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涡轮增压器压气机进口弹性导叶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5467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涡轮增压器压气机进口弹性导叶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车用涡轮增压器压气机进口弹性导叶调节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气机进口可调导叶结构。
技术背景
喘振是压气机运转过程中容易发生的故障,且危害性极大。采用压气机进口可调导叶能有效改善压气机低转速性能,拓宽了压气机稳定工作边界,对防止发动机喘振和提高发动机性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能使工作在非设计点的压气机性能得到提升。 目前压气机进口可调导叶一般都是在某一工况调节后,从根到叶顶几何角固定不变,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喘振的流量,但是却不满足压气机攻角分布的特性,降低了压气机的效率。理想的进口导叶是既能扩大压气机工作边界的同时又能提高压气机的效率,至少是不影响压气机效率或对其效率影响很小。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气机进口可调导叶,它克服了现有导叶在调节出口角度后进气方向等角度变化,造成压气机效率下降的弊端,使压气机效率和减小喘振流量同时得到了保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涡轮增压器压气机进口弹性导叶调节装置,它包括总体支架,弹性导叶和调节环;
总体支架采用铸造成型,其包括进气套筒,中心轴和导叶支架;中心轴位于进气套筒的轴向中心位置,导叶支架沿周向为均勻分布并将进气套筒和中心轴连接在一起;进气套筒下部留有开槽,在开槽的上方的进气套筒上车削出一个定位肩,中心轴的顶部设有导流锥;
弹性导叶沿其出气边方向设有一体的矩形凸边,沿矩形凸边高的二分之一处折叠,折叠方向与弹性导叶旋转方向相反,折叠后的矩形凸边部分为导叶控制杆;弹性导叶的前缘固定在导叶支架上;弹性导叶的叶根固定在中心轴上;导叶控制杆穿过开槽;
调节环套在进气套筒的开槽的外侧,其内侧开有轴向槽,导叶控制杆伸入轴向槽, 其外侧圆周面上设置有一凸起结构,用于带动调节环绕进气套筒轴向旋转。
工作原理通过旋转调节环,进而带动弹性导叶尾缘绕中心轴摆动,由于弹性导叶的前缘和叶根分别固定在中心轴和导叶支架上,气流出口的角度改变量按照由叶根到叶顶方向逐渐增大的规律发生改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调节导叶角度时可以做到叶顶与叶根的非等角变化,气流通过导流叶片后速度方向改变量逐渐增大,这样不仅能调节压气机的流量范围,还可以满足压气机攻角分布的特性,使压气机的效率得到了保证。


图1为本发明主视剖面示意图2为本发明调节环示意图3为本发明仰视图4为本发明弹性导叶示意图。
其中,1-进气套筒,2-导叶支架,3-导流锥,4-弹性导叶,5-调节环,6-中心轴, 7-凸起,8-轴向槽,9-方形槽,10-导叶安装槽,11-定位肩,12-导叶控制杆,13-导叶的前缘,14-导叶的叶根。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车用涡轮增压器压气机进口弹性导叶调节装置,它包括总体支架,弹性导叶 4和调节环5 ;
总体支架采用铸造成型,其包括进气套筒1,中心轴6和导叶支架2 ;中心轴6位于进气套筒1的轴向中心位置,导叶支架2沿周向为均勻分布并将进气套筒1和中心轴6 连接在一起;进气套筒1下部留有开槽9,在开槽9的上方的进气套筒1上车削出一个定位肩11 ;中心轴6的顶部设有导流锥3 ;
弹性导叶4沿其出气边方向设有一体的矩形凸边,沿矩形凸边高的二分之一处折叠,折叠方向与弹性导叶4旋转方向相反,折叠后的矩形凸边部分为导叶控制杆12 ;弹性导叶4的前缘13固定在导叶支架2上;弹性导叶4的叶根14固定在中心轴6上;导叶控制杆12穿过开槽9 ;调节环5套在进气套筒1的开槽9的外侧,其内侧开有轴向槽8,导叶控制杆12伸入轴向槽8,其外侧圆周面上设置有一凸起结构7 ;
进气套筒1与调节环5的接触面采用间隙配合,其间加入润滑脂,起到润滑和密封的作用,导叶控制杆12与调节环5的轴向槽8之间,也加入润滑脂;中心轴6与导叶支架2 上开有导叶安装槽10,导叶安装槽10的内表面与弹性导叶4的外表面为过盈配合;进气套筒1下部留有开槽9为沿周向的开口槽。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用涡轮增压器压气机进口弹性导叶调节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总体支架, 弹性导叶⑷和调节环(5);所述总体支架采用铸造成型,其包括进气套筒(1),中心轴(6)和导叶支架O);中心轴(6)位于进气套筒(1)的轴向中心位置,所述导叶支架( 沿周向为均勻分布并将所述进气套筒(1)和所述中心轴(6)连接在一起;所述进气套筒(1)下部留有开槽(9),在所述开槽(9)的上方的进气套筒(1)上车削出一个定位肩(11);所述中心轴(6)的顶部设有导流锥⑶;所述弹性导叶(4)沿其出气边方向设有一体的矩形凸边,沿所述矩形凸边高的二分之一处折叠,折叠方向与所述弹性导叶(4)旋转方向相反,折叠后的矩形凸边部分为导叶控制杆(12);所述弹性导叶⑷的前缘(13)固定在所述导叶支架(2)上;所述弹性导叶⑷ 的叶根(14)固定在所述中心轴(6)上;所述导叶控制杆(12)穿过所述开槽(9);所述调节环(5)套装在所述进气套筒⑴的开槽(9)的外侧,其内侧开有轴向槽(8), 所述导叶控制杆(12)伸入所述轴向槽(8),其外侧圆周面上设置有一凸起结构(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涡轮增压器压气机进口弹性导叶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气套筒(1)与所述调节环(5)的接触面采用间隙配合,其间加入润滑脂,所述导叶控制杆(1 与所述调节环(5)的轴向槽(8)之间,也加入润滑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用涡轮增压器压气机进口弹性导叶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心轴(6)与所述导叶支架(2)上开有导叶安装槽(10),所述导叶安装槽(10) 的内表面与所述弹性导叶的外表面为过盈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用涡轮增压器压气机进口弹性导叶调节装置,其所述进气套筒(1)下部留有开槽(9)为沿周向的开口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涡轮增压器压气机进口弹性导叶调节装置,其所述进气套筒(1)下部留有开槽(9)为沿周向的开口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气机进口可调导叶结构。其提供了一种车用涡轮增压器压气机进口弹性导叶调节装置,它包括进气套筒(1),中心轴(6),导叶支架(2),弹性导叶(4),调节环(5);所述导叶支架(2)为等分分布,其将所述进气套筒(1)和所述中心轴(6)连接在一起;所述弹性导叶(4)固定在所述中心轴(6)和所述导叶支架(2)上,使所述弹性导叶(4)的前缘(13)和叶根(14)得到固定,通过调节环(5)控制弹性导叶(4)尾缘绕所述中心轴(6)的摆动,气流出口的角度改变量按照由叶根到叶顶方向逐渐增大的规律发生改变。本发明能够实现既减小喘振流量又兼顾压气机效率的功能。
文档编号F04D29/66GK102536901SQ20121000943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2日
发明者方娜, 杨洋, 马朝臣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