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管扶正器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4607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套管扶正器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井固井时套管扶正器的限位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套管扶正器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主要使用的套管扶正器限位装置有敲击式卡箍套管扶正器限位装置和螺钉式套管扶正器限位装置两种。

第一种敲击式箍式套管扶正器限位装置的主要工作原理:本止动环本体由两个半圆形止动环环体组成,两个半圆止动环环体一端通过销钉轴活动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为扣合合页,在两个半圆止动环环体的外表面上沿着圆环的切线方向上冲压出多个止动孔,通过止动销钉砸入止动孔中,与套管壁过盈配合,达到止动。

第二种敲击式卡箍式套管扶正器限位装置的主要工作原理:在卡箍本体紧固时,内侧重叠部不发生纵弯曲,可靠地紧固被紧固部件,同时提高紧固的操作性。其包括:卡箍本体,形成外侧重叠部和内侧重叠部相互重叠的环状,卷绕于被紧固部件上;卡合孔,形成于外侧重叠部上;卡合爪,形成于内侧重叠部上,通过与上述卡合孔卡合来保持卡箍本体的紧固状态;第一工具爪,形成于外侧重叠部上,位于上述卡合孔的前端侧;第二工具爪,形成于内侧重叠部上,用于与第一工具爪一起紧固卡箍本体;负荷降低装置,形成于外侧重叠部上,以使卡箍本体的紧固中外侧重叠部越过卡合爪时,降低作用于内侧重叠部上的负荷。

第三种为螺钉式套管扶正器限位装置,其工作原理为:两个半圆形止动环冲压出若干凸包,两半圆形止动环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接耳及螺栓和螺母紧固,螺母的个数为两个。环状箍套在套管上,拧紧环状箍上的尖头螺钉,使其挤压套管,形成阻力,达到固定限位装置的目的。

上述第一种和第二种敲击式卡箍式套管扶正器限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敲击,使金属卡扣部件发生变形,金属卡扣变形越大,紧固性能越好,但是其加工较为复杂,其次,变形部位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点,下套管过程中,当发生复杂情况需要反复活动套管时,应力集中点容易发生变形或者损伤,导致卡箍紧固作用减弱或者失效,极端情况下,还有可能发生断裂落井。

第三种螺钉式套管扶正器限位装置,其限位能力主要取决于鼓包体与套管之间的摩擦力,这种限位能力有限(大约20~40KN),当受较大推力时,该止动环可能失效,更有甚者直接被挤毁。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安全可靠的套管扶正器限位装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实用新型而学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套管扶正器限位装置,包括:

外限位环,用于套设在套管上,所述外限位环为中空圆柱形,其内壁设锥度螺纹;

内限位环,位于所述外限位环内侧,所述内限位环为中空圆柱形,其上设有多个轴向缺口;所述内限位环的外壁设有与所述锥度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内限位环的内壁设有内螺纹,用于与套管的外壁相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螺纹具有一定锥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螺纹为细齿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向缺口为4至8个;例如是6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向缺口的高度小于所述内限位环的高度的1/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限位环上设有环状底盘,所述环状底盘位于所述内限位环靠近所述轴向缺口的底部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限位环的第一端可以轻微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限位环的第一端的厚度小于2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限位环的第一端由多个不相接触的瓣状物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限位环为2个,所述外限位环为2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套管扶正器限位装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当下套管过程遇阻进行活动管柱时,能够很好的固定扶正器,使其不会在套管上下移动,也不会因为活动时间长,对定位装置造成损伤,致其损坏落井。

通过阅读说明书,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更好地了解这些技术方案的特征和内容。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套管扶正器限位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套管扶正器限位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套管扶正器限位装置,包括用于套设在套管上的外限位环10以及位于外限位环10与套管之间的内限位环20;其中,

外限位环10为中空圆柱形,其内壁设锥度螺纹11;外限位环10带有挤压能力的扣以及防转结构;

内限位环20位于外限位环内侧,内限位环20为中空圆柱形,其上设有多个轴向缺口21,该多个轴向缺口21将内限位环分割成多个弧形瓣;内限位环20的外壁设有与锥度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22;内限位环20的内壁设有内螺纹23,用于与套管的外壁相接触。

本实施例中,外螺纹22具有一定锥度;需要说明的是,外螺纹22的锥度可以不与外限位环上的锥度螺纹的锥度相匹配;内螺纹23为可承受轴向力的细齿螺纹。

上述轴向缺口21为4至8个,例如是6个,从而使内限位环20被分割成6个弧形瓣。该轴向缺口21的高度小于内限位环的高度的1/4。此外,内限位环21上设有环状底盘24,环状底盘24位于内限位环靠近轴向缺口的底部的一端,且突出于弧形瓣的外壁设置。

虽然图中没有显示,但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外限位环10的第一端可以轻微变形。具体地,可以减小该第一端的厚度使其可以轻微变形,例如使外限位环的第一端的厚度小于2mm。此外,还可以使外限位环10的第一端由多个不相接触的瓣状物组成。

上述外限位环与内限位环的材料为高强度钢,内限位环的内螺纹与套管接触,用于与套管之间形成摩擦,达到限位目的。

使用时,将外限位环先套在套管上,然后将内限位环套在内限位环上,旋紧两者之间的螺纹,从而挤紧内限位环,使内限位环紧贴套管一面的细齿螺纹紧紧贴在套管上,当外环对内环的挤压作用越大,其贴紧力越大,定位装置固定效果越好。

在具体实施时,内限位环为2个,分别位于扶正器的两端;外限位环为2个,分别位于扶正器的两端。请同时参照图2,在安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管扶正器限位装置时,主要操作步骤为:

将外限位环32调整好方向,套在套管上;

将内限位环31套在外限位环32的内部,使用专用紧扣工具拧紧;

将扶正器50套在套管上;

将外限位环41套在套管上;

将内限位环42套在外限位环41的内部,使用专用工具拧紧,即可实现限位;

一般地,上下限位环上紧后,与扶正器之间的距离分别为0.5米左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管扶正器限位装置,无应力集中点,可承受双向轴力,当受到的外力越大,其固定效果越好。该套管扶正器限位装置能够承受较大上提的拉力和下放的压力,且不同尺寸,极限受力不一样,其中7”套管用达到80~100KN,当下套管过程遇阻进行活动管柱时,能够很好的固定扶正器,使其不会在套管上下移动,也不会因为活动时间长,对定位装置造成损伤,致其损坏落井。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管扶正器限位装置,主要用于石油天然气及新能源行业,对套管扶正器进行定位,促使扶正器达到最好的扶正效果,提高固井质量。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实质,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举例而言,作为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例以得到又一实施例。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