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用油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62199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缩机用油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压縮机,尤其涉及一种压縮机用油分离器。
背景技术
旋叶式压縮机由于其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等特性,近年来获得广泛的 应用。在压縮机运行过程中,由于刮片式机构需要充足的润滑油,以保证零件 之间润滑、以及压縮腔密封性,从而达到足够的制冷量与高效的制冷性能。于 是必须设计一款油分离机构,使压縮机排出高压制冷剂的同时将润滑油与制冷 剂分离开,使润滑油经过一通道直接返回压縮机工作腔内,而不是和制冷剂一 同进入空调管路。现有的技术中,油分离往往是没有或者采用简单的滤网进行 分离,又或者单独的油分离器进行分离作用。另外,这些方案不是零件太多就 是效果不佳,无法充分发挥压縮机工作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过滤效率高的压缩 机用油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压縮机用 油分离器,包括壳体、导油部件、油分离通道、以及导油孔。壳体内形成柱形油 分离腔;导油部件从该油分离腔一端延伸至该油分离腔另一端,该导油部件与该油 分离腔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其中导油部件具有多个消音孔;油分离通道自壳体外通 向油分离腔;导油孔自油分离腔通向壳体外。
在上述的压縮机用油分离器中,该油分离腔的横截面为圆形。 在上述的压缩机用油分离器中,该油分离通道与该油分离腔内壁相切。 在上述的压縮机用油分离器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导油部件包括导油棒, 从该油分离腔一端延伸并与该油分离腔另一端相对;以及滤网,从该油分离腔的该另一端延伸并包围至少部分该导油棒,滤网的网孔构成所述消音孔。
在上述的压縮机用油分离器的另一实施例中,该导油部件包括导油棒,
从该油分离腔一端延伸至该油分离腔另一端,导油棒上设有多个所述的消音孔。
在上述的压縮机用油分离器中,该油分离器是集成于压縮机的吸气导向件中。
在上述的压縮机用油分离器中,该吸气导向件包括油气分离部,用以作 为该油分离器的壳体;以及进气导向通道,用以从压縮机的缸体导入油气混合气至
该油分离器通道。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另一种压縮机用油分离器,集成于压縮机的吸气导向件 中,该吸气导向件包括连通压縮机的吸气通道的吸气孔、连通该吸气孔与压縮 机的缸体的吸气导向通道、用以从缸体导入油气混合气的进气导向通道、以及油
气分离部,其中该油分离器包括柱形油分离腔、导油棒、油分离通道、以及导 油孔。柱形油分离腔形成于该油气分离部中;导油棒从该油分离腔一端延伸并与该 油分离腔另一端相对,该导油棒与该油分离腔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油分离通道自进 气导向通道通向油分离腔;导油孔自油分离腔通向吸气导向件外。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油分离器通过导油棒的结构以及诸如滤网的辅 助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油分离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降低排气脉冲和噪音。 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集成油分离器和消音器,或者油分离器与吸气导向件, 同时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适用于所有需要油分离的压縮机。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
以下结合附图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应用的压縮机总成结构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例的外形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例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例的背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例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油分离 器包括壳体IO,壳体内形成油分离腔10a。油分离腔10a呈柱形,其横截面基 本呈圆形,但是各处截面的圆直径可以不同,例如圆直径可以从上到下减小。 油分离腔10a中装有一个导油棒13,导油棒13从油分离腔10a的一端(图中 为上端)向另一端(图中为下端)延伸,并与另一端相对。导油棒13与油分 离腔10a之间形成环形空间。而一滤网16从油分离腔10a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并 至少部分地包围导油棒13,从而与导油棒13组成导油部件。油分离腔10a上 端设有油分离通道12,此通道从壳体外引入,并在进入油分离腔10a时至少与 腔内壁夹较小的锐角,但较佳地是基本与腔内壁相切。相应地,在油分离腔10a 下端设有导油孔11。
高速油气混合气体通过油分离通道12后,相对于导油棒13的外圆切向进 入油分离腔10a;由于惯性,油气混合气体在油分离腔10a中绕着导油棒13旋 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混合气体中的润滑油被甩到分离腔10a的内壁上,并 在重力作用下积聚到分离腔底部,并通过导油孔11排出。而混合气体中的制 冷剂则经过滤网16后通过导油棒13的中心通孔排出。
本实施例中的滤网16 —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油分离效率。另一方面,由 于滤网16中分布的网孔可以起到消音孔的作用,因而有助于降低排气脉动和 噪音。因此本实施例的油分离器兼具油分离和消音的功能。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相比,作为导油部 件的导油棒23为一个整体结构。具体地说,本实施例的油分离器包括壳体10, 壳体内形成油分离腔10a。油分离腔10a呈柱形,其横截面基本呈圆形,但是 各处截面的圆直径可以不同,例如圆直径可以从上到下减小。油分离腔10a中 装有一个导油棒23,导油棒23从油分离腔10a的一端(图中为上端)向另一 端(图中为下端)延伸,并与另一端相对。导油棒23与油分离腔10a之间形成 环形空间。导油棒23上设有多个消音孔23a。油分离腔10a上端设有油分离通道12,此通道从壳体外引入,并在进入油分离腔10a时至少与腔内壁夹较小的 锐角,但较佳地是基本与腔内壁相切。相应地,在油分离腔10a下端设有导油 孔ll。本实施例中,导油棒23上设有的多个消音孔23a,有助于降低排气脉动 和噪音。此导油棒23分别具备油分离的作用和消音器的作用。
除了将油分离与消音功能结合外,本实用新型的油分离器还可以结合在吸 气导向件中。下面以一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 一种刮片式压縮机总成由主轴101、前端盖102、缸体103、 后端盖104、吸气导向件105、壳体106组成。吸气通道107引入空调系统制 冷剂,通过吸气导向件105将制冷剂导入缸体103进行制冷剂压縮,同时吸气 导向件105具备油分离功能,分离出来的油通过导油通道110、 109、 108分别 对压縮机运动部件进行润滑。
参照图4A、 4B、 5、 6所示,吸气导向件105具有一吸气孔34c、吸气导 向通道34a和34b、以及进气导向通道35a和35b。吸气导向通道34a和34b之 间有一作为油分离器的壳体的油分离部。
如图4A、 4B所示,本实施例的油分离器包括油分离腔30a。油分离腔30a 呈柱形,其横截面基本呈圆形,但是各处截面的圆直径可以不同,例如圆直径 可以从上到下减小。油分离腔30a中装有一个导油棒33,导油棒33从油分离 腔10a的一端(图中为上端)向另一端(图中为下端)延伸,并与另一端相对。 导油棒33与油分离腔30a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油分离腔10a上端设有油分离通 道32,此通道连通进气导向通道35a和35b (参照图5),并在进入油分离腔 30a时至少与腔内壁夹较小的锐角,但较佳地是基本与腔内壁相切。相应地, 在油分离腔30a下端设有导油孔31 。
如图6所示,吸气导向通道34a、 34b分别将制冷剂导入压縮机缸体103 (图3)进行压縮工作。同时如图5所示,缸体排出的油气混合气体通过进气 导向通道15a、 15b,随后通过油分离通道32进入油分离腔。如图2B所示,油 气混合气体通过油分离通道32后,相对于导油棒33外圆切向进入油分离腔 30a,油气混合气体在油分离腔中绕着导油棒33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混 合气体中的润滑油被甩到分离腔内壁上,并在重力作用下积聚到腔底,通过导 油孔31排出。而混合气体中的制冷剂通过导油棒33中心通孔排出。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也可以结合在吸气导向件
中,只要将第三实施例中的导油棒33相应地替换为第一实施例的导油棒13和 滤波16的组合,或者替换第二实施例的导油棒23,就可实现上述的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对压縮机油分离器进行优化设计,集成了 一个油分离器,该油分离器利用离心力分离原理进行油气分离。同时油分离器 中包含有消音器,也可以是油分离器和消音器是一个整体。在本实用新型的一 些实施例中,该油分离机构与压縮机吸气导向件也可以集成为一体。因此本实 用新型通过上述的组合可以简化油分离器的结构,该油分离器的作用一方面是 可以进一步提高油分离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降低排气脉冲和噪音。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适用于所有需要油分离的压縮机。
上面的描述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另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 员来说,可很容易进行各种的修改和变形,因此,也并不希望将本实用新型限 制到图示和文字所描述的具体结构和应用场合中,所有适当的变形和等效替换 都被认为落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书和它们的等效实施方式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压缩机用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柱形油分离腔;导油部件,从该油分离腔一端向该油分离腔另一端延伸,该导油部件与该油分离腔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其中导油部件具有多个消音孔;油分离通道,自壳体外通向油分离腔;以及导油孔,自油分离腔通向壳体外。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縮机用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该油分离腔的 横截面为圆形。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压縮机用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该油分离通道与 该油分离腔内壁相切。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縮机用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该导油部件包括: 导油棒,从该油分离腔一端延伸并与该油分离腔另一端相对;以及滤网,从该油分离腔的该另一端延伸并包围至少部分该导油棒,该滤网的网 孔构成所述消音孔。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縮机用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该导油部件包括: 导油棒,从该油分离腔一端延伸并与该油分离腔另一端相对,导油棒上设有多个所 述消音孔。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縮机用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该油分离器是 集成于压縮机的吸气导向件中。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縮机用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该吸气导向件 包括油气分离部,用以作为该油分离器的该壳体;进气导向通道,用以从压縮机的缸体导入油气混合气至该油分离器通道。
8. —种压縮机用油分离器,集成于压縮机的吸气导向件中,该吸气导向 件包括连通压縮机的吸气通道的吸气孔、连通该吸气孔与压縮机的缸体的吸气 导向通道、用以从缸体导入油气混合气的进气导向通道、以及油气分离部,其特 征在于该油分离器包括柱形油分离腔,形成于该油气分离部中;导油棒,从该油分离腔一端延伸并与该油分离腔另一端相对,该导油棒与该 油分离腔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油分离通道,自进气导向通道通向油分离腔;以及 导油孔,自油分离腔通向吸气导向件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用油分离器,包括壳体、导油部件、油分离通道、以及导油孔。壳体内形成柱形油分离腔;导油部件从该油分离腔一端延伸至该油分离腔另一端,该导油部件与该油分离腔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油分离通道自壳体外通向油分离腔;导油孔自油分离腔通向壳体外。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油分离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降低排气脉冲和噪音。
文档编号F04C29/02GK201236805SQ200820150318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4日
发明者夏欣欣, 灵 樊 申请人: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