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拧卸钻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5838阅读:1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拧卸钻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拧卸钻头装置。



背景技术:

钻头与钻杆间的安全、快速拧卸一直是制约井下钻孔施工的一个难题。由于井下打钻工艺为回转钻进,钻头在施工结束后与钻杆连接非常紧固。当更换钻头时采用铜锤砸或用钻机前夹持器翻转拧卸均存在较大安全风险。考虑钻头外形的特殊性,钻头与钻杆间的拧卸一直没得到很好的解决,大大影响了井下钻孔施工的安全与效率。

传统的拧卸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用铜锤敲砸后再用管钳拧卸,二是用钻机向后拉紧钻杆,利用钻头后端面与钻机前夹持器卡瓦的摩擦力进行拧卸。第一种拧卸方式费时费力,对一些孔口空间受限制的钻孔,简直无法操作,对一些开孔位置较高,特别是顶板孔,人员站高位砸锤或用管钳拧卸,存在较大的人身安全隐患,下锤位置不当还可能砸坏钻头复合片。第二种拧卸方式(被勘探处定为“三违”行为)虽然操作较简单,但其危害性相当大,一是其对钻头的磨损较大,特别对钻头的反齿(反向切削齿)破坏大;二是由于较大的向后拉力,对钻机的前夹持器连接装置损坏较大;三是由于其反向力可能超过弹簧牒片的极限值,从而减小了弹簧牒片的夹紧力,甚至造成弹簧牒片失效;四是由于摩擦产生火花、高温,产生的高温甚至能使钻头发热变红,此时若从孔口喷出一股瓦斯,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这种拧卸方式对瓦斯大、易喷孔的地点,安全威胁相当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安全可靠且拧卸效果好的快速拧卸钻头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开有第一开孔的正面拧卸板和分别位于正面拧卸板同侧上下端的上托板、下托板;所述上托板垂直设置于正面拧卸板的上端,末端开有第二开孔;所述下托板与上托板平行设置,两侧中部还分别设有一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正面拧卸板为长方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一开孔为中间呈圆型、外周均匀设有三个直径相同且向外延伸的长方形的第一开孔,第一开孔位于正面拧卸板的中部上端,与需要拧卸的矿井下的钻头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二开孔为带有圆角的长方形开孔,具体为两个,分别位于上托板末端靠近边缘处的左右两端,与矿井下的夹持器的卡瓦限位插销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下托板由两个不同长度尺寸的长板相接而成,分别为第一下托板和第二下托板;所述第一下托板与正面拧卸板垂直相连,所述第二下托板与第一下托板的末端无缝相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一下托板的长度与正面拧卸板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二下托板的长度略小于第一下托板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挡板具体为两个,分别位于第一下托板末端的左右边缘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一下托板的左右两侧还分别开有第三开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三开孔为圆形开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正面拧卸板、上托板和下托板分别为钢制正面拧卸板、钢制上托板和钢制下托板。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

(1)缩短钻头拧卸时间

传统方式,如果孔口空间受限制,则需要挪动钻机;若开孔位置较高,人则需站于登高平台且采取保护措施;若丝扣较紧,则必须砸大锤,故其拧卸时间普遍较长,而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所需的时间仅与拧卸一根钻杆一样;

(2)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现在的拧卸方式不需要挪钻机、登高台及砸大锤,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3)降低材料消耗

管钳与大锤的使用量大大降低;同时,如果利用钻头与夹持器卡瓦的摩擦力拧卸钻头,会造成钻头反切削齿损坏而无法使用。

(4)减少机械故障的发生

利用摩擦力拧卸钻头,钻杆向后的拉力必须较大,这样易造成夹持器的连接装置损坏,同时可能造成弹簧牒片的损坏或失效,增大的机械故障的发生。

(5)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

拧管钳能造成挤手事故,砸大锤能造成伤手、伤眼事故,登高可能造成摔伤事故,故使用本装置,能有效减少人身事故的发生;此外,摩擦产生的火花与高温能引爆合适浓度的瓦斯,引起瓦斯爆炸事故,使用本装置将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事故发生的可能;

(6)取代挡灰皮子

防止钻屑进入夹持器内。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的一种快速拧卸钻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中:1为正面拧卸板,11为第一开孔,2为上托板,21为第二开孔,3为下托板,31为第一下托板,32为第二下托板,33为挡板,34为第三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快速拧卸钻头装置,包括开有第一开孔11的正面拧卸板1和分别位于正面拧卸板1同侧上下端的上托板2、下托板3,其中,各部件均采用钢板焊接而成。

正面拧卸板1为长方形板;第一开孔11为中间呈圆型、外周均匀设有三个直径相同且向外延伸的长方形的第一开孔,位于正面拧卸板1的中部上端,与需要拧卸的矿井下的钻头相配合,确保钻头与之完美契合。

上托板2垂直设置于正面拧卸板1的上端,末端开有第二开孔21;第二开孔21为带有圆角的长方形开孔,具体为两个,分别位于上托板2末端靠近边缘处的左右两端,与矿井下的夹持器的卡瓦限位插销相配合,用于确保夹持器张合不受影响。

下托板3与上托板2平行设置,由两个不同长度尺寸的长板相接而成,分别为第一下托板31和第二下托板32;第一下托板31与正面拧卸板1垂直相连,第二下托板32与第一下托板31末端无缝相接;其中,第一下托板31的长度与正面拧卸板1的宽度相等,第二下托板32的长度略小于第一下托板31的长度。

进一步地,第一下托板31末端的左右边缘处分别还设有一个挡板33,用于固定两个挡板33之间的夹持器,保持正面拧卸板1与夹持器的前端面相平行。

进一步地,第一下托板31的左右两侧还分别开有圆形的第三开孔34,该设计可配合铁链使用,作为本装置与夹持器的进一步固定结构。

使用方法:

(1)使正面拧卸板1的第一开孔11对准并完全卡住已连接钻机的钻头;

(2)将上托板2通过第二开孔21与夹持器的卡瓦限位插销配合固定;

(3)将挡板33卡在夹持器的两端,使之固定在本装置上,并保持正面拧卸板1与夹持器的前端面相平行;

(4)第三开孔34配合铁链使用使本装置与夹持器再进一步加固,其固定方式具体为:将铁链穿过第三开孔34并缠绕于夹持器与本装置的外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