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子泵供油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7386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分子泵供油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子泵供油锥。具体地说是一种能有效控制供油量的油润滑
分子泵的供油锥。
背景技术
分子泵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在轴承处产生较大的摩擦并由此发出大量的热。这 样的摩擦和热量会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为了降低轴承处的摩擦和热量,一般通过在高速 旋转的主轴内成型供油孔及在供油孔一端设置供油锥将润滑分子泵油池里的润滑油向主 轴进行供油,润滑油通过主轴里的供油孔进行传递,由主轴侧面的小孔甩出实现对上轴承 和下轴承的润滑和冷却。现有技术的供油锥在中心处具有一贯通的锥孔,在分子泵高速运 转的过程中,润滑油能够沿着供油锥的锥孔向主轴输送润滑油。在实际使用中,现有的供油 锥供油速度不可调节,供油量很难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往往造成轴承处油量过多,过多 的润滑油在高速旋转时不仅容易造成轴承处旋转阻力增大,轴承温升增加,从而降低了轴 承的使用寿命;同时,轴承温升增加,会引起减震阻尼胶圈的性能发生变化,从而对分子泵 的振动值产生不良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分子泵的供油锥不能合理 控制供油量而引起供油量过多影响轴承使用寿命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控制供油量的 分子泵供油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子泵供油锥,包括供油锥本体、成型在 所述供油锥本体长度方向上供润滑油流动的通孔以及在所述供油锥本体上与所述分子泵 下轴承对应的位置的上部设有的自所述供油锥本体内腔穿透所述供油锥本体外壁的下轴 承润滑孔,在所述供油锥本体上与所述分子泵下轴承对应的位置的下部还设有自所述供油 锥本体内腔穿透所述供油锥本体外壁的泄油孔。 上述的分子泵供油锥,所述供油锥本体的润滑油出口端还设有与所述通孔同轴, 直径比所述通孔上端直径大的减压孔。 上述的分子泵供油锥,所述泄油孔穿透所述供油锥本体并与所述通孔轴线基本垂直。 上述的分子泵供油锥,所述泄油孔为数个,周向均布在所述供油锥本体上。 上述的分子泵供油锥,所述供油锥本体上还设有对所述分子泵下轴承进行轴向定
位的定位凸缘,所述泄油孔设在所述定位凸缘的下部。 上述的分子泵供油锥,所述通孔为锥形孔 上述的分子泵供油锥,所述减压孔为直孔。 本实用新型的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在供油 锥本体上与分子泵下轴承对应的位置的下部还设有自供油锥本体内腔穿透供油锥本体外壁的的泄油孔,能在润滑油被甩向轴承前泄掉一部分,从而减少了供油锥向分子泵轴承提 供的润滑油的量,防止了供油锥向分子泵轴承提供的润滑油过多而造成高速旋转的轴承处 旋转阻力大,而较大的阻力直接导致轴承温度偏高,使得轴承的使用寿命降低,同时,也引 起减震阻尼胶圈的性能发生变化以及对分子泵的振动值产生不良的影响;2、在供油锥的润 滑油出口端设置直径比所述通孔直径大的减压孔,可以使得润滑油在出口处油压变小,有 效地减缓了供油锥向分子泵主轴的供油速度,从而进一步减少单位时间内的供油量;3、位 于供油锥本体上与分子泵下轴承对应的位置的上部设有下轴承润滑孔,可以使一部分润滑 油从出油孔甩出,实现对分子泵下轴承的润滑。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
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具有本实用新型的分子泵供油锥的分子泵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子泵供油锥的剖面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l-供油锥本体、2-通孔、3-下轴承润滑孔、4-泄油孔、5-减 压孔、6_定位凸缘、7_油池、8_下轴承、9_上轴承、10-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分子泵供油锥,本实施例的分子泵供油锥,包括供油锥本 体1、成型在所述供油锥本体1长度方向上进出润滑油的通孔2以及在所述供油锥本体1 上与所述分子泵下轴承8对应的位置的上部设有的自所述供油锥本体1内腔穿透所述供油 锥本体1外壁的下轴承润滑孔3,所述下轴承润滑油孔3与所述通孔2轴线基本垂直。所 述通孔2为锥形孔, 一部分润滑油从所述下轴承润滑孔3中甩出,甩向所述下轴承8并对所 述下轴承8进行润滑。为了防止所述供油锥向分子泵轴承提供的润滑油过多而造成高速旋 转的轴承处旋转阻力大,直接导致轴承温度偏高,使得轴承的使用寿命降低,同时,也引起 减震阻尼胶圈的性能发生变化以及对分子泵的振动值产生不良的影响,故在所述供油锥本 体1上与所述分子泵下轴承8对应的位置的下部还设有自所述供油锥本体1内腔穿透所述 供油锥本体1外壁的的泄油孔4,所述泄油孔4与所述通孔2轴线基本垂直。所述泄油孔 4能在所述润滑油被甩向轴承前,泄掉一部分润滑油,从而减少了供油锥向分子泵轴承提供 的润滑油的量。所述供油锥本体1上还设有对所述分子泵下轴承8进行轴向定位的定位凸 缘6,为了使从所述泄油孔4中排出来的油方便回到润滑油油池7,所述泄油孔4设在所述 定位凸缘6的下部。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泄油孔4还可以为数个,周向均布在所述供油锥本体1上。 所述供油锥本体1的润滑油出口端还设有与所述通孔2同轴,直径比所述通孔2最上部直 径大的减压孔5,所述减压孔5为直孔。在所述供油锥本体l的润滑油出口处设置直径比所 述通孔2最上部直径大的所述减压孔5,可以使得润滑油在所述出口处油压变小,有效地减 缓了供油锥向分子泵主轴10的供油速度,从而进一步减少单位时间内向轴承的供油量。 工作过程供油锥上的润滑油出口端与分子泵主轴10进行连接,润滑油进口端插 入润滑油油池7。当主轴10带动供油锥高速旋转时,润滑油进入供油锥的锥形通孔2内并
4向上进行输送,经泄油孔4时,部分润滑油从泄油孔4中被甩出落回油池7内,其余部分润 滑油继续向上输送。经下轴承润滑孔3处时,其中一部分润滑油从下轴承润滑孔3处被甩 出,甩向分子泵下轴承8对下轴承8进行润滑,剩余的部分润滑油在减压直孔处进行减速, 并由减压直孔处甩出,向主轴IO上的油孔进行输送,经由主轴IO侧面的小孔甩出实现对分 子泵上轴承9的润滑。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 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 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 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一种分子泵供油锥,包括供油锥本体(1)、成型在所述供油锥本体(1)长度方向上供润滑油流动的通孔(2)以及在所述供油锥本体(1)上与所述分子泵下轴承(8)对应的位置的上部设有的自所述供油锥本体(1)内腔穿透所述供油锥本体(1)外壁的下轴承润滑孔(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油锥本体(1)上与所述分子泵下轴承(8)对应的位置的下部还设有自所述供油锥本体(1)内腔穿透所述供油锥本体(1)外壁的泄油孔(4)。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分子泵供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锥本体(1)的润滑油 出口端还设有与所述通孔(2)同轴,直径比所述通孔(2)上端直径大的减压孔(5)。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子泵供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孔(4)穿透所述 供油锥本体(1)并与所述通孔(2)轴线基本垂直。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子泵供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孔(4)为数个,周 向均布在所述供油锥本体(1)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子泵供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锥本体(1)上还 设有对所述分子泵下轴承(8)进行轴向定位的定位凸缘(6),所述泄油孔(4)设在所述定位 凸缘(6)的下部。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子泵供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为锥形孔。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子泵供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孔(5)为直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子泵供油锥,包括供油锥本体(1)、成型在所述供油锥本体(1)长度方向上供润滑油流动的通孔(2)以及在所述供油锥本体(1)上与所述分子泵下轴承(8)对应的位置的上部设有的自所述供油锥本体(1)内腔穿透所述供油锥本体(1)外壁的下轴承润滑孔(3),在所述供油锥本体(1)上与所述分子泵下轴承(8)对应的位置的下部还设有自所述供油锥本体(1)内腔穿透所述供油锥本体(1)外壁的泄油孔(4)。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控制供油锥向分子泵上、下轴承的供油量。
文档编号F04D19/04GK201461519SQ20092011017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3日
发明者张勤德, 曾秋林 申请人:北京中科科仪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