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塔机基础的砼重力件的支承定位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1326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塔机基础的砼重力件的支承定位构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装配式塔机基础的砼重力件的支承定位构造包括设于独立砼基础梁板结构装配式构件的砼抗压板内的垂直孔和设于砼重力件下面与砼抗压板上面之间的可与垂直孔上部组合或分解的支承件,本构造克服了在砼抗压板上预先固定设置砼重力件的支承定位构造,在基础需要配置砼重力件时,以本构造满足砼重力件的支承定位构造要求和重复装配分解的要求。实现了基础砼装配式构件制作的程序简化和材料节约。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周期移动使用或固定使用的塔桅式机械设备的装配式基础的砼 重力件的支承定位构造。 装配式塔机基础的砼重力件的支承定位构造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建筑、电力、石油、信息、地矿、军事各领域的周期移动使用的如建筑固定式 塔机、风力发电机、采油机、信号塔架、钻探机,大型陆基雷达等塔桅式机械设备基础,大都 采用整体现浇砼基础,其明显弊端在于,资源利用率极低、施工周期长,寒冷地区制作周期 更长,不能重复使用,同时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近年来已有砼预制构件装配式塔 机基础问世,开辟了塔桅式机械设备基础装配式、重复使用、砼预制构件轻量化的方向和道 路。但装配式基础的重力性能由两种材料构成,第一种是砼预制构件与砼重力件组合,第二 种是砼预制构件与固体散料组合;一般工程施工条件下,从经济效益出发,大都采用第二种 组合;但某种特定条件如深基坑或现场缺少固体散料,则必须采用第一种组合。采用第一 种组合时必须在砼预制构件装配成的独立梁板结构的基础抗压板上设置砼重力件的支承 定位构造。若在每一套砼抗压板上都设置由钢筋砼构成的与基础结构预制构件连为一体的 数量在12件以上的砼墩台形成的砼重力件支承定位构造,而实际应用中十有八九被闲置, 造成浪费;若不设置砼重力件的支承定位构造,又会遇到偶然需要安装砼重力件时,砼抗压 板上未设支承定位构造,因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没有规律性。鉴于上述情况,要实现随时满足 基础安装砼重力件的构造要求,同时又克服在每套基础上都设置支承定位构造所造成的浪 费,就必须有一种新的能与基础结构预制构件组合、分解的砼重力件支承定位构造。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任务是提供一种与塔桅式机械设备装配式基础的独立砼基 础梁板结构的预制构件既可组合又可分解的具有对砼重力件的垂直支承和水平定位双重 作用同时将砼重力件的重力直接传递给砼基础梁板结构的支承定位构造。
[0004] 本实用新型包括设于装配式独立砼基础梁板结构的砼抗压板(4)内的垂直孔 (14)和设于砼重力件(2)下面与砼抗压板(4)上面之间的可与垂直孔(14)上部组合或分 解的支承件(7),由可与砼预制构件装配式塔机的独立砼基础梁板结构(1)组合、分解的 砼重力件(2)的支承定位构造(3)和与之配合的设于砼抗压板(4)中的垂直孔(14)共同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构造:支承定位构造(3)为:由砼基础梁(5)和砼抗压板(4)的砼预制 构件共同水平组合装配而成独立砼基础梁板结构(1),形状为垂直方向任意水平剖面几何 形状全等的棱柱体的砼重力件(2) η件设置于砼抗压板(4)之上,η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且 与独立砼基础梁板结构(1)的砼基础梁(5)的道数相同,砼基础梁(5)的道数以独立砼基 础梁板结构(1)平面中心为分界线;砼重力件(2)为各外立面均为垂直面的多边形棱柱体, 或以水平切线形成的平面将砼重力件(2)分为上下连接面之间无间隙的m件,m为大于等 于2的整数;如图1、2所示;
[0005] 同一座基础的各砼重力件(2)的底平面水平,在每件砼重力件(2)的底面与砼抗 压板(4)的上面之间设有数量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的支承定位构造(3);在需要设置支承 定位构造(3)的砼抗压板⑷的平面位置,在砼抗压板⑷上设垂直孔(14),该垂直孔(14) 的垂直孔上部(12)的内径大于垂直孔下部(13)的内径,垂直孔上部(12)与垂直孔下部 (13)垂直贯通;垂直孔上部(12)的水平剖面为圆形或多边形,垂直孔上部(12)的上端平 面与砼抗压板(4)的上面相平,垂直孔上部(12)的下端平面与垂直孔下部(13)的上端平 面之间无间隙,垂直孔下部(13)的水平剖面为圆形或多边形,垂直孔下部(13)的下端平面 与砼抗压板(4)的下平面相平;在垂直孔下部(13)的上端设有支承圈(10)、支承圈(10)的 内径小于或等于垂直孔下部(13)的内径,支承圈(10)的下平面与垂直孔下部(13)的上端 砼平面之间无间隙,支承圈(10)的外径大于或等于垂直孔上部(12)的内径、锚筋(11)与 支承圈(10)的外径面连接,支承圈(10)的上平面与垂直孔下部(13)的上端平面相平且与 垂直孔上部(12)的下端面之间无间隙;支承件(7)的水平剖面与垂直孔上部(12)的水平 剖面相同,且支承件(7)的下半部与垂直孔上部(12)无间隙配合,设于同一砼重力件(2) 下面的支承定位构造(3)的各支承件(7)的上面水平,在砼重力件(2)的下平面与各支承 件(7)的上平面之间设或不设垫板(6);支承件(7)由垂直管(15)和上面与垂直管(15)的 上平面相平且外径面与垂直管(15)的内径面无间隙配合并连接的上端封口板(8),下面与 垂直管(15)的下平面相平且外径面与垂直管(15)的内径面无间隙配合并连接的下端封口 板(9)共同组合而成;或以外形与支承件(7)全等的砼或木材替代钢材制作的支承件(7); 如图1、2、3、4所示。
[0006] 上述实用新型的实际效果:
[0007] 1、在需要配置砼重力件时,安装本实用新型支承定位构造与砼基础预制构件和砼 重力件组合成整体,实现基础的重力性能;
[0008] 2、支承件的下端面坐落于支承圈上面,多次重复装卸对砼承压板的结构不会造成 影响;
[0009] 3、在不须要安装砼重力件时,砼基础预制构件上没有附带太多的材料投入于砼重 力件的支承和定位构造的零部件,从而节约了材料、减少了成本投入和简化了施工程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1] 附图1--装配式塔机基础的独立砼基础梁板结构(1)和砼重力件(2)的支承定 位构造(3)的总平面图
[0012] 附图2--装配式塔机基础的独立砼基础梁板结构(1)和砼重力件(2)的支承定 位构造⑶的A-A剖面图
[0013] 附图3--装配式塔机基础的独立砼基础梁板结构(1)和砼重力件(2)的支承定 位构造⑶的C-C剖面图
[0014] 附图4--装配式塔机基础的独立砼基础梁板结构(1)和砼重力件(2)的支承定 位构造(3)的D-D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图1、2、3、4描述了装配式塔机基础的独立砼基础梁板结构1的砼重力件2的支承 定位构造3的构造形式及其与基础结构预制构件和轮重力件2的装配关系。
[0016] 按配置支承定位构造 3的构造要求在同一座独立轮基础梁板结构1的轮抗压板4 上按砼重力件2的支承构造设计位置要求设置垂直孔14 ;在垂直孔下部13的上端设支承 圈10并使支承圈10的上平面与垂直孔下部13的上端面相平且与垂直孔上部12的下端面 之间无间隙;以支承件7与设于砼抗压板4上的垂直孔14的垂直孔上部12配合,并使同一 座独立砼基础梁板结构1的同一件砼重力件2之下的各支承件7的上端面水平,且各支承 件7的下端面与支承圈10的上平面之间无间隙,在各支承件7的上面装垫板6,吊装砼重力 件2,使砼重力件2的下平面与垫板6的上面无间隙;
[0017] 需要对砼重力件2和独立砼基础梁板结构1进行分解时,首先吊起移走砼重力件 2,然后将支承件7垂直向上提起,使支承件7与砼抗压板4分离。
【权利要求】
1.装配式塔机基础的砼重力件的支承定位构造,包括设于装配式独立砼基础梁板结构 的砼抗压板内的垂直孔和设于砼重力件下面与砼抗压板上面之间的可与垂直孔上部组合 或分解的支承件,其特征在于: 支承定位构造(3)为:由砼基础梁(5)和砼抗压板(4)的砼预制构件共同水平组合装 配而成独立砼基础梁板结构(1),形状为垂直方向任意水平剖面几何形状全等的棱柱体的 砼重力件(2)n件设置于砼抗压板(4)之上,η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且与独立砼基础梁板结 构(1)的砼基础梁(5)的道数相同,砼基础梁(5)的道数以独立砼基础梁板结构(1)平面 中心为分界线;砼重力件(2)为各外立面均为垂直面的多边形棱柱体,或以水平切线形成 的平面将砼重力件(2)分为上下连接面之间无间隙的m件,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同一座基础的各砼重力件(2)的底平面水平,在每件砼重力件(2)的底面与砼抗压板 (4)的上面之间设有数量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的支承定位构造(3);在需要设置支承定位构 造(3)的砼抗压板(4)的平面位置,在砼抗压板(4)上设垂直孔(14),该垂直孔(14)的垂 直孔上部(12)的内径大于垂直孔下部(13)的内径,垂直孔上部(12)与垂直孔下部(13) 垂直贯通;垂直孔上部(12)的水平剖面为圆形或多边形,垂直孔上部(12)的上端平面与 砼抗压板(4)的上面相平,垂直孔上部(12)的下端平面与垂直孔下部(13)的上端平面之 间无间隙,垂直孔下部(13)的水平剖面为圆形或多边形,垂直孔下部(13)的下端平面与砼 抗压板(4)的下平面相平;在垂直孔下部(13)的上端设有支承圈(10)、支承圈(10)的内 径小于或等于垂直孔下部(13)的内径,支承圈(10)的下平面与垂直孔下部(13)的上端砼 平面之间无间隙,支承圈(10)的外径大于或等于垂直孔上部(12)的内径、锚筋(11)与支 承圈(10)的外径面连接,支承圈(10)的上平面与垂直孔下部(13)的上端平面相平且与垂 直孔上部(12)的下端面之间无间隙;支承件(7)的水平剖面与垂直孔上部(12)的水平剖 面相同,且支承件(7)的下半部与垂直孔上部(12)无间隙配合,设于同一砼重力件(2)下 面的支承定位构造(3)的各支承件(7)的上面水平,在砼重力件(2)的下平面与各支承件 (7)的上平面之间设或不设垫板(6);支承件(7)由垂直管(15)和上面与垂直管(15)的 上平面相平且外径面与垂直管(15)的内径面无间隙配合并连接的上端封口板(8),下面与 垂直管(15)的下平面相平且外径面与垂直管(15)的内径面无间隙配合并连接的下端封口 板(9)共同组合而成;或以外形与支承件(7)全等的砼或木材替代钢材制作的支承件(7)。
【文档编号】E02D27/42GK203891053SQ201420131016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4日
【发明者】赵正义 申请人:赵正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