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杆校直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763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抽油杆校直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杆校直清理装置,特别是一种采用火焰加热器的抽油杆热校直清理装置。
抽油杆在油田使用过程中,会因为起下作业等原因造成一些抽油杆弯曲变形。有些弯曲的抽油杆可通过校直、清理、检测和强化处理后重新使用。在已有技术中,对弯曲的抽油杆一是采用人工或机械冷校直方法进行校直。但是采用冷校直会产生冷作硬化和残余拉应力,从而降低抽油杆的使用寿命;二是采用感应加热校直方法进行校直,即用高频电源或中频电源,通过感应圈加热抽油杆,并在拉力作用下达到校直的目的。感应加热校直克服了冷校直的缺点,但是感应圈的直径较大,热效率较低,设备投资大,维护工作量较大,生产成本较高。对于抽油杆的清理,通常采用热溶液清洗、机械的或手工的钢刷清理。但是抽油杆在热溶液清洗时,是在带残留浮油的清洗池中进行的,经清洗后的抽油杆表面总是带有一定厚度的油覆盖层。而用钢刷清理无论怎样仔细,也难以清理掉附在抽油杆表面上的油膜。抽油杆清理的另一种方法是感应加热清理。感应加热清理由于其对工件的形状敏感,使抽油杆头部的清理效果不好。抽油杆清理的主要目的是为无损探伤创造条件,其中包括对形状复杂的头部和圆柱形的杆体进行探伤。抽油杆的头部通常采用荧光磁粉探伤。这种探伤方法对油膜极为敏感,即使是极薄的油膜也会影响探伤的效果。杆体采用的无损探伤方法较多,但大多数探伤方法对油膜都较敏感,油膜的存在会影响探伤的准确性。另外,抽油杆在清理后需经喷丸强化处理,带有油污的抽油杆会影响强化效果,同时油污又污染了钢丸,影响喷丸机的分离效果。总之,带有油膜的抽油杆影响了抽油杆的检测与修复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采用火焰加热器加热和液压缸拉直的抽油杆热校直清理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处理效率较高,抽油杆校直和清理的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抽油杆校直清理装置,包括狭长的机座,一对用于夹紧抽油杆的夹具,导轨,液压站,液压缸和电动机等部件,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一火焰加热器、供气气源及供气管路。所述的导轨至少为二根,沿机座纵向布置且平行于两夹具的中心线。所述的夹具一个固定在机座上,另一个为活动夹具,可沿机座的纵向移动。该活动夹具与液压缸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火焰加热器通过滑动部件支承在导轨上,可在导轨上往复运动。气源通过供气管路连接到火焰加热器上。所述的火焰加热器包括至少一个预热加热圈和一个主加热圈。所述的加热圈为至少二部份组成的可开式结构,加热圈的中心为使抽油杆穿过的通孔,加热圈的径向向内布置有多个喷嘴,喷嘴的后部设有与输气管相连的气室。所述的输气管有二条,一条是与可燃气源相连的可燃气体输气管,另一条是与助燃气源相连的助燃气体输气管。所述的可燃气源为装有天然气或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的气罐,或输送这些气体的管道。所述的助燃气源为装有氧气或空气的气罐,或输送这些气体的管道。所述的喷嘴的中心线与夹具中心线倾斜布置,其相互之间所成的空间夹角在5°-175°之间。所述的加热圈的结构为可调节径向尺寸的对开式或多开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抽油杆被夹持在两个夹具之间,在机座上有与其纵向轴线平行的导轨,导轨上有在其上运动的火焰加热器,火焰加热器上有火焰加热圈,火焰加热圈通过输气管与气源相接。工作时液压缸拉紧抽油杆,同时火焰加热器一边加热抽油杆,一边沿抽油杆的轴向移动,逐渐把弯曲的抽油杆校直并清理其表面。由于本实用新型是使抽油杆在加热状态下逐渐拉直的,校直效果很好,校直后不会产生附加应力,同时杆头和杆体的清理效果比较理想,设备制造成本较低,整机工作效率较高,操作也很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抽油杆校直清理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火焰加热器套在抽油杆上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预热加热圈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喷嘴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液压站1;液压缸2;支座3;机座4;导轨5;电动机6;火焰加热圈7;火焰加热器8;可燃气源9;抽油杆10;传动机构11;助燃气源12;固定夹具21;活动夹具22;预热加热圈23;主加热圈24;气室25;输气管26;气体混合室27;可燃气体输气管28;助燃气体输气管29;喷嘴30。

图1中,机座4是钢材制成的狭长矩形,在机座4的左端有一固定夹具21,右端有一活动夹具22。活动夹具22连接到液压缸2的活动部份上,液压缸2的固定部份通过支座3与机座4固定连接在一起。固定夹具21和活动夹具22的中心连线与机座4的中心线平行。机座4的上边有与其中心线平行的两个导轨5,导轨5上有火焰加热器8。电动机6通过传动机构11带动火焰加热器8在导轨5上往复移动。火焰加热器8上安有数个火焰加热圈7。火焰加热圈7的中心线与固定夹具21和活动夹具22的中心线重合。火焰加热器8分别通过输气管线与可燃气源9和助燃气源12相接。机座4右端的液压缸2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站1连接。在图2中,抽油杆10套在预热加热圈23和主加热圈24之中,这两种加热圈的结构基本上相同。在图3和图4中,预热加热圈23为对开式,由左右两部份组成,其径向尺寸可以调节,以便装卸抽油杆。预热加热圈23的中心为使抽油杆10穿过的通孔,其径向向内布置有多个喷嘴30。可燃气体通过可燃气体输气管28输入,助燃气体通过助燃气体输气管29输入,这两种气体在气体混合室27混合,通过输气管26进入气室25,最后从多个喷嘴30喷出燃烧,加热抽油杆。喷嘴30的中心线与两个夹具的中心线倾斜布置,其相互之间所成的空间夹角在5°-175°之间。
权利要求1.一种抽油杆校直清理装置,包括狭长的机座,一对用于夹紧抽油杆的夹具,导轨,液压站,液压缸和电动机等部件,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一火焰加热器、供气气源及供气管路,所述的导轨至少为二根,沿机座纵向布置且平行于两夹具的中心线,所述的夹具一个固定在机座上,另一个为活动夹具,可沿机座的纵向往复移动,活动夹具与液压缸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火焰加热器通过滑动件支承在导轨上,通过传动机构可在导轨上往复移动,气源通过供气管路连接到火焰加热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杆校直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焰加热器包括至少一个预热加热圈和一个主加热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抽油杆校直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圈为至少二部份组成的可开式结构,加热圈的中心线为使抽油杆穿过的通孔,加热圈的径向向内布置有多个喷嘴,喷嘴的后部设有与输气管相连的气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油杆校直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气管有二条,一条是与可燃气源相连的可燃气体输气管,另一条是与助燃气源相连的助燃气体输气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油杆校直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燃气源为装有天然气或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的气罐,或输送这些气体的管道,所述的助燃气源为装有氧气或空气的气罐,或输送这些气体的管道。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油杆校直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的中心线与两夹具的中心线倾斜布置,其相互之同所成的空间夹角为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抽油杆校直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角Φ的范围为5°<Φ<175°。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油杆校直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圈的结构为可调节径向尺寸的对开式或多开式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杆校直清理装置。它有一个钢制的狭长机座,机座的一端有一固定夹具,另一端有一个与液压缸的活动部分连在一起的活动夹具。机座的上边有两条平行的导轨,其上有可以沿着导轨往复运动的火焰加热器。火焰加热器上有火焰加热圈,其中心与机座两端的夹具中心线重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校直清理效果好、效率高、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E21B17/00GK2252234SQ9620004
公开日1997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22日
发明者姚元洪, 代连仕, 吴学光, 李浩林, 张凤和, 马升林, 门淑华 申请人:姚元洪, 代连仕, 吴学光, 李浩林, 张凤和, 马升林, 门淑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