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92627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装置涉及压缩机,具体而言,涉及被设计用于将在压缩机中压缩的制冷剂通过气缸盖和排放消声器释放到外部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通常,压缩机是用于冷冻循环的部件,其通过在空调中或者制冷器中循环制冷剂而产生经调节的空气,并具有用很高的温度和压力压缩制冷剂的功能,和具有用于释放被压缩的制冷剂的功能。
这样的一种类型的压缩机是线性压缩机,此后将作为现有压缩机的一个示例进行描述。线性压缩机1迫使活塞通过线性电机线性往复运动,这通过产生进行方向变化的磁通量的磁性部件的协作而被驱动。参照图1,线性压缩机1设有不同的部件,这可以被宽泛分类为以从闭合的容器14吸入制冷剂并在压缩制冷剂之后释放所述制冷剂的压缩部分,以及用于对压缩部分提供压缩力的驱动部分。
压缩部分设有圆柱形气缸体9,所述气缸体具有限定在其中的压缩腔9a,并设有杆形活塞11,所述杆形活塞11装备在气缸体9的压缩腔9a中以在压缩腔9a内上下线性往复。在气缸体9之下,压缩部分进一步设有具有以将制冷剂吸入到压缩腔9a中的引入腔10b和用于将被压缩的制冷剂释放到外部的释放腔10a的气缸盖10。此外,释放消声器12设置在气缸体9之下的气缸盖10的一侧上,以减小由于从释放腔10a所释放制冷剂导致的噪音。
驱动部分设有定子13和动子3(mover),其间产生电磁力以将活塞11在气缸体9中往复。当活塞11在气缸体9内往复时,制冷剂被压缩到较高的温度和压力,在通过释放腔10a和释放消声器12之后,被压缩的制冷剂然后通过设置到释放消声器12的管12a被释放到外部。
但是,传统的压缩机的问题在于,当通过释放腔10a和释放消声器12之后,热从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气缸盖10和气缸体9传递到压缩腔9a,由此降低了压缩机1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说明性、非限定性实施例克服上述缺点和其它没有描述的缺点。同样,本发明不需要克服上述的缺点,本发明的说明性、非限定实施例也可以部分克服上述的任何问题。本发明有鉴于上述和其它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被设计以防止通过气缸盖中的释放腔和释放消声器的制冷剂的热被传输到压缩腔,由此提高了压缩机的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或者优点将部分参照附图的说明和实施例而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到。
根据本发明,这些和/或者其它方面通过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以在压缩腔中临时容纳被压缩的制冷剂的排放腔,以及散热部件,所述散热部件将热从释放腔散热到外部。
散热部件可以具有浸入到在压缩机中流动的油的一端,散热部件可以是由金属材料所制造的散热肋。压缩腔可以被限定在气缸体和容纳在气缸体中的活塞之间的空间中,释放腔可以限定在设置在气缸体上的气缸盖内。
散热部件可以被设置到气缸盖上。
气缸盖可以设有释放消声器以防止来自压缩腔的噪音被传输到外部。
释放消声器可以在其内形成流体通路,所述流体通路通过制冷剂通路与释放腔相连通。
释放消声器可以以预定的距离从气缸体分开。
气缸盖和释放消声器可以一体形成。
此外,压缩机可以被设置,包括气缸体,所述气缸体包括压缩腔;气缸盖,所述气缸盖被设置在气缸体上,并包括释放腔,所述释放腔与压缩腔相连通,以及释放消声器,所述释放消声器被设置到气缸盖上,并与释放腔相连通,释放消声器从气缸体相分离,这样释放消声器的热没有直接传输到气缸体。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或者优点将部分参照附图的说明和实施例而变得显而易见,其中图1是说明传统的压缩机的横截面视图;图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的横截面视图;以及图3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的下部的横截面视图,显示了压缩机内流动的制冷剂。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参照本发明的说明性、非限制性实施例来进行详细说明,其示例显示在附图中。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在示例实施例中,线性压缩机将作为压缩机的一个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参照图2,根据本发明的线性压缩机20包括被关闭的容器24,用于从被关闭的容器24吸入制冷剂并在压缩制冷剂之后释放所述制冷剂的压缩部分,以及将压缩力提供给压缩部分的驱动部分。
压缩部分设有具有在其内限定的压缩腔29a的圆柱形气缸体29,并具有设置在气缸体29的压缩腔29a中的杆形活塞31以在压缩腔9a内上下线性往复。气缸体29通过支撑弹簧25所支撑。
具有限定在其中以将制冷剂吸入到压缩腔29a中的引入腔30b以及限定在其中以将被压缩的制冷剂释放到外部的释放腔30a的气缸盖30被设置在气缸体29的下侧上。此外,气缸体30在下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延伸到在关闭的容器24的底部上流动的油中的散热肋36。散热肋36由金属材料制造以提高热交换效率,以及多个散热肋可以设置在气缸盖30的下表面之下。阀组件34设置在气缸盖30和气缸体29之间,并具有在预定的方向打开/闭合的引入阀34a和释放阀34b,引导制冷剂以在预定的方向内恒定地流动(参看图3)。
此外,气缸盖30在一侧上设有释放消声器39,并在另外一侧上设有耦合的吸入消声器38。
出于此目的,消声器盖39b被固定到气缸盖30的一侧。此外,制冷剂通路37被形成在释放腔30a和释放消声器39的内部之间以在释放腔30a和释放消声器39之间连通。来自压缩腔29a的噪音被移除,同时通过限定在释放消声器39内的流体通路。管39a从释放消声器39延伸到压缩机20的外部以将通过释放消声器39的被压缩制冷剂引导到压缩机20的外部。释放消声器39与气缸盖30一体形成,释放消声器39和气缸盖可以例如由铝所形成。释放消声器39以预定的距离从气缸体29分离。
驱动部分设有定子32和动子23,其间产生电磁力以在气缸体29内往复活塞31。定子32包括外芯32a,所述外芯其内设有线圈35,这样当预定频率的电力被施加到线圈35,磁通量根据电力而改变;内芯32b,所述内芯32b位于对于动子23内的外芯32a的位置上。定子32通过保持框架33和气缸体29支撑。
动子23具有闭合上侧的圆柱形状,并在下侧上外芯32a和内芯32b之间的空间中设有环形永久磁铁28以在定子32和动子23之间产生电磁力。活塞31在上端固定到动子23的上部部分的中心,并与动子23一起往复。
板簧22通过螺栓23a固定到动子23的上部部分,同时通过动子23,板簧22具有固定到动子23的中心部分,以及固定到保持框架33的上端的周围部分。
具有这样结构的压缩机的操作将参照图3进行说明。
首先,当活塞31通过定子32和动子23的协作而向上移动时,引入到压缩机20中的制冷剂通过吸入消声器38,然后引导到气缸盖30的引入腔30b中。引导到引入腔30b的制冷剂通过阀组件34的引入阀34a,然后引导到压缩腔29a中。
然后,当活塞31通过定子32和动子23的协作而向下移动时,压缩腔29a中的制冷剂被压缩,然后在通过阀组件34的释放阀34b之后释放到释放腔30a。
释放到释放腔30a中的高温、高压制冷剂通过形成在气缸盖30中的制冷剂通路37而引入到释放消声器39中的流体通路,然后通过设置在释放消声器39内的管39a释放到外部。
此时,由于通过其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被提供到气缸盖30而不是气缸体29的释放消声器39,释放消声器39的热被避免直接传输到气缸体29。
此外,气缸盖30和设置到气缸盖30上的释放消声器39的热通过形成在气缸盖30上的散热肋36而传输到油,传输到油的热通过关闭的容器24被传输到压缩机20的外部。这样,通过气缸盖30和设置到气缸盖30上的释放消声器39的制冷剂的热被防止传输到形成在气缸体29内的压缩腔29a。
从上述很明显,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防止通过释放腔的制冷剂的热被传输到压缩腔,由此防止压缩机的效率的减小。
尽管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进行了说明,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和变化,其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压缩机,包括用于临时容纳在压缩腔中压缩的制冷剂的释放腔;以及散热部件,所述散热部件将热从释放腔散热到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散热部件具有浸入到在压缩机中流动的油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散热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由金属材料所制造的散热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缸体;活塞,所述活塞容纳在气缸体中并具有限定在气缸体和活塞之间的空间中的压缩腔;以及气缸盖,所述气缸盖被设置在气缸体上并包括释放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气缸盖由铝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散热部件被设置到气缸盖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气缸盖设有释放消声器以防止来自压缩腔的噪音被传送到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释放消声器可以在其内形成有通过制冷剂通路与释放腔相连通的流体通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释放消声器以预定的距离从气缸体分开。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气缸盖和释放消声器一体形成。
11.一种压缩机,包括气缸体,所述气缸体包括压缩腔;气缸盖,所述气缸盖被设置在气缸体上,并包括释放腔,所述释放腔与压缩腔相连通;以及释放消声器,所述释放消声器被设置到气缸盖上,并与释放腔相连通,释放消声器从气缸体相分离,这样释放消声器的热没有直接传输到气缸体。
全文摘要
一种压缩机设计用于将在压缩机中压缩的制冷剂到通过气缸盖和释放消声器释放到外部。压缩机被设计以防止通过气缸盖中的释放腔和释放消声器的制冷剂的热传输到压缩腔,由此提高压缩机的效率。压缩机包括临时容纳在压缩腔中压缩的制冷剂的释放腔,以及用于将热从释放腔散热到外部的散热部件。
文档编号F04B39/06GK1712705SQ20051005213
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1日
发明者李锡镇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