专利揭示了用于接合两节在其中具有纵向金属加强筋的浇注混凝土桩的混凝土桩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固定到并环绕第一节桩端部的某些加强筋的环形带状金属环。环的外表面与第一节桩端部的外表面的轮廓相符。在第二节桩末端固定有第二环形带状金属环,该金属环的设计和配置与第一环形带状金属环的相同。通过把围绕第一节和第二节桩的对接端的管状金属套管的两个端部分别焊接到第一和第二环上,可以把两个环连接起来。
[0006]上述现有技术的桩连接器用于预制混凝土桩,但是不适合于结合到预应力管桩的制造中,因为它会妨碍预应力顶管设备,并且非对称性会在桩旋转过程中引起不规则振动。本发明专用于管桩的制造,而无需对现有管桩模具或预应力设备另行修改。本发明的联锁型面可结合和替换到管桩接头的现有环形钢环中。本发明引入了一对相互配套的桩连接器,该相互配套的桩连接器不仅有助于混凝土桩节的简易接合,还能保证连接器的强度高于原混凝土桩节的极限抗弯强度、抗压强度和抗张强度。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特别适合于预应力管桩制造的混凝土桩连接装置。
[0008]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比原桩节的完全抗弯、抗压和抗张强度更高或至少等于原桩节的完全抗弯、抗压和抗张强度的混凝土桩连接装置。
[0009]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易于制造的联锁型面的混凝土桩连接装置。
[0010]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安装到混凝土桩末端的混凝土桩连接装置。
[0011]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凸凹锁定机构的混凝土桩连接装置。
[0012]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带缺口的内倾V形突出部的混凝土桩连接装置,该混凝土桩连接装置允许在联锁型面的配合过程中因错位而有一些空隙。[0013]本发明完全或部分地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其中,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说明了一种混凝土桩连接装置(100),包括安装在所述桩(I 10)的一端、具有中央开口(108)、正面和反面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一面上设有具有多个相互配套的第一构造和第二构造的联锁型面,其中每个构造限定为基本上相同大小的扇形,并在所述正面上以交替方式呈放射状布置,第一构造为突出部(101),第二构造为凹陷部(102),其中,每个突出部(101)的侧棱(106)具有水平延伸槽(104);分别安装在两根独立桩(110)的端部的所述两个相同的环形板通过一个环形板上的突出部(101)与另一个环形板的凹陷部(102)的结合在联锁型面处配合,从而相互配合的环形板的两个连续布置的突出部(101)的两个相邻布置的凹槽(104)形成通道(107),所述通道(107)允许通过在其中穿入销(105)来实现相互配合的环形板的联锁。
[0014]进一步,所述突出部(101)和所述凹陷部(102)制造有至少一个孔(103),用于接纳桩(110)的钢筋(109)。
[0015]进一步,所述突出部(101)具有以一定角度(112)向上呈锥形延伸的侧棱(106),该角度小于3°,所述角度为侧棱和与其垂直的轴之间的角度,所述垂直的轴与所述桩(110)的纵向轴线平行。
[0016]进一步,所述相互配合的环形板在连续布置的所述突出部(101)之间形成有I毫米至5毫米的缺口(113)。
[0017]进一步,所述通道(107)朝向中央开口(108)呈锥形。
[0018]进一步,所述销(105)具有匹配的直径,能够配装到所述通道(107)的开口中。
[0019]进一步,所述通道(107)为椭圆形或矩形或方形或圆形截面形状。
[0020]本发明的第二个优选实施方式包括安装在桩的一端、具有中央开口(201)、正面和反面的环形板;和所述环形板的一面上设有具有多个相互配套的第一构造和第二构造的联锁型面,其中每个构造限定为基本上相同大小的扇形内,并在正面上以交替方式呈放射状布置,第一构造具有与扇形内的不分段式突出部(203)结合的分段式凹陷部(202),而第二构造具有与扇形内的分段式突出部(205)结合的不分段式凹陷部(204),其中,与凹陷部(202,204)相邻的分段式突出部(205)和不分段式突出部(203)的棱带有第一凹槽(214);通过这种方式,分别安装在两根独立桩(218)的端部的所述两个相同环形板通过一个环形板的突出部(203,205)与另一个环形板的凹陷部(202,204)的结合在联锁型面处配合,从而相互配合的环形板的一对连续布置的不分段式突出部(203)和分段式突出部(205)的两个相邻布置的第一凹槽(214)形成第一通道(206),所述第一通道(206)允许通过在其中穿入第一销(209)来实现相互配合的环形板的联锁。
[0021]进一步,所述不分段式突出部(203)和所述不分段式凹陷部(204)制造有至少一个孔(208),用于接纳桩(218)的钢筋(211)。
[0022]进一步,与所述凹陷部(202,204)相邻的分段式突出部(205)和不分段式突出部(203)具有向上以第一角度(217)呈锥形延伸的棱(212),该第一角度(217)小于3°,所述第一角度(217)为侧棱和与其垂直的轴之间的角度,所述垂直的轴与所述桩的纵向轴线平行。
[0023]进一步,所述相互配合的环形板在连续布置的不分段式突出部(203)和分段式突出部(205)之间形成有I毫米至5毫米的第一缺口(221)。[0024]进一步,所述分段式突出部(205)和所述不分段式突出部(203)具有侧棱(213),该侧棱制造有水平延伸的第二凹槽(215),从而相互配合的环形板的两个连续布置的不分段式突出部(203)和两个连续布置的分段式突出部(205)的两个相邻布置的第二凹槽(215)形成第二通道(207)。
[0025]进一步,所述第二通道(207)允许通过在其中穿入第二个销(210)来实现相互配合的环形板的联锁。
[0026]进一步,所述突出部(203,205)的侧棱(213)以第二角度(219)向上呈锥形延伸,该第二角度(220)小于3°,所述第二角度(220)为侧棱和与其垂直的轴之间的角度,所述垂直的轴与所述桩的纵向轴线平行。进一步,所述相互配合的环形板在两个连续布置的不分段式突出部(203)和两个连续布置的分段式突出部(205)之间形成有I毫米至5毫米的第二缺口(222)。
[0027]进一步,所述第二通道(207)朝向中央开口(201)呈锥形。
[0028]进一步,所述第一销(209)和所述第二销(210)具有配套的直径,能够分别配装到所述第一通道(206)和所述第二通道(207)的开口中。
[0029]本发明的第三个优选实施方式说明了一种可制造为多种形状的相互配合的板,包括安装在桩的一端、具有中央开口(308)、正面和反面的板;所述板的一面上设有具有多个相互配套的第一构造和第二构造的联锁型面,其中每个构造限定为在正面上以交替方式布置的一段,第一构造为突出部(301),第二构造为与第一构造配合的凹陷部(302),其中,每个突出部(301)的侧棱(306)偏离中央开口(308),并带有水平延伸槽(304);分别安装在两根独立桩的端部的所述两个相同板通过一个板的突出部(301)与另一个板的凹陷部(302)的结合在联锁型面处配合,从而相互配合的板的两个连续布置的突出部(301)的两个相邻布置的凹槽(304)形成通道(307 ),通道(307 )允许通过在其中穿入销(305 )来实现相互配合的板的联锁。
[003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用于管桩的制造,而无需对现有管桩模具或预应力设备另行修改,联锁型面可结合和替换到管桩接头的现有环形钢环中,本发明引入了一对相互配套的桩连接装置,该相互配套的桩连接装置不仅有助于混凝土桩节的简易接合,还能保证连接器的强度高于原混凝土桩节的极限抗弯强度、抗压强度和抗张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正面示意图;
[0032]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反面示意图;
[0033]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两个相互配合的独立件的示意图;
[0034]图4为图3中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其中示出了一个件的突出部与另一个件的凹陷部的结合;
[0035]图5是本发明中用于接合两个桩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部件分解图;
[0036]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正面示意图;
[0037]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反面示意图;
[0038]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中两个相互配合的独立件的示意图,其中,桩的钢筋未插入在孔中;[0039]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中两个相互配合的独立件的示意图,其中,桩的钢筋插入在孔中;
[0040]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中的相互配合的板的俯视图;
[0041]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俯视图的S-S剖视图;
[0042]图12是本发明中用于接合两个桩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部件分解图;
[0043]图13是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正面示意图;
[0044]图14是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中两个相互配合的独立件的示意图,其中,桩的钢筋插入在孔中;
[0045]图15示出了用于接合两个桩的相互配合的板在达到桩的极限弯矩而不脱开时的实际变形的有限元分析30倍模拟变形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混凝土桩连接装置100,一种混凝土桩连接装置(100),包括安装在所述桩(110)的一端、具有中央开口(108)、正面和反面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一面上设有具有多个相互配套的第一构造和第二构造的联锁型面,其中每个构造限定为基本上相同大小的扇形,并在所述正面上以交替方式呈放射状布置,第一构造为突出部(101),第二构造为凹陷部(102),其中,每个突出部(101)的侧棱(106)具有水平延伸槽(104);分别安装在两根独立桩(110)的端部的所述两个相同的环形板通过一个环形板上的突出部(101)与另一个环形板的凹陷部(102)的结合在联锁型面处配合,从而相互配合的环形板的两个连续布置的突出部(101)的两个相邻布置的凹槽(104)形成通道(107),所述通道(107)允许通过在其中穿入销(105)来实现相互配合的环形板的联锁。
[0047]虽然本发明的应用不局限于特定类型的桩,但具有中央开口 108的环形板使得本发明适合于用作管桩110的连接装置,因为管桩110构造为圆形,并且具有空心截面。每个环形板分别安装在彼此背对的两根桩110的端部,如图5所示。桩110以叠置方式竖向接合。环形板的反面安装在桩110的端部,两根桩110的板的正面彼此相对,从而环形板在联锁型面处彼此配合,如图3所示。
[0048]请参考图1,每个突出部101和凹陷部102制造有至少一个孔103,用于接纳桩110的钢筋109。孔103优选为两个合并圆的形状,其中一个圆的直径比另一个圆的直径大,以便于插入钢筋109钢筋109从较大直径的圆拉向较小直径的圆,从而通过一组预应力顶管机把钢筋109固定就位。因此,孔103的布局、形状和位置必须设计为与预应力顶管机相适应。而且,孔的数量和位置必须与桩110的钢筋109的数目和位置相符。
[0049]图4示出侧棱106以一定的角度向上呈锥形延伸,该角度相对于与桩110的纵轴平行的侧棱106的竖轴111小于3°。另外,相互配合的板在连续布置的突出部101的侧棱之间形成有I毫米至5毫米的缺口 113。缺口 113和锥形侧棱106的设置是为了实现逐渐变窄形成"r形形状的突出部101,以便在连接端与两根桩110之间的凹陷部102配合。应说明的是,此处所述的"连续布置的突出部"一词指从相互配合的两个独立部件突出出来的两个相邻布置的突出部。由于具有这种侧棱特点并且存在缺口,在两个连续布置的突出部101之间提供有空隙,用于把销105穿入通道107中以及使一个环形板IOOa的突出部101轻松配装到另一个环形板IOOb的凹陷部上。而且,通道107朝向中央开口 108呈锥形延伸,从而形成通道107的较大开口,以便销110穿入通道107中。通道107的锥形形状还使通道107的直径朝中央开口 108方向逐渐减小,从而能够把销105牢固地配装在通道107中。
[0050]通过使两个连续布置的突出部101的凹槽相邻布置,形成的通道107允许销105具有配套的直径,以便配装到通道107的开口中,实现相互配合的板的联锁。相互配合的板上形成通道107的两个相邻凹槽104具有椭圆形、矩形、方形或圆形截面形状。销的直径优选大于通道107的较大锥形半径但小于通道107的开口的直径。对于销105的尺寸的这种要求很重要,可确保销105由连续布置的突出部101的凹槽104牢固固定,使销105不会从通道107中脱出。
[0051]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在环形板的正面上的联锁型面中采用不同的构造,但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功能相同。请参阅图6和图7,第二个优选实施方式包括安装在桩的一端、具有中央开口(201)、正面和反面的环形板;和所述环形板的一面上设有具有多个相互配套的第一构造和第二构造的联锁型面,其中每个构造限定为基本上相同大小的扇形内,并在正面上以交替方式呈放射状布置,第一构造具有与扇形内的不分段式突出部(203)结合的分段式凹陷部(202),而第二构造具有与扇形内的分段式突出部(205)结合的不分段式凹陷部(204),其中,与凹陷部(202,204)相邻的分段式突出部(205)和不分段式突出部(203)的棱带有第一凹槽(214);通过这种方式,分别安装在两根独立桩(218)的端部的所述两个相同环形板通过一个环形板的突出部(203,205)与另一个环形板的凹陷部(202,204)的结合在联锁型面处配合,从而相互配合的环形板的一对连续布置的不分段式突出部(203)和分段式突出部(205)的两个相邻布置的第一凹槽(214)形成第一通道(206),所述第一通道(206)允许通过在其中穿入第一销(209)来实现相互配合的环形板的联锁。
[0052]如图6所示,不分段式突出部203和不分段式凹陷部204制造有至少一个孔208,用于接纳桩218的钢筋211。孔208优选为两个合并圆的形状,其中一个圆的直径比另一个圆的直径大,以便于插入钢筋211钢筋211通过缝隙嵌入到较大直径的圆中,并向较小直径的圆拉动,从而通过机器把钢筋109固定就位。孔208的数量和位置必须与桩218的钢筋211的数目和位置相符。
[0053]请参阅图11,该图是图10所示连接装置的S-S截面图,与凹陷部202,204相邻的分段式突出部205和不分段式突出部203的棱212向上以第一角度217呈锥形延伸,第一角度217相对于与桩218的纵轴平行的棱212的竖轴216小于3°。另外,相互配合的板在连续布置的不分段式突出部203和分段式突出部205之间形成有I毫米至5毫米的第一间隙221。棱212的锥形特征和第一缺口 221是为了提供一些间隙而构造的,目的是使两个环形板的突出部203,205能够轻松配装到凹陷部202,204上,并且使第一销209能够轻松穿入第一通道206中。
[0054]另一方面,每个突出部203,205的侧棱构造有水平延伸的第二凹槽215,从而相互配合的板的两个连续布置的不分段式突出部203和两个连续布置的分段式突出部205的两个相邻布置的第二凹槽215形成第二通道207。第二通道207允许通过在其中穿入第二销210来实现相互配合的板的联锁。
[0055]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类似,突出部203,205的侧棱优选也以一定角度向上呈锥形延伸,该角度相对于与桩218的纵轴平行的侧棱213的竖轴小于3°,如图11所示。而且,相互配合的板在两个连续布置的不分段式突出部203之间以及两个连续布置的分段式突出部205之间形成有I毫米至5毫米的第二缺口 222。锥形侧棱和第二缺口的构造允许在每两个连续布置的不分段式突出部203和两个连续的分段式突出部205之间形成空隙,以便环形板的配合。布置缺口 221,222和与凹陷部202,204相邻的突出部203,205的锥形棱212以及锥形侧棱214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逐渐变窄形成"V"形形状的不分段式突出部203和分段式突出部205,以便在连接端与两根桩218之间的凹陷部202,204配合。
[0056]突出部203,205的第二通道207朝向中央开口 201呈锥形延伸,使第二通道207具有逐渐减小的直径。第二通道207的这种设计不仅有助于轻松穿入第二销210因为第二通道207的开口的直径足够大,销能够穿入其中,还有助于利用第二通道207朝中央开口 201逐渐减小的直径把第二销210牢固固定。
[0057]第一销209和第二销210具有配套的直径,以便分别配装到第一通道206和第二通道207的开口中。第一销209和第二销210的直径优选大于第一通道206和第二通道207的较大锥形半径但小于通道206,207的开口的直径,以便销209,210能够被相互配合的板的连续布置的突出部203,205的凹槽214,215牢固固定,防止销209,210脱出。
[0058]如图6和图10清晰显示,分段式凹陷部202和分段式突出部205由板的弦和弧限定在弦的端点之间,而不分段式凹陷部204和不分段式突出部203由两个半径和弦限定在半径之间。弦是分段式突出部205与相邻不分段式凹陷部204之间的棱线以及不分段式突出部203和相邻分段式凹陷部202之间的棱线。弦的位置不与孔208重合很重要,这样,销209,210在穿入通道206,207时不通过专用于插置钢筋211的孔209,210。而且,第一通道206和第二通道207的截面形状可以是椭圆形、矩形、方形,但优选为圆形。
[0059]本发明还介绍了第三种优选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可用于接合圆形或非圆形的各种类型的桩,包括方形桩,包括安装在桩的一端、具有中央开口(308)、正面和反面的板;所述板的一面上设有具有多个相互配套的第一构造和第二构造的联锁型面,其中每个构造限定为在正面上以交替方式布置的一段,第一构造为突出部(301),第二构造为与第一构造配合的凹陷部(302 ),其中,每个突出部(301)的侧棱(306 )偏离中央开口( 308 ),并带有水平延伸槽(304);分别安装在两根独立桩的端部的所述两个相同板通过一个板的突出部(301)与另一个板的凹陷部(302)的结合在联锁型面处配合,从而相互配合的板的两个连续布置的突出部(301)的两个相邻布置的凹槽(304)形成通道(307),通道(307)允许通过在其中穿入销(305)来实现相互配合的板的联锁。
[0060]此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可有多种形状,包括方形、六边形和三角形。图13中示出了方形部件的一个例子,其中,突出部301的侧棱306相对于板的外缘的角度可为90°,或者以特定角度倾斜,只要第二构造与第一构造配套。如图14所示,突出部301和凹陷部302制造有至少一个孔303,用于接纳桩310的钢筋309。此实施方式的特征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类似,其中,侧棱306以一定角度向上呈锥形延伸,该角度相对于与桩310的纵轴平行的侧棱306的竖轴小于3°。相互配合的板在连续布置的突出部301之间形成有I毫米至5毫米的缺口。通道307朝向中央开口 308呈锥形,并具有用于销305的开口,销305带有用于配装到该孔中的互补直径。
[0061]本发明设计为允许在连续布置的突出部101,203,205,301之间穿入配装到通道107,206,207,307中的销105,209,210,305,从而使作用于相互配合的板上的压力、拉力、扭力和剪力完全传递给与凹陷部202,204相邻的突出部203,205的棱212、侧棱106,213,306 和环绕销 105,209,210,305 的凹槽 104,214,215,304。销 105,209,210,305 的径向表面能够与配合通道107,206,207,307的相应表面完全接触接合并锁定,以提供抵抗桩110,218的弯矩和轴向力的接触承载阻力。因此,板的这种锁定机构使相互配合的板能够接合在一起,形成比桩的承载能力更高的接头,以支撑应力并抵抗弯曲和拉力。使用有限元分析对采用本发明所揭示的部件接合的配合桩在高于桩的标称承载能力的弯矩下进行了模拟测试,测试结果示出了销105,209,210,305和侧棱106,215,306的变形放大图,并证明该部件能够很好地应对这种弯矩,接头无明显脱离。相互配合的板的模拟测试结果在图15中示出。
[0062]本发明设计为使预应力管桩110,218的钢筋能够张拉并锁定到相应部件100,200,300的一组孔103,208中,并且该张力可通过以下作用跨部件100,200,300传递到下一个邻接桩中:纯压缩轴向载荷可通过突出部101,203,205,301相对于凹陷部102,202,204,302的承载作用跨配合桩110,218的端部传递。纯张力轴向载荷通过销105,209,210,305和由相互配合的板形成的通道107,206,207,307之间的上下竖向接触承载面跨配合桩110,218抵抗。纯水平侧剪力通过销和由相互配合的板形成的通道107,206,207,307之间的水平接触承载面抵抗。在发生挠性弯曲时,上述的纯抗张力、抗压力和抗剪力的综合作用开始发挥,如图15所示。
[0063]本发明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销之间提供的承载面远大于预应力钢筋109,211,309的横截面,因而能够跨相互配合的板承载比原桩节更高的弯矩、压力和张力,或者能够承载的弯矩、压力和张力至少等于原桩节的完全抗弯、抗压和抗张强度。
[0064]虽然上述内容包含许多规定,但是应理解的是,优选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偏离本发明,并且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凝土桩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所述桩(110)的一端、具有中央开口( 108)、正面和反面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一面上设有具有多个相互配套的第一构造和第二构造的联锁型面,其中每个构造限定为基本上相同大小的扇形,并在所述正面上以交替方式呈放射状布置,第一构造为突出部(101),第二构造为凹陷部(102),其中,每个突出部(101)的侧棱(106)具有水平延伸槽(104);分别安装在两根独立桩(110)的端部的所述两个相同的环形板通过一个环形板上的突出部(101)与另一个环形板的凹陷部(102)的结合在联锁型面处配合,从而相互配合的环形板的两个连续布置的突出部(101)的两个相邻布置的凹槽(104)形成通道(107),所述通道(107)允许通过在其中穿入销(105)来实现相互配合的环形板的联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101)和所述凹陷部(102)制造有至少一个孔(103),用于接纳桩(110)的钢筋(10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101)具有以一定角度(112)向上呈锥形延伸的侧棱(106),该角度小于3°,所述角度为侧棱和与其垂直的轴之间的角度,所述垂直的轴与所述桩(110)的纵向轴线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配合的环形板在连续布置的突出部(101)之间形成有I毫米至5毫米的缺口(1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107)朝向中央开口(108)呈 锥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销(105)具有相匹配的直径,能够配装到通道(107)的开口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107)为椭圆形或矩形或方形或圆形截面形状。
8.—种混凝土桩连接装置(200),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桩的一端、具有中央开口(201)、正面和反面的环形板;和所述环形板的一面上设有具有多个相互配套的第一构造和第二构造的联锁型面,其中每个构造限定为基本上相同大小的扇形,并在正面上以交替方式呈放射状布置,第一构造具有与扇形内的不分段式突出部(203)结合的分段式凹陷部(202),而第二构造具有与扇形内的分段式突出部(205)结合的不分段式凹陷部(204),其中,与凹陷部(202,204)相邻的分段式突出部(205)和不分段式突出部(203)的棱带有第一凹槽(214);通过这种方式,分别安装在两根独立桩(218)的端部的所述两个相同环形板通过一个环形板的突出部(203,205)与另一个环形板的凹陷部(202,204)的结合在联锁型面处配合,从而相互配合的环形板的一对连续布置的不分段式突出部(203)和分段式突出部(205)的两个相邻布置的第一凹槽(214)形成第一通道(206),所述第一通道(206)允许通过在其中穿入第一销(209)来实现相互配合的环形板的联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连接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分段式突出部(203)和所述不分段式凹陷部(204)制造有至少一个孔(208),用于接纳桩(218)的钢筋(21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连接装置(200),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凹陷部(202,204)相邻的分段式突出部(205)和不分段式突出部(203)具有向上以第一角度(217)呈锥形延伸的棱(212),该第一角度(217)小于3°,所述第一角度(217)为侧棱和与其垂直的轴之间的角度,所述垂直的轴与所述桩的纵向轴线平行。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连接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配合的环形板在连续布置的不分段式突出部(203)和分段式突出部(205)之间形成有I毫米至5晕米的第一缺口(221)。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连接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式突出部(205)和所述不分段式突出部(203)具有侧棱(213),该侧棱设有水平延伸的第二凹槽(215),从相互配合的环形板的两个连续布置的不分段式突出部(203)和两个连续布置的分段式突出部(205)的两个相邻布置的第二凹槽(215)形成第二通道(207)。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连接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207)允许通过在其中穿入第二个销(210)来实现相互配合的环形板的联锁。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连接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203,205)的侧棱(213)以第二角度(219)向上呈锥形延伸,该第二角度(220)小于3°,所述第二角度(220)为侧棱和与其垂直的轴之间的角度,所述垂直的轴与所述桩的纵向轴线平行。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连接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配合的环形板在两个连续布置的不分段式突出部(203)和两个连续布置的分段式突出部(205)之间形成有I毫米至5毫米的第二缺口(222)。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连接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207)朝向中央开口(201) 呈锥形。
17.根据权利要求8或1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连接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209)和所述第二销(210)具有匹配的直径,能够分别配装到所述第一通道(206)和所述第二通道(207)的开口中。
18.—种混凝土桩连接装置(300),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桩的一端、具有中央开口(308)、正面和反面的板;所述板的一面上设有具有多个相互配套的第一构造和第二构造的联锁型面,其中每个构造限定为在正面上以交替方式布置的一段,第一构造为突出部(301),第二构造为与第一构造配合的凹陷部(302),其中,每个突出部(301)的侧棱(306)偏离中央开口(308),并带有水平延伸槽(304);分别安装在两根独立桩的端部的所述两个相同板通过一个板的突出部(301)与另一个板的凹陷部(302)的结合在联锁型面处配合,从而相互配合的板的两个连续布置的突出部(301)的两个相邻布置的凹槽(304)形成通道(307 ),通道(307 )允许通过在其中穿入销(305 )来实现相互配合的板的联锁。
【文档编号】E02D5/52GK103541354SQ201310432325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8日
【发明者】王志财 申请人:王志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