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控油装置和机油排泄方法

文档序号:5465137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控油装置和机油排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控油装置和机油排泄方法,该发动机控油装置用于一发动机,该发动机控油装置包括一过渡软管和一抽气泵,该过渡软管的一端与该抽气泵相连通,该过渡软管的另一端用于与该发动机的储油箱相互连通,该抽气泵用于通过该过渡软管为该发动机的储油箱抽真空。通过使用该抽气泵和该过渡软管为该发动机的储油箱抽真空,该储油箱内就会处于负压状态,机油不会在拆卸螺塞时从油底壳上的螺塞孔流出,也不会污染到螺塞。
【专利说明】发动机控油装置和机油排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发动机装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控油装置和机油排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发动机尤其是商用柴油机,一般在出厂之前必须进行热态测试,试验完成后要将机油(或专用磨合油)放掉。通常的方法是拆掉油底壳上的螺塞,将机油排出,然后再将螺塞装上。在拆卸过程中,机油会流出,导致螺塞螺纹上沾满机油;同时放油结束时,油底壳有少量残留机油,在螺塞拧紧过程中将会流出。最终导致螺纹配合间隙内充满机油,一段时间之后,该间隙内的机油会逐渐渗到油底壳表面,进而污染油底壳表面。
[0003]因此,在螺塞装配过程中,如何防止机油渗透到油底壳表面并且污染螺塞显得越来越重要。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在发动机装配中,机油会渗透到油底壳表面,进而污染油底壳表面和螺塞的缺陷,提供一种发动机控油装置和机油排泄方法,该发动机控油装置能够防止机油在螺塞装配过程中渗透到油底壳表面,也能够防止该螺塞受到污染。
[0005]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发动机控油装置,用于一发动机,其特点在于,该发动机控油装置包括一过渡软管和一抽气泵,该过渡软管的一端与该抽气泵相连通,该过渡软管的另一端用于与该发动机的储油箱相互连通,该抽气泵用于通过该过渡软管为该发动机的储油箱抽真空。
[0007]较佳地,该发动机控油装置还包括一真空度调节装置,该真空度调节装置用于通过控制该抽气泵的流量调节该发动机的储油箱的真空度。该真空度调节装置能够控制该抽气泵的流量,该抽气泵的流量大小直接影响到该储油箱真空度的高低。
[0008]较佳地,该抽气泵为气动真空泵,该真空度调节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一进气连接管、一调气压装置和一控制开关,该控制开关还与该气动真空泵相互连通。
[000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机油排泄方法,使用如上所述的发动机控油装置,其特点在于,该机油排泄方法包括依次执行的以下几个步骤:
[0010]S1:开启该发动机控油装置,使得该发动机的储油箱处于负压状态;
[0011]S2:拆卸下该储油箱上的螺塞;
[0012]S3:关闭该发动机控油装置,使得该发动机的储油箱处于常压状态;
[0013]S4:释放该储油箱内的机油;
[0014]S5:开启该发动机控油装置,使得该发动机的储油箱处于负压状态;
[0015]S6:安装上该储油箱上的螺塞;
[0016]S7:关闭该发动机控油装置,使得该发动机的储油箱处于常压状态。
[0017]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使用该抽气泵和该过渡软管为该发动机的储油箱抽真空,该储油箱内就会处于负压状态,机油不会从油底壳上的螺塞孔流出,也不会污染到螺塞。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发动机控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发动机控油装置的使用原理图。
[0020]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发动机控油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压缩空气管道:1 发动机控油装置:2
[0023]发动机通气管:3 螺塞:4
[0024]发动机:5进气连接管:21
[0025]调气压装置:22 控制开关:23
[0026]气动真空泵:24 过渡软管:25
[0027]储油箱:50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
[0029]本实施例的发动机控油装置的结构如下:
[0030]请结合图1理解,本实施例的发动机控油装置2包括依次相连通的一进气连接管21、一调气压装置22、一控制开关23、一气动真空泵24和一过渡软管25。该进气连接管21用于通入压缩空气,该调气压装置22用于调节压缩空气的气压,该控制开关23用于控制该调气压装置22和该气动真空泵24之间管道的连通与关断,该气动真空泵24用于在压缩空气的带动下通过该过渡软管25抽真空。
[0031]在本实施例的发动机控油装置2中,该气动真空泵24还可以用其它种类的抽气泵代替。另外,该进气连接管21、该调气压装置22和该控制开关23共同组合成真空度调节装置,通过控制该气动真空泵24的流量调节该发动机5的储油箱的真空度。在该气动真空泵24使用其它种类的抽气泵代替的情况下,该真空度调节装置也可以相应改变,例如,在使用电动真空泵时,该真空度调节装置就可以是电压调节装置,通过控制电压的具体数值就可以调节电动真空泵旋转速度,进而达到改变真空度的目的。
[0032]本实施例的发动机控油装置的安装和使用原理如下:
[0033]安装时,请同时结合图1和图2理解,将该进气连接管21与压缩空气管道I相连通,将该过渡软管25与发动机通气管3相连通。
[0034]使用时,将该控制开关23开启,请继续结合图1和图2理解,该压缩空气管道I通过该进气连接管21将压缩空气输送至该调气压装置22,通过调节该调气压装置22,可以控制压缩空气的压强,在压缩空气的带动下,该气动真空泵24通过该过渡软管25、该发动机通气管3为该发动机5的储油箱50抽真空。在该储油箱50处于负压状态时,即使卸下该螺塞4,机油也不会从油底壳上的螺塞孔流出,从而防止了该螺塞4的污染。
[0035]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机油排泄方法,其工作流程如下:
[0036]S1:开启该发动机控油装置,使得该发动机的储油箱处于负压状态;
[0037]S2:拆卸下该储油箱上的螺塞;
[0038]S3:关闭该发动机控油装置,使得该发动机的储油箱处于常压状态;
[0039]S4:释放该储油箱内的机油;
[0040]S5:开启该发动机控油装置,使得该发动机的储油箱处于负压状态;
[0041]S6:安装上该储油箱上的螺塞;
[0042]S7:关闭该发动机控油装置,使得该发动机的储油箱处于常压状态。
[0043]由于在执行S2和S6之前,均开启该发动机控油装置,使得该发动机的储油箱处于负压状态;因此,机油不会从油底壳上的螺塞孔流出并污染该螺塞。在拆卸下该螺塞(S2步骤)后,用户还可以对其进行清洗并搽拭干净,以便在安装(S6步骤)时,能够拧上干净光亮的螺塞。
[0044]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控油装置,用于一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该发动机控油装置包括一过渡软管和一抽气泵,该过渡软管的一端与该抽气泵相连通,该过渡软管的另一端用于与该发动机的储油箱相互连通,该抽气泵用于通过该过渡软管为该发动机的储油箱抽真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控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动机控油装置还包括一真空度调节装置,该真空度调节装置用于通过控制该抽气泵的流量调节该发动机的储油箱的真空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控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抽气泵为气动真空泵,该真空度调节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一进气连接管、一调气压装置和一控制开关,该控制开关还与该气动真空泵相互连通。
4.一种机油排泄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发动机控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机油排泄方法包括依次执行的以下几个步骤: S1:开启该发动机控油装置,使得该发动机的储油箱处于负压状态; S2:拆卸下该储油箱上的螺塞; S3:关闭该发动机控油装置,使得该发动机的储油箱处于常压状态; S4:释放该储油箱内的机油; S5:开启该发动机控油装置,使得该发动机的储油箱处于负压状态; S6:安装上该储油箱上的螺塞; S7:关闭该发动机控油装置,使得该发动机的储油箱处于常压状态。
【文档编号】F04B37/14GK104343487SQ201310338347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5日
【发明者】李然, 郑友存, 陈健飞, 姚念华 申请人:上海日野发动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