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99925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所施工隧道沟槽包括沿隧道纵向延伸方向由前至后布设的混凝土台,混凝土台上部开有多个用于排水或布设线缆的沟槽,该移动模架包括多套分别对多个所述沟槽进行成型施工的组合式定型钢模、对混凝土台的外侧壁进行成型施工的外侧成型钢模和将外侧成型钢模与多个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均连接为一体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前后部均安装有行走机构;多个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的布设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沟槽的布设位置一一对应,多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的结构均相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隧道沟槽的立模浇筑过程。
【专利说明】一种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沟槽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
【背景技术】
[0002]铁路隧道沟槽位于隧道仰拱上方或隧道边墙与隧道仰拱结合部的上方,且其位于隧道边墙底部靠隧道中心线的一侧,铁路隧道沟槽的作用是排水或布设通信、电力线缆。目前,铁路隧道沟槽通常都为现浇混凝土结构。高铁隧道的线间距较大(一般为5m左右)且为电气化牵引铁路,隧道断面结构为单心圆。实际对高铁隧道内的隧道沟槽进行施工时,由于靠近隧道沟槽的二次衬砌断面形状为圆弧形,因而对隧道沟槽进行分次立模浇筑时操作不便,并且立模时需在隧道仰拱与二次衬砌结构上钻取多个钻孔以对所支立成型模板进行固定,对隧道仰拱与二次衬砌结构的损伤较大,所支立的成型模板刚度较小、易变形;同时,隧道沟槽施工过程中所留施工缝数量较多,因此施工成型隧道出现渗漏的风险较大。综上,现如今缺少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的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其能简便、快速完成隧道沟槽的立模浇筑过程,所施工完成隧道沟槽的施工质量高,并且所支立的成型模板刚度大、不易变形,同时具有减少成型模板支立过程中在仰拱和二次衬砌结构上所钻钻眼的数量、减少施工缝、减少隧道渗漏风险等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隧道沟槽的立模浇筑过程。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所施工隧道沟槽包括沿隧道纵向延伸方向由前至后布设的混凝土台,所述混凝土台上部开有多个用于排水或布设线缆的沟槽,多个所述沟槽均沿隧道纵向延伸方向进行布设,其特征在于:该移动模架包括多套分别对多个所述沟槽进行成型施工的组合式定型钢模、对混凝土台的外侧壁进行成型施工的外侧成型钢模和将外侧成型钢模与多个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均连接为一体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前后部均安装有行走机构;多个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的布设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沟槽的布设位置一一对应,多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的结构均相同;每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均由左右两个沟槽定型钢模拼装而成,所述沟槽定型钢模包括支撑架一和安装在支撑架一上的钢面板一,所述钢面板一通过支撑架一固定在连接架上,两个所述沟槽定型钢模中的钢面板一拼装组成对所施工沟槽沟槽进行成型施工的成型模板;所述外侧成型钢模包括支撑架二和安装在支撑架二内侧的钢面板二,所述钢面板二通过支撑架二固定在连接架上;所述外侧成型钢模和多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均沿隧道纵向延伸方向进行布设。
[0005]上述一种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特征是:还包括与组合式定型钢模呈垂直布设的封端模板,所述封端模板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所述封端模板的结构和尺寸均与混凝土台的横截面结构和尺寸相同;当所述封端模板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封端模板位于组合式定型钢模前侧,所述外侧成型钢模的前端和多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的前端均与封端模板紧固连接为一体;当所述封端模板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所述封端模板分别为位于组合式定型钢模前侧的前侧封端模板和位于组合式定型钢模后侧的后侧封端模板,所述外侧成型钢模的前端和多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的前端均与所述前侧封端模板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外侧成型钢模的后端和多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的后端均与所述后侧封端模板紧固连接为一体。
[0006]上述一种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特征是:所述外侧成型钢模和多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的纵向长度均相同,所述外侧成型钢模的前后两端均与多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的前后两端相平齐;所述连接架的纵向长度大于外侧成型钢模的纵向长度。
[0007]上述一种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特征是: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左右两个行走轮。
[0008]上述一种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特征是:所述行走轮包括轮架和安装在所述轮架上的轮体,所述轮架通过千斤顶支撑在连接架前部或后部。
[0009]上述一种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架包括布设在外侧成型钢模外侧且呈竖直向布设的纵向支撑架和安装在纵向支撑架上部内侧的纵向水平支架,所述纵向水平支架位于外侧成型钢模和多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上方。
[0010]上述一种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特征是:所述纵向支撑架由多根型钢杆件拼接而成;所述纵向水平支架包括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多个水平支撑架和将多个所述水平支撑架连接为一体的纵向连接件,多个所述水平支撑架均呈平行布设。
[0011]上述一种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一和支撑架二均通过多个竖向吊杆安装在连接架上。
[0012]上述一种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特征是:所述沟槽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且所述钢面板一的横截面形状为L字形。
[0013]上述一种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一为横截面为L字形的L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包括前后两个竖向L形边框、连接于两个所述竖向L形边框上部之间的上横向边框、连接于两个所述竖向L形边框下部之间的下横向边框和多道均连接于上横向边框与下横向边框之间的竖向筋板,多道所述竖向筋板沿隧道纵向延伸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所述竖向L形边框、上横向边框和下横向边框均为型钢杆件;所述支撑架二为竖向支架,所述钢面板二呈竖直向布设;所述竖向支架由多根型钢杆件拼接而成。
[00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5]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及拆装方便。
[0016]2、使用操作简便,投入施工成本较低。
[0017]3、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能简便、快速完成隧道沟槽的立模浇筑过程,所施工完成隧道沟槽的施工质量高,并且所支立的成型模板刚度大、不易变形,同时具有减少成型模板支立过程中在仰拱和二次衬砌结构上所钻钻眼的数量、减少施工缝、减少隧道渗漏风险等特点。同时,施工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具有移动迅速、工效快、支拆模快等特点,无须其它支撑,能有效减少在仰拱或二衬混凝土结构上的钻眼数量,不损伤混凝土结构、刚度大,不易变形,结构尺寸容易固定、线型美观,整体平纵位置便于控制,并且能减少结构接缝,大大减少渗漏的风险。并且,本实用新型能满足标准化作业要求。
[00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隧道沟槽的立模浇筑过程。
[001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22]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0023]图4为图1的B-B剖视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施工成型隧道沟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实用新型外侧成型钢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图7的左视图。
[0028]图9为本实用新型沟槽定型钢模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 10为图9的左视图。
[0030]图11为本实用新型沟槽定型钢模三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2为图11的左视图。
[0032]图13为本实用新型沟槽定型钢模五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4为图13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0034]I一混凝土台;2—沟槽;3—组合式定型钢模;
[0035]3-1—钢面板一;3-2—支撑架一;3-21—竖向L形边框;
[0036]3-22—上横向边框;3-23—下横向边框;3_24—竖向筋板;
[0037]3-25—横向筋板;3-26—横向连接件一;3-27—横向连接件二;
[0038]3-28一横向限位件;4一外侧成型钢模;4_1一钢面板二 ;
[0039]4-2—支撑架二 ;4-3—剪刀撑二 ;5—连接架;
[0040]5-1—纵向支撑架;5-2—水平支撑架;5-3—纵向连接件;
[0041]5-4一剪刀撑一 ;6—横向连接杆;7—竖向限位件;
[0042]8一封端模板;9一行走轮;10—千斤顶;
[0043]11—隧道仰拱;12—斜向支撑杆;13—竖向吊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44]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的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所施工隧道沟槽包括沿隧道纵向延伸方向由前至后布设的混凝土台1,所述混凝土台I上部开有多个用于排水或布设线缆的沟槽2,多个所述沟槽2均沿隧道纵向延伸方向进行布设,该移动模架包括多套分别对多个所述沟槽2进行成型施工的组合式定型钢模3、对混凝土台I的外侧壁进行成型施工的外侧成型钢模4和将外侧成型钢模4与多个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均连接为一体的连接架5,所述连接架5的前后部均安装有行走机构。多个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的布设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沟槽2的布设位置一一对应,多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的结构均相同。每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均由左右两个沟槽定型钢模拼装而成,所述沟槽定型钢模包括支撑架一 3-2和安装在支撑架一 3-2上的钢面板一 3-1,所述钢面板一 3-1通过支撑架一 3-2固定在连接架5上,两个所述沟槽定型钢模中的钢面板一 3-1拼装组成对所施工沟槽沟槽2进行成型施工的成型模板。所述外侧成型钢模4包括支撑架二 4-2和安装在支撑架二 4-2内侧的钢面板二 4-1,所述钢面板二 4-1通过支撑架二 4-2固定在连接架5上。所述外侧成型钢模4和多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均沿隧道纵向延伸方向进行布设。
[0045]如图5所示,所施工隧道沟槽位于隧道仰拱11上方。
[0046]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左右两个行走轮9。
[0047]实际安装时,所述行走轮9包括轮架和安装在所述轮架上的轮体,所述轮架通过千斤顶10支撑在连接架5前部或后部。本实施例中,所述千斤顶10为螺旋千斤顶。
[0048]实际使用时,所述支撑架一 3-2和支撑架二 4-2均通过多个竖向吊杆13安装在连接架5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吊杆13为螺纹杆。
[0049]本实施例中,所述外侧成型钢模4和多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的纵向长度均相同,所述外侧成型钢模4的前后两端均与多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的前后两端相平齐。所述连接架5的纵向长度大于外侧成型钢模4的纵向长度。
[0050]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与组合式定型钢模3呈垂直布设的封端模板8,所述封端模板8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所述封端模板8的结构和尺寸均与混凝土台I的横截面结构和尺寸相同。当所述封端模板8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封端模板8位于组合式定型钢模3前侧,所述外侧成型钢模4的前端和多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的前端均与封端模板8紧固连接为一体;当所述封端模板8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所述封端模板8分别为位于组合式定型钢模3前侧的前侧封端模板和位于组合式定型钢模3后侧的后侧封端模板,所述外侧成型钢模4的前端和多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的前端均与所述前侧封端模板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外侧成型钢模4的后端和多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的后端均与所述后侧封端模板紧固连接为一体。
[0051]结合图6,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5包括布设在外侧成型钢模4外侧且呈竖直向布设的纵向支撑架5-1和安装在纵向支撑架5-1上部内侧的纵向水平支架,所述纵向水平支架位于外侧成型钢模4和多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上方。
[0052]实际施工时,所述纵向支撑架5-1由多根型钢杆件拼接而成,所述纵向支撑架4-1通过多个剪刀撑一 5-4进行加固,多个所述剪刀撑一 5-4与纵向支撑架4-1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外侧成型钢模4与所述纵向支撑架5-1紧固连接为一体。
[0053]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水平支架包括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多个水平支撑架5-2和将多个所述水平支撑架5-2连接为一体的纵向连接件5-3,多个所述水平支撑架5-2均呈平行布设。
[0054]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连接件5-3包括两道布设在同一竖直平面上且位于所述纵向水平支架内侧的槽钢,两道所述槽钢呈平行布设且二者固定连接为一体。
[0055]实际加工时,所述纵向连接件5-3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连接杆件。[0056]如图7、图8所示,所述支撑架二 4-2为竖向支架,所述钢面板二 4_1呈竖直向布设。所述竖向支架由多根型钢杆件拼接而成,且所述竖向支架通过多个剪刀撑二 4-3进行加固,多个所述剪刀撑二 4-3均与所述竖向支架紧固连接为一体。
[0057]本实施例中,所述沟槽2的数量为3个,3个所述沟槽2由左至右分别为沟槽一、沟槽二和沟槽三。3个所述沟槽2的槽宽均相同,所述沟槽一和所述沟槽三的槽深相同,所述沟槽二的槽深大于所述沟槽一的槽深。
[0058]对3个所述沟槽2进行成型施工的3个组合式定型钢模3分别为组合式定型钢模一、组合式定型钢模二和组合式定型钢模三。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一中位于左侧的所述沟槽定型钢模为沟槽定型钢模一,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一中位于右侧的所述沟槽定型钢模为沟槽定型钢模二;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二中位于左侧的所述沟槽定型钢模为沟槽定型钢模三,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二中位于右侧的所述沟槽定型钢模为沟槽定型钢模四;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三中位于左侧的所述沟槽定型钢模为沟槽定型钢模五,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一中位于右侧的所述沟槽定型钢模为沟槽定型钢模六。
[0059]实际施工时,多个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中位于最左侧的组合式定型钢模3为左侧定型钢模,所述左侧定型钢模中位于左侧的所述沟槽定型钢模为左边侧定型钢模;多个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中位于最右侧的组合式定型钢模3为右侧定型钢模,所述右侧定型钢模中位于右侧的所述沟槽定型钢模为右边侧定型钢模。本实施例中,所述左边侧定型钢模为所述沟槽定型钢模一,所述右边侧定型钢模为所述沟槽定型钢模六。
[0060]如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及图14所示,所述沟槽2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且所述钢面板一 3-1的横截面形状为L字形。所述支撑架一 3-2为横截面为L字形的L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包括前后两个竖向L形边框3-21、连接于两个所述竖向L形边框3-21上部之间的上横向边框3-22、连接于两个所述竖向L形边框3-21下部之间的下横向边框3-23和多道均连接于上横向边框3-22与下横向边框3-23之间的竖向筋板3_24,多道所述竖向筋板3-24沿隧道纵向延伸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所述竖向L形边框3-21、上横向边框3-22和下横向边框3-23均为型钢杆件。
[0061 ] 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L形边框3-21、上横向边框3-22和下横向边框3_23均为角钢。所述竖向筋板3-24的横截面形状为L字形。
[0062]实际加工时,所述竖向L形边框3-21、上横向边框3-22和下横向边框3_23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型钢杆件。
[0063]本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沟槽定型钢模三和所述沟槽定型钢模四中的所述L形支架还包括连接于两个所述竖向L形边框3-21中部之间的横向筋板3-25。
[0064]实际加工时,所述横向筋板3-25为角钢。
[0065]如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左边侧定型钢模中的所述L形支架还包括安装在上横向边框3-22上部的横向连接件一 3-26。所述右边侧定型钢模中的所述L形支架还包括安装在上横向边框3-22上部的横向连接件二 3-27。
[0066]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连接件一 3-26和横向连接件二 3-27均为槽钢。
[0067]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通过横向连接杆6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L形支架还包括连接于两个所述竖向L形边框3-21底部之间的横向限位件3-28,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中两个所述L形支架的横向限位件3-28呈左右对称布设,且两个所述L形支架的横向限位件3-28组成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的左右向限位机构。所述横向连接杆6上安装有多个分别对多个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进行限位的竖向限位件7,多个所述竖向限位件7分别位于多个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的左右向限位机构正上方,多个所述竖向限位件7分别由上至下插装入多个所述左右向限位机构内。
[0068]实际施工时,还需在所述连接架5外侧支设多道斜向支撑杆12。
[006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所施工隧道沟槽包括沿隧道纵向延伸方向由前至后布设的混凝土台(1),所述混凝土台(I)上部开有多个用于排水或布设线缆的沟槽(2),多个所述沟槽(2)均沿隧道纵向延伸方向进行布设,其特征在于:该移动模架包括多套分别对多个所述沟槽(2)进行成型施工的组合式定型钢模(3)、对混凝土台(I)的外侧壁进行成型施工的外侧成型钢模(4)和将外侧成型钢模(4)与多个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均连接为一体的连接架(5),所述连接架(5)的前后部均安装有行走机构;多个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的布设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沟槽(2)的布设位置一一对应,多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的结构均相同;每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均由左右两个沟槽定型钢模拼装而成,所述沟槽定型钢模包括支撑架一(3-2 )和安装在支撑架一(3-2 )上的钢面板一(3-1),所述钢面板一(3-1)通过支撑架一(3-2)固定在连接架(5)上,两个所述沟槽定型钢模中的钢面板一(3-1)拼装组成对所施工沟槽沟槽(2)进行成型施工的成型模板;所述外侧成型钢模(4)包括支撑架二(4-2 )和安装在支撑架二(4-2)内侧的钢面板二(4-1),所述钢面板二(4-1)通过支撑架二(4-2)固定在连接架(5)上;所述外侧成型钢模(4)和多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均沿隧道纵向延伸方向进行布设。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组合式定型钢模(3)呈垂直布设的封端模板(8),所述封端模板(8)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所述封端模板(8)的结构和尺寸均与混凝土台(I)的横截面结构和尺寸相同;当所述封端模板(8)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封端模板(8)位于组合式定型钢模(3)前侧,所述外侧成型钢模(4)的前端和多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的前端均与封端模板(8)紧固连接为一体;当所述封端模板(8)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所述封端模板(8)分别为位于组合式定型钢模(3)前侧的前侧封端模板和位于组合式定型钢模(3)后侧的后侧封端模板,所述外侧成型钢模(4)的前端和多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的前端均与所述前侧封端模板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外侧成型钢模(4)的后端和多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的后端均与所述后侧封端模板紧固连接为一体。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成型钢模(4)和多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的纵向长度均相同,所述外侧成型钢模(4)的前后两端均与多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的前后两端相平齐;所述连接架(5)的纵向长度大于外侧成型钢模(4)的纵向长度。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左右两个行走轮(9 )。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9)包括轮架和安装在所述轮架上的轮体,所述轮架通过千斤顶(10)支撑在连接架(5)前部或后部。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5)包括布设在外侧成型钢模(4)外侧且呈竖直向布设的纵向支撑架(5-1)和安装在纵向支撑架(5-1)上部内侧的纵向水平支架,所述纵向水平支架位于外侧成型钢模(4)和多套所述组合式定型钢模(3)上方。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支撑架(5-1)由多根型钢杆件拼接而成;所述纵向水平支架包括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多个水平支撑架(5-2 )和将多个所述水平支撑架(5-2 )连接为一体的纵向连接件(5-3 ),多个所述水平支撑架(5-2)均呈平行布设。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一(3-2)和支撑架二(4-2)均通过多个竖向吊杆(13)安装在连接架(5)上。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2)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且所述钢面板一(3-1)的横截面形状为L字形。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隧道沟槽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一(3-2)为横截面为L字形的L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包括前后两个竖向L形边框(3-21)、连接于两个所述竖向L形边框(3-21)上部之间的上横向边框(3-22)、连接于两个所述竖向L形边框(3-21)下部之间的下横向边框(3-23)和多道均连接于上横向边框(3-22)与下横向边框(3-23)之间的竖向筋板(3-24),多道所述竖向筋板(3-24)沿隧道纵向延伸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所述竖向L形边框(3-21)、上横向边框(3-22)和下横向边框(3-23)均为型钢杆件;所述支撑架二(4-2)为竖向支架,所述钢面板二(4-1)呈竖直向布设;所述竖向支架由多根型钢杆件拼接而成。
【文档编号】E21D11/10GK203531923SQ201320703432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7日
【发明者】王宏伟, 陈云, 杨金贵, 姚卓, 屈宝剑, 谢会杰 申请人: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