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化工处理剂均匀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4188发布日期:2019-02-15 20:56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油化工处理剂均匀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石油化工处理剂均匀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气钻井中,钻井液是必需的,它可以携带钻屑,清洗井眼,润滑钻头。钻井液又称为泥浆,钻井液材料又称为钻井液添加剂、钻井液处理剂等,包括粘土、重晶石、烧碱、聚丙烯酸酰胺、磺化沥青、褐煤、水解聚丙烯腈、纤维素等等。这些处理剂通常装在25公斤的牛皮纸包装袋或编织袋里,钻井液的配置通常是野外露天作业,现在通常的加料方法是钻井工人直接整袋倒入泥浆池,既不均匀也不容易分散,易结块。同时处理剂中掺杂的杂质,如果配制进入钻井液将堵塞钻头水眼和井下工具测量,因此,在加料过程中如何均匀加入、易于分散和清除其内部掺杂的颗粒杂质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传统加料装置由于体型较大而导致的安装搬运困难的问题,影响后续油田装配开发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油化工处理剂均匀加料装置,所述均匀加料装置内设有水平振动机构和筛选网板,对加入的处理剂原料进行抖动式过滤,实现均匀加料的同时,能有效清除石油化工处理剂中掺杂的颗粒杂质,所述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且整个装置适宜随时搬移调动,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石油化工处理剂均匀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机壳,所述外层机壳内套有内层机壳,所述外层机壳与内层机壳均呈“钟罩”状;

所述内层机壳两侧分别通过若干水平导向杆与外层机壳两侧活动相接,所述水平导向杆一端与所述内层机壳的侧壁相接、另一端贯穿外层机壳侧壁且端部设有挡沿板,所述挡沿板与外层机壳侧壁之间设有弹性缓冲弹簧;

所述内层机壳顶壁外表面水平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上啮合有半齿齿轮,所述半齿齿轮的周向上仅半周设有与所述齿条配合的啮合齿;所述半齿齿轮上设有齿轮支座,所述齿轮支座固定于所述外层机壳的顶壁内表面上,所述半齿齿轮与伺服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接;

所述外层机壳顶壁上插接有加料斗,所述加料斗出口处延伸有软管,所述软管插入所述内层机壳腔内;

所述内层机壳腔内设有筛选网板,所述加料斗的软管出口位于所述筛选网板上方。

所述筛选网板包括内层机壳腔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一号筛选网板和二号筛选网板,所述加料斗的软管出口位于所述一号筛选网板上方。

所述外层机壳腔内底部接有排料斗,所述排料斗位于所述二号筛选网板下方;所述排料斗的出口接有排料通道。

所述排料通道上设有启闭蝶阀。

所述二号筛选网板的孔径小于所述一号筛选网板孔径。

所述加料斗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外层机壳顶壁两侧。

所述外层机壳上接有提手,所述提手呈倒“U”字形且两端固定于外层机壳顶壁外表面。

所述提手的提杆两端分别设有吊扣,所述吊扣底部设有支撑短杆,所述支撑短杆一端与吊扣底部相接、另一端穿插提手提杆且端部接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提手提杆内壁之间设有弹性缓冲压簧。

所述内层机壳与外层机壳之间共设有4个水平导向杆,所述4个水平导向杆平均对称分配于所述内层机壳与外层机壳两侧。

所述外层机壳的底端四角处设置有稳固支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所述均匀加料装置通过对传统加料装置的基础结构进行改进,增设有内层机壳、弹性缓冲弹簧、齿条、半齿齿轮和伺服驱动电机,内层机壳与外层机壳构成的体系中通过设置齿条、半齿齿轮、伺服驱动电机和连接内层机壳与外层机壳的水平导向杆,以及水平导向杆上设置的弹性缓冲弹簧,构建了一个水平振动机构,实际进行处理剂加料操作时,工人师傅将处理剂原料投入加料斗后,开启伺服驱动电机带动半齿齿轮进行旋转,由于半齿齿轮的特殊结构设计,圆周轮边上只具有一半的啮合齿,当半齿齿轮上一半的啮合齿与齿条作用过程中,在齿轮齿条作用下即可驱动齿条向一侧移动,即驱动着内层机壳向一侧移动,进而带动左右两侧的两组水平导向杆动作,一侧的两个弹性缓冲弹簧被压缩缩短、另一侧的两个弹性缓冲弹簧同时被拉伸伸长,半齿齿轮继续旋转,其空齿给齿条提供的作用力突然消失,四组弹性缓冲弹簧迅速弹性复位,带动内层机壳恢复初始状态,半齿齿轮再继续旋转,重复上述动作,在频率较高的条件下即可完成内部一号筛选网板和二号筛选网板的“往复抖动”效果,即可对加入的处理剂原料进行抖动式的双级过滤,以最佳效果清除其内部掺杂的颗粒杂质,避免处理剂中掺杂的杂质导致后续钻井液配制品质变差的弊端,为后续钻井液配制提供了基础;此外,在装配安装时,工人师傅即可通过起重机或电动葫芦勾住吊扣,通过提手将整个加料装置吊起后,安装在待装配位置处,解决了传统加料装置体型较大而导致的安装搬运困难的问题,提高了后续油田装配开发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①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②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层机壳1;内层机壳2;水平导向杆3;挡沿板4;弹性缓冲弹簧5;一号筛选网板6;二号筛选网板7;排料通道8;启闭蝶阀9;加料斗10;齿条11;半齿齿轮12;齿轮支座13;伺服驱动电机14;提手15;挡块16;支撑短杆17;弹性缓冲压簧18;吊扣19。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要素:
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石油化工处理剂均匀加料装置,包括外层机壳1,外层机壳1内套有内层机壳2,外层机壳1与内层机壳2均呈“钟罩”状;内层机壳2两侧分别通过2个水平导向杆3与外层机壳1两侧活动相接,即内层机壳2与外层机壳1之间共设有4个水平导向杆3,4个水平导向杆3平均对称分配于内层机壳2与外层机壳1两侧,每个水平导向杆3一端与内层机壳2的侧壁相接、另一端贯穿外层机壳1侧壁且端部设有挡沿板4,挡沿板4与外层机壳1侧壁之间设有弹性缓冲弹簧5;内层机壳2顶壁外表面水平设有齿条11,齿条11上啮合有半齿齿轮12,半齿齿轮12的周向上仅半周设有与齿条11配合的啮合齿;半齿齿轮12上设有齿轮支座13,齿轮支座13固定于外层机壳1的顶壁内表面上,半齿齿轮12与伺服驱动电机14的动力输出端相接;外层机壳1顶壁上插接有加料斗10,加料斗10出口处延伸有软管,软管插入所述内层机壳2腔内。内层机壳2腔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一号筛选网板6和二号筛选网板7,加料斗10的软管出口位于所述一号筛选网板6上方。外层机壳1腔内底部接有排料斗,排料斗位于所述二号筛选网板7下方;排料斗的出口接有排料通道8,排料通道8上设有启闭蝶阀9,二号筛选网板7的孔径小于一号筛选网板6孔径,加料斗10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外层机壳1顶壁两侧,外层机壳1上接有提手15,提手15呈倒“U”字形且两端固定于外层机壳1顶壁外表面,提手15的提杆两端分别设有吊扣19,吊扣19底部设有支撑短杆17,支撑短杆17一端与吊扣19底部相接、另一端穿插提手15提杆且端部接有挡块16,挡块16与提手15提杆内壁之间设有弹性缓冲压簧18,外层机壳1的底端四角处设置有稳固支脚。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均匀加料装置通过对传统加料装置的基础结构进行改进,增设有内层机壳2、弹性缓冲弹簧5、齿条11、半齿齿轮12和伺服驱动电机14,实际进行处理剂加料操作时,工人师傅将处理剂原料投入加料斗10后,开启伺服驱动电机14带动半齿齿轮12进行旋转,由于半齿齿轮12的特殊结构设计,圆周轮边上只具有一半的啮合齿,当半齿齿轮12上一半的啮合齿与齿条11作用过程中,在齿轮齿条作用下即可驱动齿条11向一侧移动,即驱动着内层机壳2向一侧移动,进而带动左右两侧的两组水平导向杆3动作,一侧的两个弹性缓冲弹簧5被压缩缩短、另一侧的两个弹性缓冲弹簧5同时被拉伸伸长,半齿齿轮12继续旋转,其空齿给齿条11提供的作用力突然消失,四组弹性缓冲弹簧5迅速弹性复位,带动内层机壳2恢复初始状态,半齿齿轮12再继续旋转,重复上述动作,在频率较高的条件下即可完成内部一号筛选网板6和二号筛选网板7的“往复抖动”效果,即可对加入的处理剂原料进行抖动式的双级过滤筛选,以最佳的效果清除其内部掺杂的颗粒杂质,避免处理剂中掺杂的杂质导致后续钻井液配制品质变差的弊端,为后续钻井液配制提供了基础。

所述外层机壳1的顶端外壁面上还固定设置有提手15,提手15的提杆两端分别设有吊扣19,吊扣19底部设有支撑短杆17,支撑短杆17底端接有挡块16,挡块16与提手15提杆内壁之间设有弹性缓冲压簧18,在整个加料装置需要进行装配安装时,工人师傅即可通过起重机或电动葫芦勾住吊扣19,通过提手15将整个加料装置吊起后,安装在待装配位置处,解决了传统加料装置体型较大而导致的安装搬运困难的问题,提高了后续油田装配开发效益。

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换与改型,仍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