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压缩式封隔器胶筒试验坐封工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72090阅读:来源:国知局
引斜面相匹配的倒角1031,如此设置,可方便锁块103由凹槽11向上中移出。由此,通过解封装置10与上中心管I的连接,能将上中心管1、拉杆2以及下中心管3等夹持悬挂于连接管4的凸环41上。
[0046]所述挡环活塞2的内侧面另设有一支撑环部53,所述支撑环部53与所述拉杆2的外侧面相接触,其相邻于所述液流孔52的上侧,并将所述空腔H分隔为一上空腔Hl及一下空腔H2,所述支撑环部52沿轴向形成有贯通的流道(图中未示出),所述流道对应连通所述上空腔Hl及下空腔H2,以便于液体顺利进入液流孔52。
[0047]在所述拉杆2的上端形成有一连接环21,所述连接环21套设固定于所述上中心管I的下端,其侧壁上形成有所述进液孔20,所述连接环21的上端外侧另套设有一限位环22,在所述拉杆2下移时,所述限位环22能承托于所述支撑环部53上。通过设置该连接环21,能使拉杆2更方便的与上中心管I相连接。另外,所述下中心管3的上端面沿轴向凸设有一环耳31,所述环耳31套接在所述拉杆2的下端上,所述挡环活塞5的下端则密封套设在所述环耳31上。另外,在实际组装时,为了提高部件连接的可靠性,还可将法兰42与连接管4、分瓣爪簧6与压缩距标尺7、以及拉杆2与下中心管3的环耳31分别焊接固定。
[0048]如图1所示,为了使液流更顺畅的流动,优选所述液流孔52由所述挡环活塞5的内壁至外侧面的方向呈倾斜向下设置。其中,所述外环部51的外侧面、所述环耳31的外侧面及所述内环部81的内侧面分别嵌设有密封圈(图中未标示)。
[0049]其中,所述分瓣爪簧6的外侧设有锯齿形公扣(图中未标示),所述爪簧套9的内侧形成有锯齿形母扣(图中未标示),当所述爪簧套9相对于所述分瓣爪6簧移动时,所述锯齿形母扣能对应与所述锯齿形公扣相锁合。需指出的是,对于该分瓣爪簧6及其锯齿形公扣、爪簧套9及其锯齿形母扣,均为现有技术,对其结构及具体工作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0050]进一步地,所述下中心管3外侧依次套设有上挡环32、隔环33、下挡环34及可调承压套35,其下端连接有固定接头36,所述可调承压套35与所述下中心管3及固定接头36相螺接。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隔环的具体数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需要,可将多个隔环套设在下中心管上,具体应用时,则可根据实验的压缩式胶筒数量而定。
[005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温压缩式封隔器胶筒试验坐封工具,在实施应用时,其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0052](I)压缩式胶筒的安装:卸下可调承压套35、固定接头36及下挡环34,将准备试验的压缩式胶筒及相应数量的隔环33间隔套装在下中心管3上,随后把固定接头36与下中心管3连接,再将下挡环34、可调承压套35与固定接头36装设在下中心上,并向上旋转可调承压套35,以顶紧压缩式胶筒,完成安装;
[0053](2)试验坐封工具悬挂固定:将已安装好压缩式胶筒的本实用新型下入高温模拟油井中,并通过连接管4及法兰42悬挂固定在模拟井口的井口法兰上,在连接管4的上端连接打压系统;
[0054](3)试验坐封工具坐封:从井口向连接管及下中心管中注液打压,将一定载荷的压力液依次从连接管4内腔、上中心管I内腔、拉杆2的进液孔20、上空腔Hl及支撑环部53的流道进入液流孔52中,最后流至液缸8内,液缸8在液压力的作用下与其上端相连的爪簧套9 一起向下移动,而挡环活塞5受反向压力向上推与之油管螺纹联接的连接管4,使连接管4受到的载荷通过法兰42传递至井口处,从而保持不动,使得夹持悬挂于连接管4的凸环41处的中心管1、拉杆2以及下中心管3保持不动,由此,使下行的液缸8和固定不动的可调承压套35压缩胶筒,使胶筒与井下的套管内壁形成密封,同时爪簧套9与固定不动的分瓣爪簧6发生相对移动,通过锯齿形公扣与锯齿形母扣的爬牙自锁,防止液缸8在胶筒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复,而两者的相对移动距离即为压缩距;随后,通过高温模拟油井对井内介质循环加温,即可进行上、下油套环空密封性能试验,该试验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55](4)试验坐封工具解封:密封性能试验结束后,拆卸连接管4上端的打压系统,再从连接管4的上端口向插入空间43中下入专用套筒,套入解封套101外并螺接,之后上提专用套管,带动解封套101剪断解封剪钉104,从而提出解封套101,并解除对锁紧套102、锁块103及锁环105的限制作用,锁块103在试验坐封工具自重(如上中心管、拉杆等)及胶筒回弹力作用下,由上中心管的凹槽11的导引斜面12挤出凹槽,解除与上中心管的连接关系,之后,在胶筒回复力的作用下,上中心管1、拉杆2及下中心管3等下移,压缩式胶筒回复,从而坐封状态解封;然后上提法兰42、连接管4,携带挡环活塞5、以及通过限位环22承托于支撑环部53上的拉杆2及下中心管3等取出模拟油井,同时通过压缩距标尺7目测压缩距,从而完成压缩式胶筒的耐温、耐压、压缩距及压缩载荷试验。
[0056]本实用新型的高温压缩式封隔器胶筒试验坐封工具,能与室内高温模拟油井相配合,测试压缩式胶筒压缩距离、压缩载荷及密封能力的功能,具有耐高温、一型多用、重复使用及安装便捷的优点。
[005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高温压缩式封隔器胶筒试验坐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压缩式封隔器胶筒试验坐封工具包括依次连接的上中心管、拉杆及下中心管,所述上中心管外侧套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中设有一与所述上中心管的外侧面相接触的凸环,其上端套设固定有一法兰,所述拉杆外侧套设有挡环活塞,所述挡环活塞与所述拉杆之间形成有空腔,其上端与所述连接管相连接,其下端与所述下中心管相接触,所述挡环活塞的上端外接有分瓣爪簧,所述分瓣爪簧的上端面沿轴向插接有压缩距标尺,液缸能移动的套设在所述挡环活塞及分瓣爪簧上,其上端连接一能与所述分瓣爪簧相锁合的爪簧套,其下端套设于所述下中心管的上端外缘上; 所述挡环活塞的外侧面设有一与所述液缸内壁密封接触的外环部,所述液缸外套的内壁设有一与所述挡环活塞外侧面相密贴的内环部,所述内环部相邻于所述外环部的下侧,所述挡环活塞在所述外环部及内环部之间的位置开设有液流孔,所述拉杆上设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与所述上中心管的内腔相连通,其通过所述空腔与所述液流孔相连通,所述上中心管与连接管之间另设有一解封装置,所述解封装置能分离的连接于所述上中心管上,并承托于所述凸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压缩式封隔器胶筒试验坐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封装置包括套设在所述上中心管的解封套、锁紧套、锁块及锁环,所述解封套的上端外侧与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一插入空间,其外侧面设有连接螺纹,所述锁紧套、锁紧块及锁环位于所述解封套的下端与所述上中心管之间,所述锁紧套通过解封销钉与所述解封套相连接,所述上中心管外侧设有一沿轴向延伸的凹槽,所述锁块对应放置于所述凹槽中,其上端与所述锁紧套相邻,其下端的外边缘与所述锁环的上端相接触,所述锁环的下端承托于所述凸环上,其中,所述凹槽的上端面为一导引斜面,所述锁块上端的内侧面设有一与导引斜面相匹配的倒角。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温压缩式封隔器胶筒试验坐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环活塞的内侧面另设有一支撑环部,所述支撑环部与所述拉杆的外侧面相接触,其相邻于所述液流孔的上侧,并将所述空腔分隔为一上空腔及一下空腔,所述支撑环部沿轴向形成有贯通的流道,所述流道对应连通所述上空腔及下空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压缩式封隔器胶筒试验坐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的上端形成有一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套设固定于所述上中心管的下端,其侧壁上形成有所述进液孔,所述连接环的上端外侧另套设有一限位环,在所述拉杆下移时,所述限位环能承托于所述支撑环部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温压缩式封隔器胶筒试验坐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中心管的上端面沿轴向凸设有一环耳,所述环耳套接在所述拉杆的下端上,所述挡环活塞的下端则密封套设在所述环耳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温压缩式封隔器胶筒试验坐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流孔由所述挡环活塞的内壁至外侧面的方向呈倾斜向下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温压缩式封隔器胶筒试验坐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部的外侧面,所述环耳的外侧面及所述内环部的内侧面分别嵌设有密封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温压缩式封隔器胶筒试验坐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中心管外侧依次套设有上挡环、隔环、挡环及可调承压套,其下端连接有固定接头,所述可调承压套与所述下中心管及固定接头相螺接。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高温压缩式封隔器胶筒试验坐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瓣爪簧的外侧设有锯齿形公扣,所述爪簧套的内侧形成有锯齿形母扣,当所述爪簧套相对于所述分瓣爪簧移动时,所述锯齿形母扣能对应与所述锯齿形公扣相锁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压缩式封隔器胶筒试验坐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中心管外侧依次套设有上挡环、隔环、下挡环及可调承压套,其下端连接有固定接头,所述可调承压套与所述下中心管及固定接头相螺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温压缩式封隔器胶筒试验坐封工具,其包括依次连接的上中心管、拉杆及下中心管,上中心管外侧套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上端套设固定有一法兰,拉杆外侧套设有挡环活塞,挡环活塞与拉杆之间形成有空腔,挡环活塞的上端外接有分瓣爪簧,分瓣爪簧的上端面沿轴向插接有压缩距标尺,液缸能移动的套设在挡环活塞及分瓣爪簧上,其上端连接一能与分瓣爪簧相锁合的爪簧套,其下端套设于下中心管的上端外缘上;挡环活塞的外侧面设有外环部,液缸外套的内壁设有内环部,内环部相邻于外环部的下侧,挡环活塞开设有液流孔,拉杆上设有进液孔,进液孔与上中心管的内腔相连通,上中心管与连接管之间另设有解封装置,解封装置承托于凸环上。
【IPC分类】E21B33-127
【公开号】CN204283316
【申请号】CN201420732053
【发明人】田播源, 陈平, 庞晓坤, 杨俊 , 王淑, 许明晖, 刘颖, 邹璐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