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扇轮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8680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扇扇轮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关于风扇扇轮结构,尤指一种具有提高风压及风量,进而达到绝佳散热效果的风扇扇轮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资讯科技的突飞猛进,使得电子产品(如电脑、笔记型电脑)的使用日趋普及且应用更为广泛,并且在电子产品之尺寸有逐渐缩小的趋势,而其厚度更是日益趋向薄型化。其中,以笔记型电脑为例,由于笔记型电脑整体变薄,令其内电子元件(如中央处理器、南北桥晶片)所产生的热量,因受限于笔记型电脑内的散热空间不够,而无法将前述热量迅速排出去散热,以致于造成中央处理器的发热功率也随着不断攀升。为了预防中央处理器过热而导致笔记型电脑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失效,因而笔记型电脑需要有足够的散热能力,来移除中央处理器于高速运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以使中央处理器在高速运作时,能可维持在正常状态,所以公知技术是将一薄型风扇(或亦可称鼓风扇)直接配置在中央处理器上,以透过薄型风扇强制对中央处理器散热,并迅速地将所述热量散逸至外界环境。请参阅图1A、图1B、图1C,系公知技术之鼓风扇结构的组合及分解示意图;前述鼓风扇结构包含一框体10、一盖体12及一扇轮14,其中该框体10具有一容置空间101用于容放该扇轮14,且该框体10更设有一出风口 103,使容置空间101内流动的流体透过该出风口 103排出。参阅图1B、图1C,前述扇轮14具有多个扇叶141,该等扇叶141系环设形成在扇轮 14的周侧上,且前述扇轮14枢设在该容置空间101中。而前述盖体12具有一入风口 121, 该入风口 121连通前述容置空间101,且盖体12与框体10盖合一起,以构成前述鼓风扇结构。所以当扇轮14运转时,会吸引外部的流体由入风口 121流入至容置空间内,使该扇轮14与该等扇叶141之间形成一轴向流体15,前述轴向流体15会受到扇轮14旋转作用产生的离心力,而转换成一径向流体16,透过该等扇叶141引导该径向流体16从该出风口 103送出,以达到散热。然而,公知技术的散热效果不明显,因为前述盖体12与在容置空间101内的扇叶 141之间形成有一空隙17,容易使在容置空间101内的部份径向流体16从空隙17溢流出入风口 121外,而发生泄压现象(或亦称漏风现象),以导致鼓风扇所排出的风压及风量明显下滑,亦即鼓风扇无法提高风压及风量,进而造成散热效果不佳。以上所述,公知技术中具有下列缺点1.无法有效提高风压及风量;2.散热效果不佳。3.无法防止容置空间内流动的流体从开口溢出。
4[0012]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常用之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之创作人与从事此行业之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为此,为有效解决上述之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透过具有提升风压及风量之风扇扇轮结构改良。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达到绝佳散热效果之风扇扇轮结构改良。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风扇扇轮结构改良,其包括一框体具有一容置空间;一盖体具有一进风口连通该容置空间;及一轮毂枢接在该容置空间中,且该轮毂具有多个扇叶从轮毂周侧环设构成,这些扇叶分别具有一顶端及一底端,顶端相对盖体且具有一突体,一轴向空间被界定在该等扇叶与该轮毂之间,亦此藉由该等扇叶之顶端上形成的突体,有效防止该容置空间内流动的流体溢出,以提升整体风压及风量,进而有效达到绝佳的散热效果。

[0017]图IA系为公知的组合示意图;[0018]图IB系为公知的分解示意图;[0019]图IC系为公知的组合剖视图;[0020]图2A系为本实用新型之第--较佳实施例之组合示意图;[0021]图2B系为本实用新型之第--较佳实施例之分解示意图;[0022]图3A系为本实用新型之第--较佳实施例之另一组合示意图;[0023]图3B系为本实用新型之第--较佳实施例之另一分解示意图;[0024]图4A系为本实用新型之第--较佳实施例之第一个态样组合剖视图[0025]图4B系为本实用新型之第--较佳实施例之第二个态样组合剖视图[0026]图4C系为本实用新型之第--较佳实施例之第三个态样组合剖视图[0027]图5A系为本实用新型之轮毂立体示意图;[0028]图5B系为本实用新型之另--轮毂立体示意图;[0029]图6系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之分解示意图;[0030]图6A系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之第一个态样组合剖视图[0031]图6B系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之第二个态样组合剖视图[0032]图7A系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之第三个态样组合剖视图[0033]图7B系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之第四个态样组合剖视图[0034]图8A系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之第五个态样组合剖视图[0035]图8B系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之第六个态样组合剖视图[0036]图9系为本实用新型与公知的风压-风量曲线示意图。[003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38]框体...2一延伸部 ... 421[0039]容置空间 ...20 第-一导流侧 ... 4211[0040]出风口 ...22 第:二延伸部 ... 423[0041]盖体...3 —二导流侧 ... 4231
5[0042]进风口...31第一流道 ...43[0043]唇部...32第二流道 ...44[0044]第一端面...321阻挡空间 ...46[0045]第二端面...322连接部 ..·47[0046]轮毂…4轴向空间 ...5[0047]扇叶…41轴向流体 ...6[0048]顶端 ··411径向流体 ...7[0049]底端...412本实用新型的风压-风量曲线…T2[0050]导流口 · ·414公知的风压-风量曲线 ...Tl[0051]突体...4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之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请参阅图2A、图2B、图3A、图3B,本新型系一种风扇扇轮结构改良,在本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其包括一框体2、一盖体3及一轮毂4,前述框体2具有一容置空间20,用以容放该轮毂4,且该容置空间20连通一出风口 22,出风口 22系形成在该框体2的一侧,相对该容置空间20。前述盖体3具有一进风口 31连通该容置空间20 ;而所述轮毂4系枢接在该容置空间20中,且轮毂4具有多个扇叶41从该轮毂4周侧环设构成,该等扇叶41分别具有一顶端411及一底端412,该顶端411相对盖体3且具有一突体42,亦即前述突体42系从该等扇叶41之顶端411朝盖体3方向凸伸形成;一轴向空间5被界定在该等扇叶41与轮毂 4之间,以使从该进风口 31导入到该容置空间20内的流体于该轴向空间5内形成一轴向流体6。另者,该等扇叶41顶端411上形成的突体42系可呈规则间隔凸设(图中未示) 或不规则间隔凸设(如参阅图5A、图5B),或是不间格凸设(如参阅图2B、图3B)。并于该较佳实施前述突体42具有三个态样其中第一个态样参阅图4A,辅以参阅图2B,系为该突体42具有一第一延伸部421凸设形成在邻近该扇叶41内侧(亦即所述扇叶41相对该轮毂4的一侧)的顶端411上延伸构成,该第一延伸部421凸伸在盖体3之进风口 31内。前述第一延伸部421具有一第一导流侧4211相对该进风口 31边缘处,且在该第一导流侧4211与进风口 31边缘处之间形成一第一流道43,该第一流道43连通该进风口 31与该容置空间20,用以将该盖体3之进风口 31内些许的流体引导至该容置空间20内。并且该等扇叶41邻近外侧彼此之间设有一连接部47,其延伸形成在邻近该等扇叶41外侧之顶端411上,且该每一连接部47环接构成一环状。参阅图3B、图4B,第二个态样系为该突体42具有一第二延伸部423系凸设形成在邻近该扇叶41外侧的顶端411上延伸构成,该第二延伸部423具有一第二导流侧4231远离该进风口 31,透过第二导流侧4231使该盖体3之进风口 31内些许的流体于该第二导流侧4231与进风口 31之间,会产生微小的风压,以有效辅助阻挡该容置空间20内流动的流体不会溢出,但主要是通过该第二延伸部423来防止该容置空间20内流动的流体不会从该
6进风口 31溢出。并该第二个态样与第一个态样相同都是在该等扇叶41邻近外侧彼此间设有前述连接部47,其两者不同是该第二个态样的连接部47延伸形成在邻近该等扇叶41外侧顶端 411上且与相邻所述突体42之第二延伸部423相接,以令该每一连接部47环接构成环状。参阅图4C,辅参图2B、图3B,第三个态样系为第一、二个态样的结合,亦即突体具 42有前述第一延伸部421及第二延伸部423,第一、二延伸部421、423系分别凸设形成在邻近该扇叶41内外侧的顶端411上延伸构成,而该第三个态样的第一、二延伸部421、423的结构及连接关系及其功效大致与第一、二个态样相同,在此不另外赘述,主要不同是该第一延伸部与421第二延伸部423共同界定大致呈U字状或凹状之一阻挡空间46,阻挡空间46 连通该第一流道43及进风口 31,其用以将第一流道43引导该盖体3之进风口 31内些许的流体于该阻挡空间46内,使阻挡空间46内产生微小的风压以抑制容置空间20内的流体溢出,于具体实施主要是透过该第一、二延伸部421、423防止该容置空间20内流动的流体不会从该进风口 31溢出。而该第三个态样的连接部47形成的位置与第二个态样相同,故在此不在重复赘述。所以透过前述任一态样突体42的设计,使得此种设计有效防止该容置空间20内流动的流体不会从该进风口 31溢出,进而该出风口 22排出的风量及风压随之提升;辅以参阅图9系为本新型与公知的风压-风量曲线示意图,从图中可知本新型风压-风量曲线T2 明显比公知风压-风量曲线Tl整体大大提升,相对的风压及风量亦大大增加。再者,该等扇叶41彼此间设有一导流口 414,该导流口 414连通该轴向空间5及容置空间20,用以导入该轴向空间5内流动的轴向流体6。以下举一具体实施系突体42以第一个态样做说明当轮毂4的扇叶41于运转时,从外部吸入流体经过该盖体3之进风口 31,然后流至轴向空间5,另外在该进风口 31处的些许流体则藉由该第一流道43引导至容置空间20 内,以抑制容置空间内的流体溢出,接着此时该轴向空间5内流动的轴向流体6随即受到该轮毂4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而转换成一径向流体7,该径向流体7会由该等扇叶41之导流口 414甩出,进而通过该出风口 22将容置空间20内的径向流体7排出,以有效达到提升整体风压及风量,进而有效达到绝佳的散热效果。请参阅图6、图6A,系本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该较佳实施大致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及连接关系及其功效相同,其两者不同在于该盖体3具有一唇部32,该唇部 32形成在该盖体3之进风口 31边缘并相对该突体42,亦即唇部32沿着进风口 31边缘朝容置空间20方向凸伸构成,且唇部32具有第一端面321相对该轮毂4,及一第二端面322 相反该第一端面321。另者,于该较佳实施前述突体42具有六个态样其中第一个态样参阅图6A,辅以参阅图6所示,前述唇部32大致呈勾状或弯曲状,突体42大致呈梯状,且该突体42具有一第一延伸部421凸设形成在邻近该扇叶41内侧(亦即所述扇叶41相对该轮毂4的一侧) 的顶端411上延伸构成,该第一延伸部421凸伸在盖体3之进风口 31内。前述第一延伸部421具有一第一导流侧4211相对该第一端面321,且在该第一导流侧4211与第一端面321之间形成一第一流道43,该第一流道43系呈弧状,并连通该进
7风口 31与该容置空间20,用以将该盖体3之进风口 31内些许的流体引导至该容置空间20 内。并该等扇叶41邻近外侧彼此之间设有一连接部47,其延伸形成在邻近该等扇叶 41外侧之顶端411上,且该每一连接部47环接构成一环状。参阅图6、图6B系为第二个态样之剖面示意图;第二个态样主要系将第一态样之唇部32及突体42改设计为大致呈倾斜状。参阅图6、图7A,第三个态样系为前述唇部32大致呈勾状或弯曲状,突体42大致呈长条状,且突体42具有一第二延伸部423凸设形成在邻近该扇叶41外侧的顶端411上延伸构成,该第二延伸部423具有一第二导流侧4231相对该唇部32之第二端面322,在该第二导流侧4231与第二端面322之间形成一第二流道44,该第二流道44系呈大致L状,并连通该进风口 31与容置空间20,所以透过该第二导流侧4231将盖体3之进风口 31内些许的流体间接导引至第二流道44内,使第二流道44内会产生微小的风压辅助阻挡该容置空间20内流动的流体不会溢出,但主要系藉由该第二延伸部423来防止该容置空间20内流动的流体不会从该进风口 31溢出。另者,并该第三个态样与第二个态样相同都是在该等扇叶41邻近外侧彼此间设有前述连接部47,其两者不同是该第三个态样的连接部47延伸形成在邻近该等扇叶41外侧顶端411上且与相邻所述突体42之第二延伸部423相接,以令该每一连接部47环接构成环状。参阅图6、图7B,系为第四个态样之剖面示意图;第四个态样主要系将第三态样之唇部32及突体42改设计为大致呈倾斜状。参阅图6、图8A,第五个态样系为第一、三个态样的结合,亦即前述唇部32大致呈勾状或弯曲状,突体42具有一大致呈梯状之第一延伸部421,及一大致呈长条状第二延伸部423,该第一、二延伸部421、423分别凸设形成在邻近该扇叶41内外侧的顶端411上延伸构成,而该第五个态样的第一、二延伸部421、423的结构及连接关系及其功效大致与第一、 三个态样相同,在此不另外赘述,主要不同是该第一延伸部421与第二延伸部423共同界定大致呈U字状或凹状之一阻挡空间46,阻挡空间46连通该第一、二流道43、44及进风口 31, 其用以将第一流道43引导该盖体3之进风口 31内些许的流体于该阻挡空间46及第二流道44内,使阻挡空间46及第二流道44内产生微小的风压以抑制容置空间20内的流体溢出,于具体实施主要是透过该第一、二延伸部421、423防止该容置空间20内流动的流体不会从该进风口 31溢出。而该第五个态样的连接部47形成的位置与第三个态样相同,故在此不在重复赘述。参阅图6、图8B,系为第六个态样之剖面示意图;第六个态样主要系将第五态样之唇部32,以及突体42之第一、二延伸部421、423改设计为大致呈倾斜状。另者,于具体实施时,该唇部32及突体42之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六种态样,使用者可以依据造型外观及防止容置空间20内流体溢出效果,对唇部32之形状匹配或不匹配突体42之形状来设计,在此提前声明。综上所述,通过本新型之前述框体2、盖体3,以及该轮毂4之扇叶41顶端411上形成的突体42结合一体的设计,使能够防止容置空间20内的流体溢出,以有效达到提升
8风压及风量,进而又有效达到绝佳的散热效果。故本新型相较于公知具有下列之有优点1.提升整体风压及风量之效果;2.具有绝佳之散热效果;3.能有效防止容置空间内流动的流体从进风口溢出。以上所述,仅系本新型之较佳可行之实施例而已,所有利用本创作上述之方法、形状、构造、装置所为之变化,皆应包含于本案之权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风扇扇轮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框体,具有一容置空间;一盖体,具有一进风口连通该容置空间;及一轮毂,系枢接在该容置空间中,具有多个扇叶从该轮毂周侧环设构成,该等扇叶分别具有一顶端及一底端,该顶端相对该盖体且具有一突体,一轴向空间被界定在该等扇叶与该轮毂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扇轮结构改良,其中该容置空间连通一出风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扇轮结构改良,其中该盖体具有一唇部形成在该进风口边缘并相对该突体,该唇部具有一第一端面相对该轮毂,及一第二端面相反该第一端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扇轮结构改良,其中该突体具有一第一延伸部凸设形成在邻近该扇叶内侧的顶端上延伸构成,且该第一延伸部凸伸在该进风口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扇轮结构改良,其中该第一延伸部具有一第一导流侧相对该进风口边缘处,一第一流道形成在该第一导流侧与该进风口边缘处之间,该第一流道连通该进风口与该容置空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扇轮结构改良,其中该突体具有一第二延伸部系凸设形成在邻近该扇叶外侧的顶端上延伸构成,且该第二延伸部具有一第二导流侧远离该进风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扇轮结构改良,其中该突体具有一第一延伸部及一第二延伸部,该第一、二延伸部分别凸设形成在邻近该扇叶内外侧的顶端上延伸构成,且该第一延伸部凸伸在该进风口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扇轮结构改良,其中该第一延伸部具有一第一导流侧相对该进风口边缘处,一第一流道形成在该第一导流侧与该进风口边缘处之间,且该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共同界定一阻挡空间,连通该第一流道及进风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扇轮结构改良,其中该等扇叶顶端上形成的突体系呈间隔凸设或不间隔凸设。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扇轮结构改良,其中该等扇叶邻近外侧彼此之间设有一连接部,其延伸形成在邻近该等扇叶外侧之顶端上,且该每一连接部环接构成一环状。
11.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风扇扇轮结构改良,其中该等扇叶邻近外侧彼此之间设有一连接部,其延伸形成在邻近该等扇叶外侧顶端上且与相邻该突体相接,并该每一连接部环接构成一环状。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扇轮结构改良,其中该突体具有一第一延伸部凸设形成在邻近该扇叶内侧的顶端上延伸构成,且该第一延伸部凸伸在该进风口内。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扇扇轮结构改良,其中该第一延伸部具有一第一导流侧相对该第一端面,一第一流道形成在该第一导流侧与该第一端面之间,该第一流道连通该进风口与该容置空间。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扇轮结构改良,其中该突体具有一第二延伸部系凸设形成在邻近该扇叶外侧的顶端上延伸构成。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风扇扇轮结构改良,其中该第二延伸部具有一第二导流侧相对该第二端面,一第二流道形成在该第二导流侧与该第二端面之间,该第二流道连通该进风口与该容置空间。
1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扇轮结构改良,其中该突体具有一第一延伸部及一第二延伸部,该第一、二延伸部分别凸设形成在邻近该扇叶内外侧的顶端上延伸构成,且该第一延伸部凸伸在该进风口内。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风扇扇轮结构改良,其中该第一延伸部具有一第一导流侧相对该进风口边缘处,一第一流道形成在该第一导流侧与该进风口边缘处之间,且该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共同界定一阻挡空间,连通该第一流道及进风口。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扇轮结构改良,其中该等扇叶彼此间设有一导流口连通该轴向空间及容置空间,用以导入该轴向空间内流动的一轴向流体。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风扇扇轮结构改良,其中该等扇叶邻近外侧彼此之间设有一连接部,其延伸形成在邻近该等扇叶外侧之顶端上,且该每一连接部环接构成一环状。
20.如权利要求15或17所述的风扇扇轮结构改良,其中该等扇叶邻近外侧彼此之间设有一连接部,其延伸形成在邻近该等扇叶外侧顶端上且与相邻该突体相接,并该每一连接部环接构成一环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风扇扇轮结构改良,系包括一框体、一盖体及一轮毂,该轮毂具有一容置空间,盖体具有一进风口连通容置空间,而轮毂枢接在容置空间中,且具有多个扇叶从该轮毂周侧环设构成,这些扇叶分别具有一顶端及一底端,顶端相对盖体且具有一突体,一轴向空间被界定在该等扇叶与轮毂之间;所以透过该等扇叶之顶端上形成的突体,使得有效防止容置空间内流动的流体溢出,进而提升整体风压及风量,并又可达到绝佳的散热效果。
文档编号F04D29/28GK202149069SQ201120161548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9日
发明者陈威铮 申请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