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携砂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2859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流携砂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泵,特别涉及一种旋流携砂泵。
在有杆机械采油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是地层出砂。地层出砂可以造成抽油泵停止抽油,这其中有两个最主要和最常见的问题是1、砂堵泵阀。地层砂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堆积在进油阀上、,下游动出油阀上和柱塞上部,从而造成泵阀失效、油静停抽;2、砂卡抽油泵。地层砂粘附在泵筒和柱塞上进入泵筒和柱塞形成的摩擦副中,产生研磨,迅速磨损,直至研死,从而迫使油井停抽。目前解决的方法主要有1、加大泵筒与柱塞间的间隙,这样虽能减少摩擦,但却直接影响泵效;2、在柱塞上部加旋转装置。能解决柱塞以上的携砂问题,却不能解决柱塞下游动阀和进油阀上部的砂堵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解决砂卡问题的旋流携砂泵。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流携砂泵,包括泵筒、柱塞和安装在进油阀上部的进油旋流体,其特征在于在柱塞内的上游动阀上部和下游动阀上部分别安装上游动旋流体和下游动旋流体;在柱塞两端分别安装刮砂结构。
上述刮砂结构为液力自涨式结构,包括安装在柱塞上的透压体和套在其上带有豁口的刮砂环。
上述刮砂结构为软密封结构,包括弹性密封环和接头;弹性密封环装在柱塞上且紧贴泵筒内壁,接头套在柱塞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方便-成本低。它能使原油在刚进泵就迅速旋转起来,增加了原油的动能,使地层砂不易沉淀,随油流动,有效地解决了砂堵泵阀的问题。同时旋转的油流不断冲刷泵筒内壁,清除了其上粘附着的地层砂,减少了卡泵的概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刮砂结构示意图图3为弹性密封环示意图图4为刮砂环示意图一种旋流携砂泵,包括泵筒3、柱塞5和安装在进油阀9上部的进油旋流体8,其特征在于在柱塞内的上游动阀4上部和下游动阀7上部分别安装上游动旋流体2和下游动旋流体6;在柱塞两端分别安装刮砂结构。(如
图1所示)上述刮砂结构为液力自涨式结构,包括安装在柱塞上的透压体10和套在其上带有豁口的刮砂环11。在抽油泵工作时,液柱压力通过透压体作用在刮砂环内锥面14上,使刮砂环贴紧在泵筒内壁上,达到刮掉泵筒内壁上的砂子,密封柱塞与泵筒之间的摩擦副的目的。(如图2左侧所示)上述刮砂结构为软密封结构,包括弹性密封环12和接头13;弹性密封环装在柱塞上且紧贴泵筒内壁,接头套在柱塞上。弹性密封环由耐摩的有弹性的软材料制成,其外径大于泵筒内径,有一定的过盈量,在抽油泵工作时,弹性密封环紧贴在泵简内壁上,起到了刮清泵筒内壁、密封泵筒与柱塞间的摩擦副的目的。(如图2右侧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旋流携砂泵,包括泵筒、柱塞和安装在进油阀上部的进油旋流体,其特征在于在柱塞内的上游动阀上部和下游动阀上部分别安装上游动旋流体和下游动旋流体;在柱塞两端分别安装刮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携砂泵,其特征在于上述刮砂结构为液力自涨式结构,包括安装在柱塞上的透压体和套在其上带有豁口的刮砂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携砂泵,其特征在于上述刮砂结构为软密封结构,包括弹性密封环和接头;弹性密封环装在柱塞上且紧贴泵筒内壁,接头套在柱塞上。
专利摘要一种旋流携砂泵,包括泵筒、柱塞和安装在进油阀上部的进油旋流体,其特征在于在柱塞内的上游动阀上部和下游动阀上部分别安装上游动旋流体和下游动旋流体;在柱塞两端分别安装刮砂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方便、成本低。它有效地解决了砂堵泵阀的问题。同时旋转的油流不断冲刷泵筒内壁,清除了其上粘附着的地层砂,减少了卡泵的概率。
文档编号F04B53/10GK2454566SQ0026697
公开日2001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20日
发明者靳振伟, 李春台, 曾汉沂 申请人:靳振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