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1437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除尘风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引风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炼钢过程中煤气回收的大型除尘风机。也可用于其它环保除尘的场合。
现有的该类大型除尘风机(如风机流量320000m3/h,升压23.5KPa,叶轮直径2.67m)叶轮均为一元流叶型结构,而机壳为矩形结构。它们的缺点是风机的气动效率较低,耗电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除尘风机,包括机壳、主轴、转子、进气室,三元流叶型叶轮通过销键套装于风机主轴上,并用锁死螺钉锁死;在所述机壳上采用扩压器结构。
在所述叶轮进口圈上加设“T”型槽,“T”型槽内安装有平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三元流叶型叶轮,并在机壳上采用了扩压器结构,提高了气动效率;另外通过在叶轮进口圈外缘增设“T”型平衡槽,提高了平衡工作效率及精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风机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圆柱形销键结构示意图。
图3是“T”型槽及平衡块安装示意图。
图4是平衡块结构图。
图5是利用原地脚螺栓加焊补强板结构示意图。
三元流叶型叶轮比一元流叶型叶轮流动损失要小很多,因此其气动效率高。虽然三元流叶型理论计算已经比较成熟,并用于某些类型的风机,但对于大型除尘风机本实用新型首次采用了三元流叶型叶轮。
对于大型除尘风机的机壳,目前不论是什么型号的风机,其断面形状均为矩形,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带收缩段(即无叶扩压器)的断面形状的机壳结构,减少了气流在机壳内的涡流及泄漏损失,提高了效率。扩压器的数据D4/D2=1.58,b3/b2=1.1。
在设计制造过程中,本采用新型还采用了多项新型结构及工艺措施,使风机运行平稳性得到提高,整机运行振动小,性能可靠。具体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风机在主轴与叶轮的配合圆上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工艺措施,对称配装了二根特制圆柱形销键,做到无间隙配合。因该类风机转动惯量非常大,原该类风机采用的过盈加普通平键结构,由于平键不可避免地存在配合间隙,曾发生过叶轮与主轴间的松动现象,使风机无法正常运行。该圆柱销键结构彻底消除了可能产生的叶轮松动。
该类风机因用于除尘系统,介质气体中含尘量大,对叶轮不可避免地产生冲刷、磨损及结垢,致使风机转子进行修复及重新进行动平衡试验的周期非常短,转子进行动平衡的次数频繁。同类风机在平衡试验时采用的是焊配重块或去重的办法,即繁锁又影响外观。而该新风机首次采用了在叶轮进口圈外缘增设一圆周贯通的“T”型平衡槽,使用滑动式平衡块进行平衡的新结构。使原在平衡机上进行试验时至少需要进行五、六次焊配重或磨削去重方可完成的平衡工作只需二、三次平衡块的增减或调整即可完成。大大提高了平衡工作效率及精度。并为风机进行现场动平衡工作创造了条件。
该风机将常规的机壳最下部设置的地脚板提高到下机壳中部,使机壳整体刚性有很大提高。使原该类风机因机壳外型过大,重心距基础的距离偏大,而可能导致风机在高速运行时发生机壳振动的恶劣状况获得极度大改善。
该风机在单吸式进气室下新增了支撑支架,使原该类单吸风机因进气室本身重量较大,单吸悬臂联接结构导致风机整体产生扭转力矩的不利情况得到了消除。
为节约投资,该风机在土建施工中利用了原有混凝土基础,为保证新增混凝土基础内设钢筋具有足够刚度、强度,本风机在土建施工中巧妙地利用原基础的地脚螺栓所具有的足够强度,在地脚螺栓上横着加焊了二条钢筋联接板,然后将新增混凝土主钢盘焊在这块联接板上,从而使这些钢筋的强度、刚度大大提高,确保了新建基础的强度。
权利要求1.一种除尘风机,包括机壳、主轴、转子、进气室,其特征在于三元流叶型叶轮(3)通过销键(4)套装于风机主轴(5)上,并用锁死螺钉(12)锁死;在所述机壳(1)上采用扩压器(2)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风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叶轮(2)进口圈上加设“T”型槽(3),“T”型槽(3)内安装有平衡块(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尘风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炼钢过程中煤气回收的大型除尘风机。为了克服现有风机效率低、耗电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除尘风机,包括机壳、主轴、转子、进气室,三元流叶型叶轮通过销键套装于风机主轴上,并用锁死螺钉锁死;在所述机壳上采用扩压器结构;在所述叶轮进口圈上加设“T”型槽,“T”型槽内安装有平衡块。
文档编号F04D29/28GK2546675SQ0223308
公开日2003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4日
发明者朱晓光, 邱世中, 王炳宽, 郑林, 杜琨, 李易 申请人:首钢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