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泵转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7135阅读:8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泵转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燃机及其外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用真空泵转子。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汽车用真空泵的结构是(如图1. 1),泵壳1. 2、转子1. 5、叶片1. 3、 盖板1. 4、抽气接头部件1. 1、回油接头1. 6等主要零部件构成。泵壳1. 2、转子1. 5、叶片 1. 3、盖板1. 4构成几个密闭空间,当转子顺时针旋转时,密闭空间的体积由小变大时,经过 抽气接头部件1. 1抽气;密闭空间的体积有大变小时,经过回油接头1. 6排气。现有真空泵转子(如图1. 21、1. 22、1. 23和1. 24)的缺点是转子毛坯上下端面叶 片槽没有倒角,车加工时有一侧的毛刺向叶片槽内侧翻,需要人工去毛刺,不但增加了制造 成本,而且有可能出现少量没有去毛刺或处理不干净的转子流入下道工序,造成叶片卡死 或叶片表面划伤,使产品的可靠性减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真空泵转子,具体实施方式
如 下一种真空泵转子,包括真空泵转子本体,在转子本体上设有多个叶片槽,多个叶片 槽均勻围绕转子本体的圆心排列;所述叶片槽的槽口设有倒角。所述叶片槽有三个或四个。转子本体的圆心位置设有键槽。加工时,在粉末压制模上将所需的倒角做好,压制出的转子毛坯两端面叶片槽就 能自带倒角了。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粉末压制模的结构,实现转子毛坯两端面叶片槽自带倒角, 可以完全避免车加工时有一侧的毛刺向叶片槽内侧翻,整个转子的毛刺可以通过非人工的 方式来去除毛刺,可以完成避免因加工毛刺造成的叶片卡死或叶片划伤现象,能大大降低 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0009]图1.1是现有技术中汽车用真空泵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1.21是现有技术中四个叶片和_的真空泵转子的主视示意图;[0011]图1.22是现有技术中四个叶片和_的真空泵转子的后视示意图;[0012]图1.23是现有技术中三个叶片和_的真空泵转子的主视示意图;[0013]图1.24是现有技术中三个叶片和_的真空泵转子的后视示意图;[0014]图2.1是例1的真空泵转子的主视示意图;[0015]图2.2是例1的真空泵转子的后视示意图;[0016]图2.3是例2的真空泵转子的主视示意图;[0017]图2.4是例2的真空泵转子的后视示意图;[0018]图3是本真空泵转子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例1(如图2. 1和2. 2),一种真空泵转子,包括真空泵转子本体2. 11,在转子本体2. 11上设有四个叶片槽2. 12,各个叶片槽2. 12均勻围绕转子本体2. 11的圆心排列。所述 叶片槽2. 12的槽口设有倒角2. 13。转子本体2. 11的圆心位置设有键槽2. 14。例2(如图2. 3和2. 4),一种真空泵转子,包括真空泵转子本体2. 21,在转子本体 2. 21上设有三个叶片槽2. 22,各个叶片槽3. 2均勻围绕转子本体2. 21的圆心排列。所述 叶片槽2. 22的槽口设有倒角2. 23。转子本体2. 21的圆心位置设有键槽2. 24。加工时,在粉末压制模上将所需的倒角做好,压制出的转子毛坯两端面叶片槽就 能自带倒角了。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转子3. 5安装泵壳3. 2内、叶片3. 3安装在转子的叶片 槽内、盖板3. 4卡在泵壳盖板槽内、抽气接头部件3. 1安装在泵壳的抽气接口上,按技术规 定的力矩拧紧,回油接头3. 6安装在泵壳的回油接口上,按技术规定的力矩拧紧,进测试台 测试,其性能达到技术要求。
权利要求一种真空泵转子,包括真空泵转子本体,在转子本体上设有多个叶片槽,多个叶片槽均匀围绕转子本体的圆心排列,其特征是所述叶片槽的槽口设有倒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泵转子,其特征是所述叶片槽有三个或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泵转子,其特征是转子本体的圆心位置设有键槽。
专利摘要一种真空泵转子,包括真空泵转子本体,在转子本体上设有多个叶片槽,多个叶片槽均匀围绕转子本体的圆心排列;所述叶片槽的槽口设有倒角。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粉末压制模的结构,实现转子毛坯两端面叶片槽自带倒角,可以完全避免车加工时有一侧的毛刺向叶片槽内侧翻,整个转子的毛刺可以通过非人工的方式来去除毛刺,可以完成避免因加工毛刺造成的叶片卡死或叶片划伤现象,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F04C25/02GK201554649SQ20092023525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4日
发明者王斌, 魏瑞庆 申请人:镇江市永泰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