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炮采液压支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2886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轻型炮采液压支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井井下支护装置,特别适用于煤矿井下炮采工作面顶板支护。
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DZ型单体液压支柱,从结构上属于活塞式液压油缸,除了需要对缸体精加工外,还需要在活柱上焊接柱头及长简,即需要把按装有三用阀的活柱头组件焊接在活柱体上,由于焊接工艺支柱体壁厚和缸体壁厚的尺寸都要有一定要求,使得单体液压支柱的重量难以减轻,造成在生产使用时工人劳动强度大;此外在焊接部位的强度也比较薄弱,易断裂,尤其是在焊接时需要使用高强度焊条,往往难于得到满足。因此,以往单体液压支柱不仅壁厚尺寸较大,且材质刚度和硬度不够,难于达到耐炮崩的效果,造成在炮采工作面使用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具有取消焊接结构的活柱,从而可使液压支柱壁厚减薄,达到减轻重量、提高强度、扩大使用范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这种由顶盖、活柱头组件、活柱体、三用阀、手把体、缸体、复位弹簧、底座、活塞以及密封圈组成的液压支柱,把活柱头组件套装在活柱体的内园中,并用紧固件连接于其上即可,这样就改变了原有的活柱头组件是焊接在活柱体上,从而取消了活柱上的焊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的活柱组件与活柱体可用方形弹簧钢丝来连接。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由于活柱取消了焊接结构,增加了活柱的整体机械强度,并可以采用低合金钢如20MnV来制造活柱组件,这样可以减薄液压支柱壁厚,从而减轻液压支柱的重量。
2、活柱取消了焊接结构,对活柱体进行热处理,使之刚性和硬度有了增加,从而提高了对炮崩的回弹作用。这样就适于在炮采工作面上使用,扩大了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液压支柱是由顶盖1,弹簧销2,活柱体3,方形连接钢丝4,三用阀5,活柱头组件8,防尘圈9,手把体10,活柱导向环11,缸体13,限位钢丝14,复位弹簧15,防挤圈17、21、24,活塞19,活塞导向环20,Y型密封圈22,底座26,O型密封圈6、7、16、23,连接钢丝12、18、25等组成。用材质为20MnV制作的活头组件8的外园柱体外园上,车削有一个环状矩形槽,在其槽内置放方形弹簧钢丝4,把活柱头组件8套装在活柱体3的内园中,当然在活柱体3内园上的对应位置也车有一个环状矩形槽,这样活头组件8与活柱体3就可以通过方型弹簧4连接在一起。活柱体3和活柱头组件8也可以通过螺栓、销子等紧固件连接,但以用方形弹簧4连接为最好。其他如顶盖1、三用阀5、手把体10、缸体13、活塞19、底座26、复位弹簧15等结构和连接方式,均与已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按工作阻力为30吨,其支柱最大高度为2000-2500毫米,其活柱体3壁厚可以不超过6毫米,缸体13壁厚不超过5毫米,顶盖1不超过6毫米,底座26不超过10毫米,在相同的承载能力下,与DZ型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相比其液压支柱的重量可下降25%。
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有顶盖1、活柱头组件8、活柱体3、三用阀5、手把体10、缸体13、复位弹簧15、底座26、活塞19以及密封圈组成的液压支柱,其特征在于活柱头组件8套装在活柱体3的内园中,由紧固件连接于其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支柱1其特征在于活柱头组件8与柱体3用方形弹簧钢丝4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支柱1其特征在于活柱头组件8的材质可用20MnV。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井井下支护装置,特别适用于煤矿井下炮采工作面顶板支护。该装置主要技术特术特征要于取消了活柱头组件焊接在活柱体上的传统结构,而把活柱头组件套装在活柱体的内圆中,这样具有简化工艺、增加强度、减轻支柱重量,扩大使用范围的优点。因此,更为适用于煤矿井下炮采工作面顶板支护作业。
文档编号E21D15/44GK2067753SQ9021757
公开日1990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1990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1990年8月11日
发明者李培信, 王春秋, 赵庆寿 申请人:山东矿业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