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耐腐蚀离心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6231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耐高温耐腐蚀离心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泵,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金属熔体输送的离心泵。
背景技术
目前,有少数厂家推出了采用合金材料制造的用于金属熔体输送的泵, 其价格贵,且合金也在使用中被逐步溶解,造成金属成分污染。由于这些原 因,这种类型的泵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也有采用表面喷涂、镶块等方法将石墨局部用在泵产品中,表面喷涂石 墨的部件固接在其它结构上,以起到耐腐蚀的作用,这种方式仍然只能用于 温度不高的介质输送,而不能用于金属熔体输送,且石墨材料容易脱落。
由于上述原因,目前国内腐蚀性金属熔体的输送仍采用流槽式,这种方 式存在放流准备时间长,流槽热损失大,金属氧化严重,生产成本高、效率 低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现有离心泵难以耐高温耐腐蚀,不可用于腐蚀性高 温熔体输送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耐高温性能,且结构简单、 易于制造的用于金属熔体输送的离心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一个支架上安装 着电机,电机转轴向下通过传动轴转动石墨传动轴,石墨传动轴下端连接石 墨泵壳体内的石墨叶轮;石墨叶轮内有径向布置的排液孔,石墨叶轮底部有 吸液孔;石墨泵壳体的涡旋流道与石墨出液管相通。
本实用新型中,石墨叶轮采用直孔叶轮,即叶轮的石墨圆盘体内设多个 直孔通道作为排液孔,排液孔与叶轮的吸液孔构成液体通道。采用石墨加工 叶轮时,直孔叶轮更便于加工制造,且更加耐用。
使用时,将石墨传动轴下端以及与之连接的石墨叶轮、石墨泵壳体和石 墨出液管下端伸入高温腐蚀性液体中,启动电机,实现高温腐蚀性液体由下至上的输送。
本实用新型的离心泵不但耐腐蚀、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而且泵体结构 简单,易制造、成本低,石墨构件更换方便,系统安装、使用、维护方便; 对金属熔体无污染,可保证输送金属的纯度;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腐蚀性 金属的输送,提高其输送效率、减少其能量损失和减低氧化。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图; 图2是沿图1中的A-A线剖视图中1、电机,2、支架,3、联轴器,4、轴承座,5、转轴,6、出口法 兰,7、万向联轴器,8、 9、法兰,10、石墨传动轴,11、石墨出液管,12、 石墨叶轮,13、石墨泵壳体,14、吸液孔,15、排液孔,16、支撑柱,17、 法兰,18、涡旋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在支架2顶板上竖立安装电机1,装有止推轴承的轴承座4固 定在支架2中部台板上,电机转轴通过联轴器3连接转轴5,转轴穿过轴承座 4接万向联轴器7,再通过法兰9连接石墨传动轴10,石墨传动轴下端用螺纹 连接石墨泵壳体13内的石墨叶轮12。石墨泵壳体上还有一根用螺纹连接着的 石墨支撑柱16,支撑柱上端通过法兰17固定在支架底板上。石墨出液管11 下端与石墨泵壳体13的涡旋流道18相通,石墨出液管11的上端通过法兰8 固定在支架底板的通孔处,通孔处的底板上面固定有出口法兰6。
石墨叶轮12的结构是,在一个石墨圆盘体内径向加工6 10个左旋或右 旋的排液孔15,排液孔为圆柱形通孔,叶轮底部中心有吸液孔14。
权利要求1. 一种耐高温耐腐蚀离心泵,由电机、支架、传动轴、叶轮泵和出液管组成,其特征在于电机转轴向下通过传动轴(5)转动石墨传动轴(10),石墨传动轴(10)下端连接石墨泵壳体(13)内的石墨叶轮(12);石墨叶轮(12)内有径向布置的排液孔(15),石墨叶轮(12)底部有吸液孔(14);石墨泵壳体(13)的涡旋流道(18)与石墨出液管(11)相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泵,其特征是电机(1)转轴向下通过联轴器(3)连接传动轴(5),传动轴(5)向下穿过装有止推轴承的轴承 座(4)接万向联轴器(7),万向联轴器(7)再连接石墨传动轴(10)。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泵,其特征是石墨泵壳体(13)上设有石墨支撑柱(16)连接着支架底板;石墨出液管(11)固定在支架底板的通孔处。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泵,其特征是所述石墨叶轮(12)是 在一个石墨圆盘体内径向布置多个左旋或右旋的排液孔(15)。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泵,其特征是所述石墨叶轮(12)是在一 个石墨圆盘体内径向布置多个左旋或右旋的排液孔(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耐腐蚀离心泵,在一个支架上安装着电机,电机转轴向下通过传动轴转动石墨传动轴,石墨传动轴下端连接石墨泵壳体内的石墨叶轮;石墨叶轮内有径向布置的排液孔,石墨叶轮底部有吸液孔;石墨泵壳体的涡旋流道与石墨出液管相通。本实用新型的离心泵不但耐腐蚀、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而且泵体结构简单,易制造、成本低,石墨构件更换方便,系统安装、使用、维护方便;对金属熔体无污染,可保证输送金属的纯度,可广泛用于腐蚀性金属熔体的输送。
文档编号F04D7/06GK201269200SQ20082015869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9日
发明者严宏志, 伏东才, 彭曙光, 朱联邦, 瑛 李, 辉 王, 王小波, 肖功明, 魏文武 申请人:中南大学;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